北宋:从宋仁宗的儿子开始 第161节

  赵昕看着这一个个嗷嗷待哺的立了功的功臣、士卒们,也是一下子就有点明白了,为何大宋不爱打仗了。

  宁愿再多交二十万的税币丝绢,也不愿去打仗。

  因为这真的是打赢也花钱,打输了,也花钱。

  更明白了,为何辽国在收了他们的二十万税币以及丝绢后,也不想打,见好就收。

  为何真就如此地守信。

  毕竟打赢了,打输了,辽国都肯定入不敷出。

  最好的结果,就是不打。

  除非是真的到了你死我活,不得不打的地步。

  可辽国显然已经看出来了。

  这大宋的废物君臣,根本没能力,也不想跟他们你死我活,那辽国自然也就收了钱,就直接退兵了。

  西夏则不然!

  西夏策反了辽国边境的部落,这不单单挑战了辽国作为西夏宗主国的地位,而且还隐隐动摇了辽国对边境的统治,这已经有点危及辽国自身的安全,那辽国肯定得追着西夏打。

  不过赵昕倒也还好吧!

  毕竟他才三千人,就算是再怎么赏赐,一两万匹绢,也差不多够了。

  只是怎么赏,也是一门艺术。

  如果像他爹爹那样去赏,军中难免就会过早地形成贫富差距。

  到时候不患寡而患不均,这心也就不齐了。

  因此……

  赵昕的赏赐方案是,均分。

  讲武殿。

  在思索了良久后。

  赵昕便问赵道:“我打算对黎元军全军上下所有人都进行赏赐,你们觉得,我给每人赏赐五匹绢,不对谁斩首了多少人,额外地增加更多的赏赐,怎么看?”

  赵等人都看着赵昕。

  赵昕也是进一步道:“当然,给你们,以及一些小队长的赏赐,肯定要额外地多出一点。毕竟所花费的心神,也比一般的士兵要多得多。”

  他爹爹的赏赐,是他爹爹的赏赐。

  而对黎元军的赏赐,肯定是分开的。

  也必须得分开!

  赵也是问道:“豫王殿下的想法是?”

  赵昕便道:“你们,十匹绢,小队长,七匹,剩下的所有士兵,五匹。”

  赵是懂赏罚的。

  也是问道:“是不管每个人杀了多少人,都一直都是这样,还是说……”

  赵昕便道:“不管每个人杀了多少人,都一直都是这样。当然!我会视战事的烈度,对这个数量进行调整。比如说你们二十匹,小队长十四匹,剩下的士兵每人五匹,上不封顶,主要是看敌人,以及看你们的表现,我的想法是,要在赏赐当中,强调我们是一个整体。这种方法,若是在人数众多当中的禁军当中,当然很难这么施行了。”

  “可我们人少,这就是我们的优势。”

  “若是这个人斩首多了,就对他赏赐多一些,那黎元军最后不就变得跟那些喜欢抢功的禁军一样了?”

  “我希望我手下的军队,都能以整场战争的胜负,来作为评定赏罚的依据,而不是谁比谁先抢到敌人的人头,或者是谁先割下敌人的耳朵。”

  “我每每翻开史书,看到不少因为争抢战场上的战利品,而后又被敌人给偷袭,以致大败的。”

  “我们黎元军,不能那样,我希望,我们的黎元军,是家人,是兄弟!”

  “步调永远一致,箭都往一处放,力,都往一处使。”

  “以后,杀了多少敌人,不必认真仔细去分辨是谁杀的,杀了一千人,那就按照一千人的赏赐去分,杀了十万人,那就按照杀十万人的赏赐去分。”

  “我们要的,是整场战争的胜利,是所有人,都能好好地活着。”

  “而不是因为某个人的贪功,而导致全军大败。”

  “这些思想上的工作,都需要你们去做。”

  “要一个个地给士兵们说。”

第172章 河北发展计划

  2024-08-29

  其实大宋的战后赏赐制度已经非常地完善了。

  只是……却也是这种非常完善的战后赏赐制度,却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像是任福、像是葛怀敏,以及这一次的,先登城的人,把后登城的人的绳子给割断的事。

  可见,这已经不属于是个别的现象,而是普遍存在,甚至都已经成为了一种隐患了。

  赵昕当然也明白,自古以来,就是计首论功,但计首论功的坏处,以及所带来的恶劣的影响,此时此刻,已经在大宋遍地都是。

  他不得不做出一些改变,否则,用不了多久,黎元军肯定也会变得跟大宋的其他禁军没什么两样。

  先让赵去跟下面的人说吧。

  想想都知道,下面的反应一定很大。

  毕竟三个人,五个人说不定能做到,可这三千人,说不定就能分出一半的豆腐脑要吃甜的,另一半的豆腐脑要吃咸的。

  这都算是好的了,说不定还有说豆腐脑要吃辣的,你得放辣椒酱!

  战后赏赐的制度,先放到一边。

  接下来,下午,赵昕还得处理王则、张峦、卜吉等人的事。

  砍头,肯定是砍头的了。

  不过得挑个黄道吉日。

  然后……

  再把一些官员贪腐、欺压百姓的罪证给一并送上。

  对这部分的官员,就看他爹爹怎么处理了。

  赵祯没想到赵昕竟然还给他挖了这么一个坑,不过……

  也还好吧!

  赵祯当下便下令,对相关涉事的人员进行复查,然后视情节的严重程度,降职的降职,贬为平民的贬为平民。

  把这事,交由御史台去做。

  另外……

  赵昕又再次上报了有关河北百姓的生活惨状等消息。

  有的百姓,不说到了家里谁要出门,就让谁穿裤子,但感觉,离这也差不多了。

  其实经过赵昕的了解,在宋夏战争之前,都还好。

  但宋夏战争以后,再加上本来河北就多灾荒,古时百姓都是靠天吃饭,这老天不给活路,官府又催得急,那不叛乱还有别的活路?

  赵昕才十岁,便已经是站在大殿上,说出这些话。

  让群臣都纷纷侧目。

  好恐怖的豫王殿下,好恐怖的十岁!

  赵祯也不知道赵昕说这些干嘛,问道:“所以最兴来你的意思是?”

  赵昕便道:“爹爹,我以为,应该完善对河北的抚恤制度。”

  其实大宋一直以来,都很重视对百姓的抚恤。

  有时候,赋税能免则免,有时候,还会把流民都编入到厢兵。

  赵祯也是道:“哦?那你有什么好的提议?”

  赵昕恭恭敬敬地道:“我认为,此前的把流民都编入到厢兵,实在不能说是一个好办法,甚至只会加剧大宋的冗兵而已。我以为,接下来河北地区必然还会出现大量的灾荒与流民。我们必须要时刻防备,建立起一套有用的防备制度。”

  赵祯便干脆不玩了,直接道:“那你想做什么?”

  赵昕的屁股撅一下,他就知道赵昕肯定又是想到了什么馊主意。

  果然!

  赵昕接下来便道:“我以为,应该在河北地区弄一个大大的炼铁厂、炼钢厂。百姓当中若是出现了流民,那就让他们去炼铁,炼钢,我们只需提前在那准备好粮食,让流民以及他们的家人能活着渡过饥年即可,等饥荒过去了,便让流民重新回去种地就好。”

  知谏院这边有话说了,只见孙甫,站了出来,问道:“臣有疑问。”

  赵祯看了看,便对对方道:“卿言。”

  孙甫便道:“炼那么多的铁,还有钢做什么?”

  这显然是问赵昕的。

  赵昕也是回道:“以往处理流民的方式,都是编入厢兵,帮忙干一些杂活,可这到底是杂活,创造不了多少的价值,而且一旦当了厢兵,接下来要想重新退伍为民,就不容易了,更是会增加朝廷的养兵的负担。”

  “我的想法是,这铁还有钢,就跟地里的粮食是一样,都是种出来,跟炼出来,粮食是可以拿来吃,而铁跟钢,则是可以拿来用。”

  “这些铁还有钢,可以用来方便大宋各州各县一些缺铁地区的百姓的农业耕种之余。”

  “接下来……我还打算尝试引进铁路技术。就是你们此前都能看到的,通往城外蹴鞠场的类似那样的铁路。”

  “当然!接下来我要做的,肯定就不是那么简单的铁路了。”

  城外的马拉铁路,所有人都知道。

  据说那能拉动比往常的货物多出至少两到三倍重量的货物,非常地轻便实用。

  可不少人还是琢磨着,这玩意,好像没什么太大的用处吧。

  主要是我大宋,靠漕运,就已经是可以过得不错了。

  实在是没必要再去大费周章地,弄什么铁路。

  你没看到,运河都直接通到东京城么?

  孙甫便道:“这铁路,能有什么好处?”

  赵昕便道:“这好处肯定是有的,能增大各个地方的联系,让商业,物流,变得更加地便捷。”

  孙甫也是道:“可这养马的费用,也不可能低吧?”

  赵昕便道:“不养马了。”

  所有人又是一阵哗然。

  孙甫便道:“不养马,让谁来拉?”

  赵昕便道:“让蒸汽机车来拉。”

  在从贝州回军回来的时候,赵昕也是顺道问了问贾宪目前蒸汽机车的进展。

首节上一节161/24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