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从宋仁宗的儿子开始 第128节

  你看他写的那些词,就足以看得出来。

  当西北战事正频繁的时候,晏殊还被欧阳修写诗批评过,说战士们都在西北用命作战,然而,晏殊身为枢密使,却还在家中的园子里与人饮酒赏雪。

  当然,这已经是至少三年前的事了。

  但也足以证明,晏殊在朝堂上的作用。

  若是只拿最近一段时间的表现来说,晏殊的表现只能说是很普通。

  至少没看出,他有主持过什么大事。

  章得象也是一样。

  不满的声音,逐渐便充斥了整个官场。

  现如今……

  官员最大的埋怨便是,官家大抵已经忘了祖宗让官家要厚待士大夫的话了。

  搞得赵祯很是尴尬。

  能不尴尬么?

  赵昕不想与群臣对立,赵祯自然也不想。

  赵昕只好鼓励他爹爹道:“爹爹别怕!他们又不能把你给吃了!你只要在脑海里想想,范仲淹跟韩琦所裁撤的,都是一些一边当官,一边还自己做生意,而且还有好几套宅子、园子的人,还在你面前哭穷,哭日子过不下去,爹爹你只要想一想他们这样的丑恶的嘴脸,你就会发现,裁撤这些人一点都不冤。甚至!爹爹你还会觉得,这裁撤来得太晚了!把他们一个个都养的肥头大耳的,却对国家一点贡献都没有!这些人简直就是国家的蛀虫!”

  “爹爹,你看,你这么想完了以后,是不是心情也就舒服多了。”

  一边说,一边赵昕还用手去捋了捋他爹爹的胸口。

  赵祯:“……”

  赵昕见他爹爹白着眼看他,又道:“要么你把责任推给范仲淹,就说是范仲淹让你这么做的,但是爹爹,我觉得,要想当好一名官家,就得起码要有一点承担责任的勇气才行。”

  赵祯便道:“那你当初怎么不站出来承担?非得你爹爹我来?”

  赵昕便道:“那还不是我清楚地知道,这古往今来,但凡是主持改革的,都没有好结果,我若是站出来主持这事,那以后全部的臣子岂不是都会以我为敌?到时候,爹爹你要是驾崩了,那我还怎么继位?群臣都不信任我了。”

  “所以……这事还是交给爹爹你来做是最好的,反正,爹爹你大概也活不了二十年了,爹爹你难道就不想在自己还活着的时候,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让世人从此都记住你?你这样做了,以后我继位的时候,也能有一个国家财政更好的大宋!”

  “爹爹你有没有听说过一句话,叫做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到最后,爹爹你的,不还是我的,而我的,还是我的!”

  赵昕把话说完。

  然后……

  屋子里便响起了打屁股的声音。

第140章 进一步改革

  2024-08-13

  只能说……

  赵昕是懂怎么安慰人的。

  他爹爹就那么打了他一顿以后,心情瞬间就好多了。

  都是为了最兴来的将来啊,得罪点群臣怎么了!

  当然!

  群臣这边,想必也不会坐以待毙。

  他们此时此刻,大概正在联合可以联合的人吧。

  赵昕也是对欧阳修等人,一再强调,你们都给我闭嘴!

  欧阳修等人也明白了。

  这裁撤官员之事,八成是跟豫王殿下有关了。

  不过豫王殿下就如此不信任他们吗?

  等到这一年的十月。

  一切都差不多尘埃落定,赵昕这才把欧阳修这些人给从许昌、南阳叫回来。

  而他爹爹,也是主动地揽下了这事,跟有异议的官员说。

  这都是他的主意,范仲淹与韩琦,只不过是按照他的意思去办而已。

  这一下……

  群臣都闭起了嘴。

  毕竟,难道你们要组织起来,说官家的不是不成?

  最多也就只能是在背后说一说而已。

  当然!

  像是这种临时裁撤官员,也只不过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罢了。

  真正想要达到改革吏治的目的,还是得改革官员升迁考核的制度。

  而且……

  这朝堂上的官位,一共也就那么多,然而每年参加科考的人却如此之多。

  这官位根本就不够分的。

  为此……

  接下来,感觉也是时候,控制一下科举考试的频率了。

  此前,是一年或者是两年一次,接下来,赵昕觉得很有必要,弄成三年一次。

  赵昕又给他爹爹出馊主意。

  嗯!

  至少在他爹爹看来,这是馊主意。

  只见赵祯便道:“我看最兴来你是真的不怕再来一个黄巢。而且黄巢太远了,就不说了。最近这几年逃到西夏,成为西夏国相的张元,这你总得知道吧!”

  赵昕便道:“这爹爹你怕什么,我手上三千精锐可不是白养的,谁当黄巢,我就先灭了他。”

  赵祯便道:“那万一他们又逃到了西夏,或者是辽国去了呢?”

  赵昕便回道:“爹爹,这黄巢、张元多少年才出一个,而且弄成三年一次,也可以让各地考生有更充足的进京备考的时间。而不至于太过于匆忙,也能进一步地筛选出水平更好的人,来当官员,提升官员的整体执政水平。并且,我以为,接下来这考试的内容,也得变一变。”

  “不说不考诗词歌赋,但至少再怎么样,也要往考题里面,再加一两道策论,对策论增加多一点的比重。”

  “如救灾,如兴修水利,这些都可以考一考。”

  “否则……老是录取那些只是写诗词歌赋写得好,对国家一点益处都没有的,这国家全部都沉浸在写诗词歌赋里面,饮酒里面,还有狎妓里面,这国家还有什么前途。”

  “另外,我提议,对于新招的进士等,要实施不一样的升迁考核的政策。”

  “像是以前的磨勘制,不能再用在新来的官员身上。”

  “否则,一个个都混吃等死,等三年后,任何事情都不用做,便能直接得到晋升,这绝对是不合理的。”

  赵祯便道:“那你想如何考核?”

  赵昕便道:“先让他们自己写述职报告,然后再派人去暗访。”

  赵祯:“这样会不会太过于麻烦了点?而且,官员为了自身的政绩,会不会乱来?”

  赵昕便道:“如今我们大宋跟辽国,还有西夏正好都签订了和约,外无忧患,此时若是不抓紧时间,对内改革,爹爹你想想,再等十年八年的,要是战事又打起了,爹爹你还有时间去改革?这事,就由我来做吧!”

  赵祯看了看赵昕,严重怀疑最兴来这是要控制吏部。

  感觉,还是屁股打得轻了!

  可谁让他只有这么一个儿子!

  只好道:“那把所有章程都写下来吧。”

  赵昕也是道:“我要先看历年的科举试题。”

  赵祯便道:“爹爹会让人给你取来。”

  接下来……

  赵昕便又开始跟欧阳修等人一起商量,这考试该怎么改,还有这科举如何弄成三年一次。

  不过有一说一,很多人从来都没有当过官,就只是读过书。

  你乍一下子,就以当官的要求去要求对方,似乎也不是一件什么合理的事。

  这就好比大学生刚刚从学校毕业,你却要求别人要有工作经验一样。

  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吧!

  所以……

  赵昕也是考虑,要不要设置一个实习岗。

  让他们先从最低的职位做起,给别的老官僚当助手,到时候,再让这些老官僚对他日常的作为,来一个判断。

  然而,这问题又来了。

  若是确实对方不适合当官呢?

  难道你就这样把对方给辞退了?

  人家十几年寒窗苦读,到头来,你却跟人家说,你不适合当官。

  那你还不如直接在考试的时候,就直接把对方给刷了。

  这些都是赵昕必须要跟欧阳修等人一起去解决的。

  然后……

  便可以看到,在讲武殿。

  赵昕经常四十五度抬头仰望天空,双手背在身后,跟欧阳修等人商量这些事。

  电视上的乾隆还是康熙说的,科举,不过是为了牢笼志士,目的,就是让那些读书人一个个都白首穷经。

  你得给他们希望,但是最终录取的人,却极少。

  你不能提前把结果都告诉他们。

  要让他们把一生的时间,都浪费在这上面,那自然而然,这群读书人都沉迷于考试,自然也就不会再去闹事了。

  或许……

  有时候,这科举不合理归不合理。

  但对于稳定国家而言,还是有一定的好处的。

  经过与欧阳修等人长达两个月的商议。

  思来想去,赵昕觉得,也就只能是在考试内容上,进行小改,像是给他们弄一个实习,这样的事,还是先不做为妙。

  而考试的成绩,也别什么上等,中等,下等的了。

首节上一节128/24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