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最强帝王 第261节

  “既然如此,长孙祥你马上联系卢万达,让他开始筹备此事。”李承乾点了点头后,对长孙祥说道。

  “太子殿下,我们还可以派人联系契丹王。据我所知契丹王最宠爱的王妃公孙燕。”

  “曾经想要嫁给燕王殿下,只可惜被燕王殿下拒绝了。最后才一气之下嫁给了契丹王。”

  “并且公孙燕的父亲公孙伯年,也死在了燕王殿下的手中。所以这公孙燕,与燕王殿下绝对有着血海深仇。”长孙祥对李承乾说道。

  “看来这燕王李泰,在燕云十六州的日子并不好过啊。不过这对太子殿下却是一件好事。”

  “太子殿下可以派人联系契丹王,同时再派人联系辽东诸国剩余的力量。让他们联合在一起,来应对燕王李泰。”

  “恐怕到时候,就算不能让燕王李泰,死在燕云十六州。也可以将他的势力全部拔出。”侯君集一脸兴奋的说道。

  “那此事就马上去安排,本宫不能再给李泰发展的机会了。否则到时候再想动手,也不一定能够动得了他。”李承乾开口说道。

  ……

  “蜀王殿下,如今太子殿下和燕王殿下,已经势如水火。估计二人之间早晚会有一战。”杨达对李恪说道。

  这杨达可并非普通人,乃是大隋越国公杨素的后人。父亲是李世民的岳父杨玄奖。

  当年杨玄奖死后,留下姐弟两人。一个是李世民的杨妃,一个就是蜀王李恪身边的杨达。

  (李世民确实有一个妃子,是杨素的孙女。但至于杨达这个人,纯属龙魂杜撰,切莫对号入座。)

  “本王的皇兄和皇弟,都是父皇的嫡子。并非是本王这个庶出,可以相比的。所以本王想要成事,就必须让他们玉石俱焚。”蜀王李恪说道。

  “蜀王殿下说的不错,在必要的时候,我们可以给他们加一把柴。让他们二人之间的火烧得更旺。”杨达对蜀王李恪说道。

  可不要小瞧了蜀王李格的势力,如今他身边聚集了不少,隋朝的旧臣后代。

  这些人都非等闲之辈,手中都同样拥有着一定的势力。而蜀王李恪是,隋炀帝杨广女儿杨如意的儿子。

  所以自然成了这些人支持的对象。他们希望可以将这个,拥有隋朝血脉的皇子,扶到大唐皇位之上。

  虽然那时候的大唐还是大唐,仍然掌握在李家人的手中。但是却也变相的,继承了大隋杨氏的血脉。

  毕竟此时在想拥立,杨广的后代称帝,那绝对无疑是痴人说梦。所以这些隋朝旧臣的后代,才会退而求其次,选择了蜀王李恪。

第613章 蜀王李恪的未亡人(一更)

  “本王的皇兄太子李承乾,是一个城府极深之人。但是他太在意自己的太子之位了,反而很容易被其他人利用。”

  “所以本王的这位皇兄,并不足让本王为惧。让本王真正觉得是对手的,只有本王的这个皇弟燕王李泰。”

  “别看他平时是财如命,没事总会惹出一些麻烦来。那只不过是他做出来给别人看的。”蜀王李恪说道。

  罗一鸣开口对李恪说道“蜀王殿下,虽然这燕王殿下手中有一支铁卫禁军。并且也有了自己的属国。但是却有一点被皇上流放的感觉。”

  “相反,如今太子殿下连续两次,替当今皇上监国。而且手中同样拥有着太子十率。恐怕实力并非是,燕王殿下可以相比的。”

  这罗一鸣也非等闲之辈,他是靠山王杨林大太保罗方后人。小的时候就深受靠山王杨林喜爱,将一手绝学囚龙棒,全部传给了这罗一鸣。

  如今罗一鸣手中一对水火囚龙棒,练得那是炉火纯青,就算当年的靠山王杨林,也未必达到他现在的这种程度。

  (杜撰人物,切莫对号入座。)

  “罗将军只看到了表面,现在在皇上的诸位皇子之中,恐怕实力最强的就是燕王殿下了。”

  “从我家王爷送来的消息上看,此次跨海征东立下大功的。并非是皇上的应梦贤臣薛仁贵,而是燕王殿下李泰。”说话的不是别人,正是赵王李元景的管家。

  李元景的这个管家叫李明,如今已经有四五十岁的年龄。深得李元景的信任。所以才让他代表自己,留在蜀王李恪的身边。

  “既然是皇叔得到的消息,那此事就绝对错不了。杨达,马上将未亡人行动起来。我要知道李泰的一举一动。”蜀王李恪点了点头后,对身边的杨达说道。

  蜀王李恪手中有一支神秘的势力。他们把隋朝当自己的夫家,如今隋朝已经灭亡,所以自称为未亡人。

  这未亡人是由那些忠于隋朝的老臣,合力组建的一支神秘力量。为的就是有朝一日,可以帮助大隋复国。

  而这未亡人的最高指挥者,就是杨素的孙子杨达。看到如今大唐天下已经稳固,再想恢复大隋江山已经不可能了。

  所以杨达带着这未亡人,投靠了蜀王李恪。成为了蜀王李恪手中的一支神秘力量。不仅负责刺探情报和暗杀,就连蜀王李恪的安全,也是由着未亡人负责的。

  “蜀王殿下放心,我马上会通知在幽州的未亡人。全力彻查燕王殿下的一举一动。并且让他们选择拉拢,有利于蜀王殿下的人。”杨达点点头后对蜀王李恪说道。

  ……

  而此时身在齐州的齐王李佑,却每日歌舞升平。根本就没有丝毫的感觉到,这个天下马上就要变了。

  并不是这齐王李佑无心皇位,而是他自己的脑容量可能过小。竟然觉得只要自己有一支军队,随时都可以挥兵长安城。

  只要自己的大军一到长安城,皇位自然唾手可得。所以此时的齐王李佑,正在暗中组建属于自己的大军。

  而为齐王李佑安排这一切的,就是他的舅舅阴弘智。和阴弘智的大舅哥燕弘信。

  所以这齐王李佑,每天只是无所事事。除了歌舞升平就是外出打猎。简直就是一副纨绔子弟的做派。

  至于齐王李佑每日这般,他的舅舅阴弘智,也并没有出言相劝。反而觉得这样更加有利于,自己暗中发展势力。

  可以说现在李世民的几个儿子,一个个都在积蓄着自己的力量。对皇储之位同样都是虎视眈眈。

  要不是其他皇子如今年纪尚轻,恐怕此时在大唐贞观年间,也将上演九子夺嫡的大戏。

  ……

  而此时的李泰,可没有心情去关心他的其他兄弟。他正在全身心的投入到,自己燕国的建设之中。

  学校的问题解决了,那么接下来李泰要做的事情就是,在幽州兴建幽州大集。

  毕竟如今大家族手中的土地,已经被李泰收为国有。总不能让人家饿着肚子吧。如果李泰真的那样的话,恐怕真就要官逼民反了。

  这一日,李泰将燕国境内的,所有大家族族长,全部叫到了幽州刺史府。这也是李泰第一次,正式与这些大家族的族长见面。

  这些家族的族长,有的是心不甘情不愿,有的倒是欢天喜地。总之李泰在他们心目中的形象,那绝对是阴阳两极。

  不过李泰可不在乎这些,看到自己面前坐着的,诸位大家族族长。李泰笑着说道:“在前一段时间,实行土地国有化的时候,各位族长的全力配合,让本王十分满意。”

  “本王绝对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既然在座的各位支持了本王。那么本王就不能让各位吃亏。”

  “现在本王希望你们作出选择,本王给你们准备了两个发展方向。第一个发展方向,就是在本王兴建的幽州大集之内,挑选你们觉得满意的商铺。”

  “本王说过,所有的商铺本王绝对不会收取分文。并且会按照你们所交出的土地多少,合理分配应该得到多少商铺。并且会在30之年之内免除税赋。”

  “第二个发展方向,那就是在本王指定的区域内,开设作坊。不过本王给他们起了一个新名称,那就是工厂。”

  “工厂所生产的物品,由你们自己决定,本王会免费为你们提供土地,和新建厂房。并且会通过三十三重天为你们销售。”

  “当然你们也可以,选择在幽州大集之内,销售你们所生产的商品。甚至销往大唐各地。同样30年之内,本王不会收税。”

  听到李泰如此一说,公孙天率先站了出来。向李泰行礼后说道:“燕王殿下,不知我们可否两者全都选择。这样我们便可以,自己生产加以销售了。”

  “这个当然没有问题,但是会根据你们交出土地的量。来分配你们应该得到多少资源。”李泰点了点头后对公孙天说道。

  既然有人开口询问,接下来就不会缺少第二个开口的人。于是在座的各位大家族长,纷纷开口询问自己心中不明白的问题。

  最后众人终于搞明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但是一时之间,却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选择。毕竟这个选择,会关系到自己家族以后的发展。

  看到下面窃窃私语的众人,李泰开口说道:“本王今日不需要各位族长给出答复,本王会给你们考虑的时间。十日之后本王要见到你们的答复。”

第614章 李泰的新税法(二更)

  各位大家族的族长离开之后,卢万达开口对李泰说道:“主公,如果按照主公刚才的承诺,那将来我燕国的税收又从何而来呢?”

  李泰答应这些大家族的族长,他们所开创的工厂和商铺,将在三十年内,不征收任何赋税。这可不是说着玩儿的。

  如今唐朝收税是按照租庸调制,所谓:“有田则有租,有户则有调,有身则有庸。”每丁授田后,每年上缴粟二担,称为“租”。

  丁男为国家服劳役,每年二十天,如有特殊原因,不能服役,可以按日计算,每日缴绢三尺以代替,这称为“庸”。

  随地方土产,每丁每年上缴绢、绫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缴绢、绫的,另加绵三两,缴布者另加麻三斤,这称为“调”。

  而且李泰还免了,种地农户的这三项税收。只收取他们收成的三成,作为赋税。而如今那些大家族,又三十年之内不用交税。

  那就意味着在接下来的三十年之内,整个燕国都需要利用种地的农户,交上的那三成收成,来维持国家用度了。

  这些税收,不要说维持整个燕国的运转,哪怕就是部队所消耗的经费。也绝对不仅仅只有那三成收成,可以正常维持的。

  “卢家主的担心本王自然明白,但是人家这些大家族,毕竟交出了人家赖以生存的土地。如果我们不给他们相应的回报,那又与土匪有什么区别呢?”

  “不过本王答应是,不收取他们工厂和商铺的税。但却不代表不收取他们的税款。”李泰笑着对卢万达说道。

  听到李泰的话,卢万达的心中不由一颤。脸上的表情也不由得一变,于是开口对李泰说道:“难道主公,准备增加新的收税名目不成?”

  “不是增加,而是改革。我大唐的税收名为租庸调。不过本王却不准备在燕国,实行这个税收方式。”

  “在燕国只会有三项税收,第一项为个人所得税,第二项为营业税,最后一项为农业税。”李泰笑着对卢万达说道。

  “不知主公所说的,这三项新的赋税,又是如何一个征收方式呢?”卢万达不解的对李泰问道。

  随后李泰便将个人所得税,和营业税的征收方式,详细的和卢万达解释了一遍。至于土地税,早就已经说过了。

  “主公,这样一来确实可以避免,百姓们遭到天灾人祸时,无法缴纳税款。但是这样恐怕会让我国的税收大大减少。”卢万达担心的对李泰说道。

  所谓的租庸调,说白了就是按人头收税,无论你今年的收成如何。就算是颗粒无收,国家也会按照你的人头数来收取税赋。

  虽然这样保证了国家的税收,却造成了很多人无法交纳税款,因为并不是他不想教呢。而是根本就没有能力缴纳税款。

  最后等待他的只有卖身为奴,因为一旦卖身为奴,便会有他的主家为他交税。当然他自己的人身自由,也彻底的消失了。

  这也是为何会有人,瞒报自己家人口数量的原因。说白了就是一种偷税漏税的方式而已。

  “一个国家是否兴旺,税收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我们要以国家的名义成立工厂……”李泰又将后世国家的管理模式,和卢万达详细的诉说了一番。

  听到李泰这别出心裁的方式,让卢万达不由得心中万分激动。他没有想到,李泰竟然会想出如此新颖的想法。

  不过另外一个词汇,也出现在了卢万达的脑海,那就是与民争利。因为李泰这样做,确实已经有与民争利的嫌疑了。

  于是卢万达开口对李泰说道:“主公,这个方法虽好,但是却好像是与民争利。”

  “卢家主此言差矣,如果我们向百姓收取大额的赋税。我们在经营国有企业,那才叫与民争利。”

  “而如今我们大规模的,减小了百姓的赋税。又如何能够说我们,是在与民争利呢?”李泰笑着说道。

  一直在一旁没有说话的韩志,突然开口对李泰说道:“主公,您这个征收赋税的方式。与法家思想十分吻合。”

  “我觉得这确实是一个治国之道,只要主公可以在燕国,将这三项税收推行。再加上主公所说的国有企业,燕国用不了多久,便会成为富饶的国度。”

  “韩大人说的不错,比如我三十三重天,就是主公的个人产业。如果按照主公的说法,那我三十三重天将成为燕国的产业。”

  “而我三十三重天每年的收入,恐怕不是原有幽州的赋税可以相比的。”一旁的邹凤炽笑着说道。

  “既然如此,那这件事就交给三位了。本王需要你们为本王,整理出一套新的税法。”李泰点点头后对卢万达,韩志和邹凤炽三人说道。

  “请主公放心,我们一定会按照主公的用意。短时间之内整理出一套税法来。”韩志其身对李泰说道。

  卢万达同样点了点头,然后说道:“从今以后,我燕国只有三种税收,那就是不耕种土地的匠人,缴纳个人所得税,经商的商人交纳营业税,种地的农户缴纳土地税。”

  “卢家主说的不错,以后这就是我燕国的税收。不过按照本王的承诺。交出自家土地的大家族,三十年之内不会征收他们的营业税。”李泰点点头后说道。

  得到了李泰的交代,韩志,卢万达和邹凤炽三人,便开始紧张的忙碌起来。一套新的税法,将从他们三人笔下产生。

  而李泰只负责提供了一,个大致的构架,细致内容他可就不会再过问了。所以在三人忙碌的同时,李泰又过起了悠悠哉哉的生活。

首节上一节261/34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