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第603节

  至于说价格?

  一辆一万块银元确实很贵。

  但也正是因为足够贵,他才心动。

  如果汽车的价格便宜,他还不要呢!

  说白了,堀田正睦买的压根不是车,而是面子。

  就是要一般人买不起,他才会想要买。

  如果人人都能买的起,那他对这汽车也就没有什么念想了。

  大唐的官员闻言,眼睛一亮道。

  “当然没有问题,堀田老中这边来,我这就为你做登记。”

  堀田正睦在他手上订车,他是能拿到分成的,所以,不怪这名官员表现的这么热情。

  堀田正睦也是同样满脸笑容。

  很快,在做了登记,签了合同,交了定金之后,堀田正睦和柴知新一起,带着这辆汽车往德川将军府而去。

  既然是赐礼,自然得尽快交给德川将军本人!

  然后,大唐这边派来的人手,才能拿着德川将军的谢恩表返程。

  很麻烦,都事关重大,流程是必须要走的!

第457章 人口普查与财政报表(6K)

  开泰二年的年关很快过去。

  正月十五刚过,京城中便又飘起了鹅毛大雪。

  李奕站在屋檐下,眺望远处的茫茫雪景,眼神幽幽。

  一座座宫墙金瓦,被白雪覆盖,白茫茫一片,异常美丽。

  “这雪越下越大了!”

  李奕拢了拢身上的白狐皮披风,表情有些凝重。

  一旁的王忠也是开口附和道。

  “是啊陛下,今天早晨起来,小的们扫雪的时候,宫内的积雪差不多有一尺厚呢。”

  李奕点点头,然后说道。

  “派人去京城中查探一下,看看京中的雪情如何。”

  “然后再安排人手,于京师街头清扫积雪,并着手施粥,如今这大过年,别真的冻死或是饿死人了。”

  王忠闻言,当即应声道。

  “陛下英明。”

  “奴婢替京城的百姓谢陛下恩典!”

  李奕闻言,只是呵呵笑道。

  “恩典什么啊!”

  “不过是命人施粥罢了,这都是朕这个皇帝应该做的。”

  语罢,李奕转身回了殿内。

  回到室内之后,气温顿时便上来了。

  李奕登基后,虽然没有大兴土木去为自己修建皇宫,但在入住圆明园后,却也是对圆明园进行了一番改造。

  比如说加装地暖,加装上下水系统,加装抽水马桶,加装电路系统等。

  李奕在尽可能的让圆明园变得更加宜居,好让他自己住的更加舒服。

  李奕不喜欢奢侈,但也不喜欢受罪。

  进入室内之后,李奕随手将自己身上披着的披风脱下,丢给了身边伺候的王忠,然后迈步走到书案后,开始处理起了年节期间积压的公务。

  首先摆在他面前的,就是大唐目前的人口普查报告。

  李奕在登基之后,便下令命人开始人口普查,清点大唐治下的人口数量。

  如今,终于有了个结果!

  李奕随手翻阅了起来。

  【大唐第一次人口普查结果报告】

  【截止大唐开泰二年,大唐治下共有人口三亿七千五百二十一万余人。】

  【其中,男性数量一亿九千二百四十五万人,占人口总数的51.2%。】

  【女性数量为一亿八千三百一十万人,约占总人口数的48.8%。】

  【20到40岁之间的青壮男女数量,占总人口数的数量为62%。】

  总的来说,目前大唐的男女比例虽然有些失衡,但总体的人口结构还是很健康的。

  并不存在什么老龄化的问题!

  之所以失衡的不多,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战争刚刚结束。

  自金田起义,到大唐定鼎天下,大唐,天国,满清,各路义军,各方势力在中原大地上乱战绞杀了五六年。

  极大的消耗了成年男性的数量!

  否则大唐的男女比例失衡问题只会比现在更严重。

  而老龄化之所以没有出现,那就更好理解了。

  这年头普通人的平均寿命也就五六十岁,人不到老龄化那个年纪就死了,怎么可能出现老龄化的问题。

  没那个条件好嘛!

  只是,虽然目前大唐的人口结构很健康,可李奕却并没有感到高兴。

  因为,人多了也愁啊!

  他得想办法创造岗位,拉动就业,养活这么多人才行。

  否则的话,这些优质的劳动力,就都将变成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嗯,这也是为什么李奕要一个劲儿的发展工业,并积极推动向外移民的原因。

  说白了就是为了能够养活更多的人口。

  在当前这个生产力的情况下,中国这片土地的人口承载力,几乎已经到了极限。

  如果不将人给移出去一点,或者是创造更多的劳动岗位,就真的要憋炸了。

  除去这份人口普查报告之外,就是清丈田亩报告。

  目前大唐的耕地总面积约为17亿亩。

  其中,关内传统的汉地十八省的耕地面积约为14亿亩。

  剩下的三亿亩,一小部分为大唐在关外辽东开垦出来的土地。

  另一部分,则是大唐拿下的广南,吕宋,婆罗洲等地的土地后得到的耕地。

  尤其是广南的红河三角洲。

  这地方可基本上都是被开垦好的熟地。

  一年三熟的好地方!

  吕宋和婆罗洲也一样,早就被西班牙和荷兰殖民者给开垦好了。

  大唐现在把土地占下来,其实就是捡现成去了。

  不说别的,光是这些到手的良田,大唐同荷兰和西班牙开战这一仗就打的很值。

  这年头,工业固然重要,但粮食的份量却也同样不差。

  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

  一个国家,无粮不稳,无工不强,无商不富。

  这三者中,粮是排在第一位的!

  因为,人可以什么都没有,但唯独不能没有饭吃!

  看着这些耕地数据,李奕原本因为大唐夸张的人口数量而凝重的心情,变得舒缓了许多。

  因为,这17亿亩,只是当前的数据。

  随着大唐继续开垦辽东关外和南洋,大唐的耕地数量必然还会继续增加。

  耕地数量增加,再加上工业发展,以及大兴基建所提供的劳动岗位,多管齐下,目前大唐的社会矛盾虽然有,但已经不像是咸丰年间那么严重,有了些盛世的迹象。

  历史上所谓的同治中兴是怎么来的?

  说白了也就是,太平天国起义极大的消耗了南方的人口,甘陕的H乱又消耗了北方人口,人口消耗多了,再加上闯关东关外被开发出来,社会矛盾可不就是缓解了吗?

  社会矛盾缓解了,中兴不就来了吗?

  李奕合上手中的报告,脸上不由自主的浮现出了一抹笑容。

  随后,他又翻阅起了下一份奏报。

  这份奏报是大唐财政部提交上来的去年一年大唐的财政收入,以及开支情况。

  大唐去年的财政收入中,主要是以税收为主,除去税收之外,还有军贸所得,战争缴获等。

  至于说像是大唐皇家银行之类的皇家商行下属企业的利润上缴,这个是直接归于内帑的。

  大唐的内帑和国库是两个系统。

  国库是朝廷的钱,官府的钱,皇帝要调用需要走朝堂上的程序。

  而内帑,是皇帝的小金库,想用随时可以调用。

  这两者自然不能混为一谈。

  这其中,税收所得约为三亿五千万,和前年比起来,去年大唐的税收总额增长了大约17%。

  其中,主要分为农税,商税,关税,印花税,盐税,茶税,地税,个人所得税等不同税种。

  其中,农税,商税,关税,地税四者为大头。

  尤其是随着大唐开海,以及工商发展,商税和关税这两个税种的税收总额节节攀升。

  如今两者相加,差不多已经占了大唐税收总额的百分之四十六。

  剩下的,农税占百分之二十四,和房地产有关的地税约百分之十二,其余税种共计约百分之十八。

  说白了,如今大唐的税收增长,主要看的就是关税和商税以及地税。

  主要增长额就在这三个上面!

  农税什么的虽然也有增长,但和商税与关税的增长额比起来,就不值一提了。

首节上一节603/62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