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第571节

  “大不了我等今后便在京城乖乖当一个吉祥物,不信他大唐皇帝还能亏待了我等。”

  “哈哈,别想那么多了,该吃吃,该喝喝……”

  他们不得不承认,现在的这个时代,已经不是他们蒙古人靠着弓马骑射就能无敌于天下的那个时代了。

  ……

  PS:这章还完,上个月的欠更就还完了。

  这个月的话,目前是四百月票,也就是说还欠两更。

  我尽快还完!

第445章 想做儿大汗的巴哈杜尔沙二世(82K)

  第445章 想做儿大汗的巴哈杜尔沙二世(8.2K)

  随着京城中的谈判进行,几方来回拉扯,大唐提出的条件,被通过电报往欧洲本土送去。

  不同于架设跨跨海电缆,成本极高,且技术要求也相对较高。

  在陆地上架设电报线的成本和风险都是可控的。

  是故,大唐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架设了一张连通各州府,省会城市的电报网。

  英国人在传信时,先是借用大唐的电报,将消息从京城发往云南昆明。

  而后,又借道缅甸,发往孟加拉和印度,再由印度向英国本土转送。

  嗯,此时的缅甸同样也通了电报。

  其实一开始,缅甸国王对电报网的搭设是不同意的,因为他不想出这笔钱,也怕境外势力会借此向缅甸渗透。

  但在这件事情上,大唐和英国难得的达成了统一意见。

  大唐和英国双方一起向缅甸施压,唐军在云南边境演武阅兵,英国舰队航行于缅甸外海,最终打通了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电报网。

  至于说连通印度和欧洲的电报,此时也已经修通了。

  历史上,印度方面五月中旬爆发大起义,至六月初,伦敦便已经接到消息,并开始做出准备镇压叛乱的决定。

  如果连通欧洲和印度的电报没有修通,伦敦方面不可能这么快得到消息。

  就算没有全通,应该也通了大半。

  最多是某些部分还需要人为传信!

  而沙俄方面,则也是借用大唐的电报网,通过缅甸,印度这条线,往欧洲传信。

  怎么说呢,虽然现在印度是英国的地盘。

  但沙俄同样没少通过中亚,向印度进行渗透。

  多了不敢说,但借印度的电报网传个消息还是可以做到的。

  ……

  伦敦!

  白金汉宫!

  英国女王维多利亚正在同首相帕麦斯顿勋爵议事。

  “首相阁下,我听说印度方面爆发了起义,这点是真的吗?”

  维多利亚女王那张以往满是自信锋芒的脸,如今难得的有些忧色。

  顺风顺水了一辈子的她,难得的感到有些被动。

  原因无他,印度对英国而言,实在是太重要了!

  帕麦斯顿闻言,点点头说道。

  “是的女王陛下,这虽然是个不幸的消息,但确实为真。”

  “愚蠢的印度人选择了背叛大英,成为大英的敌人!”

  维多利亚缓缓吐出一口浊气,丰满的胸口微微起伏,继而开口询问道。

  “那么,尊敬的首相阁下以为我大英接下来该怎么处理克里米亚战局?”

  维多利亚知道,印度的叛乱,是肯定要镇压的。

  但问题是,克里米亚那边怎么办?

  随着英法和沙俄在克里米亚层层加码,如今的克里米亚,汇聚了英国的大半精锐。

  甚至夸张一点说,英国几乎将全部能调动的精锐兵马,都调去了克里米亚参战。

  如今印度出事,英国即便想要出兵平叛,也抽调不出军队来!

  除非,克里米亚停战!

  帕麦斯顿闻言,开口说道。

  “女王陛下,我以为克里米亚那边不需停战议和。”

  “我们只要试着说服法国人,让他们加大在克里米亚方面的投入就好。”

  “我想,拿破仑三世一定不会拒绝大英的要求的!”

  “只要法国能加大在克里米亚的投入,大英就能从克里米亚抽出兵力,用于镇压印度叛乱。”

  英国殖民了印度这么多年,他们自然知道印度人究竟有多拉胯。

  所以,帕麦斯顿也并不将印度人的叛乱太当回事。

  在他看来,不需要多,大英只需派几个精锐的步兵团去,就足以成功镇压印度人的叛乱。

  还有就是,虽然要镇压印度叛乱,但英国依旧不想从克里米亚撤手。

  因为他们并不愿意看到沙俄在近东,在黑海彻底占据主动权。

  所以,只好麻烦法国多出些力了!

  至于说法国是否愿意?

  全球霸主大英帝国并不在意这一点。

  说罢这些,帕麦斯顿继续说道。

  “还有就是,大英驻扎海峡殖民地的军队,也可就近调去镇压叛乱。”

  女王闻言,微微颔首,然后语气坚决不容质疑的说道。

  “可以,就这么办吧!”

  “首相阁下做好出兵的安排,尽快平息印度叛乱。”

  “印度,绝对不允许有失!”

  帕麦斯顿点头应是。

  ……

  巴黎!

  拿破仑三世接到了来自伦敦的消息。

  “什么?英国佬竟还想我们继续向克里米亚增兵?”

  “这些英国佬是疯了吗?!”

  看着面前的外交大臣,拿破仑十分不爽的说道。

  克里米亚那边,其实他早就想停火了。

  只是英国一直压着,所以,和沙俄的和谈才没能进行的下去。

  如今,眼瞅着印度叛乱,英国得抽身平叛,克里米亚快打不下去了。

  拿破仑三世还以为马上就可以和谈,从克里米亚的烂泥塘里抽身。

  不成想,英国佬是真的狗,自己打不下去了,竟然想让法国接着向克里米亚加码,为了英国的利益而和沙俄打生打死!

  尼玛,这简直就是畜生啊!

  法国外交大臣夏尔闻言,开口说道。

  “皇帝陛下,在我看来,这或许就是和谈的机会。”

  “如今,英国人在克里米亚打不下去了,而沙俄估计也快撑不住了,如果我法国发出想要同沙俄和谈的信号,沙俄大概率不会拒绝。”

  “克里米亚或许便能停战!”

  发自本心的说,法国之所以参加克里米亚战争,主要目的是为了摆脱神圣同盟的限制。

  但是,他们却并不想过分的削弱沙俄,以至于英国在近东一家独大。

  如今的局势,和谈对法国就是最好的选择。

  反正法国摆脱神圣同盟限制的目的已经达成了,至于说克里米亚战争最后的胜负,和法国关系不大。

  反而是英国,更在意克里米亚战争的胜负。

  因为,作为全球霸主的英国,无法接受战争失败的后果。

  一但英国在克里米亚栽了,那就会让其他国家看到英国的虚弱。

  如此一来,英国的全球霸权可就没那么容易维持了。

  全球霸主也不好当啊!

  拿破仑三世沉吟一阵,然后说道。

  “这样吧,夏尔你准备一下,去一趟维也纳,请奥利地下场为克里米亚战争斡旋。”

  “还有,柏林也去一趟,争取让普鲁士也站在我们这一边,一起向英国施压。”

  历史上,为克里米亚战争斡旋的就是奥地利。

  至于说普鲁士,其实是被沙俄硬拉进谈判中的。

  因为沙俄在外交场上所面临的局势实在太被动,是故,想要普鲁士能帮他们说话,所以才硬拉普鲁士入场。

  而法国拉普鲁士入场,同样是为了不过分削弱沙俄。

  除此之外,也有增加普鲁士的国际影响力,扶持普鲁士和奥地利斗,进而增加法国在欧陆话语权的小心思在里面。

  ……

  印度,德里红堡。

  向雨全迈步走在鹅卵石铺成的小道上。

  道路两侧,是绿树成荫,花草成片,景色精致漂亮。

  一名名裹着头巾,背着火枪的印度士兵。

  只是这些印度士兵在走路巡逻时,却是明显的松松垮垮,并没有什么精锐军人的锋芒。

  为他领路的,则是一名名为阿里的印度皇帝侍从亲随。

首节上一节571/62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