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第528节

  我应该在桌底,不应该在桌上……

第422章 改名

  宋诗闻言,忍不住捂嘴轻笑。

  宋康年狠狠的瞪了一眼自己儿子,这才接着说道。

  “诗儿也就罢了。”

  “她听话懂事,即便留在曲阜,也能照顾自己。”

  “你呢?”

  “在老子眼皮子底下都不好好完成课业!”

  “真要是把你一个人留在曲阜,你个皮猴子不得把天给捅个窟窿?”

  宋康年刚刚貌似在一起问儿子和侄女。

  可说白了,其实问的只是侄女。

  至于说儿子?

  宋康年早就做好了决定,要将他带在身边时时教导。

  本来这棵小树就有要长歪的意思,他要是再不看着点,那可就铁定要长成歪脖子树了。

  这可不成!

  宋词闻言,一张脸如丧考妣。

  宋康年则是继续说道。

  “朝廷那边下了通知,最迟下个月,山东这边的第一批一名就得出发,我也得随队一起,前往登莱坐船前往关外。”

  “家里这边须得提前准备,采买些衣物药品等物资。”

  “要不然,等去了关外,这些东西怕是没地方买。”

  “嗯,这件事情便交给诗儿来做了。”

  宋词闻言,举手说道。

  “父亲,父亲,我也要去。”

  宋康年看了一眼自己儿子,纠结一阵之后点头道。

  “也行!”

  但还是吩咐侄女道。

  “诗儿,记得看好这小崽子。”

  “别让他乱买东西。”

  “叔父我的俸禄没多少,可支撑不起乱花。”

  很明显,宋康年对自己儿子还是不放心。

  宋诗闻言,用力点头道。

  “叔父放心,我明白!”

  说着,宋诗给了自己弟弟一个同情,但无能为力的表情。

  ……

  京城,圆明园!

  九州清晏!

  李奕正在批阅政务,张之洞上前来禀报。

  “陛下,药物研究所吴所长在外求见。”

  说话间,张之洞将手中的一封报告呈递给了李奕。

  李奕拿过报告,然后翻阅起来。

  很快,他的眉头挑了挑,然后说道。

  “将人带进来吧!”

  李奕话音落下,张之洞抱拳而去。

  不多时,他便又返了回来,身后带着一个身宽体胖,笑容满是和气的中年人。

  这个中年人名叫吴正奇,正是大唐的药物研究所负责人。

  嗯,别看他长的好似很和气,但实际上这其实是一位相当心狠手辣的角色。

  拿八旗俘虏试验不成熟的药品的决定,就是他敲定和经办的。

  要知道,在大唐的药物研究所中,因为试药而死伤的药人可不在少数。

  眼前这个一脸和气的家伙,称得上一句满手鲜血。

  “微臣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吴正奇进入九州清晏,正殿来到李奕面前,恭恭敬敬下拜道。

  李奕微微颔首,然后说道。

  “吴卿免礼。”

  待吴正奇站定之后,李奕这才继续询问道。

  “吴卿此来求见,可是药物研究所那边出成果了?”

  吴正奇闻言,当即说道。

  “陛下所言正是。”

  “幸得陛下的指示,我药物研究所方面已经就青霉素的提纯和量产完成了突破。”

  “很快,第一批成药就将问世。”

  “除此之外,关于新型麻醉剂医用吗啡,研究所这边也已经取得突破,并进行了试生产,麻醉镇痛的效果,要远超传统的麻沸散。”

  李奕闻言,微笑着颔首点头,神情十分满意。

  “干的不错。”

  大唐此前给人做外科手术,所用的麻醉药根本不是传统认知中的麻药。

  而是古老的麻沸散!

  要说效果,肯定是有的。

  一般而言在做手术的时候来一剂麻沸散,病人固然还会感到疼痛,但不至于疼到跳起来就跑。

  但肯定比不上一针过后人直接昏迷,等到手术结束才能醒来的医用吗啡。

  所以,李奕这才很是高兴。

  称赞完,李奕继续说道。

  “新型药品光是研发出来可不行,也要尽快推动新药的量产。”

  “以求尽快收回研发成本……”

  李奕对药物研究所的工作进行了相应指导。

  并对研究员们进行了嘉奖。

  随后,便挥手示意吴正奇退下。

  在吴正奇退下后,李奕继续处理手头的政务。

  很快,张之洞再次来报。

  “陛下,关外战场传回最新消息。”

  “吉林和黑龙江两省归顺,辽东局势大定……”

  说话间,张之洞将一份军报呈递给李奕。

  李奕拿过军报,开始翻阅了起来。

  旋即,脸上不由自主的浮现出了笑容。

  如此一来的话,关外局势便算是平定了。

  深吸一口气,李奕开口说道。

  “通知内阁方面,自即日起,奉天府改回原名沈阳,设辽宁省以治……”

  张之洞闻言,点头表示明白。

  李奕则是继续思虑了起来,东北局势平定,那么接下来要解决的,便是草原上的问题。

  而草原问题的话,最主要的就是外藩蒙古。

  得益于清廷对草原的控制,所谓的蒙古其实早已不复当年。

  整个蒙古草原被分为两部分,一者为内属蒙古,一者为外藩蒙古。

  内属蒙古虽说名义上为蒙古,但实际上已和内地无甚区别。

  朝廷派遣官吏,进行管理。

  而外藩蒙古,则是依旧由蒙古人自治。

  这其中,内属蒙古被满清派遣官员治理了这么长时间,大部分都已经被驯服了。

  开始适应中原王朝的统治!

  之前之所以不归降大唐,根本原因出在满清身上。

  

  满清不灭亡,他们自不会归降。

  可现在不同了,随着满清被彻底覆灭,内属蒙古投降归顺只是时间问题。

  大唐很容易就能将他们彻底消化!

  而外藩蒙古则是不同。

  那是真正的桀骜难驯,就连满清对他们的统治,不过也就只是一个名义而已。

  大唐若想驯服他们,少不得还得用上些军事手段。

  这次科尔沁部和车臣汗部的冲突,或许就是一个机会。

  琢磨着这些,李奕陷入了深思之中。

  ……

  京师城外,官道上。

  杏贞怀中抱着自己的孩子,坐在一辆囚车中。

首节上一节528/62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