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无他,只要是个人就应该明白,领导身边的秘书,是绝对不能得罪的。
张之洞见此也就不再多言,抱拳离去。
在张之洞离开后,苏三娘则是重新将目光投向了罗大纲。
眼神中是明显的担忧。
……
“信国公可否把药用上了?”
李奕翻看着张乐行从关外送回来的奏报,一边翻看,一边询问张之洞。
张之洞闻言,当即说道。
“陛下放心,信国公已经用药。”
“医生说,若今夜过去,信国公情况好转,他的病便能治愈。”
李奕点点头,然后说道。
“嗯,如此甚好。”
说话间,李奕忽然眉头一蹙。
因为,他在手中的军报上,看到了一则消息。
张乐行密报,东清方面向草原派出使者,企图拉拢苏尼特部,共同攻灭西清。
看着这则消息,李奕忍不住陷入深思。
这则消息的关键在于东清要对西清动手。
如此一来的话,大唐是否有机会可以掺和一下呢?
不说别的,如果东清和西清打起来。
那么,大唐便可以借此战之机,进一步削弱清廷方面的实力。
甚至是发动北伐,趁此良机,一举攻灭清廷,完成灭清大业。
沉吟良久,李奕终于开口说道。
“传朕命令,召集军机处诸位大臣议事。”
张之洞闻言,抱拳应是,随后转身出去传令。
由于李奕在圆明园中专门为军机处和内阁设了衙署,是故随着李奕命令下达,很快,军机处众人便抵达了九州清晏。
李奕在书房中接见了众人。
先是命众人各自落座,随后李奕才继续说道。
“关外张乐行那边送来军报。”
“他们已经成功杀至苏尼特部营地,完成了对苏尼特部的突袭,一战之后,力今全功。”
“但是,在战后,张乐行等审讯俘虏,据俘虏交代,东清方面派人同苏尼特部联系,准备要夹击攻灭西清。”
“朕准备要趁此满清内讧之良机,出兵关外,收复辽东,诸位卿家都说说吧,军机处可有章程?”
此前大唐之所以收复京师之后,便暂停了对关外的用兵。
最主要的原因便是因为大唐当时要将主要精力放在关内方向。
李奕准备要先统一关内,再整合力量,对关外用兵。
如今,随着石达开亲身入京接受册封,河南,陕西,甘肃三省归附,关内终于成功统一。
唐军布置在山东和安徽方向,用于防备太平天国的重兵集团算是成功解套,可以再行调动。
既然如此的话,趁着这次关外满清内讧,对关外用兵,便是最佳时机。
真要是错过这次机会,下次再想碰到这么好的时机,可就不知道得是什么时候了!
所以,李奕才会做出要在此时对关外用兵的决策。
李奕此言一出,军机处众人纷纷开口称赞英明。
军机处领班左宗棠闻言站了出来,先是行礼,然后开口说道。
“启奏陛下,微臣以为,我大唐并不需要急着立刻对关外用兵,而是应当先行策动东清和西清内斗。”
“待东清和西清内斗爆发,两败俱伤之后,才是我大军出关,北伐辽东和草原,一举鼎定乾坤的最佳时机。”
第404章 北伐预案
李奕闻言,先是思虑一阵,随后便是赞许的点头。
“左卿所言不错。”
李奕和左宗棠想到一块去了。
不必急着北伐,先等满清内讧两败俱伤再打也不迟。
除去内讧完之后的满清更虚弱,更好打之外。
唐军北伐也是需要时间做准备工作的。
不做准备,不做庙算就冒然发动战争,这可不是什么明智之举。
就在这时候,陆军大臣王安站出来说道。
“陛下,微臣以为东清虽准备要对西清动兵。”
“但那应当是在我大唐无所觉的前提下,东清才会动兵。”
“可如今,东清所派出的联络苏尼特部的使者已经被我大唐擒获,就连苏尼特部也被我大唐夷灭。”
“东清方面必然震怖!”
“微臣以为,在这样的变故面前,东清方面对西清动兵的计划,或许会有所变化。”
李奕闻言,摸着下巴说道。
“王卿此言有理。”
“那卿家以为我大唐该当如何?”
王安所言的情况并非没有可能发生。
一但东清因为忌惮大唐,放弃同西清火并的计划。
那么,大唐想要趁着满清内讧北伐,收复辽东的计划,自然也将受到影响。
大唐若想发兵一战尽全功,便需得思虑周全,将这些可能发生的变故提前考虑好。
以免真遇到这样的情况后措手不及!
一旁一直没说话的石达开开口说道。
“陛下,微臣以为即便东清放弃了对西清用兵也没什么。”
“因为,即便东清不动手,西清或许也会动手。”
在石达开归降大唐之后,李奕为了面子上好看,并没有给个虚职,直接将人给挂起来不用。
嗯,如果石达开当初没有请辞王位,那李奕对他肯定是给个虚职,高高挂起。
但既然石达开主动请辞了王位,那李奕自然会有所回报。
给石达开一个实权职位,也就是应有之意。
所以,石达开被任命为了军务院后勤部部长,军机处副领班,绝对的位高权重。
虽然后勤部无法直接插手军队事务,李奕将石达开安排在后勤部,算是间接解了他的兵权。
但是,后勤部作为军务院中统管后勤的部门,那可是实实在在的肥差。
李奕能将这个肥差给石达开,可见对他的看重。
李奕轻轻点头,然后示意石达开继续讲下去。
石达开接着说道。
“根据军情处那边汇报的情报,西清如今正和科尔沁部打的火热。”
“若我大唐将东清准备联合苏尼特部对西清动手的事情捅给西清,并向西清表明我大唐对他们的支持。”
“西清方面极有可能仗着自己有我大唐和科尔沁部的支持,主动对东清动兵!”
“而只要东清和西清打起来开了火,那这里面的操作空间就很大了。”
石达开的意思李奕明白,无非也就是挑拨离间。
只要满清内讧,那大唐这边便能够找到发兵的时机。
一举剿灭满清!
稍稍沉吟一阵,李奕继续询问道。
“那用兵方案又该怎么做?”
出兵北伐乃是大事,不可能说打就打。
在正式动兵前,用兵方向,粮草运输等都得提前做好预案。
李奕此言一出,最近才被从越南方面调回来的方海洋开口建议道。
“陛下,末将以为我大唐此次北伐,可以走海路,向辽南发起攻势。”
听方海洋这么一说,李奕顿时想起来了自己曾经制定的要从山东半岛向辽南移民,闯关东开发关外的计划。
本来移民计划去年就该实施的,但由于当时的大唐要将主要精力放在黄河决战,以及北伐的事情上。
于是移民的事情便拖延了下来!
如今方海洋一提,李奕才想了起来。
思索一阵之后,李奕开口说道。
“走海路,倒是个法子!”
“作战部方面尽快拿出一个作战计划来,交由朕过目。”
李奕知道,据军情处方面的汇报,如今东清方面主要是将军队布置在辽西走廊一线。
一方面防备西清东进,一方面防备唐军北伐。
不管是西清东进还是唐军北伐,辽西走廊都是一个相当关键的点。
辽南方面虽然也布置有兵力,但也只是一支偏师,战斗力不算强,数量也不算多。
唐军若是走海路从辽南登陆,便相当于是避实击虚。
还有就是,如果唐军走海路北伐的话,运输船队自天津港出发,经由渤海湾,可以直达大辽河出海口。
然后经由大辽河,溯流而上,便可直达辽阳和沈阳这两个辽东的腹心之地。
如此一来,不用走陆路,便省却了征召民夫为大军运输粮草后勤的事情,战争的成本可以降至最低。
而成本,对于一场战争而言,是相当重要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