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这件事已经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接下来不能再让西方国家和个搅屎棍一样继续在越南搅和。
必须得先把西方国家的势力给赶出越南,随后大唐才好把越南给捋平了。
而唐军在战场上抓到的几百西洋战俘,就是大唐处理此事时最好用的抓手。
郭嵩焘话音落下,卜鲁斯和柏尔德密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神中的凝重。
唐军的威胁很是直观。
他们究竟该做些什么抉择呢……
只是,就在他们纠结之际,郭嵩焘继续说道。
“对了,还有一件事,我想两位公使应该还不知道。”
“就在几天前,沙俄方面派遣了使者前来大唐,面见了王上。”
“沙俄方面提出,想要向我大唐购置一批军火武器,用于克里米亚战场方向。”
“这场军火贸易,我大唐方面正在考虑。”
“嗯,答应的概率还是不小的。”
郭嵩焘的威胁很直观,你们英法要是再在越南恶心大唐,那大唐可就要去克里米亚恶心你们了。
一但沙俄的灰色牲口装备上大唐的军械武器,后果,你们英法可以自己掂量。
卜鲁斯深吸一口气,表情凝重的开口说道。
“司长阁下,据我所知,沙俄和满清是有所勾结的,贵方出售给沙俄军火,那岂不是在资敌吗?”
郭嵩焘笑着摇头道。
“或许吧!”
“但我想不管是对沙俄,还是对英法来说,克里米亚的重要性都是要远超远东的。”
“两位公使以为呢?”
柏尔德密轻轻拽了拽卜鲁斯的袖子,然后开口说道。
“司长阁下所言甚是,但是,这件事毕竟事关重大,我想我们还需商议一下,才好给司长阁下答复。”
卜鲁斯也是附和。
郭嵩焘微微颔首,然后抬手示意自己的侍从为卜鲁斯以及柏尔德密安排一间静室,让他们商量此事。
很快,柏尔德密和卜鲁斯便进入了静室之中。
“唐国的军火武器的杀伤力,实在是令人记忆深刻。”
“卜鲁斯阁下,我想我们是时候从越南撤手了。”
“否则,一但唐国人将他们的军火大规模出售给沙俄,那在克里米亚那边我们就将陷入被动。”
“不知道会有多少帝国的士兵平白血洒克里米亚。”
柏尔德密开口说道,神情凝重。
卜鲁斯咬牙说道。
“但是我担心这些该死的唐国人已经和沙俄达成了协议,即便我们从越南撤出,他们也会继续向沙俄出售军火。”
柏尔德密开口说道。
“阁下所言有理。”
“所以,我们不能立即从越南撤出。”
“最好是拿越南之事为抓手,说服唐国也向我们出售军火。”
“如果能从唐国这里搞到一批军火,不管是对克里米亚战事,还是对我们对唐国军械武器的仿制工作,会起到相当大的作用……”
在求购军火数次都被大唐拒绝之后,列强自然不会在一棵树上吊死。
他们的本土已经开始进行自主仿制了,如今也算是有了些眉目。
只是,缺少实物参考,仿制起来难度还是不低的,得一段时间才能有所成果。
第339章 死鸭子嘴硬
卜鲁斯闻言,点点头说道。
“有道理!”
“如此则是最好。”
两人又商议了一些细节,便相继从静室中走出。
在见到郭嵩焘之后,英国驻华公使卜鲁斯开口说道。
“司长阁下,我们英法两国可以从越南撤手。”
“但作为补偿,我们两国想要从大唐这边购置一批军械武器,我们可以保证这些军械武器不被用在远东。”
“希望大唐不要拒绝!”
郭嵩焘闻言,脸上重新浮现出了笑容。
“此事本官不能擅专,需上报王上方可决断。”
“不过,我想此事朝中应该不会拒绝……”
不同于刚开始的产能严重不足。
在经过数年的发展扩张后,现在大唐兵工厂的产能获得长足进步,已经开始逐渐富裕起来。
在满足唐军自己的武备所需的同时,足够向外进行小批量的军火出售。
并且大唐兵工厂的产能目前还在不断提高,这个富裕量必然会越来越多。
否则的话,李奕也不会答应石达开那边以战马换军火的提议。
也不会琢磨等克里米亚开打之后,自己两头卖军火,甚至是用军火换老毛子的阿拉斯加的事情。
……
京师,紫禁城!
奕端坐在龙椅上,脸色沉凝。
在他面前,瑞鳞正在向他做着汇报。
“启奏皇上,根据最新消息,英法两国都拒绝了我大清以割地为代价,换取他们驻军旅顺的事情。”
“而唐国那边则是正在筹备对辽东半岛的战事,企图攻占辽东半岛。”
“以奴才来看,辽东半岛,或许要危险了。”
“还有就是,关外的沙俄那边似乎也有反复的意思,在交割了第一批军械给我大清之后,后续他们答应的军械武器全部都在找借口拖延。”
奕深吸一口气,开口询问道。
“卿家可有破解之法?”
瑞鳞摇摇头,并没有能够给出一个解决之法。
现在满清所面临的局势可谓是相当危急。
唐军一方面攻下天津,威胁京师。
一方面出兵辽东半岛,剑指关外,意图断清廷退路。
很明显,清廷即便将来撤出关外,大唐那边估计也不会停手,而是会选择赶尽杀绝。
再加上英法方面都拒绝了清廷的割地,且沙俄反复,清廷还断了外援。
任谁都能看得出来,大清灭亡,真的只是时间问题。
若非清廷炸了黄河大堤,让唐国受困于黄河下游的赈灾以及重建黄河大堤的事宜而无法抽出精力北上,满清的国祚此时或许就已经被划上休止符了。
奕缓缓吐出一口浊气。
“国事多艰啊,大清究竟该何去何从呢……”
奕现在是真的感受到了一丝绝望。
心中再一次生出悔恨,悔恨自己当初的冲动。
自己不该弄死咸丰的啊!
否则,现如今自己也就不用背负这么大的压力了。
瑞鳞在一旁露出一个纠结的表情,语气小心翼翼的试探道。
“皇上,奴才倒是还有一策,或许可解我大清当前之困局。”
奕闻言,似乎是抓到了救命稻草,忙不迭的说道。
“快说!”
“卿家速速讲来!”
瑞鳞闻言,也是不再纠结,直接了当的开口说道。
“皇上,以当前的局势来看,我大清在关内是必定待不住了。”
“而我大清即便撤往关外,唐贼估计也不会放弃追击。”
“到时候,关外或许也将难保,我百万国族,或许将尽数为唐贼所戮。”
“是故,奴才觉得,我大清或许可以效仿匈奴,突厥,契丹等部,既然在东方待不住了,那就发动西征,去西方讨一条生路。”
奕闻言,陷入了纠结之中,脸上的表情一阵阴晴不定。
西征,或许是一个法子!
但是,他奕实在是不甘心!
祖宗基业,若是就这般拱手让人,他奕将来有何颜面面见列祖列宗于地下?
还有就是,西征之事,说起来简单。
但是,中亚,西亚那边多为荒漠,水草不丰,真要是西征,路途就实在太过艰难。
百万国族西征,最终能活着抵达目的地的,又能有多少?
再者说了,现如今的西方早已不是匈奴,突厥,契丹时候的西方了。
大清即便能摆脱唐贼的追杀,一路打穿中亚西亚,大概率也没办法在西方立足。
“西征之事不必再提。”
“我大清还没到那种需要做丧家之犬的地步。”
“当前对我大清而言,最要紧的事情还是开垦关外,并筹备辽东半岛的战事,迎击唐贼。”
“唐贼想要我大清的关外?”
“哼,一战便是,我大清何曾怕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