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胜保和讷尔经额都是脸色凝重,蔡炳文继续说道。
“所以,如今摆在我大清面前的,只有一个选择。”
“那就是防守!”
“结硬寨,打呆仗!”
“通过修建营垒壕沟,修建要塞炮台,来阻遏唐贼攻势,拖慢唐贼的进攻步伐,和唐贼一寸土地一寸土地的来回拉锯。”
“直到唐贼被拖垮,被耗尽……”
“唯有如此,此战方有一线胜机。”
……
月末最后一天,求月票了。
再不投就要浪费了!
第318章 在肚子问题面前,一切都不是问题
蔡炳文的战法很消极,但这却也是当前清军唯一可能应对唐军攻势的战法。
恰如当年明末时候的明军,野战不是清军对手,既然如此,那就只好守城了。
胜保和讷尔经额闻言,相互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神中的无奈。
最终,还是胜保语气略显迟疑的开口说道。
“蔡大人所言有理。”
“只是,皇上给我等的任务是收复天津。”
“若我等非但不能收复天津,甚至还被唐贼堵在营内只能被动防守,等消息传到京城,只怕皇上会问责我等……”
蔡炳文闻言,却是摆手道。
“胜保大人此言差矣。”
“皇上之所以要我等收复天津,是为了京师的安全,是为了大清能够安稳的实行撤向关外的国策。”
“所以,能否收复天津不是重点,能否不让唐贼自天津继续西进,甚至进犯京师,才是重点。”
“一但我等冒然出击,然后被唐贼打的大败,以至于唐贼可以施施然从天津西进京师,到时候,可就不只是皇上要问责我们了。”
满清如今正在向关外撤离并不是秘密。
截止目前为止,满清已经从直隶山东的灾区运了数十万灾民出关,去关外开垦荒地。
并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
这种事情自然不可能瞒得住。
蔡炳文这样的朝中大臣,对此更是心知肚明。
胜保闻言,脸色一阵阴晴不定,但最终还是点头说道。
“蔡大人所言有理……”
……
就在蔡炳文等人说话之际。
唐军也是向着天津城外的清军大营发起了试探性攻势。
轰隆隆!轰隆隆!
炮击声响起。
一发发炮弹向着清军营寨投送过来。
炮弹落地,引信被触发,炸出一团团硝烟和火光。
“弟兄们,杀啊!”
“杀鞑子!”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
在炮击的掩护下,唐军士兵使用散兵线,向着前方浩浩荡荡的冲杀而来。
清军士卒躲在提前修建好的防御工事后,开枪开炮进行还击。
一时间,天津城外响起一阵接一阵的枪炮声。
冲锋途中,不时有唐军士兵倒地,但这却并不能影响唐军的攻势。
喊杀声中,唐军士兵一路冲杀至清军营外,并与清军短兵相接。
一名唐军士卒大步跃入清军壕沟,扣动扳机举枪打倒一人,然后快步前冲,使用刺刀捅进了当面一名清军绿营兵的胸口。
这名清军绿营兵捂着胸口,跌跌撞撞的后退好几步,鲜血从手指缝中渗出,无力的瘫倒在地。
唐军士兵没有任何的留情或是留念,拔出染血的刺刀,继续前冲。
四周几名清军见此一幕,当即便有人被吓尿了裤子,剩下的人则是或逃或降……
唐军十分顺利的拿下了清军的一道防线,攻入了清军营垒。
清军如同潮水般后退。
但是,却并没有直接崩溃。
因为,蔡炳文在开战之初,便已经意识到了清军不是唐军的对手,也有可能挡不住唐军的攻势。
所以,他提前做了布置。
那就是在己方营垒内多设几道防线多挖几道壕沟,并分别派兵驻守。
第一道防线丢了,那防线上的士兵就退回来,趁着唐军稳固防线休整的同时,撤到后方挖掘壕沟,准备新的防线。
而第二道防线的士兵则是备战!
待第二道防线被击破,第二道防线的士兵同样往后退去营造新防线,战场交给第三道防线……
也就是说,在蔡炳文的设想中,要留后路。
要确保己方士兵即便战败后退,也能工事兜底,不至于直接一溃千里。
如此一来,则清军即便战败,也能有重整旗鼓的机会。
即便清军一败再败,甚至是一触即溃,可最起码也能拖延唐军进军的脚步。
说白了,也就是用工事换时间。
唐军在占据清军一道防线之后,稍稍休整片刻,继续在炮火的掩护下,向前发起攻势。
清军照样是一触即溃,但唐军为了占领工事,也确实浪费了不少时间。
紧接着,第三道,第四道防线,唐军也是十分顺利的拿了下来。
虽然清军开始越来越好打,一触即溃,望风而降者不在少数,但占工事,稳固阵线也是真的麻烦。
不知不觉间,一日的时间过去了。
天边的红日开始逐渐落下,四周的视野越来越差,见此,唐军也只能暂停攻势。
蔡炳文见此,当即下令清军于前线悬羊击鼓,布置疑兵。
然后,亲率大军主力,迅速向武清方向撤去。
这一日的激战,他提前布置的几条防线几乎都已经被打破。
若再不撤,待唐军明日天亮继续发起攻势,那他可就想走也走不了了。
蔡炳文催马急行,胜保纵马来到他的身边询问道。
“蔡大人,你不是说咱们要固守营垒,抵挡唐贼攻势吗?怎的撤了?”
“我等若是就此西撤,万一唐贼继续进犯该当如何?”
蔡炳文头也不回的解释道。
“今日一战,我军在天津城外的营垒几乎要被唐贼打破。”
“再不撤,便只能同唐贼野战。”
“我军连固守营寨都扛不住唐贼的攻势,野战岂不是败的更快。”
“原地坚守和坐以待毙有什么区别?不妨干脆先行撤退,退至武清一带重振旗鼓,修建营垒工事,以图再战。”
胜保张了张嘴,想要提出反对意见。
但却不知道自己该说些什么……
一旁的讷尔经额开口劝说道。
“胜保大人,下官倒是以为蔡大人说的不错。”
“野战我大清并非唐贼对手,既然如此,便只好守城了。”
胜保闻言,也就没再说什么。
只是甩了一下马鞭,催促自己的战马迅速跟上蔡炳文的脚步。
清军沿着官道撤离,待他们撤至武清之后,蔡炳文清点兵力,却是发现己方兵力折损相当严重。
他刚率军抵达天津时,手底下有近两万绿营。
但现如今,兵力已经只有一万出头了。
当然,并不是说唐军一天就打掉了清军一万人,更多的还是今夜清军趁夜色撤离时,人都跑散了。
待天亮人往回拢一拢,应该还能拢回来一部分。
蔡炳文在清点完兵力之后,立即下令大军安营扎寨,并着手营造新的防线。
在底下人营造营垒工事的同时,蔡炳文召集麾下众将议事。
“今日一战,我部折损兵员甚重。”
“为防止唐贼继续西进,本官觉得,或许可以向朝中求援,请朝廷继续向天津增兵……”
蔡炳文开口说道。
虽然在江宁战役,以及巨鹿战役中,清军各部兵员折损严重,野战主力基本上都打光了。
但现在的清军其实不缺兵力!
黄河决口改道后,山东,直隶,河南等地都产生了大量的灾民。
不少灾民为了求活,都成群结队的往京城方向逃难。
这些灾民中,有相当一部分被送去关外开荒。
但也有一部分被清军拉了壮大,用于补充绿营兵和八旗兵的折损。
虽然黄河是清廷炸的,按理来说灾民应该会很恨让自己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的清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