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第375节

  虽李奕给他们赐座,表示了尊重,但他们大多也都只是坐半个屁股,神态非常端正。

  李奕敢在他们面前表现的姿态放松,是因为李奕是上位者,他主导一切,自然可以放松。

  但陈兆安他们都是刚刚才投降归附的大唐,心中都很没底,自然不敢在李奕面前表现的太过恣意。

  否则的话,万一被李奕误会他们不把自己看在眼中,那可就麻烦了。

  李奕挥手命人为他们送上茶水,然后开口说道。

  “诸位巡抚,提督,都是大才,能在当前这个关口率众归附我大唐,对大唐,对诸位,对天下,都乃好事。”

  “一来,是让百姓能少受些战火波及。”

  “二来,能让更多的天下人意识到大势所趋。”

  “三来,也为我大唐送来了几位大才。”

  “孤,很是欣慰。”

  语罢,李奕举起茶杯道。

  “来,诸位请。”

  “孤以茶代酒敬诸位一杯。”

  几人闻言,都是有些惶恐,但还是不敢推辞,纷纷举杯,不顾杯中的茶水还有些烫,直接一口饮尽。

  接下来,李奕又继续说起了对陈兆安等人的安排,陈兆安和许亮这俩提督,李奕准备要安排他们去参谋部担任一个闲职。

  说白了,也就是先给他们一个官位,高高挂起来,但不给实权。

  等过段时间,确定他们没问题之后,再给实际官职和权力。

  张芾这个巡抚也是一样,李奕准备先将他扔到内政部担任闲职,先磋磨磋磨,再给他安排职务。

  对于降官降将,大唐一向都是这样安排的。

  基本上已经有了定制!

  只是,就在这时候,会客厅外走进来一名脚步匆匆的官员。

  李鸿章迈步走到李奕身边,俯身汇报道。

  “王上,江北急报,出大事了!”

  说话间,他将自己手中的一封文书呈递给了李奕。

  李奕闻言,接过文书翻看了起来。

  很快,陈兆安等人便看到,李奕的脸色随着翻看文书,瞬间沉了下来。

  整个人身上的气压瞬间降低到了极点。

  他的眼神中,有明显的杀意在翻涌。

  “炸黄河大堤……”

  “这些清妖,是疯了吗?那可是黄河啊!”

  李奕都懵逼了,黄河那可是母亲河啊,事关北方数省的灌溉,炸黄河大堤,这是人能干出来的事情?

  黄河一但决口,这得死多少人?!

  深呼吸,使得自己的情绪冷静下令,李奕面无表情的对李鸿章说道。

  “去传孤之命令,命我大唐内政部和参谋部各位大人立即前来王府议事。”

第304章 北伐!北伐!

  李鸿章闻言,当即应声下来,然后告退离去,准备去执行李奕的命令。

  随后,李奕将目光看向了陈兆安等人。

  不等李奕说话,他们几人便十分有眼色的主动起身向李奕告辞。

  他们都知道,自己毕竟只是刚刚归降,暂时来说还不能得到大唐的信任。

  这种高等级的议事,不是他们能够参与进来的。

  在陈兆安等人告退之后,李奕则是思索了起来,大唐这边究竟该如何应对这次的黄河决口。

  要如何应对,才能从这件事中争取利益最大化……

  李奕沉思了良久,只是不断的叹气,肉眼可见的表情凝重挣扎,仿佛是在纠结什么。

  就在这时候,张泰从外边走了进来,来到他身边汇报。

  “王上,参谋部和内政部的诸位大人都已经到齐了,正在会议室中等您呢。”

  李奕回过神来,从会客厅动身,前往会议室。

  很快,他便来到了会议外。

  门前的禁卫见李奕前来,纷纷行军礼道。

  “王上金安!”

  李奕轻轻点头,算是回应,然后迈步走进了会议室。

  见李奕大步走进会议室,各自落座的大唐诸高层齐齐从座位上起身,椅子摩擦地面发出哗的一阵响动。

  “微臣/末将,参见王上,王上金安!”

  李奕大步走进会议室,来到主位前坐下,然后抬手说道。

  “诸位卿家免礼,都坐吧!”

  在所有人都坐下之后,李奕这才开口说道。

  “事出紧急,今日孤便不和诸位卿家绕弯子了。”

  “北面刚刚传来最新消息,满清皇帝奕亲率清军主力,同石达开所率的太平军主力决战于巨鹿。”

  “清军战败,退守保定,石达开率部追击,扩大战果。”

  “为了阻击石达开所部的追击,清军那边竟丧心病狂的炸了黄河大堤!”

  李奕此言一出,整个会议室内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

  很显然,大家现在都很震惊。

  震惊满清究竟是怎么想的,竟然敢去炸黄河大堤?!

  人心不要了吗?

  天下不要了吗?!

  在所有人震惊以及不敢置信的眼神中,李奕接着说道。

  “清廷在黄河北堤铜瓦厢段埋设了炸药,在黄河堤坝上炸开一个口子。”

  “现在,黄河已经向北决口,滔滔河水沿着黄河故道,经由,河南,直隶,山东三省,向渤海入海……”

  “黄河故道沿途几乎化为泽国,数百上千万的北方百姓直接家破人亡,流离失所。”

  “如果孤所料不错,黄河这次应该是要改道了。”

  “而这也将在黄河原有河道的下游引发天灾……”

  黄河改道,从古至今,无一不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不光是改道所经的地方要经历水灾。

  就连原来河道所流经的地方,也要受到影响。

  航运,灌溉等,可都离不开水资源。

  一下子那么大一条黄河改道,少了这么多水资源,结果如何,是不言而喻的。

  不说别的,光是农田如何灌溉,就是一个大问题。

  说白这些,李奕缓缓吐出一口浊气,然后说道。

  “大家都说说吧,我大唐该如何应对如今之局面?”

  李奕脸上的表情很是凝重。

  内政部长范希元站出来说道。

  “启禀王上,微臣以为满清在干出炸黄河大堤这般丧心病狂的事情之后,人心必然大失。”

  “我大唐或许可以趁此清廷人心大失之良机,遣使招抚云贵川三省,并趁机发动北伐,吃掉湖北江苏等沿江省份。”

  范希元十分隐晦的建议,大唐可以北伐,但目标最好只是湖北和江苏等富庶之地。

  而不是奔着中原而去!

  此时的中原,由于满清炸了黄河大堤,完全就是一个大包袱。

  取之,得不偿失!

  当然,大唐毕竟不是满清,大唐这边还是要脸的。

  这种事情不可能直说,范希元也只能是隐晦的提醒李奕。

  还有就是,在范希元看来,满清炸黄河大堤,确实是一场悲剧。

  但对大唐来说,却也不一定是什么坏事。

  因为,现在黄河决口改道所影响的区域,可都不在大唐的境内。

  受灾的民众固然可怜,但站在统治者的角度上来看,这些民众却只是满清和太平天国的负担,而不是大唐的负担。

  反而是满清因为炸黄河大堤而损失掉的人心,大唐这边大概率可以接收过来。

  如此一看,满清炸黄河大堤,对大唐来说,非但没什么不利的影响,反而是有颇多好处。

  李奕微微颔首,神色依旧凝重。

  “此言不错。”

  “外交司方面立即准备派人前往云贵川,以及湖北,山东,河南等地对地方官员进行劝降和招揽。”

  “尽可能的兵不血刃拿下这些省份。”

  郭嵩焘闻言,站出来说道。

  “王上放心,微臣明白。”

  李奕目光看了范希元一眼,又继续吩咐道。

  “除此之外,再命江南战区和湖广战区两大战区于江北扬州集结兵力,筹集粮草物资,准备北伐中原。”

  “这次清廷炸黄河大堤,导致黄河决口,非但会导致太平军退兵,还会导致清廷对黄河以南的控制力降至最低。”

  “如此,正是我大军北伐之时机!”

  范希元注意到了李奕的目光,他知道李奕听懂了自己的暗示。

  可即便如此,李奕却还是表态要北伐中原,这其实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他就是奔着赈灾救人去的!

首节上一节375/62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