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第318节

  李奕抬手示意李梁坐下,然后询问道。

  “出什么事了,如此着急的来求见于孤?”

  李梁闻言,开口说道。

  “回王上的话,一共是两件事。”

  “一为河南方向急报,石达开所部自陕西东出,攻打河南。”

  “相继攻陷洛阳陕州等地,河南清军一路败退撤往了开封方向。”

  李奕闻言,微微颔首,然后询问道。

  “第二件事呢?”

  李梁深吸一口气,面色凝重的说道。

  “南洋方面传来消息,洋人的远征军已过马六甲,抵达了巴达维亚。”

  “正在巴达维亚休整。”

  “估计很快就会北上广州,前来进犯。”

  李奕闻言,脸上的表情瞬间变得凝重,然后说道。

  “确实是要事啊!”

  深吸一口气,李奕说道。

  “去传孤命令,让我大唐参谋部的各司长,以及两广战区的各位将军,立即放下手中事务,前来王府议事。”

  李梁闻言,当即应了一声是,然后转身告退。

  李奕则是转头对一旁的傅善祥说道。

  “孤有要事在身,便先走了。”

  “待处理完手头的工作,再来看你。”

  傅善祥闻言,起身行礼道。

  “臣妾恭送王上!”

  李奕摆摆手,示意傅善祥不必多礼,迈着大步离开了她的别院,前往了书房。

  ……

  在李奕抵达书房时,大唐的诸多高层还没有到来。

  李奕命人将一张舆图挂了起来,自己则是站在舆图前,目光在上面不断逡巡。

  没让李奕等多长时间,参谋部各司长,以及两广战区的司令王安,参谋长冯子材等便前后抵达了李奕的书房。

  李奕示意先来的几人坐下等候,等人到齐之后,这才开口说道。

  “孤刚刚接到南洋那边传来的最新消息。”

  “洋人的远征军如今已经跨过了马六甲,抵达了巴达维亚。”

  “算算时间,用不了多长时间,我大唐和洋人之间的第二次交锋便要开始了。”

  “大家都说说吧,这一仗我大唐该怎么打?”

  书房中间挂着一张巨幅舆图,舆图上详细标注着目前的南洋局势。

  嗯,大唐的军情处现在已经将触手伸到南洋去了。

  可以从南洋方面获得不少的情报!

  额,这其实并不是因为大唐的探子有多么的神通广大。

  主要是因为南洋的华人大多都心向中国。

  有这些南洋华人的支持和相助,大唐的情报人员在南洋想要展开工作还是很轻松的。

  而李奕为此所付出的,不过也就只是几张不值钱的委任状罢了。

  虽然大唐暂时无力经略南洋,但这并不妨碍李奕提前往南洋埋钉子,为将来大唐的南洋战略做铺垫。

  看着舆图上标注的局势,左宗棠站出来说道。

  “启奏王上,微臣有话要讲。”

  李奕微微颔首,示意他开口讲来。

  左宗棠稍稍整理了一下话语,然后开口说道。

  “如今我大唐较之洋人,有三胜!而洋人较之我大唐,则有三败!”

  “一者,此战我大唐乃本土作战,以养精蓄锐之师,对洋人跨越大洋劳师远征之疲兵,乃为以逸待劳,此为一胜一败矣。”

  “二者,此战我大唐以上下各部号令如一,如臂指使之强兵,对洋人各有从属,号令不一之弱旅,此为二胜二败矣。”

  “三者,两广之绅民百姓,豪商巨贾皆心向我大唐,而非洋人,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此为三胜三败矣。”

  “微臣看来,只要我大唐能抓住这三胜三败,则此战必将取得最后之胜利!”

  ……

  PS:月初了,求一下保底月票!

  还有,今天国庆,祝祖国母亲生日快乐!

第259章 八国联军!

  第一胜一败不用说,大唐乃是本土作战,不管是后勤补给,还是兵员补充,都要比劳师远征的洋人远征军容易的多。

  只要战局陷入僵持,那么坚持到最后的一定会是大唐。

  而第二胜二败也很好理解。

  李奕作为一个开国之君,创业之主,他可以确保自己对麾下每支军队都能够如臂指使的调动,能让各部相互配合,劲儿能往一处使。

  可洋人那边却是另外一回事。

  说好听点叫联军,可实际上那就是一群搭伙儿过日子的乌合之众。

  那么多国家的军队聚在一起,语言都不一样,你指望他们能够做到统一指挥,如臂指使?

  简直就是白日做梦!

  以如臂指使之精锐,对组织松散之乌合,胜负不问可知。

  战局有利的时候,他们或许能够做到上下一心,劲儿往一处使。

  可只要战局稍稍受挫,那卖起队友来压根不会有任何的心理压力。

  好分化的很!

  第三胜三败也很好理解。

  大唐比满清更得民心,最起码李奕可以保证,在大唐遭受侵略时,大唐的百姓不至于和满清的百姓一样,帮着侵略者推车运粮。

  这点其实也挺奇葩的,历朝历代中国经历的侵略不在少数,和异族的战争更是时有发生。

  但百姓却几乎很少有站在侵略者那边,帮着侵略者打自家朝廷。

  嗯,汉奸和百姓是两回事。

  就拿宋末和明末来举例。

  虽然投靠异族谋求荣华富贵的汉奸不少,但百姓却大多都是站在自家朝廷这边的。

  最多也就是冷眼旁观。

  极少有百姓会帮着侵略者运粮打自家朝廷,甚至为侵略者的胜利而叫好的事情发生。

  能刷出这个成就,且还是在皇城根下刷出这个成就,满清还就真挺离谱的。

  不过由此也可见满清的统治究竟有多不得人心。

  李奕闻言,非常认同的点头说道。

  “左先生此言有理。”

  “此战,我大唐必胜!”

  众将闻言,纷纷开口附和。

  “是啊,我大唐必胜!”

  “不就是一群洋人吗,有什么好怕的,我大唐又不是没打过。”

  “只要洋人敢来,我等便要叫他们有来无回!”

  “……”

  说完三胜三败,统一了思想,李奕转头对一旁的李梁说道。

  “李梁,汇报一下此次来犯的洋人远征军的具体兵力,以及组成成分。”

  李梁闻言,取出一份报告,然后说道。

  “王上,诸位大人。”

  “根据我大唐布置于南洋的探子回报。”

  “此次来犯的洋人远征军并非单纯是某一个国家的军队。”

  “而是由英国牵头,法国,荷兰,西班牙,葡萄牙,萨丁王国,奥地利,普鲁士等八国组成的八国联军。”

  “兵力方面,英国调动了四个团参战,其中一个是从英国本土调来的本土团,三个是从印度调动的殖民地团,总兵力为五千人。”

  “法国则是调动了三个团参战,一个本土团,两个殖民地团,总兵力约为三到四千人。”

  “葡萄牙,萨丁,奥地利,普鲁士等四国则是分别从本土调动一个团的兵力参战,相加约五千人。”

  “荷兰和西班牙两国除去从本土各自调了一个团参战之外,他们还在马尼拉和巴达维亚分别集结部队准备参战。”

  “其中,巴达维亚方面调集殖民地部队,当地土兵,以及雇佣兵,相加近七千人。”

  “马尼拉方面调集殖民地部队和土兵,雇佣兵,相加近万人。”

  “将这次来犯八国联军的所有兵力相加起来,其总兵力大概为3.3万人。”

  嗯,这个数字虽然听起来挺夸张,但仔细一琢磨就会发现其实并不夸张。

  这3.3万人中,有1.7万是荷兰和西班牙在马尼拉和巴达维亚集结起来的。

  荷兰和西班牙在东亚殖民了这么多年,万把人还是能拉出来的。

  剩下的1.6万人中,有近七千人是英法从印度调来的。

  嗯,法国这年头在印度也是有殖民地的,虽然没有英国的大,但确实是有。

  剩下的九千,才是从欧洲来的正儿八经的白人兵。

  且还不是一个国家出了九千,而是八个国家一起凑了九千。

  平均下来一个国家也就一千出头。

  好歹是列强,不至于这么点兵力也拉不起来。

首节上一节318/62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