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正勇闻言,不假思索的回道。
“回王上的话,今年一年海军方面总共募集兵员8790人,大部分都是沿海的渔民和民出身,几乎全部精通水性,兵员素质十分优秀。”
“现如今他们已经被编入了各部,正在熟悉战船和舰炮的操作。”
李奕微微颔首,然后说道。
“很不错!”
“我军今年的扩军进度进展的很不错,孤相信很快就会有他们的用武之地。”
说罢正事,李奕又同赵正勇聊了一会儿天,这才命他退下。
在赵正勇退下之后,紧接着进来汇报工作的是大唐军械司司长王傅,以及兵工厂新任厂长梁铭。
在赵科担任军械司司长的时候,王傅就是他的副手。
赵科被调走之后,工作完成的相当不错的王傅便被顺势提拔了起来。
而梁铭,则是技术工人出身的官员。
其曾经担任过后装火炮,爆炸弹,转管机枪等项目组的组长,积功升迁成为了兵工厂的负责人。
在李奕这里算是红人。
待两人坐下之后,李奕开口询问道。
“先汇报一下我军兵工厂的产能吧。”
梁铭闻言,当即站出来说道。
“启禀王上,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军兵工厂的规模和产能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截止目前为止,我军兵工厂的工人数量已经达到了1.2万人,共有大小厂房七百余间,各类武器生产线一千二百余条。”
“除此之外,我军兵工厂的产能也是取得了飞跃式发展,后装步枪的产能扩张为月产7200支。”
“火炮方面,前装火炮的产能现如今已经大大削减,月产能稳定在了一百门的地步。”
“而后装火炮的产能则是达到了月产五十门。”
“除此之外,在火药产能,子弹炮弹产能等方面,我军的佛山兵工厂较之去年几乎翻了两番。”
……
欠白银大佬的加更总算还完了……
说是欠十章,一共还了十一章,我是真尽力了,现在总算还完了。
那啥,月末了,还双倍月票期间,求一下月票了。
第255章 年终总结
今年一年,随着李奕的政策扶持和资源投入,佛山兵工厂获得了长足发展。
不仅是兵工厂的规模扩张,就连产能也是获得了跨越式发展。
就拿后装步枪的产能来举例,去年的时候,佛山兵工厂的后装步枪产能才只有每月四千支。
但在今年,这个产能已经扩充到了每月7200支。
几乎增长了近一倍!
进度不可谓不喜人。
梁铭继续汇报道。
“其中,后装步枪所使用的纸壳定装弹的产能,已经从每月一百万发,扩充到了每月四百万发。”
“各类口径的后装金属爆炸弹的产能则是从每月千余发,扩充到了每月八千发。”
“除此之外,火箭弹,手榴弹等相应武器的产能也均有所提升。”
李奕继续翻看着报告,脸上是明显的若有所思。
待到看完报告,听完梁铭的汇报,李奕转头将目光看向了王傅,开口询问道。
“王司长来汇报一下我军各部当前的军械装备情况吧。”
王傅闻言,当即神情一凛,将自己手中的报告呈递给了李奕。
然后开口汇报了起来。
“启禀王上,根据当前军械司的已知的统计数据。”
“我军目前完成后装步枪全面换装的部队,一共有四个师,分别是禁卫师,第一师,第二师,第五师,第这几支部队。”
“除去这四个师之外,第三师和第四师的后装步枪装备率达到了百分之七十。”
“第六,第七,第八师装备率达到了百分之五十,差不多两人一条枪。”
“剩下各部的后装步枪装备率则是在百分之五到十左右。”
之所以不全面换装,当然不是李奕不想。
而是目前佛山兵工厂的产能提升速度,依旧跟不上唐军的扩军速度。
并且,为了尽可能发挥后装枪的火力优势,李奕始终是紧着精锐部队优先换装。
其余各部则是先换装一部分,其余人等则是继续使用前装枪和冷兵器混用。
而那些新组建的新兵编制,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的装备率。
这都不能叫装备。
最多算是给发的训练器材,让他们先熟悉一下后装枪的使用,方便后续大规模换装。
李奕听罢,只是微微点头。
然后继续询问道。
“那后装火炮和元年式重机枪的装备率呢?”
王傅稍稍回忆了一下,然后说道。
“回王上的话,关于后装火炮的装备,我军这边已经集中组建了两个后装炮团,以及一个后装炮营。”
“分别为一个50式野战炮团,一个75式野战炮团,还有一个100式榴弹炮营。”
“这其中50式野战炮和75式野战炮大多都只能作为步兵支援火力使用。”
“而100式榴弹炮,则是可用于攻坚的重火力。”
“除此之外,我军剩下的各部炮兵的装备则依旧是以前装火炮为主。”
很明显,大唐的佛山兵工厂再次成功取得技术突破,研发出了口径更大的后装火炮。
这100式榴弹炮,便是他们的最新成果。
如今已经开始量产装备军队了!
说罢后装火炮,王傅以及汇报起了元年式重机枪的装备情况。
“而元年式重机枪的则是已经下放到了团一级别,一般而言是一个团配备一个机枪排,下辖三个机枪班,每个班一挺机枪。”
李奕微微颔首,然后做出指示。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军械司方面要尽量优先为两广战区各部补充武备。”
“至于说湖广战区和江南战区,则是可以先放一放。”
李奕之所以这样说,原因很简单。
因为他知道,接下来洋人的远征军如果来犯,那么,广州必然首当其冲。
作为迎敌的第一线,李奕自然会尽可能的加强广州这边的驻军的武备,为接下来的战事做准备。
至于说湖广和江南,目前则是并不急切,可以容后再议。
王傅闻言,当即抱拳应是,表示自己明白。
随后,李奕便摆手示意王傅两人退下。
在两人离开后,紧接着,参谋部下辖的作战司,后勤司,军法司,铨叙司等各部门的领导也是轮流前来向李奕汇报工作。
李奕一一接待了他们,听取汇报。
总得来说,在今年一年里,参谋部下辖各司的工作完成的都很不错。
李奕对他们一一进行了勉励。
随后前来的觐见的,则是内政部方面的相关人员。
税务司司长宋正勤第一个进来汇报。
李奕点头示意宋正勤请坐,然后询问道。
“宋卿,今年一年我大唐的税收情况如何?”
说话间,宋正勤将今年税务司的总结报告呈递了上去,然后开口回道。
“启奏王上,今年一年我大唐的税收收入,含海关关税,农税,盐税,茶税,商税,铸币税等税种在内,大唐今年截至目前为止,税收数额大概为白银923万块银元,粮食756万石。”
“折合银元总计约一千七百万块银元。”
“较之去年的一千万块银元,有了一个长足的增长。”
嗯,之所以增长并不是大唐对税收有了什么改革。
而是因为多了个湖南纳税!
虽然去年大唐就拿下了湖南,但李奕为了拉拢人心,就免了湖南一年税收。
直到今年,才开始在湖南征税。
当然,增长肯定也是有增长的。
就比如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大唐的海关关税便从去年的137万块银元,增长到了今年的215万块银元。
这个涨幅不可谓不惊人!
除此之外,商税,茶税,铸币税等税种也多有增长。
李奕微微颔首,然后又唤来大唐的财政司司长吴兴邦前来问话。
“吴卿,我大唐今年一年的财政支出情况如何?”
不同于税务司管收钱,财政司则是管花钱的。
对于今年的财政支出情况,李奕大底有数,但具体数字他是不清楚的。
所以,才需要召人来询问。
吴兴邦闻言,当即开口说道。
“启禀王上,去年一年我大唐的财政总支出大概为三千二百余万块银元。”
“其中,军费支出1300万块银元。”
“行政支出410万块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