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第264节

  就在洪仁无语的时候,洪秀全接着询问道。

  “仁对于天京城防,可还有什么意见?”

  洪仁闻言,打起精神来说道。

  “回天王的话,以臣弟看来,我天国若要守卫天京,那么接下来的当务之急,便是要想办法阻击清妖的江南大营。”

  “让清妖的江南大营不能策应江北清妖渡江。”

  “唯有江南江北的清妖不能合流,天京才有守住的希望。”

  既然洪秀全不肯走,那洪仁便也只能是想办法守城。

  洪秀全闻言,颇为赞许的点头道。

  “仁所言不错。”

  

  “只是,仁你觉得让谁领兵去阻击清妖的江南大营进兵比较合适?”

  洪仁沉吟一阵,然后说道。

  “天王,以臣弟来看,首先便是要让胡以晃和黄文金整顿溃兵,撤至丹阳一带布防,准备阻击清妖江南大营的攻势。”

  “然后,便可从镇江方面就近调派兵力,策应丹阳战事。”

  洪仁之所以准备如此安排,原因很简单。

  因为丹阳距离镇江不过几十里,太平于丹阳驻军,方便从镇江调兵增员丹阳战事。

  且如果镇江战事告急,丹阳方面也能第一时间调兵增援。

  如此的话,镇江和丹阳的太平军便可互为犄角,抵御清军攻势。

  到时候,天京或许还有守住的希望!

  洪秀全思虑一阵,然后点头应许下来。

  ……

  与此同时,镇江府!

  太平军防线!

  为了防止江北的清军渡江,太平军于镇江一线布置了防线。

  这一道防线,几乎将天国大半的主力都给汇聚在了镇江。

  林凤祥,李开芳,周胜坤,余廷樟,唐正财等军中大将都被派到了镇江。

  可谓是重兵云集,将星如云。

  长江上烟波浩渺,一阵阵江风吹来,吹的船帆鼓荡。

  宽阔的江面上,一条条大小船只前后相连,一眼望不到边。

  这些船只上,挂着一面面太平军的旗帜,向所有人表明着他们的身份。

  唐正财站在自己座舰的甲板上,手持望远镜眺望江北。

  作为太平天国如今的水师营检点,此时他正率领太平军水师于长江上巡视,顺带监视对岸清军的动向。

  这段时间以来,太平军与清军虽未曾大规模交战,但水师之间的交锋却是屡有发生。

  清军数次派遣水师企图运送清军士兵横渡长江,都被太平军发现。

  双方数次交手,太平军胜多而败少。

  在唐正财的指挥下,现在的太平军牢牢的控制着长江航道。

  就在唐正财观察江北的时候,一名太平军水师将士有些焦急的前来汇报道。

  “报,启禀检点,我军前哨船在长江下游方向发现了清妖水师的踪迹。”

  唐正财挑了挑眉,有些感兴趣的询问道。

  “清妖水师又来了?”

  “有多少人,多少船?又是何人领兵?”

  这名太平军的水师将士闻言,吞咽了一口口水,然后说道。

  “回检点的话,这次来的清妖船只数量众多,粗略估计最少有三百条大小船只。”

  “看旗号,领兵的还是清妖的长江水师提督李召和福建水师提督阿尔泰。”

  “检点,这次来犯的清妖水师中,不光是有红单船,快蟹船,沙船等传统船只,还有好几条和小山一样大的洋船……”

  “吓人的很!”

  唐正财闻言,脸上的表情明显略有变化。

  心中一个咯噔。

  洋人怎么也掺和进来了?

  他此前在长江江面上讨生活的时候,可没少听闻过洋人的坚船利炮是多么多么的厉害。

  现如今,太平军的水师虽然能稳稳压制清军水师。

  可如果要对上洋人,唐正财却不免有些心里没底。

  但是,为了军心士气着想,唐正财却是并没有将自己的心虚表现出来,只是满不在乎的一摆手说道。

  “呵呵,洋人而已,有什么好怕的?”

  “都说洋人的水师是坚船利炮,洋人的步兵更是强悍善战,不能匹敌。”

  “可是,他们之前在广州不照样也被唐国给打了个全军覆没,连所谓的公使都被砍了吗?”

  “唐国行,我天国作为唐国的盟友,同样也行。”

  “一群洋人而已,没什么好怕的!”

  “发旗令给我军各部,让将士们准备作战,迎击清妖……”

第214章 鬼子六:咸丰不好意思卖的国,我来卖!(加更5)

  大唐在广州对英国所取得的那一场胜利,虽未能治好满清的恐洋症。

  但却治好了各路义军的恐洋症!

  别的不说,最起码太平军这边现如今是不怎么怕洋人的。

  很多人都觉得,既然唐国行,那他们也行。

  太平军的水师官兵闻言,纷纷士气大振。

  “杀清妖!共太平!”

  “杀清妖,共太平!”

  “……”

  呼喊声中,太平军的水师官兵开始筹备起了战事。

  ……

  随着时间流逝,溯流而上的清军水师与太平军水师于长江江面上碰面。

  相隔甚远之时,唐正财便指挥太平水师主动发起进攻,向着清军水师挺进。

  令旗招展,太平军水师官兵的呼喊声响彻战场。

  “众将士,随我杀啊!”

  “杀清妖,共太平,天国万岁,天王万岁!”

  “……”

  黑压压的太平军水师顺长江水流而下,直奔清军水师。

  在顺流江水的加速下,太平军水师船只的航速非常之快,双方之间的距离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不断拉近。

  清军长江水师提督李召,福建水师提督阿尔泰站在一条名为玛利亚号三级风帆战列舰的甲板上手持望远镜眺望。

  见此一幕,神情都是有些凝重。

  阿尔泰忍不住询问一旁的洋人船长道。

  “保罗上校,长毛的水师冲过来了,我们应该怎么应对?”

  保罗便是清军雇佣来的舰队指挥官。

  英国人,还是英国海军的现役军人。

  而这条名为玛利亚号的三级风帆战列舰,自然也就是一条英国军舰。

  虽然在广州之战后,英国在东亚的军事力量几乎被大唐摧毁。

  但是,英国方面又怎么可能这么简单就认命?

  虽然他们没敢冒然发兵广州,收复被大唐攻取的香港。

  但印度方面在接到消息之后,却是选择了向上海增兵。

  然后,保罗等人便被从印度调往了上海。

  而这些洋人之所以会接到清廷的雇佣,则是因为现在满清和英国人达成了协议。

  而协议内容,在刨除开放通商,以关税为抵押的商业贷款,划分租界,关税协定,以及租界驻军等内容之外。

  清廷还答应了英国人,在剿灭长毛之后,可以出兵协助英国与大唐作战。

  这里面有很多内容,如果是死要面子的咸丰,那必然不可能答应。

  但是,现在奉命与洋人接触的,却是鬼子六奕。

  并且,随着咸丰变成太监,不少官员开始提前投资鬼子六,因此奕在朝中的话语权迅速增加。

  所以这件事才能这么快敲定下来。

  鬼子六可比咸丰不要脸多了,只要能尽快平定长毛和唐贼,还大清一个安定的天下,咸丰不好意思卖的国,他鬼子六卖起来却是相当痛快。

  嗯,说起卖国来,还真就没人能卖的过他!

  还有就是,在鬼子六看来,大清这次其实占了便宜。

  按照朝中议定的剿贼方略,在剿灭长毛之后,大清本来就是要去对付唐贼。

  可现在却是能拿这件事做为条件,要求英夷派兵协助大清剿灭长毛。

  甚至,按照双方的约定,将来在对付唐贼时,大清还只需要为英夷他们保障后勤,英夷自己就会去对付唐贼,都不一定需要大清发兵。

  这如何不能算是大清占了便宜?

  尼玛血赚好嘛!

  而英国人在从鬼子六这里得到诸多的许诺之后,也是并没有含糊。

  很快保罗便接到了命令,要求他带着英国驻上海的舰队,以及各国商人凑起来的武装商船船队,协助清军与太平军作战。

首节上一节264/62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