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第258节

  “杀!弟兄们随我杀啊!”

  “杀唐贼!保大清了!”

  “……”

  清军开始准备通过城门洞,杀入江夏城内。

  但是,这些清军才刚进城门洞,迎接他们的便是一阵劈头盖脸的枪声。

  啪啪!啪啪啪!

  一片密集的子弹射来,最先冲进城门洞的清军被射倒一片。

  ……

  就在双方激战之时,城东的赵忠勇也是放下了望远镜,开口说道。

  “娘的,江夏城门破了,这下朝廷大军说不定真能重夺江夏。”

  想着这些,赵忠勇的情绪开始有些振奋。

  但是,还不等他下令大军出击,协助北岸来的清军进攻江夏,只见远处奔来一名传令兵。

  “报!”

  “提督!提督大人,唐贼,唐贼的援兵到了!”

  这名清军传令兵用手指指着西面,神情满是惊恐。

  赵忠勇闻言,身上原本沸腾的热血瞬间凉了下来,蹙眉询问道。

  “来了多少人?”

  这名传令兵脸上的惊惧不减少,身体有些哆嗦的指着西边说道。

  “黑压压的,一眼根本数不清楚,最少得有一万多……”

  赵忠勇闻言,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冷气,然后说道。

  “你娘的,这么多人?”

  “这还打个鸡毛!”

  “传令下去,全军撤退,撒开了跑吧,别尼玛又被追上了……”

  如果唐军来的援兵只有几百人,那么赵忠义或许会选择豁出去拼一把,减轻自己身上战败的罪责。

  但是,在他得知来援的唐军足足有一万多之后,赵忠义瞬间便怂了。

  拼一把?

  拼你妹啊!

  螳臂当车也没有这么当的!

  他手底下的这些烂兵要是能干得过一个师的唐军,那他昨夜就不会被鲍超的一个侦察连给撵着到处跑了。

  事到临头,还是先他娘的逃跑保命吧!

  哦,不对,应该叫阵前转进才是……

  ……

  随着唐军援兵抵达,渡江前来重夺江夏的汉阳府清军也是瞬间萎了下去。

  

  有人想逃跑,有人还想着最后拼一把,战局迅速陷入了混乱之中。

  “唐贼援兵来了,撤退,快逃啊!”

  “江夏都快打下来了,别撤,都别撤,顶住!”

  “弟兄们,杀啊,咬咬牙,再加把劲儿就打进城了……”

  眼见己方援兵抵达,清军自己乱做一团,江夏城内被清军压制了这么长时间的鲍超等人见此一幕,士气大振之下开始发起反击。

  “杀!”

  “弟兄们杀啊!”

  “杀清妖,大唐万岁!”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

  混乱中的清军被守城唐军一个反冲锋给彻底冲垮了。

  黑压压的清军一路逃跑,退至江边,开始争先恐后的登船往江北逃去。

  恐慌之下,清军士卒甚至开始内讧,拔刀相向,争相抢夺起了渡江的船只。

  混乱之中,唐军还未出手,清军便死伤了一片。

  终于随着李以文所率的唐军主力抵达,并投入战场,清军绝望之下开始争相投降,只求保命。

  至此,江夏之战算是暂且告一段落。

  ……

  战后,江夏城内,唐军正在进行战后复盘。

  赵祥坐在主位上,翻看着战报,开口说道。

  “这个鲍超做的不错。”

  “一个连的兵力大破清军数千,勇夺武昌府治江夏,可谓英勇。”

  “我看我们可以把他立为一个典型,在军中多加宣传。”

  “如此,将士们在战场上作战时,定会更加英勇。”

  赵祥对鲍超十分看好。

  不说别的,光是小孤山以及江夏城这一场战役,足够鲍超吃一辈子了。

  将来他只要能立下功劳,晋升之路肯定是妥妥的。

  一旁的白远钦也是说道。

  “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个鲍超还是清军俘虏出身。”

  “在清军中时,他毫不起眼,但在我大唐他却是屡立战功获得提拔,这事情也是可以大肆宣传的嘛。”

  “只要宣传好了,非但能表现我大唐用人不拘一格,还能引得更多清军主动来投。”

  “一箭双雕,不外如是!”

  赵祥笑呵呵的说道。

  “我听说这个鲍超是世贤提拔起来的?世贤眼光不错,有识人之明啊!”

  李世贤闻言,与有荣焉的说道。

  “是鲍超自己忠勇,末将也不过是给了他一个机会而已。”

  “即便没有末将,鲍超也迟早会出头的。”

  众人闻言,都是哈哈大笑。

  说罢这件事,众人又开始商议起了别的。

  赵祥继续说道。

  “按照朝中制定的战略计划,接下来我军的用兵方向主要是东征。”

  “这点不需要怀疑!”

  “但是,在本将看来,我军最好是先渡江拿下汉阳,扫清这个后顾之忧,再行东征不迟。”

  “否则,只恐我军主力东征之后,江北的清军会故技重施,来犯江夏……”

  唐军这次东征,之所以要沿着长江进兵,便是因为想要利用长江的水运便利来转运大军所需的后勤物资。

  尽可能的减轻后勤压力,减少需要征发的民夫的数量,以减少战争对民生的影响。

  也就是说,江夏这个武昌府治,便是唐军后勤路线上较为重要的一个节点。

  而汉阳距离江夏,却仅仅只有一江之隔。

  在后世,甚至两者都只是武汉的一个区,可想而知两者之间离得有多近。

  若不能拔掉汉阳,那么,江夏城便会时刻暴露在清军的威胁之下。

  这就意味着唐军的后勤补给线随时会受到清军的威胁。

  这对唐军来说,自然是不能接受的事情!

  白远钦闻言,开口说道。

  “所言有理。”

  “汉阳距离江夏实在太近了,我军若想顺利东征,必须得先拔了他。”

  李以文见此,开口请战道。

  “军长,参谋长,末将请战,请为先锋渡江,为我大唐攻取汉阳。”

  赵祥和白远钦对视一眼,交换了一下意见,白远钦开口说道。

  “这次江夏之战,以文你部已经出过风头了,汉阳之战的功劳,还是让给别人吧。”

  李以文闻言,也就不好意思再请战,只是退到一旁坐下,然后静静的听着众人商议军务。

  ……

  一江之隔的汉阳府!

  与江夏城内的唐军大胜之后的愉悦氛围不同,江北的汉阳府内却是一片大败之后的萧条颓丧。

  街道两旁,家家户户门窗紧闭,街道海上不见任何行人。

  清军士兵背着武器走在空落落的街道上,都是一副垂头丧气的模样。

  江夏的一场大败,几乎打的清军丧失了与唐军作战的勇气。

  清军上下都是人心惶惶,连带着汉阳城内的气氛也是凝重且压抑。

  “哎,大家都说说吧,接下来我等该如何是好?”

  荆州将军官文开口询问道。

  他的一张脸上满是疲惫,脸上胡子拉碴,眼睛里更是充满了红血丝。

  自从接到唐军可能要东征的消息,他便带兵来到了武昌府,企图阻击唐军东进。

  只是不成想,他信心满满的来,在排兵布阵时更是充满自信,信誓旦旦的觉得自己一定会取得最后的胜利。

  可最终的结局却是事与愿违,一场江夏之战,丢掉的不光是武昌府的治所,更是官文的信心。

  太惨了,这一战清军败的实在是太惨了!

  从头到尾几乎一直都在被唐军牵着鼻子走,压根没什么还手之力!

首节上一节258/62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