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第168节

  还是科举之事!

  那位义军的首领在打下广州称王建制后,便宣布了要进行科举取士。

  且还开设了女科,允许女人也去参加科举。

  傅善祥在看到这则消息之后,她便动了心思。

  她的前半生,命运一直都被别人掌握,父亲还再的时候听父亲的,未出嫁前听哥哥的,出嫁后听夫家的。

  若非夫家要拿她去卖银子,只怕她也不会鼓起勇气逃离夫家,逃离自己的命运。

  但是,在逃离夫家,到了舅舅家后,她又失去了自己的主张,开始听从舅舅和婶娘的安排。

  虽然舅舅对她很好,但婶娘却是想操控她的婚姻。

  这对吃过一次亏,守过一次寡的傅善祥来说,完全就是在雷区里蹦迪。

  傅善祥受够了这种自己的命运被别人所掌控的感觉。

  她要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

  而对她来说,这次科举或许就是她最好的机会!

  古往今来,还没有听说过有哪朝哪代会允许女人科举呢。

  这个机会,她自然不会错过!

  她要做这全天下第一个女状元!

第146章 科举与造船厂

  傅善祥的婶娘开口往回找补道。

  “周家郎君的事情,是婶娘瞎了眼,婶娘回头再帮你相看另外的好人家去……”

  她迫切的想要将这个外甥女给嫁出去。

  然后好利用她的彩礼来给自己儿子娶媳妇。

  傅善祥闻言,坚定的摇头道。

  “婶娘不必了,我要考科举。”

  “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我肯定会考上的。”

  傅善祥的婶娘闻言,张了张嘴说道。

  “家里没什么钱,只怕供不起你……”

  但就在这时候,外边响起一道浑厚的中年男人的声音道。

  “供的起,舅舅我找到新活儿了,在朝廷新开办的广州大学里找了个助教的工作,负责给从西洋请来的洋人教授当翻译,一个月给开十块银元呢。”

  “善祥想考就考,舅舅我不会缺了你这口吃的。”

  傅善祥的舅舅也是个人才。

  他小的时候,一个西方传教士到他家乡传教,他曾跟着传教士学过一段时间外语。

  他的外语天赋很出众,短短几个月便学会了法语。

  哪怕是后来成家立业,也一直没有放下。

  在大清的时候,他的外语当然没有用,我大清的官老爷们可不看重这个。

  但现在广州不是换了一片天吗?

  大唐这边很看重对外交流,像是他这种精通外语的翻译人才,自然也就变得值钱了。

  多了不敢说,养活家小肯定是没问题的。

  傅善祥闻言,眼神盯着自己的婶娘,有些倔强但又十分坚定的说道。

  “最近广州不是兴办了好多纺织厂,都在招募女工吗?实在不行,我还可以自己打工养活自己。”

  被自己的丈夫和“小白眼狼”连着挤兑,傅善祥的婶娘脸色有些不好看。

  有些气愤的哼了一声,转身离开了。

  傅善祥的舅舅站在门外说道。

  “好好考,别有那么大压力。”

  “有舅舅我的一口饭吃,就不会让饿着。”

  傅善祥轻轻的应了一声嗯。

  “谢谢舅舅!”

  ……

  很快,时间便来到了第二天。

  傅善祥早早的起床吃饭,然后整理考具,带好毛笔砚台等文具。

  收拾完这些之后,她便顶着头顶的晨光和星月出门,往广州考院的方向行去。

  一路上,随处可见穿着儒袍,背着考箱的士子,三三两两的相伴同行。

  这些士子如同百川归海般,向着广州城内的一处地方汇聚而去。

  这次广州科举,李奕将考场定在了广州城外的校场内。

  之所以不选贡院,而要选校场。

  主要是因为这次参加科举的人比较多,贡院放不下。

  所以,李奕便选了较为宽敞的校场。

  站在校场外,傅善祥感觉有些忐忑。

  因为,人群中几乎不见女子。

  准确的来说是,除去她之外,一个女考生也没见到。

  这令她不禁怀疑,自己参加科举的选择到底是对是错。

  但是,很快她便调整好了心态。

  既然朝廷开了女科,那就说明一定是要取女士子的。

  既然如此,来的女人自然是越少越好。

  最好就她一个!

  这样的话,无论她考成什么样,只要不是在考卷上指着唐王的鼻子骂,最后都能被取中了。

  很快,时辰便到了,士子们开始排队接受搜身,然后进入考场。

  当然,女人的身肯定是由女人来搜。

  现在的大唐其实并不缺女性官员。

  李奕刚起兵的时候,采用了一段时间的男女分营制度。

  为了方便管理女营,李奕特意选拔了一批女官出来进行管理。

  效果还不错!

  广西出来的女人不比男人差,做事还是很麻利的。

  这也正是促使李奕决定要开女科的原因之一。

  经过搜身检查之后,傅善祥进入了考场,然后在考场内排队站好。

  在他们面前,则是一座点将台。

  校场内,站在点将台下,恍惚间让傅善祥有了一种自己成了一名士兵的感觉。

  只是四周大多都站的松松垮垮的考生们,冲淡了这样的氛围。

  等人都到齐之后,伴随着一阵号炮声,李奕穿着一身军服,带人纵马奔入了考场,然后登上了众考生面前的高台。

  一身笔挺的军服,显得他整个人非常的英挺,气势士卒。

  李奕的目光环视一周,然后开口说道。

  “自有科举以来,科举便承担起了为国选才选官的重任。”

  “而今我大唐初立,内有清妖当道,外有洋夷为患,可谓百废待兴。”

  “正如定庵先生在己亥杂诗中所言的‘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孤希望,在场的诸位都能成为驱除鞑虏的大业,为华夏复兴的光辉未来贡献出一份力量的栋梁之才……”

  李奕站在高台上,慷慨陈词。

  大谈特谈科举的重要性,自己对科举的重视,以及眼前这些举子前来参加大唐的科举究竟是多么的正确。

  并表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大业非你们不可,你们就是时代的弄潮儿,是当今天下的先行者。

  然后,又开始熟练的给所有人画饼,给他们畅享大唐“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光辉未来。

  一阵演讲,给所有人都整的热血沸腾。

  说起演讲功底来,李奕现在即便不如神功大成的小胡子,可也不会比丘吉尔,罗斯福差多少。

  反正肯定比某个校长强多了!

  傅善祥站在人群中,看着点将台上那个光芒万丈的男人,有些移不开目光。

  当然了,不只是她一个,在场的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李奕身上。

  现在的李奕,浑身上下都充满了个人魅力,说话时不自觉的会令人感到信服。

  演讲结束,李奕便离开了考场,马不停蹄的准备出城去城外的广州造船厂视察。

  考场内,科举继续进行。

  考生们按照下发的考牌,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不同于满清的科举有号房,大唐的这次科举举办的较为仓促,只有简易的帐篷。

  但傅善祥并不嫌弃,因为她知道,自己能否改变命运,就看今日了。

  在桌子前坐下,等候科举正式开始。

  伴随着一阵鼓声,科举正式拉开了序幕。

  相关人员带着考卷,开始挨个儿给考生们下发。

  傅善祥拿到了考卷,当即便看了起来。

  考卷上的第一行文字便让她有些吃惊。

  【鼓励并提倡考生使用白话文答卷】

  傅善祥有些震惊,不过当她想到李奕连女科都开了之后,又不觉得有什么了。

  然后,她继续向下看了起来。

  第一题:

首节上一节168/62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