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季汉众人穿越到三国剧组 第313节

  伴随着荀攸的讲述,三人总算是了解了事情的始末。

  原来荀攸脱离董卓之前,特意从朝堂之上接到了委任,前往蜀郡担任太守,奈何道路不通,他被困于荆州,故而就暂且就在荆州驻足停留。

  那时荆州所有人的目光都放在了董卓的身上,他也能隐姓埋名,趁着这段时间思考日后该怎么做。

  董卓之弟屠城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占据优势的刘备居然调转枪头驰援阳城。

  这让荀攸来了兴趣,恰好荆州又经历刘备多年的治理,如此一来,身处荆州能够更好的让他了解刘备,他来到田间,发现农夫卖力的挥动着锄头,嘴角却是怎么压也压不住的笑容。孩童们更是成群结队,一蹦一跳唱着歌谣从学堂归来。就连他登门拜访的南阳大族,更是对刘备赞不绝口,哪怕行为不端的来敏跟随刘备多年都变得端正了许多。甚至是武溪蛮,也对刘备心悦臣服,不看样貌,这些蛮夷举手抬足间竟然有几分汉家风范。

  这就让人感到恐怖了,能让黔首大族蛮夷都无怨无悔.

  刘备当真只是一走运的没落宗亲吗?

  越想荀攸就越觉得头皮发麻,当然不论是恐怖亦或是其余的东西,终究是短暂的。

  最后而来的就是好奇,深深的好奇。

  此后荀攸致力于收集刘备的事迹,毕竟能够成为先帝亲点的御弟,刘备的事迹也不是什么秘密,可以说刘备关羽张飞在小说家的口中已经成为顶流中的顶流,便是田间地头随便抓住一黔首,都能跟你说到说到,版本都各不相同,什么张益德剿灭拦路山匪,什么关云长打杀豪强恶霸,什么刘玄德惩治贪官污吏

  荀攸经过自己的努力,一一甄别总算是得到了靠谱的答案,简单来说,刘备就是一家道中落,出身寒微之人。

  当然即便是没有没落,涿县刘氏相对于他的宗族仍旧不够看,刘备大父也不过是一县县令,其父更是早夭,依靠其叔父救济,以及孤母拉扯这才长大成人,后更是成为了卢植的学生,不过显然涿县刘氏的力量到此为止,刘备学着学着就学回了涿县,成为了一游侠

  荀攸眼皮一挑,不是,为何越看越眼熟,不说是有十分相像吧,倒有几分相像太祖高皇帝与世祖光武皇的结合体.

  结合代汉者当涂高也。

  涂高

  最高.

  宗室里最高者不就是刘玄德吗?先帝亲点的御弟,还有谁能高过?!!

  得到这个结果的荀攸自己都把自己吓了一跳,不过他还是有些顾虑,他去投刘玄德真的就能得到重用吗?

  就在荀攸举棋不定,犹豫不决,烦闷得走来走去时。

  荀的一封书信,简直就像是一场及时的春雨,冲刷了他心中的焦躁和不安。

  就连他的叔父都投了刘玄德,他有什么道理不投呢?至于.天下仲姓的袁氏?不是还有荀谌吗!

  于是他就马不停蹄的前来投效。

  当然关于代汉者当涂高的想法,荀攸没有向众人透露。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三人当中听完荀攸讲述,最激动的人是曹操,他对刘备在酒肆说的话语有了更深刻的认知,为什么刘备身旁总是聚集的贤人,答案很简单,那就是固守本心,急公好义!

  只有真心才能换真心!虚伪狡黠终究会让人栽一大跟头!

  想到这里,曹操冲着刘备作揖,露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那目光就像是伯牙看着钟子期,知己啊!

  “?”张飞眉头微皱,心道:这曹孟德又在胡思乱想什么?

  刘备无奈回了个“我懂”的眼神。

  张飞:“.”

  “大哥。”张飞咳嗽几声转移话题,“公达该如何安排?”

  “问的好。”刘备收回目光望向荀攸,“公达怎么看?”

  荀攸拱了拱手,“愿听卫将军安排。”

  刘备点点头,“此役云长与元直已经出发,文和则是跟着三弟你,孟德”

  曹操的笑意瞬间垮了下来,眉头拧成了麻绳,满脸都是不舍,不过他还是摇摇头,“奈何我文有公台相助武有张绣相帮,我不过一校尉,没有必要有两位贤才相助,纵然是惋惜,那也是没有办法啊.”

  “卫将军,三将军,鸿胪卿。”

  就在此时,一声熟悉的话音在三人耳畔响起,三人对视一眼,彼此都从对方眼底看出了惊喜,三人循声望去,只见不远处贾诩快步而来。

  不过当刘备和张飞看清贾诩的衣着,脸上不由自主浮出一抹古怪的神情,这让曹操满头的问号,不懂,实在是不懂,他又看不懂刘备和张飞了。

  他只得在心道暗道:唉,异才就是让人琢磨不透吧。

  贾诩的衣着并非什么奇装异服,他身上的衣着,别说是刘备和张飞,就连卫将军府邸的官吏都见了不止一次。

  用四个字就能很贴切的描述,羽扇纶巾。

  羽扇纶巾,并非什么稀罕衣着。只是.贾诩穿着的羽扇纶巾简直跟徐庶的如出一辙,而徐庶的羽扇纶巾则是和甄德扮演的诸葛亮大差不差。

  故而刘备和张飞心中生出一种怪异的感觉,该不会日后的贤臣都是这个装束吧?

  好在两人很快就调整好心态,刘备面不改色直言道:“文和怎么看?”

  贾诩笑了笑,说出了四个字,“黄老将军!”

  “阿嚏!”

  站在虎牢关城墙上的黄忠没由来的打了个喷嚏,他嘀咕道,“为何我感觉有人在骂我呢?”

  “黄将军!”

  夏侯的声音将黄忠的思绪拉回了当下。

  “元让啊,有何事啊?”

  “黄将军,不知此次谁留守虎牢关?”

  留守虎牢关?

  此事对于黄忠来说哪里算是个问题?

  想都不用多想,他直接道出了一个名字,“曹子孝。”

  巡逻的曹仁收到军令后,张大了嘴巴,“啊?我留守虎牢关?!”

  (本章完)

第394章 颜良:我看奉先也是颇具智慧之人(四千)

  “让我留守.虎牢关?”

  得到黄忠军令的曹仁莫名的感到有些呼吸不畅,并不是出于愤懑和埋怨,毕竟黄忠让他留守虎牢关可见黄忠对他的信任,虎牢关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

  只不过,他总觉得会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

  譬如说.水?

  水?

  他为什么会想到水。

  曹仁脑子一片浆糊,目光不由得朝着北方望去,虎牢关占据山川之险,扼守在嵩山北麓与黄河之间的一条狭长通道上,要想从东到西唯有此道。

  而他望向的北边正是.黄河水道。

  “曹司马,曹司马!有异样!有异样!你快看黄河水面!千帆相竞!千帆相竞啊!!!”

  站在身旁,手举远望镜的士卒的一声喊叫,瞬间将曹仁的思绪拉回当下,他身体一颤,答案似乎就要浮出,为何他会感到不妙,答案答案就在水面上!

  “速速将远望镜交给我!”

  “诺。”

  从士卒手里拿到远望镜的曹仁,耽搁不了半点功夫,迫不及待的抬起远望镜,怼在眼睛前,通过远望镜,他得以看清士卒嘴里说的‘千帆相竞’!

  入眼之处,是一艘又一艘的船,其中光是楼船都有许多艘,艨艟更是数不胜数,他们列队前行,就像是刀子一般切开水面,将大量的河水抛洒向天空,白色的船帆更是连成一片,仿佛天地之间唯有这一抹耀眼的白色。

  当然一千艘是夸大其词了。

  掌舵这些船帆之人是谁?

  这个问题别说是曹仁,就连他身旁的士卒都猜的出来,掌舵之人定然是.

  “嘿嘿,几位同袍,尔等知道我看见多少大船吗?知道指挥这些船的究竟是何须人吗?”方才使用远望镜的士卒伸出十根手指,眉飞色舞道,“一千艘!整整一千艘啊!肯定是楼船将军关云长来了!”

  “一千艘?”同行的士卒皆诧然,“这是要去打谁啊?!”

  “不知道啊.”

  “肃静!”就在几人你一言我一语的时候,曹仁用严厉的语气打断了几人。

  士卒们纷纷闭上嘴巴,不过其中一士卒却上前问道,“曹司马,眼下我等该如何是好,用不用先去通知黄将军?”

  “定然是要去黄将军.不过今日是我等巡逻,应当前去码头”即便曹仁很不想去见关羽,可是为将者就应当恪尽职守,不是用不情愿就能当接口的,故而他下定决心,先是随手指了指几人前去通报黄忠,而后咬牙切齿道:“.迎接关将军.随我去码头迎接关将军”

  岸边

  “将军,这船实在是好,实在是妙,我先前的船,与你这船相比,简直是一文不值!”将船舶在岸边绑好的甘宁,忍不住赞叹起高大的楼船,他越看越喜,甚至快步上前,脸挨着船身,伸手缓缓轻抚着

  “啧。”见此情形,饶是关羽都不由的面露古怪之色。

  好在这时,一道熟悉的声音在背后响起。

  “关关将军”

  “嗯?”

  关羽转身一瞧,看清那人的身形,“原来是子孝啊,有何事?”

  “不知将军此行是?”

  “某负责粮草辎重的运输,皆在这些船上了,子孝不信吗?”说着关羽就要掏出诏令。

  曹仁连连摇头,“不不不,我怎么会不相信将军呢?将军请便,将军请便.”

  尚且还没来得及说上几句,曹仁就如那脚底抹油的耗子,眨眼的功夫就领着士卒溜之大吉。

  这让甘宁都感觉到了异样,“将军,你到底是做了什么,让那人害怕到了这般境地?”

  “做了什么?”关羽捋着胡须,疑惑道:“我没做什么啊?说来,军师呢?”

  “军师?将军是说徐军师?军师在不远处忙着运货!”

  “兴霸,你我也去帮忙。”

  “诺。”

  两人没有忙活多久,关羽就见到一熟悉的旧友,他喜不自胜,连胡须都不捋了,“黄老将军!”

  “关将军!”黄忠笑着抱拳回应。

  跟随曹仁溜之大吉的士卒,都不知道跑了多久,直到转身再也看不清船帆后,几人这才停下,士卒疑惑不解的问道:“曹司马,我等为何要跑呢?”

  然而曹仁没有回答,他低着脑袋,想到今日黄忠的军令,暗道一声,坏了。

  毕竟由他驻守虎牢关,就免不了跟关羽打招呼。

  原来方才的担忧和不安就是此事啊.

  不知为何,想清楚的曹仁,反倒是冷静了下来,他暗道:妙才面见黄老将军,也曾脊背发寒,如今不也克服好转了么?妙才可以,我为何不行?

  曹仁的神情渐渐变得坚定,他冲着士卒说到:“走,我等折返。”

  “啊?”士卒面面相觑

  数日之后。

  “黄老将军,许久不见,你还是这般威风!”

首节上一节313/33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