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 第69节

  “见过赵长官,俗话说猫有猫道,鼠有鼠道,这赵长官你我不是一条道上的,有些事怕是不好多谈呐。”

  郭德钢笑呵呵的略作提醒。

  赵铭却没顾及,继续道,“春点开不开?我也是连旗的。”

  “哦!赵长官,也门清?”

  郭德钢有些错愕。

  得!是个东北来的。

  细细一想倒也正常,东北的军火贩子还真不少见,尤其在东北附近的几个区域东北来的贩子尤其之多。

  这东北是如今这时期军工最为发达所在,军工厂内每天生产出的军械弹药数不胜数,供应东北军更是绰绰有余。

  自然有剩余,就免不了有人中饱私囊用于倒卖赚取外快。

  一般来说干这倒卖一行的,都是东北土匪,或者东北道上的。

  这些人各有各的道,渠道关系很广,拿货散货很快。

  当然也不乏高级军官和一些大户直接对接,但那种少,且风险也大。

  “不知郭兄弟想见我所为何事?”

  “赵长官既然您也清楚我的根脚,那咱们也就开门见山。

  我觉得咱们这买卖不止于此。”

  说着郭德钢左右扫视,意有所指。

  “怎么说?”赵铭故作不解反问。

  “赵长官,此次交易的钱咱们可足额退给您,就当是郭某和赵长官交个朋友。”郭德钢说着就朝身后弟兄打了个手势。

  很快几根小黄鱼就如数摆在赵铭面前。

  “这个朋友怕是没这么简单吧?”赵铭随手把玩着这些失而复得的小黄鱼淡笑道。

  “你们想要什么?能给我带来什么?”

  “赵长官爽利!”

  郭德钢竖起个大拇指,不过他那拇指是左手臂穿右手臂,这是东北江湖上一种独特夸赞人的手势。

  “赵长官爽利,我也就不藏着掖着,咱们想搞点压脚子。您是这儿主官,这事儿.....想来是....

  当然,咱们肯定不让赵长官吃亏,往后赵长官想搞什么新鲜玩意儿,咱们弟兄肯定给您办漂亮咯!”

  “想要压脚子,你们这胆子可真不小啊!”

  赵铭冷冷道,这压脚子也就是马匹了。黑话也叫连子,意思都一样。

  对于马匹这块,赵铭身为主官,他还真不在乎卖不卖。

  还别说,他有这身皮,只要操作的得当,就是可以这么双标。

  “呵呵,赵长官,您这话说的。胆子不大咱们也不能做这生意不是?”郭老板笑呵呵耸耸肩。

  “赵长官您应该很缺枪吧?您要多少,我这儿能给您拿多少,两杆老套筒换一匹压脚子,汉阳造一杆一匹压脚子。这价钱很公道吧?”

  郭老板的这报价不能用公道来形容,已经十分丰厚了。

  一杆老套筒价格就在八块大洋左右,两杆的市面价都奔十六块大洋去了,马匹就算在市面上买也顶多十二至十五块大洋左右。

  当然也不能这么算,东北那儿搞来枪很容易,但搞来大量马匹,市面上也是供不应求。

  不过这买卖要是真做绝对是一本万利,必赚的买卖。

  不过赵铭细细思量便是摇摇头。

  “郭兄弟,交浅言深的道理你应该是清楚地,这钱你还是拿回去,另外我再给你一笔钱,过半月你再送三百杆枪来如何?至于以后的交易以后再说。”

  赵铭这话先是让郭德钢稍稍有些失望,但转念一想他便露出笑容。

  “哈哈,赵长官爽快人,说话也是敞亮,行!就按赵长官的来!”

  没一会两边人就完成了交接,枪械子弹全部卸了下来,都是用木箱子和草屑打包装好的。

  一共三百杆枪,都放在了堆积草屑的木箱子里,一杆杆枪看上去油光发亮保养的很是不错。

  不过也不是什么新枪,都是淘汰下来的旧枪,这也正常人家也不可能把新鲜出炉的好货给拿出来。

  “赵长官您放心,咱们这些枪虽然旧是旧了点,但使用起来一点毛病也没有,膛线还保存的不错,性能这块保存的还是很不错的。赵长官可以自己试试手感!”

  郭德钢笑呵呵说着,显得很是自信。

  赵铭也随手取出一杆汉阳造掂了掂,份量还真不轻。

  这汉阳造和老套筒其实就是一种东西,不懂行的可能看不出来,但凡懂行的一眼就能看出来。

  当然老套筒不是别人理解的那种需要捅一捅枪管的土枪,而是更早期的汉阳造,基本都是1904年以前出产的老物件。

  因为那时候枪管外有木质套筒,防止射手被发热的枪管烫伤,所以又叫老套筒。

  但现在的汉阳造经过改良已经不需要那玩意,故而名字上有所区分。

  而眼前的汉阳造,与赵铭在军中所用,以及现在所用的都差不多。

  而且仔细摸索观察之下,赵铭发现这些枪比自己摸到过得枪成色都要好。

  这就挺离谱的,当时在宋长官麾下效命时分发到的枪,还有之后来察哈尔路上采购的那五十杆枪都是二手枪。

  不过二手枪也有成色区分,眼前这些这成色就要远超于之前。

  啧啧,东北军还真是阔绰,随便淘汰下来的玩意,在别的地方都是好东西啊!

  赵铭有些哭笑不得,当然也是冯大帅是出了名的抠门。

  阎老西是对手下人阔绰,冯大帅就是抠搜,两人还能关系如此密切,简直是离谱。

  试了试,开枪更是十分丝滑,唯一的缺点是准度不够。

  但这很正常,汉阳造嘛,这牌子的卖点就是准度不够,但杀伤力巨大。

  比东洋人的三八大盖要大不少,毕竟汉阳造能服役这么多年,没两把刷子那是不可能的。

  准度是挺飘的,但还能接受,习惯了,多练练就能适应这种偏离度。

  “赵长官您当时要的是两百五十杆枪,多余的五十杆枪就当是兄弟我送给您的。

  另外子弹我也多带了一些,一共五千发,多的就当是一些添头。”

  说着郭老板又是连忙补充,“唉,赵长官别急着拒绝,您说过的,咱们这买卖不是一次两次。

  买卖得有来有回,这回就当是兄弟想结交赵长官送一份见面礼。”

第94章 继续扩编

  这郭德钢显然是听出此前赵铭的潜台词,同时又不动声色的从怀里摸了摸。

  旋即将另一件小巧的铁盒子塞到赵铭手中。

  这赫然是一把勃朗宁手枪,金属质感和份量绝不是东洋人的王八盒子那种玩意可比。

  性能更好,稳定性更强。

  “小小心意不成敬意,赵长官可莫要推辞啊!~”

  说着郭老板退后一步又是朝赵铭抱了抱拳。

  “赵长官,山水有相逢,半月后你我再会!”

  这郭老板也不拖泥带水,翻身上马,一个口哨下去,他那一众弟兄齐刷刷上马,便是扬长而去。

  看着远去的郭老板,赵铭笑了笑,这郭老板倒是有点意思。

  之所以不和对方直接进行交易,也是多有顾虑。

  鬼知道对方什么来头,马匹交易马虎不得,而且现在时机也不到。

  旋即赵铭便是招呼着弟兄们来领枪,每人一杆也就分到十颗子弹。

  剩下的子弹留以备用,子弹是少了一些,但考虑到骑兵冲锋顶多进行四轮齐射,子弹消耗也不会太大。

  唯一遗憾的就是不能练枪,这也没办法的事。

  子弹需要的大,对方运送起来也麻烦。

  不过下次交易就不会了,这次赵铭采购了五万枚子弹。

  按照郭老板的说法,子弹多一些,枪就只能少带一些,不然东西太多,麻烦就越大。

  那些军爷好打发,塞点钱能打点,实在不行就多塞点。

  麻烦的是沿途的劫匪,货物要是太多,那些劫匪就敢冒着更大风险来劫掠。

  就好比这次,郭老板一行人也是死了两名弟兄,现在在草原上跑商可不是轻松活计。

  弟兄们重新拿到枪,都有些爱不释手。

  刀是他们的信仰,但枪却是他们的底气。

  尤其是之前那些正面面对过齐射的弟兄,心里对枪更是爱的紧。

  没有枪,面对草原上的游射真的一点办法也没有。

  有枪,只要人数不比对方少多少,对射还真不虚。

  不过要是面对一大群精通骑射的牧民,这对射还是个问题。

  因为厉害的射手,能稳定保持在一秒一箭,如若是王北北这样的射雕手,完全能做到一秒两箭。

  不要怀疑,后世玩复合弓的高手,一秒两三箭是可以做到的。

  而传统弓差一点,一秒一箭已经是高手了。

  当然这种高手不多,培养一个很不容易。枪的好处就在于此,不需要怎么培养。

  汉阳造只要拉动枪栓就能继续开下一枪,只要速度快,也能轻松做到一秒一枪,甚至更快。

  就在弟兄们在把玩枪械时,西北边再度有一支队伍浩浩荡荡往这边而来。

  细细一看,就看到为首之人赫然是孙老头,以及平前屯的一些牧民,在他们身后还跟着几十号陌生面孔。

  这些人有些瘦弱,看起来颇有些营养不良,但他们的刀和弓保养的都很不错。

  “赵长官幸不辱命,这些就是霍中屯的兄弟!”

  孙老头上前便是高声笑道。

  “这位是霍中屯的张鹤,曾任太仆寺总管一职,汉人,老家是河北沧州人士。年幼时跟着祖父一同过来。

  赵长官这可是一个高手,张总管其祖父以前是跑镖的镖师和八极名家李大忠是好友关系,有着一身不错的八极门功底。

  张总管也是得其祖父真传,一手大枪很是了得。

  如若不是慑于张总管以前打下来的威名勇武,只怕霍中屯现在局势更为糟糕。”

  孙老头为后面一人做着介绍。

  赵铭也看到了这人,长着一张国字脸,哪怕没怎么用力咬紧下颚,这腮帮子依旧是鼓鼓胀胀的,能看到皮下一些筋肉在跳跃。

首节上一节69/51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