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坑,极具吸引力,但里面却是剧毒。
赵铭已经尽可能避免,如果那些普通人还往这里面跳,那他也没办法。
至于这几位老板会不会购买债券,这点赵铭丝毫不会怀疑。
不仅他们会购买,他们还会拉人购买。
因为他这一套模式,不仅仅集资这么简单,还有拉人返股份的诱惑在里面。
这是两套模式组合在一起,至于什么模式,懂的都懂。
正如赵铭所预料的,众人几乎没思考多久,就已经下定决心。
这根本没什么好想的,能想到的赵铭都帮他们想好了,他们需要做的只是投钱。
“赵长官,我想好了,我决定十万购买股份,后续我还打算预购一批债券。
不过我身上没带多少钱,您看.....”
率先说话的是黄老板,他脸上没有丝毫纠结,只有一些希冀和恳求。
得!已经被忽悠瘸了。送钱还要巴结人。
赵铭心里多少有些愧疚,不过表面却一脸从容的淡笑。
“没事,我们是朋友,这样吧,你们手里头有多少钱就交多少钱,就当是交给股份认购订金。
我给你们每人写一份字据,等你们筹措好了资金,到时候咱们再签订完整的合同,你们看怎么样?”
“这个可以!赵长官我没意见,我手里现在有五千大洋,您稍等我去叫人取来。”
说着黄老板就急匆匆出了门。
“对对对!赵长官我手头也有两千大洋,我这就取来!”
其余几人闻言,也是不甘示弱纷纷行动起来。
就连老郭也准备行动,只是想了想,自己过来貌似没带几个钱,顿时只能放弃。
他这次就是带这群人过来,算是完成赵铭的嘱托,哪里想到竟然还有这种天大的好处等着自己。
一时间他看着大家一个个去了没多久又回来,手里都提着一个厚厚的皮箱。
他颇有些扼腕叹息,似乎错失了一个亿。
其实赵铭压根可以不要这所谓的订金,这同样是一个小心机,增加这群人的沉没成本。
看起来刚刚一波洗脑的确是起到完美效果,对于这年代的人而言,可以说毫无漏洞可言。
没吃过这种教训的人,根本想不通这里面的弯弯绕绕。
但赵铭怕啊!
万一这群人里面有人回去后细细一想犹豫了怎么办?如果再想明白里面的弯弯绕绕再和其他人一说岂不是完了?
所以必要的沉没成本是必须的。
第328章 急着往坑里跳(加更4)
后世存在过一些很简陋的骗局。
这种骗局很常见,就是突然一个亲戚回来了,然后这个亲戚穿的人模狗样和以往大不相同,大家还以为他发了大财。
这人回来就开始忽悠你爸,然后说有个很好的项目很有前景,说了一大堆,说的你爸心潮澎湃。
为了真实性他还特意带着你爸去场区实地考察,告诉你爸,只要咱俩把这个场区盘下来,设备到位,一旦开工,这钱是大把大把的来。
但这有一个问题,需要投入一个先期款,不多十万。
可过了一段时间,你爸发现这老朋友的厂子根本毫无动静,他就打电话询问。
然后那个老朋友就会说,遇到一些麻烦,或者仔细算过发现预算不足,需要进一步投资。
有了之前那十万,不投又不行,于是乎只能追加。
几次追加后,哪怕你发现不对劲,也只能扼腕叹息,对方早就拉黑跑路一条龙了。
赵铭也是类似,主要是让这些人继续埋头往坑里跳。
现在还不算稳妥,等到后续所有资金投进去,赵铭才能算是彻底安心,现在也只是继续给这个套路上补丁。
“赵长官,这是我的五千大洋,您看看这字据....”
黄老板将自己的皮箱放在桌上摊开,里面赫然是一张张花花绿绿的纸币。
看到这些玩意赵铭眉头紧皱。
“不是大洋?这是什么?”赵铭皱眉。
“呵呵,赵长官,这是....军用票....”黄老板有些尴尬道。
“黄老板,看来我这个朋友还是不值得你认可啊,你就是这么对待朋友的?”赵铭语气中蕴含淡淡的不悦。
这还是赵铭第一次在他们面前发怒,哪怕仅有一丝,黄老板依旧大感压力。
忙不迭将箱子外层的军用票给拿出来放在一边。
“赵长官,误会误会,我本来是想带大洋的,但大洋太重太沉根本拿不了多少。
后来就想着带着一些小黄鱼,外面的军用票只是掩人耳目!”
说着话,表面一叠叠军用票被挪开,露出里面金铲铲的小黄鱼。
赵铭之所以恼火,自然也是因为这军用票。
军用票这玩意,如若在十几年前兴许还有点用,就是老袁上位的时候,各地军阀为筹措军饷发行的军用钞票。
不仅在当时仅仅在战地发行,就连流通时间也极短,后续就形同废纸。
那一团废纸出手,赵铭自然要表示表示不悦。
“黄老板,我当你是朋友,下不为例,可不要再让我失望了!”赵铭淡淡道。
“是是是!”
黄老板连连点头,额头都有些细汗渗出。
“赵长官您清点清点,都是真的小黄鱼,您可以掂量掂量这分量这质感。”
赵铭倒也没真的去仔细清点,而是随便扫了一眼小黄鱼的块数,就点了点头。
旋即着手拿出纸张开始书写起来,无非就是一张简单的字据,但为了让对方放心,赵铭将其写成借条的形式。
只要是借据,后续如若赵铭不还,这玩意多少是有点作用的。
目前时局虽然动荡,但上头的几个大佬的地盘都逐渐趋于稳定,遇到这种事,民众是有一定权利去举报的。
效果不一定多大,但肯定是有的。
见黄老板已经拿走了字据,唐老板也有些焦急的掏出自己的箱子。
他的也是一个皮箱不过更大,而且死沉死沉,打开一看全都是大洋。
一共两千大洋,赵铭这时也意识到一个问题。
后续这些人过来送钱,肯定不能继续用大洋了,不然这数目多了,估计得用货车来拖。
可用小黄鱼赵铭也不太想,因为他很清楚再过几个月,黄金就得大跌了,现在囤积黄金就是纯属大冤种。
正在赵铭思索该用什么货币代替这种交易方式时,韩老板却给他一个惊喜。
“赵长官,您看看,我这儿一共有价值三万大洋的银票,您看看行不行。”韩老板有些忐忑道。
皮箱打开果然里面露出一叠叠花花绿绿的纸币。
赵铭随手拿出一叠仔细看了看,眼眸就是一亮。
这些都是银票不假,但银票那也是具备极强流通性的。
当然这里所谓的银票不是前朝那些八大行那些手写的银票,其实也可以说是钞票。
其中纸币上方正中间写着‘中央银行’四个大字。
其次中间写着壹百圆三个更大的字,在左边印有孙先生的肖像。
赵铭仔细回忆了一下,这版本的中央银行钞票应该是24年广州发行的,到了26年改组为广东银行。
而现在的中央银行则是去年,也就是28年11月在南京创办的。
考虑到新版的中央银行钞票还没大规模铺开,这些应该是如今广东银行前身那版本的。
但依旧存在着极强的流通性,与大洋价值等同,因为这些钞票就是将大洋存入银行后的产物。
除了中央银行的钞票,这里还有交通银行的钞票。
这个交通银行非后世的那个,这是成立于光绪34年的银行,如今已经被定为官方银行之一,也是流通性极强十分广泛的货币了。
“可以,当然可以!”
赵铭点点头,也是看向众人嘱咐道,
“我考虑了一下,以后用大洋用小黄鱼交易都不是很方便,下次你们再来可以全都将手里的钱换成银行的钞票。
这样相对便携好携带。”
对此众人都没意见,本来也是,无论是大洋还是小黄鱼,数量多了,都是沉甸甸的十分不方便。
赵铭对此也只是权宜之计,如果到了抗战中后期,这些银行的钞票他也会尽可能换成国外货币。
没辙,他记得抗战中后期东洋人就开始大规模制造假币,给国内的金融市场造成巨大冲击。
目的就是让国内的经济彻底陷入瘫痪。
以前读书时,赵铭就看到历史书中描述过一段时期内,民众出行都需要用成捆成捆的钞票进行支付。
当然那都是后话。
将每人的钱财登记写下字据,众人均是皆大欢喜。
但在外人看来这或许是十分诡异的一幕。
收钱的反而没有这些送钱的开心,送钱的一个个笑的跟个二傻子似的。
第329章 明升暗降(加更5)
待送走了一众老板,赵铭瞥了眼迟迟不肯离去的老郭。
“还在这里做什么?我可没时间陪你了。”
“赵....赵长官,我现在没钱,您看能不能让我也.....”
老郭讪笑着,一副难为情的表情。
赵铭沉默了片刻,这才沉声道,“你确定要跟他们一样?”
其实此刻他的神情已经很严肃了,更像是在劝诫和忠告。
可这会的老郭已经也套进去了,压根就没听出来。
“赵长官,我其实有钱的,只是现在没带钱在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