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刚登基,成了美帝群主 第278节

  ……

  1879年,天津。

  “格兰特总统,您要再去一趟广州?”

  “是的……我有个国内朋友,说在广州有一个好朋友,需要我看一下。”

  “我这顺便想去看看他。”

  看到华盛顿的消息后,格兰特也准备动身了。

  “好朋友,姓什么?”

  “听罗斯福说姓孙?”

  格兰特也只留给李鸿章一个摸不着头脑的名字。

  “对了……听说你们国内,在十几年前,也打了一场内战……现如今,内战另外一方,还有人吗?他们在哪儿,我本人想要和他们聊一聊?”

  “内战?”

  “格兰特总统,您是说太平天国?”

  “对!内战过后,你们是怎么处理他们的……你也知道,我们也才过内战不久!哦,对,我们的内战和你们的内战结束差不多刚好,你们的处理方式,或许对眼下我们对南方的处理方式,有一些借鉴。”

  格兰特的一系列忽然行动,自然也是让清的官员们摸不着头脑。

  但对于这样一个贵客,他们自然不敢怠慢,格兰特的要求,得到一一满足。

  (本章完)

246.第246章 刘大夏到金陵的见闻!李东阳:陛下的底线超过任何人的想象!

  246.

  金陵,城郊。

  在儿子刘海源的搀扶之下,刘大夏从船上缓缓走下,入目的一切,让他迷茫而又陌生。

  “海源,这是金陵?”

  他发出疑问。

  “不是,这什么情况?”

  “怎么我才离开金陵一个多月,金陵这是干什么了?”

  不仅仅是刘大夏陌生,一个多月之前,刘海源离开金陵的时候,都没有这么大的变化。

  入目所及,全是忙碌的工人,热火朝天干活的场景,让刘海源怀疑来了一个假的金陵。

  要知道,这一个月大明的变化,简直可以算得上翻天覆地、风雨飘摇来形容。

  尤其是他们置身江西……基本上各地都有造反的主了,江西境内,除了几个大城,其余各地简直可以用烽火遍地,流民四起来形容,妥妥的一副大明末年之景。

  然而……到了金陵,呈现的场面就是那么魔幻,盛世繁华和乱世末年的景象,给他们强烈的冲击。

  尤其是此时此刻的金陵……

  刘海源一个月下船的码头,都搬迁到了城外十五里地,然而依旧繁华无比,至少入目所及,全是窝棚,全是干活的百姓。

  中间一条巨大的官道,延伸至巍峨的金陵城。

  官道很宽,大约百米!

  往来的人流和货物,泾渭分明。

  官道两旁,更是有一片片规划区,工地。

  来往的人,按照某种秩序,有条不紊的到各地工作。

  最引起刘大夏和刘海源瞩目的是,在宽大的官道中间……竟然有两根铁轨,铁轨上,是他们一种看不懂的车……这些车,用马匹在拉着,车厢里面,有的是人,有的是货物。

  这两根铁轨,竟然延伸到码头,进行最简单的货物交换或者运输。

  一切,都是如此的陌生。

  让刘大夏都不明白这世界发生了什么?

  总之,父子两彻底被金陵城外的变化给镇住了。

  之所以到金陵,刘大夏也是被漫天飞舞的假消息、各种消息给弄疑惑了。

  所以,想要亲自到金陵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

  哪儿想到,不看不要紧,一看就让他怀疑人生。

  “北方来的流民不要挤、不要慌!都有吃的……吃完直接在我们这里拿出你们的路引登记。无家可归也不要紧,我们金陵有的是工作,有的是窝棚……”

  “南方来的流民们也不要挤,到我们这边登记……”

  然后,更加让刘大夏震惊的一个场景出现了。

  伴随着他们走走看看,在原来的官道口,他们被一群流民所吸引。

  只是……

  面对这些令人头疼的流民,金陵方面显然早就做好了准备,有户部的官员在进行接待、安抚、指引、登记。

  “以工代赈……”

  “金陵有那么多粮食、物资吗?”

  刘大夏一下子就知道金陵方面处理流民的重要抓手了,但看着那些粥,他又起了一个疑问。

  然而,刘海源注定也不能回答这个情况了。

  刘大夏也没有多问,而是尽可能的把一切不合理的地方,尽收眼底。

  “流民走两边,百姓走中间……坐马车的来这边……探亲访友的走这边……”

  经历了简单的关卡后,刘大夏和刘海源,终于见到了熟人。

  “宾之!”

  “老尚书!”

  李东阳竟然已经亲自来这边迎接了他,两人简单的打了个招呼,刘大夏很快诧异的发现,李东阳变了。

  “宾之,怎么我感觉你……年轻了?”

  虽然才两三个月不见,但刘大夏能够确定,李东阳现在的精神状态很好,让他看起来都有些年轻了。

  “呵呵,老尚书,有么?”

  “可能是,有事情做了吧!”

  李东阳摸了摸自己的脸庞,随口说了一句。

  “有事情做?”

  刘大夏心头一动,忍不住问:“宾之,你又在这边当首辅了?”

  “呵呵!老尚书,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坐马车,还是走路?”

  李东阳摇摇头,并没有说什么,而是指了指马车和官道,似乎知道刘大夏现在有很多疑问。

  “先走一下吧……”

  刘大夏正堆积了那么多疑问,碰上一个懂行的,哪儿会放过。

  “行,猜到老尚书有很多疑问,那我们边走边说吧……”

  李东阳直接前面带路,刘大夏果断跟了上去。

  这一行人在忙碌快节奏的人群之中,显得有些突兀,他们显得尤为慢,但是……感觉都没有人太在意他们一般。

  行人们都不太在意。

  这又是一个疑问,李东阳也没有主动开口,刘大夏知道,他是在等自己开口。

  “宾之,那是什么?”

  刘大夏终于忍不住问出疑问,指着官道远处的一个个工地。

  “以工代赈,扩城、建城!”

  李东阳也看了一眼,回答得很简洁。

  “我知道……可……金陵有那么大能力扩城建城吗?”

  刘大夏对这个答案,并不满意。

  “有没有那么大的能力?我不知道有没有……反正,这是工部的事情!我和陛下一样,只要最终结果。”

  李东阳也知道刘大夏想要问什么,他稍微感叹了一句,看着一天一个样的金陵,他其实更加感慨。

  “宾之,别和我卖关子了,我想要问,户部、工部有那么多钱吗?这个建城的规模,相当于要扩建两三个金陵那么大的城了吧。现在全国烽烟四起,金陵却在搞这种……宾之,你和陛下就不担心……”

  刘大夏很迫切的想要知道这一切不合理的原因。

  “这个事情,怎么说呢?老尚书,我不知道怎么回答你!”

  李东阳停了一下,看他一眼,边走边道:“能够有的回答就是……在其位谋其政!这些事情,不在我的职权范围之内,全国的情况,也不是我担心就有用的,这一切,归他们总统府统筹,归陛下全权解释。”

  这还是自己认识的李东阳吗?

  刘大夏心头疑问更多了,甚至想细问李东阳,究竟到底发生了什么。

  你可是内阁首辅,这些东西都不过问……

  还有这些话,能够是从李东阳他们口中说出来的?

  “那这东西呢?”

  始终不是说话的地方,刘大夏又把这个疑问压在心头,直接转移话题,指向了两根铁轨。

  “这东西,听陛下说,叫火车……”

  “在铁上行驶的马车……”

  “是工部做的,工部说……这样的路,能节省很大的力,让马儿一次性能拉更多东西……”

  李东阳再次介绍初步运用的铁轨火车,这些东西,甚至是火车诞生之初,最原始的用法,有些路段,的确是用牛马牵引。

  “铁做的路……工部他们能有这种想法?”

  “这和我接触的工部,不一样啊。”

  又是一个陌生的领域,但刘大夏只是观察了几下,就知道这种运输原理,的确是比单纯的人挑马驼,要快捷方便一些。

  “老尚书,我要提醒你……金陵的工部,和先前京城的工部已经不一样……”

  “现在的工部和户部……是金陵人数最多,权力最大的部门……”

  “李善和刘进他们两个虽然没有入阁成为副总统……”

  “但绝对是总统府之下的第一人选……”

  “陛下已经批准,李善、刘进为北方内阁首辅、次辅……杨守随也从北方内阁的工部尚书,一跃而成北方内阁的三辅……”

  刘大夏对工部的感叹,何尝不是李东阳感触颇深的。

首节上一节278/34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