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在老太太嘴里,宣宗皇帝还就是个皮猴子!
我的护身符是皇帝!
您可倒好,拿着护身符的太爷爷,对付我!
您这是耍无赖,不讲武德啊。
“长公主殿下说的往事,老臣连听都不敢听呀。”王示弱。
含山公主却眯了眯眼睛,这个人难对付啊。
难怪皇帝派他来。
“殿下,您是皇室中人。”
“陛下对亲眷最是照顾。”
“贵府公子犯的事也算不得什么大事。”
王笑道:“只要向陛下认错,以陛下的仁慈,必然不会追究。”
皇帝对亲眷那是照顾吗?
那是亲手送人去死啊!
就差说一句,谁生的谁负责,生你们的人死了,去阴间找他们负责去。
含山公主慢慢站起来,对着北京紫禁城的方向跪下:“老身谢陛下恩典!”
这老太太,心机太深。
王又败了。
徐承宗默不作声,看着王和含山公主斗法。
“本宫这身子骨,太差了。”
含山公主绵里藏针:“真想入宫去见一见陛下的风采。”
“等他日去了地下,也能告诉父皇:当今皇帝,是如何眷恋亲情的。”
告诉太祖皇帝?
太祖皇帝会不会掀开棺材板,跳出来,把朱祁钰给打死!
咱的儿孙,是你想杀就杀的吗?你心里就没一点亲情吗?
真不知道太宗皇帝能不能帮忙说两句好话,求求情?
八成太宗皇帝已经被太祖皇帝打得鼻青脸肿了吧……
王都没法接。
也不敢接。
我说当今皇帝,您可倒好,用太祖皇帝压人。
不讲武德。
“罢了,今儿个是大喜的日子,不说这些烦心事了。”
含山公主给王个台阶下:“这几个不省心的,统统送入京师。”
“让陛下处置吧,本宫不过问了。”
尹玉和尹辉都慌了。
含山公主却瞥了他们两个一眼,两个人吓了一跳,立刻闭嘴。
“贵府大老爷可有好转的迹象?”
王却给含山公主上眼药。
含山公主眼睛微眯,怒意微闪:“劳大人费心了,这是他的命,该是什么样就什么样吧。”
王笑道:“还是长公主殿下看得开。”
“钦差大人可别我这糟老婆子打趣了。”
含山公主笑道:“虽然自称一声本宫,可就是个孤寡老人。”
“出嫁不久便丧夫,当了六十多年的寡妇。”
“老了老了儿孙不省心,魔障了一个,废了一个,还有个不省心的孙子。”
“这都是本宫的命啊。”
人家都把自己的伤疤露出来了。
谁还好意思没事就捅着玩?
王又碰个软钉子。
含山公主实在是厉害,换个人,怕是被气得跳脚。
可在她口里,却把自己形容成一个悲惨人物。
尹清的死,一直是个秘密。
朱祁钰怀疑是被太宗皇帝秘密处死的,或者说是尹清惊惧之下,自杀了的。
王出京之前,皇帝诏他密谈。
告诉他,含山公主府,是先帝留下来的暗探。
当时王还不信。
但现在,他信了七分。
一来是此人着实厉害,政治手腕很高。
二来,含山公主在正统朝,被倭郡王赐下凤冠,二人经常通信,信件在宫中却找不到了,具体内容也查不到了。
三来,一番试探之后,含山公主心里藏着大秘密。
“殿下福泽深厚,大老爷自然会早日康复,二老爷和大公子也会无事的。”
徐承宗竟让帮王说话。
王明显一愣,这个徐承宗到底是哪头的?
这个级别的谈话,范青连插嘴的机会都没有,只能屏风后面站着,能听到里面的话,但没机会插嘴,也不容他说话。
求订阅!
(本章完)
第254章 金忠出匣,分大族,析其产,逼缴认罪银,士族闻风丧胆!
“罢了,都是苦命人,何必互相难为,彼此算计呢!”
含山公主卖徐承宗一个面子:“王阁老,是否愿意和本宫开诚布公谈一谈?”
这场斗争,王完败。
王这个时候,就该告辞。
别看他是阁老,又是朝中老臣,这些在含山公主眼里,全都不管用。
哪怕皇帝来了,人家跟你说你爷爷小时候的故事,皇帝又能如何?
除非皇帝耍浑不吝,把她杀掉。
“王阁老,殿下并无恶意。”
“只是尹府阖家遭难,对殿下打击太大了。”
“还请恕罪。”
徐承宗开始和稀泥。
王不言不语,心里盘算着。
徐承宗继续道:“长公主殿下大寿,陛下也献上贺礼,足见陛下眷恋亲情。”
王继续装傻。
徐承宗在帮尹玉、尹辉叔侄开脱。
皇帝远在北直隶,具体调查案件的是钦差大臣,只要王稍微抬抬手,大案就能变成小案子。
可他低估了皇帝的决心,也高估了王的胆量。
王来南直隶,是纳投名状来了。
纳得不好。
他就得从阁老的位置上滚下去。
王还是不肯说话。
徐承宗笑容不减:“王阁老,大家都是为朝堂效力的,说直白一点,陛下震怒,无非是尹家奢侈无度,尹玉、尹辉终究是小节。”
这话说到点子上了。
哪个勋贵家没有两个纨绔子弟?哪个纨绔子弟手上没几条性命啊?
皇帝管过吗?
偏偏尹家,被皇帝特殊照顾。
不就是看上了尹家的钱,以及尹家和宣宗皇帝暗探的关系嘛。
含山公主拿出一封信:“这是本宫写给陛下的亲笔信,额外奉给中枢五十万两银子!”
“本宫散尽家财,也要给这不孝儿孙赎罪!”
“不求王阁老高抬贵手,只求王阁老给尹家宽限几天时间,等陛下亲笔批复到来,再行处置。”
“可以吗?”
含山公主前倨后恭。
王觉得含山公主很是脱节啊。
刚进这内堂时,尹家看似恭敬,实则处处是机锋,含山公主绵里藏针,笑里藏刀,说得他王哑口无言。
忽然就服软了。
真为了尹玉和尹辉?
不太像。
这里面有鬼。
含山公主亲笔信,估计就是交代先帝暗探的事情。
又愿意贿赂皇帝五十万两银子,说明尹家不差钱,也不怕露富,哪怕皇帝勒索更多,也愿意息事宁人。
这说明什么?隐藏着大事啊。
王忽然想到了画里的海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