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王还没琢磨明白。
“朕记得顾兴祖的叔叔,顾瞻娶了富顺郡主吧?”
朱祁钰不给他们反应的机会,话锋一转:“蜀王,朕没记错吧?”
“陛下要记性,富顺郡主的仪宾,就是顾瞻。”
蜀王心中惴惴。
顾兴祖已经被诛杀了,难道还要牵连富顺郡主?
富顺郡主是初代蜀王次女。
“可在京中?”朱祁钰问。
“回陛下,在的!”
朱祁钰却道:“如今宗室只存留三级,女不如男,也该酌情降爵。”
“这样吧,亲王嫡女为郡主,庶女封县主。”
“郡王嫡女封县主,庶女封乡君。”
“将军之女不予敕封,不予世袭,只封一代。”
“为国为朝有特殊贡献者,可加封,可加授,也可赐世券。”
重新划分后,就剩下郡主、县主和乡君三级。
而且,亲王是不轻易封的,这样一来,实际上就剩下两级,县主和乡君。
取消了郡君、县君。
又减少郡主和县主的数量。
省着现在京师,全是各种主,宗人府快被拖垮了,一群蛀虫。
“诸王意下如何?”
诸王敢说什么?能说什么?
“臣等没有异议!”诸王叩拜。
心里倒是在想,陛下的嫡女封公主,庶女是不是就封郡主呢?
想屁吃呢!
朕的女儿自然都是公主喽。
“那朕就让礼部,重新核实,没有爵位的革除玉牒,收回爵位,之前封赏的俸禄,不予追回。”
您要是再追回来,可就不是人了。
朱祁钰颔首:“诸王是理解朕的呀。”
“既如此,诸王回去后,好好劝劝各藩亲戚。”
“过了年,年后,听候圣旨,迁徙地方吧。”
诸王瞪圆了眼睛。
论绝,还得看你!
就是说,郡主的儿子,什么也不封了,下一代该干嘛干嘛去吧。
既然不是亲戚了,也就别想借光了,迁徙地方,充实边塞吧。
您给个富裕地方也行啊,挑的都是漠北、西北、东北,哪有一个好地方!
“对了,再加一条。”
“公主、郡主、县主、乡君夫婿,不许纳妾,不许沾染女瑟,一经发现,断其根!诛其族!”
“若朱家女人先薨逝,其夫君收回爵位,勒令其守灵至死,其子守孝十年!”
朱祁钰寒声道:“我朱家女人,下嫁给民间凡夫俗子!已是皇恩浩荡了!”
“为何朱家女人每每短寿?天不假年!”
“是不是在婆家受了气,没人给她们撑腰?才导致英年早逝的?”
“既然驸马都尉、仪宾等男人,靠了女人得了富贵。”
“若伺候不好女人,就去死吧!”
“这天下是姓朱的。”
“宗室里的朱家女人,不容亵渎!”
诸王冷汗涔涔。
没人把家里的女人当个玩意。
随便嫁出去,或者用来攀附权贵而已。
皇帝这条政令一出,怕是朱家女人愁嫁了。
哪个达官显贵愿意娶宗室女儿呀,这不是找罪受呢嘛。
从反向推理,不就看出来了:皇帝在限制宗室里的诸王,担心诸王用女儿,攀附权贵,最终尾大不掉。
“再加一条。”
“驸马、仪宾不建府邸,和公主、郡主等同住。”
“夫妻哪有不住在一起的?”
“公主府降规格,夫妻俩住得安心即可,没必要搞得富丽堂皇的,而嫁出去后,宫中和婆家都不许瞎管。”
“尤其是宫中那些作威作福的姑姑,统统该杀!”
“朱家女人生来就是受气的?”
“哼,以前没人管,朕来管!”
朱祁钰呵斥:“以后,太监的使用,也要改变,王府不许用太监,公主府可用四个太监,郡主、县主均不可使用太监!”
您就是要省钱。
建府邸多贵呀,您就是舍不得。
各王府、公主府用的太监,都是宫中支撑钱财的,皇帝这是裁撤这方面支出。
您是真抠儿呀。
诸王只能应声称是,太监该遣散遣散。
“还有,宗室女子的儿子,可优先荫入国子监,也可入宫当侍卫。”
“宗室女远嫁,需要宗人府同意方可。”
“朕不愿意其远嫁,是担心宗室女在外受气,没人给撑腰。”
“朕在京师,能给她们撑腰。”
“常德尚在宫中,皆因皇妃有孕,由她帮衬着两宫太后协理后宫。”
“在宗人府内,设一女宗正,由公主担任,成为定制。”
“负责管束宗室女,若宗室女在夫家受了气,皆可找女宗正主持公道;若宗室女欺凌夫家,也可找女宗正申诉。”
“待其子女长大成人后,也由女宗正妥善安置。”
“并且,既是宗室女当熟读诗书,调教子女,不能丢了皇室风范,宗室女要定期审查其家子女读书情况。”
“这样吧,再由宗人府,设一读书堂,由宗室长者担任监丞、博士等等,管束宗室子女学业,朕来亲自担任祭酒,宗正担任司业;女学则由女宗正担任司业。”
“第一个女宗正,就让常德担任吧。”
“她是朕的皇姐,身份、能力皆足以服众。”
诸王却闻听一个信号。
皇帝要给宗人府实权了。
“陛下为宗室女出头,宗室女眷必感恩皇恩!”诸王捡好听的说。
任命了女宗正。
肯定要任命左右宗正啊。
宗正是帮助宗人令协理政务的,位高权重。
“朕在想,宗正是该让亲王担任呢,还是郡王呢?”
原来钩子在这呢?
诸王心凉半截。
朱祁钰却叹了口气:“如今亲王很多,可等诸位仙去后,宗室里就没有亲王了。”
“制度定下来,反复摇摆,来回更改可不是什么好事,于国不利呀。”
诸王明白了。
您是铁了心要降吾等的王爵了。
蜀王怨毒地看了眼见死不救的诸王,咬牙道:“老臣愿意请降王爵,老臣毛遂自荐,愿意担任宗正!”
宗人令是漠北王。
漠北王被圈禁在南宫,主事的就是左宗正。
蜀王这老头聪明,想当宗人府的头头,用亲王爵来换。
“蜀王莫要着急。”
“朕只是还在思量。”
朱祁钰却幽幽道:“在今日殿中的,知道蜀王是自降爵位;”
“可外人,都会以为是朕不守规矩,降了蜀王的爵位。”
“这三人成虎,满城风雨。”
“朕的名声已经够坏的了,可承受不起这等骂名。”
蜀王傻眼了,您的意思是,让我自己犯错,然后削掉亲王爵呗?
您咋想得这么美呢!
存在感很低的肃王决定争一争这个宗正。
结果荆王却爬出来,哭泣道:“微臣愿意降格为郡王,求陛下赏微臣个宗正坐坐,微臣一定处处让陛下顺心。”
新荆王的上位路途很戏剧。
朱祁钰看向他。
荆王更狠,直接站起来,朝着门口走:“不要拦着本王,本王疯了!”
推开太监,推开殿门,在庭院里跑了一圈。
然后进来请罪:“微臣悖逆,求陛下降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