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不一样了,有土地就能栽种粮食,朝鲜不该独立建国,侧塌之卧岂容他人鼾睡?”
于谦让太监取来朝鲜地图。
“陛下此言甚是,我中原改朝换代之时,朝鲜都会侵吞我中原领土。”
“而当中原文明强盛,朝鲜又装作恭顺,做我天朝附属国。”
“其实历朝历代,咱们对朝鲜的恩赏都是极多的,偏偏朝鲜是养不熟的。”
“以前是朝鲜贫困,国朝看不上那烂地。”
“如今不一样了。”
“微臣以为,等女真离开朝鲜,朝鲜必然满目疮痍,只能求助于国朝。”
“国朝可水路两路,入驻朝鲜。”
“以帮助朝鲜为名,侵吞朝鲜!”
于谦认真道。
他说的水路,指的是盖州造船厂。
毕竟等朝鲜求助,再出兵,一来一回的,怕是要三年后了。
“邢国公之言,深得朕心。”
朱祁钰指着地图:“倭寇之所以在国朝沿海泛滥,是因为我国距离我国甚远。”
“但朝鲜就不一样了,朝鲜在倭国头上,派遣小船则可进入倭国。”
“等国朝占据朝鲜,则可随时挥师杀入倭国。”
“朕要下旨质问倭王,褫夺倭王王位!”
倭寇是谁,您还不清楚吗?
您是想剪除倭寇呢,还是想剪除海商呢?
而且,您之前说要让百姓三年内吃得起盐,这是要对两淮盐商动手了。
胡想劝。
但看见皇帝正在兴头上,便没说什么。
但眼神中充满忧愁。
于谦跪在地上:“侵吞朝鲜,微臣请战!”
耿九畴、白圭也跪在地上。
“朝鲜算不上强敌,无须邢国公出战。”
朱祁钰笑着说。
“陛下,侵吞朝鲜毫无难度。”
“但我大明积累百年的良好口碑可就要崩塌了。”
“您让朵干都司、乌斯都司、安南、东吁等国如何看大明?”王跪在地上,认真道。
“王卿,你认为大明的口碑,还有吗?”
“连麓川都打不过。”
“天朝上国,无非是咱们自吹自擂。”
“那些夷国,根本就不把大明放在眼里。”
“朵甘和乌斯就老实吗?他们私自撤了都司,改为宣慰司,这是要脱离我大明而去啊!”
“至于什么口碑,这些国家的土地,朕都要了,他们的国民,朕不要。”
“朕就这么霸道,他们又能如何?”
朱祁钰反问王。
王哑然:“陛下……”
“王卿,以前说这些领土,种不出粮食来,咱们大明不要。”
“现在有玉米三宝在手,哪里都能种出粮食来。”
“那么天下的土地,就都该入我大明之手。”
“只有汉人,才配拥有阳光下的土地!”
“朕讨厌汉人之外的人!任何人,朕深恶之!”
“他们不配为人!”
“朕也不把他们当成人!”
朱祁钰语气平淡,这才是他的真心话。
“陛下要学蒙古人,攻打一城,便屠一城吗?”王虽然善出毒计,却觉得如此做法,有伤天德。
正因如此,大元国祚才不长久的。
朝臣都看向皇帝。
朱祁钰则沉吟:“朕还没想好如何处置异邦之民,若蒙元之法好,便用蒙元之法;若不好,咱们再商议吧。”
王松了口气。
“但有几个国家,朕不要看到任何人活着,比如倭国、东吁、安南……”
王表情僵硬,您这不是还行蒙元之法吗?
“好了,今天是个好日子,不提这些烦心事。”
朱祁钰笑道:“如今诸王在京师,地方上的王府封地,全都划归地方,阁部看情况合并进入各府。”
“还有,有些府太大,有些府太小,小的合并,大的拆分,阁部重新划分天下各府。”
“臣等遵旨。”朝臣跪下。
而在广东。
欧信正在清扫罗定州。
他几乎每日都能收到朝堂封赏旨意。
他都习惯了。
和维嫉妒得眼珠子都蓝了,但他只得到一封恩赏圣旨,还只是赏了些财货。
他已经被方瑛调任做欧信的副手。
现在欧信到底什么官,谁也搞不清楚,因为朝中天天都有奏章升官。
欧信收到儿子欧镗的信件,脸上露出了笑容:“这混小子……陛下君恩深重啊。”
报答皇帝的唯一办法,就是做出更大的功绩。
“出兵!”
欧信手中兵马近二十万。
扫平罗定州后,兵进高州府,推平土司。
雷州府和廉州府,已经被划入广西,而高州府被一切两半,东边归广东,西边归广西。
而广东布政使则上书朝堂。
认为这样划分后,广东面积锐减,不利于税收。
朝堂便把梧州府和平乐府划归广东。
梧州府南部的陆川、博白划给广西,方便广西控制雷州府。
就使得广东丢了块富庶的沿海地,多了块贫穷的山地。
所以广东官员上下不满。
对欧信的军粮补给,十分不上心。
导致欧信行军速度变慢。
“又不够吃了?”
欧信看了眼信宜城头:“他娘的,不给军队吃饱饭,难道让军队哗变吗?”
欧信晒得皮肤黝黑,光着膀子,和土人兵卒一起吃饭。
他没架子,还在学土话,土人兵卒比较敬爱他。
“大人,此事不宜大动干戈!”和维抓住欧信。
欧信拂开他:“你懂什么!”
“大人,咱们毕竟是广西兵,来了广东,自然要看人家脸色。”和维懂官场里的弯弯绕绕。
欧信也懂。
但是,他手下二十万大军啊。
从罗定州出来一路南行,又累又饿,都靠沿途城池补给。
在函口就没吃饱,到了怀乡也没吃饱,好不容易到了大城信宜,想吃顿饱的,结果送来的饭更少了。
难道信宜知县,就不怕这二十万大军哗变,打破了这个破县城吗?
“看什么脸色?”
“本官受两广总督节制,方总督下令让吾等清理广东。”
“为何广东官员不听话?”
欧信恼怒。
和维拽着他:“你小点声!”
“小声什么!”
“他们敢做,还不让本官说了?”
欧信目光森然地看了眼这破城池:“当兵的要是吃不饱,可就指不定干出点什么了!”
“我的祖宗啊!”
和维吓惨了:“攻打县城,就是造反!你疯了?”
“再压一压,说不定过了信宜,就有足够吃的了。”
“要不你先写信给方总督,等方总督回复,再说。”
若都是汉兵,吃不饱也就罢了。
偏偏这些都是土兵啊。
都是从各地收拢来的土兵,能让他们听话,就得让人家吃饱饭。
吃饱了还不好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