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啊,管制太甚,反而会引起反弹。
管制越重,反弹越大。
胡深深地看了眼皇帝,幽幽一叹。
“靖江王进献来的童女,全部进入医学局,由谈选侍亲自教导医术,以后也能为朝堂效力。”
朱祁钰安置好这些孩子,目光一闪:“靖江王就在门口,尔等下朝的时候,扇完了耳光再走!”
然后宣布下朝。
朱祁钰心情不错,让人去藏书阁,把武经七书找出来。
“皇爷,还有本武经总要,可用?”从藏书阁回来的谷有之,气喘吁吁地问。
“要!”
朱祁钰接过来书册:“把武学有关的书籍,全都找出来,交给经厂刊刻几套,送去讲武堂。”
“冯孝,你亲自去盯着,讲武堂务必要大,简陋些无妨,琼华岛上的建筑都可以用。”
“让蒯祥亲自去盯着。”
冯孝知道,皇爷十分重视讲武堂:“奴婢遵旨。”
朱祁钰翻开《黄石公三略》。
很快,谷有之带回来十几本书:《阴符经》、南宋陈傅良撰的《历代兵制》、陈规、汤涛编纂的《守城录》等等。
“大明也该有兵书啊!”
朱祁钰目光闪烁:“该让朝中的老将,一起汇编成一本书,把他们的宝贵经验,传承下来。”
“等编纂成功了,朕亲自做序!”
“让每个讲武堂出来的武生,都熟读于心。”
“皇爷壮志凌云。”谷有之拍个马屁。
朱祁钰瞥了他一眼:“交给经厂刊刻,然后送去讲武堂,那些老将肚子里没多少墨水,派几个对兵法韬略感兴趣的翰林过去,帮着他们,读懂这些书,再编纂一本讲材出来。”
“奴婢遵旨!”
朱祁钰放下兵书,装不下去了,实在看不懂。
还是继续批阅奏章吧。
“冯孝,朕的柿子,可以吃了吗?”朱祁钰歪头问冯孝。
冯孝担心,柿子树有毒,所以先让狗服用后,要过几天,确定狗无事后,再让太监吃,又过几天太监无事,让宫女吃……
反复确定无事后,才能给皇爷食用。
“皇爷,还要再等三天。”冯孝回禀。
“你可别把朕的六月柿都吃光了啊!”朱祁钰瞪了他一眼。
冯孝不敢应答。
和柿子相比,皇爷的性命是天底下一等一重要的事。
“皇爷,广州市舶司送来的密奏。”怀恩从外面进来,满头大汗。
“快呈上来!”朱祁钰眼睛一亮。
又有傻鸟举报章节,还得修改,红眼病是真多啊,这本书都扑街了,作者完全在为爱发电,居然还有人盯着,这心里多阴暗啊……不要怪作者多写实事情节了,写得爽的就被举报,都是他们逼的……作者当初开书时承诺写三五百万,还会坚持写到三百万以上的,大纲是五百万字的,感谢订阅的大佬们,为了你们,作者也会写完的!
(本章完)
第135章 朕做了一个梦!(端午节快乐!)
啪!
一个耳光甩在朱佐敬的脸上!
朱佐敬站在奉天广场上,瑟瑟发抖。
整张脸都被扇花了,这些文臣看似弱不禁风,打耳光的时候,却个个用力!
皇帝哪里是不罚他啊!
是要罚死他啊!
朱佐敬摇摇晃晃,旁边有两个太医候着,他倒下就给及时医治,然后让他站起来,接着挨打。
朱佐敬哀嚎。
皇帝诏天下藩王入京,能活着出京的,又剩下几个人啊?
看透了,这皇帝就是个残暴之君!
朝堂上,都是千古佞臣!
没有一个好东西!
朱佐敬在风中凌乱,消息禀报到朱祁钰耳朵里。
朱祁钰嘴角翘起:“没有装晕,倒是条汉子,没丢老朱家的脸。”
“皇爷,天家人终究是有气节的!”冯孝溜须拍马。
朱祁钰不置可否:“可收到藩王的奏报?”
“回皇爷,湖广诸王已经启程入京。”冯孝回禀。
“看吧,畏威而不怀德,没人听朕的圣旨,拿朕的圣旨当擦屁股纸。只有大军到了眼前,才会恐惧、才会害怕。”
朱祁钰压根就不担心他们造反。
因为经过太宗、宣宗皇帝的削藩,亲王府卫队人数在六千余人左右,这些人又被各大势力渗透,陪着藩王胡闹还行,造反就算了吧。
李震、杨信率领的兵丁,虽然人少,却都装备着火器,又沿途剿匪,收拢悍匪入营,势力愈发壮大。
有哪个不开眼的藩王造反,旦夕可灭。
范广率领的京营,也在督促西北诸王启程入京。
“商贾入京情况呢?”朱祁钰问。
“回禀皇爷,根据驿递传来的信报,天下商贾都在入京的路上。”
冯孝小心翼翼道:“先入京的,多为商贾中的旁系支脉,入了京,也只是做了些小生意而已,不敢和皇家商行争锋。”
他们倒是谨慎。
“你亲自出宫,把在京中的商贾头目,组织起来,去西华门,朕要跟他们谈谈。”
朱祁钰没让他们进宫。
因为上次杀得太狠,商贾对宫中恐惧万分,说让他们进宫,容易其反效果。
再者,商贾有何资格入宫?
以前那是没办法,他不敢出宫,现在京畿尽在掌握,自然不肯坏了规矩。
“皇爷打算何时诏见商贾?”冯孝问。
“明日下了早朝吧。”
朱祁钰准备重用商贾了。
无商不富,想让民间富起来,自然得发展商业。
但这个商业,却要控制他手里才行。
叮嘱完毕,他才打开广州市舶司传来的密奏。
是市舶司的提督太监传来的,密奏中,他形容有一株如甘蔗般的植物,结出金皇.瑟的棒状果实,看着十分喜人好看。
根据卖货的番邦使者说,此物能食用,味道甘甜,十分好吃。
“玉米?”
朱祁钰猛地站起来,眼睛发亮。
却又不敢相信,又反复阅读一遍,可惜提督太监刘玉,没画出来,只是描述出个大概。
但怎么看,都像是玉米!
“真是玉米?”
朱祁钰又看了一遍密奏,反反复复看了十几遍,好像真的是。
“传旨,让刘玉带着这株植物,火速入京!”
朱祁钰的心情,没法用激动来形容。
因为他不敢激动,他担心刘玉送来的植物,万一不是玉米,让他空欢喜一场。
也不是兴奋,因为这个年代的玉米,能否在寒冷气候、恶劣土壤中生存,还是个未知数。
至于高产就不用想了,能种植出来,就不错了。
反正他此刻的心情五味陈杂,十分复杂。
“怀恩!用八百里加急送去!让刘玉火速入京,沿路让各卫所派兵护送,那株植物,一定不能出事!”
朱祁钰厉喝:“告诉刘玉,植物死了,朕就摘了他的狗头!”
“奴婢遵旨!”怀恩磕头。
“走水路,要快!”
朱祁钰还是着急了。
这可是玉米啊,有了它,就能让西北吃饱肚子了,就能开发辽东了!
怀恩出了勤政殿。
朱祁钰却静不下心来。
来回走了几趟,勉强让自己冷静下来。
不能让人看出破绽。
他是鸠占鹊巢的,不能让人怀疑。
可他之前并没注意这些,对高产、适应寒冷地区的作物言之凿凿,仿佛他见过一般。
若是被有心人揣摩,就会发现,他仿佛开了天眼,有些事,仿佛生而知之。
可在景泰八年之前,他却并不知道。
这是个最大的破绽!
一旦被人揭开,很有可能对他不利。
“该怎么掩饰呢?”朱祁钰指尖敲打案几。
以前他没注意,导致破绽百出。
以前他没随意杀人,百官也不会彻底研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