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罕见的沉默。
他也在审视自己这个一手带大的弟弟,他对皇位到底有几分垂涎之意?
可从目前来看,信王似乎真的没有对皇位的垂涎之心。
说实话,让他将皇位从自己这一支,转移到弟弟那一支,他心里肯定是不愿意的。
儿子供奉父亲,天经地义,弟弟供奉哥哥,有点扯了。
不过,因为景泰帝的火化成灰,在民间出现了火葬,这几年有火葬和土葬两种办法,虽然仍以土葬为主,却还是有人选择了火葬的。
毕竟历代皇帝火葬的很多,就有大臣带头,比如张居正,就带头火葬。
民间虽然不强制,但火葬已经成为了一种风靡势头。
火葬成风后,很多民俗也就没了。
死后究竟有灵魂吗?
如今已经成为一个课题。
还是六大教都在研究的问题,六大教都有各自的解说,可谓众说纷纭。
随着电力革命,香火祭祀已经逐渐被淘汰了。
关键是基教和伊教是反对祭祀的,两教信徒就反对祭祀,两教在民间基本盘不小。
而随着工作愈发繁忙、人流四处流通等社会因素,香火祭祀已经明显衰落了。
所以,天启帝说实话并不太在乎所谓的香火。
人死后就什么都没有了。
那么皇位传给弟弟,和庶子又有什么区别呢?
要说亲昵,信王和云郡王比,他肯定更亲信王。
朱由检冷汗涌出额头,皇帝越不说话,他心里越没底。
说他心里一点都不觊觎皇位,那是扯淡的。
他祖父培养他们兄弟的时候,就说过,他们兄弟会成为未来皇族的支柱,双剑合璧,才能让皇族稳固。
他今年五十七岁了,要说一点理想都没有,自己都不信。
可皇位,是他从小就知道,自己是根本没资格触碰的。
他是庶子!
这就决定了他,没有继承皇位的可能!
大明是嫡长子继承制,从来没变过。
天启帝的皇后,有且只有一个儿子,就是病逝的太子。
哪怕现在,天启帝只有一个庶子,和他一样拥有继承权,他也不敢奢求大位。
换做是他,他肯定舍不得将皇位给兄弟的。
他自己都做不到,怎么要求别人做到呢?
朱由校伸出手掌,垂在他面前。
朱由检轻吐口浊气,抓住兄长的手试图站起来。
“你怎知朕没有将皇位传给你的心呢?”
朱由校一句话,直接把朱由检吓得跪在地上,脸色惨白:“求陛下切莫胡说,陛下尚有子嗣,如何兄终弟及?岂不乱了皇位传承之法?”
“你叫我什么?”朱由校问他。
“陛……兄长!”朱由检声音颤抖。
“太子是害死的吗?”朱由校忽然问他,眼睛直勾勾地看着他。
“兄长啊,我若害死太子,就让我朱由检全家被车撞死!”朱由检发毒誓,眼睛毫不畏惧地看着朱由校。
不是他。
也对,太子病了两年,想尽一切办法,都没有治好。
不是有人害死的。
是朕多疑了。
天启帝抓住他发誓的手:“我不会怀疑你的,你是我的亲弟弟。”
可他的眼神,却盯着朱由检。
朱由检一直看着他。
人的眼睛是不会骗人的。
朱由校慢慢笑了起来,抓着他的手走进乾清宫,指着太子坐的位置:“坐这!”
“臣不敢!”朱由检真的不敢。
“朕让你坐!”
朱由校让他站过来:“听朕说,朕做这个决定,也是思前想后,经过很长时间思想斗争的,深思熟虑的结果。”
朱由检还是不肯坐,这是兄长的考验。
从太子死后,就一直在考验他。
没错。
民间流言纷飞,皇帝不可能不知道的。
可他佯装不知,故意让舆论发酵。
然后躲在暗处,观察信王和云郡王。
信王并没有解释,而是立刻入宫请罪。
几番试探。
哪怕走到这一步,也都是试探。
朱由检如履薄冰,说错一句话,他就会皇位绝缘。
“坐下,听朕说。”
朱由检居然席地而坐,就坐在朱由校的脚下。
无论朱由校怎样让他起来,他都不肯动。
“罢了,就由你吧。”
“你该知道,现在的国内形势和国际形势,对皇帝制都不乐观,朕这皇帝做得如履薄冰。”
“不知道哪天,皇帝就没了。”
“所以祖父在时,就制定了皇族培养计划,培养皇族中一切可以培养的人,包括公主、郡主,都进行了政治培养。”
“随着张居正死后,皇帝制受到的冲击越来越大。”
“有时候,朕都觉得无力应对。”
“云郡王本就是庸碌之才,根本没有治理天下的能力,更没有治理天下的经验。”
“纵然他是朕的亲儿子,那又如何?”
“大明不能亡于他手!”
“而且。”
“朕希望,大明宗室自朕而起,永远团结友爱,不要因为皇位之争,而伤及骨肉。”
“朕欲效仿大理段氏,将皇位让给有能力的人。”
“朕的儿子,你只要给他一场富贵便是。”
朱由校一直在观察朱由检的微表情。
居高临下地看,看得十分清楚。
后面会传世界地图,好像每天就能传三张,白天看哦
(本章完)
第476章 战后复苏:兄终弟及(七)
这是朱由检距离皇位最近的一次。
也是最远的距离。
如果他有一句话说得不对,他可能就会被处死。
“臣弟幼时,确实对皇位产生过垂涎。”
“可看见祖父为社稷而死,父皇御极后迅速消瘦,臣弟愈发明白世祖皇帝语录的深意,皇帝是责任,而不是享乐。”
“皇帝势单力孤,要把朋友搞得多多的,同心竭力,才能把天下治理好。”
“世祖皇帝的话,句句充满深意。”
“随着国家大势不停改变,现在的时代区别于以往所有时代,这是一个与皇权相悖的时代了。”
“臣弟非常清楚,凭借一人之力,无法阻挡大势的浪潮。”
“必须要宗室、勋贵都团结起来。”
“所以,臣弟对大位没有太大的觊觎之心,而是希望宗室能和睦相处,共同抵挡时代的浪潮。”
朱由检一个字都不敢说奢求皇位。
但是,他却点出对未来的担忧。
凭云郡王的能力,是当不了这个国家皇帝的。
天启帝眯着眼,其实对于时代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世祖皇帝一力推动的。
他其实一直都没想明白。
世祖皇帝作为皇帝,为什么这么懂民间泥腿子?
而且,皇帝和发展,肯定是相悖的。
满清的愚民政策,简直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你想都是有罪的,所以满清的统治才登峰造极,如果没有外国的战舰大炮,满清还能统治五百年。
因为统治的都是傻子啊!
大明则不一样,世祖皇帝拼命放开限制,百姓不学,就用鞭子抽他们学习,百姓不参政,皇帝就按着他们脑袋参政,百姓不说话,皇帝就掰开他们的嘴让他们说……
世祖皇帝做了太多太多,有利于大明的事情了。
可这些,都不利于皇族。
皇族的日子愈发艰难,和他所做的事情息息相关。
甚至,现在的皇帝想改变政治生态,也改变不了,因为民间有舆论权,能直接骂到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