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第1729节

  “也怪朕,让他从小兵直接变成了将军,培养出来他的骄傲的性情,其实是害了他。”

  “这些年朕也在反思,之后也很少这样提拔人。”

  “二十八,陈韶。”

  “陈韶排这般靠后,主要是朕耽搁了他。”

  “他是勋贵,却是朕的侍卫头子。”

  “朕一刻都离不开他,除了他朕谁都不信。”

  “后来才外放出去,让他建功立业。”

  “说实话,他统兵水平真的不行,但军中将士却愿意为他效力,因为他特别大方,赏罚分明,而且会将自己的俸禄拿出来,支援贫困的军士。”

  “朕没少故意送给他战功,可陈韶从来不要,不该拿的,他分毫不取。”

  “这就是陈韶。”

  “二十九,刘宁。”

  “刘宁打仗着实惊艳,他和王信、王离都不一样,他打仗像是在雕琢一个艺术品。”

  “朕有时候都看不懂刘宁,他是在打仗啊,还是在搞艺术。”

  “此人你一定要用好他,他未来前途不可估量。”

  (待续)

  困得不行了,先睡了

  为了赶进度,不定时加更,因为没推荐了,不用考虑均订了,就没必要都是万字章了,会适当拆分的

  (本章完)

第449章 大限将至:大明版图

  “第三十,宋杰。”

  “宋杰是朕的侍卫出身,虽是正经侯爵,实则出身朕的侍卫。”

  “朕太了解他了,他最大的优点,就是忠心。”

  “若统兵十万以上,朕最放心的人就是宋杰。”

  “因为他没能力造反。”

  “而且,他又和朕有姻亲,世代勋贵,他没有造反的动机。”

  “所以,每逢大战,朕必派他统兵,他在,朕放心。”

  “宋伟和他不一样,宋杰让朕特别放心,他不善统兵,但会将权力下放,并为朕举荐人才。”

  “宋伟则是自认为有两把刷子,且朕也认为他有能力,事实证明是朕看走眼了,他能力着实一般。”

  “而且,宋伟不幸,死在了征途中。”

  朱祁钰道:“三十一,毛忠。”

  “毛忠有名将之资,明明一个军人,却搀和进政治之中,所以朕讨厌他,也就不太用他。”

  “压了几年,算是磨平了他的棱角。”

  “这才为朕所用。”

  “也立下一下功勋,可他明明岁数那么大,非要独领一支军队,最终病死在沙场上,导致他带走的大军损失惨重,这是过。”

  “所以,朕没有追赠毛忠国公之爵,仅以侯爵礼下葬,且葬礼办得并不风光。”

  “三十二,龚永吉。”

  “龚永吉此人,你印象不深,但大明在对马岛的战略经营,完全是他一手做的。”

  “他是文官,是朕求他做勋贵的。”

  “他在对马岛十年,病死在岛上,朕将一座岛礁,命名为永吉礁,纪念他的功劳。”

  “大明能威慑倭国,操纵倭国,能从倭国随便征兵,龚永吉功劳最大。”

  “三十三,胡。”

  “胡若活下去,必然进前十,奈何天妒英才啊。”

  “三十四,于冕。”

  “于冕比于康厉害得多,不过,论稳重,还是于康更好,于康有他父亲之风,且没有他父亲的傲气。”

  “而于冕学到了于谦的皮毛,也继承了他的傲气,所以排名不高。”

  “三十五,许宁。”

  “许宁是许泰的父亲,许贵的儿子,许宁没有辜负朕的期望,终于成长为一代名将。”

  “只是可惜,许宁在魏国战场上,中流矢身亡,不然排名还能靠前。”

  “三十六,郭懋。”

  “郭懋的功劳,在于发现新大陆,反而战场上的功勋不多。”

  “大明能得到全世界,跟他关系极大。”

  “荣封国公,是朕对他成绩的肯定。”

  “三十七,房能。”

  “房能大智若愚,若重剑无锋。”

  “他是朕一点点磨砺出来的名将,朕一直认为,他是朕的徐晃。”

  “稳重、靠谱,朕将难题交给他,他一定能妥善解决,且从不邀功,他是朕最信任的将领之一。”

  “他从来没单独领军过,但所有攻坚任务,都会交给他,他总会按部就班的完成。”

  “可他晚年纳妾不祥,被妾室联合奸夫,毒害而死,可惜了朕的名将。”

  朱祁钰有点唏嘘房能。

  “第三十八,李杲。”

  “李杲的能力还没有完全显露出来,他在你手上,一定会大放异彩的。”

  “三十九,王离。”

  “王离出身农家,因为在军队中作战出色,被遴选进入武学,又因为用功读书,被于谦看重,成为于谦的好学生。”

  “王离未来前途不可限量,他的时代快要来了。”

  “第四十,伊旭春。”

  “他是倭人,因作战勇猛,而得到上级提携,一步步爬到了国公位置。”

  “可惜他生不出儿子,爵位无法传承。”

  “纳了二百多个妾室,最终被妾室害死,也是可怜。”

  “四十一,于康。”

  “于康朕说过了。”

  “四十二,仇钺。”

  “仇钺此人,功利心甚重,惯会杀良冒功,此人有名将之实,却无名将之品德,此人要慎用。”

  朱祁钰对仇钺印象不好,许泰功利心也重,但不会杀良冒功。

  仇钺不止一次这样做,屡次警告死不悔改,且每次出征,必斩几万头颅充作战功。

  他压根就不是去藩国立功的,单纯是去杀夷人的。

  “四十三,毛荣。”

  “毛荣也非名将之资,是毛海一手带起来的。”

  “第四十四,朱仪。”

  “朱仪也没有名将之资,而且他是正统帝的人,夺门之变时,他家明确站在正统帝那边。”

  “朕没杀他,并且用他统兵。”

  “他被朕吓破胆子了,朕给一百万大军,他也不敢造反,因为没人听他的。”

  “朕为了戏弄他,每逢打仗都让他去。”

  “现在想想也挺可笑的,不过,也将他练成了名将。”

  “后期,派他出征,恰恰说明朕放心他。”

  “朱仪每逢战争,必然给朕交上来一份完美的答卷。”

  “晚年他也是极为谨慎,从不多说话。”

  “他的儿子朱辅也不错,虽不是名将,也是个可用的干练之才。”

  “这人得逼一逼。”

  “四十五,徐贤。”

  “徐贤刚继承爵位的时候,就是个二愣子,没少办错事,打败仗。”

  “他懂得沉下心来学习,他资质并不出色,却一点点进化成了名将,他四十岁时还只是个顶级将领而已,单独领五千大军是极限。”

  “五十岁时,能领一万大军。”

  “六十岁时,他竟能指挥五万人的战役,且打得可圈可点,已经是顶级名将了。”

  “七十岁时,完全能独当一面了。”

  “徐贤厉害之处,在于不停进化,连朕都诧异,七十岁的他还在不断进步。”

  “反而把范压了下去。”

  “实至名归。”

  “第四十六,范。”

  “范广的儿子,算不得名将,但统兵极为可靠,他没有大胜的经历,也没有大败的经历,很多战争他都参与过。”

  “作为异姓王的儿子,无论是军中还在家中,朕都没收到过言官对他的举报。”

  “他极为低调,低调到让人忽略到京师还有这样一个顶级将才,叫他一声名将,够格。”

  “范在朕身边几年,朕就发现他超脱一般人的稳重。”

  “老四,名将,并不是只形容那种惊艳之辈的,反而像范、朱仪、房能这样的,才会真的让人安心。”

  “神英打仗惊艳,可他出征,朕都会提心吊胆,神英思维跳脱,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他出征必定弹劾奏疏不断,朕都心烦。”

  “反而房能、范出征,朕从来不需要担心。”

  “你比神英厉害,但出征,朕就不安心。”

  朱见漭老脸一红。

首节上一节1729/179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