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元明的儒家思想,是一个吗?
都不是啊。
各朝各代都有自己的统治思想,然后装进儒家思想了,把锅丢给孔子,丢给朱熹。
他俩冤不冤枉?
死人不会说话的。
确实,把他们封为圣人了,可这个圣,恰恰是个屎坑,这些圣人蹲在里面,浑身难受。
如果孔子能说话,估计能把历朝统治者打死,这些思想真出自孔子吗?
都出自解读!
孔子的棺材板都盖不住了。
别以为,儒家思想在后世就被抛弃了,其实一直在用,换个皮而已。
不管到什么时代,就会发现,儒家思想最符合中国人的思想,这东西被刻进骨髓,刻进基因了。
最关键的是,这套思想是最能统治百姓的好思想,最有利于统治的东西,傻子才扔掉呢!
换皮,有换皮的原因。
朱祁钰完全可以自己创造一套思想,不,准确地讲换一层皮,新瓶装旧酒。
可是,不就图个名吗?
思想这东西,越玄越好,越万金油越好。
找一些玄词儿,弄一些普世道理,就是思想,跟鸡汤差不多,就是鸡汤写的太明白了。
可能摆脱儒家思想吗?
摆脱不了的。
脱离了儒家思想,华夏人看不懂,最后还得用儒家思想解释一遍,那不还是回来了吗?
所以,大明进入一个崭新的大时代,儒家思想却没变。
可是,如果看景泰八年前的儒家思想,再看看景泰六十九年的儒家思想,就会发现,截然不同。
确实还是书里那番话,但解读之后,赋予了新时代使命。
要不咋说,朱祁钰其实也可以包装成圣人的。
他确实没有写理论的能力,但他可以让官员来写呀,太祖皇帝研究的家谱厉不厉害,是有起名局的,皇族的名字,都是起名局起出来的,但功劳都是太祖的。
朱祁钰也可以依样画瓢。
十全老人不就这么来的吗?
朱祁钰不屑如此,他始终认为,弄一套新理论,徒劳无功,兜兜转转还会回来的。
也就没弄。
到了晚年后悔了,谁不想成圣呢?
进屎坑也愿意呀,身后名多重要呀,被人祭祀,就算抬出来鞭尸,也比被人遗忘好呀。
人到了不同年纪,就会有不同年纪不该有的烦恼。
他早就该把理论弄出来,然后让天下人去学,把自己学成圣人。
所以,朱祁钰想用一篇分配论塑金身,成圣。
可官员们受不了啊。
我们的家当,都被老皇帝索要走了。
我们才是最亏的好不?
那些都是我们家族辛辛苦苦赚的,老皇帝要走了,用这些钱,自己成神成圣,我们咋办?
朱见漭这几天有点琢磨明白了,老皇帝哪里是捐钱出去呀,而是索要天下钱财入皇家呀。
这个所谓的财富运营公司,肯定是皇家掌握绝对话语权。
那么,这钱到底是谁的?
肯定是皇家的呀。
皇家拿出全部积蓄,实现了财富翻倍。
到时候拿出来一点往民间撒一撒,剩下的大头不还是皇家的吗。
这算计,是真阴啊。
他爹真够高阴险啊。
朱见漭以前没细琢磨,现在越琢磨越觉得他爹真坏。
自始至终,都在算计天下百姓,也在算计朝廷诸卿,算计自己的身后名。
随着禅让失败,老爷子已经不相信朝中诸卿所谓的忠诚了,他就另辟蹊径,走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为了当千古第一帝,他可是无所不用其极啊。”朱见漭不敢奢求第一帝,他想和太宗皇帝一较高下,这是他最大的心愿。
而在养心殿。
朱祁钰这几天,心无旁骛的完善分配论。
他奇怪的发现,当他认真做一件事的时候,腰不疼了也不失眠了,心里乱七八糟的想法都被驱散了,仿佛回到了年轻的时候。
年轻时,他能一天处置十二个小时的政务。
当时他可真的心无旁骛,什么都不想。
因为没有时间让他多想。
从不再秉政之后,他就再也没有这种感觉了,他整天胡思乱想,思考比做事时间更多,搞得他人都有点魔障。
终于找回了初心。
他不问前程,不问结果,他就想将一身所学,写进分配论里。
这是一篇极具朱祁钰风格的文章,不是别人代笔,充满他毕生人生智慧的文章。
可能不好,可能只是朱祁钰片面的自己想法。
但确实他真真正正自己写的。
毕竟,他没有诗才,和那种充满诗才的皇帝不一样,当然,这个诗才先把十全老人排出去,其他皇帝重排。
他就是一个普通人,靠着极端自制,和孜孜不倦的勤奋学习,才有这一身本事。
勤能补拙,笨鸟先飞,最适合形容他。
所以呢,他就将人生智慧,和对社会的认识,写进分配论里。
在老皇帝认真写书的这段时间。
民间发生了两件有意思的事,有官员畏罪潜逃,逃到了藩国,被藩国解送回来了。
大明第一辆民用汽车,投入使用。
大明街道上,多了一种新兴交通工具,汽车。
汽车并不稀奇,朱见漭继任太子大典上,就乘坐了汽车。
只是当时并没有普及到民间,今年开始向民间普及售卖。
万寿节的时候,分配论发表。
引起民间一片热议。
老皇帝用强制办法,将天下钱财收入财富公司,将这笔钱完全运用在民生之上。
这是前所未见的办法,也只有朱祁钰能用的办法。
为了防范贪腐,老皇帝提出,财富每个季度公开报表,每个省都要成立委员会,负责审查账务。
且,该公司所有从业人员,全族不许任何人离境,出市必须报备,出省要通过政治审查。
主要防范卷款私逃。
所有从业人员,必须定期通过人品考核、财物考核、账本考核,谨防有人私吞公款。
每个省,必须派代表,驻入公司总部,代表是义务劳动,没有工资,不享受公司任何权力,必须通过品德考核,且要接受御史、监察史的监督。
针对这家公司,条款多达一千多条。
毕竟整个财富公司,运营超过五千万亿的资产,老皇帝不得不防。
一旦这笔巨额财富,落入野心家的手里,大明顷刻间崩塌。
可朱见漭怎么看,都觉得这笔钱迟早落入皇家口袋。
条款里,老皇帝防范所有人,就没防范皇家。
摆明了钱还是要回来的嘛。
最近,朱祁钰每份报纸都要看,看看民间对于他的分配论是怎么评价的。
差评其实不少。
老皇帝让人记下来,他再修改一番。
有人提出,这套分配论,高屋建瓴,过于浮于纸上,无法落入实际。
当然了,吹捧的人也不少。
朱祁钰却都没看。
他不喜欢被人吹捧,谦虚使人进步。
这是他这辈子做的最后一件事了,要尽善尽美,他才能闭上眼睛。
朱见漭则在处置朝廷政务,奥斯曼战争进入尾声了,奥斯曼皇帝烈火焚城,也算是没丢皇帝的脸。
剩下的时间,就是占领奥斯曼。
还得移民过去。
现在移民比较困难,国内四十亿人口,平均收入在700元左右,之所以略有下降,主要是近两年老年人口增多,社会负担加重,就促使平均收入下降。
大明刚踏入初级发达国家,就被一脚踢下了车,现在还是高等发展中国家。
实际上发达国家有几个了。
作为世界最发达的大明,应该妥妥的进入发达国家,结果却离发达国家的线越来越远。
其实,发达国家这个概念,不适合人口大国。
大明不是人口大国,而是巨国。
哪有一个国家,拥有四十亿人口的!
要不是购房压力大,结婚压力大,估计今天大明都得六十亿人口,汉人终极理想,就是生儿育女,含饴弄孙。
这个体量,是很难进入发达国家的。
按照发达国家这个标准,全世界最多容纳十亿人口,是极限了,再多,就得拉其他人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