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号暂且搁置,冷处理吧,待商王继位后,便封他去东欧,划一块土地出来,做藩王吧。”
朱祁钰多少有些对不起太孙。
论对众多孙子的喜爱,他还是更喜爱太孙一些。
可想到建文帝,四叔对侄子,当代又是四叔对侄子,他就不敢轻易立太孙了,只能将太孙封去商国,去做商王,商王回国做皇帝,至于朱佑的怨恨,就让他怨恨去吧。
当务之急,是先稳定朝堂,稳定天下民心。
可出乎老皇帝预料的是。
天下人弹冠相庆,皆认为好时代要来了。
老皇帝这些年不管事,反而愁坏了天下百姓。
“朕听说,经济陷入停滞了?直接说原因。”
这是讨论的第二件事。
“回陛下,确实停滞了,经济学家估算,应该是遇到了瓶颈,就是金融危机……”
王鏊娓娓道来,将一切说出来。
经济遇到了增长问题,这是必然的。
但经济不应该追求一味的增长,而是更要关注增长带来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才能稳步增长。
否则,增长就是虚增长,就是泡沫。
经济发展是必然要带着泡沫的。
二者相辅相成,是福也是祸。
从另一个角度看,泡沫就是市场信心,泡沫吹的越大,市场信心越足。
大明的经济困局是,增速减慢,产品产量过剩,消费降低,是典型的金融危机前兆。
产能过剩,原因有几个,一个是全世界处于同等竞争水平上,大家都在搞制造业,自然就不太刚需大明生产的产品了;
另一个则是大明税率较高,对制造业并不友好,产品价格是比藩国贵的,遇到危机,销量下降后,利润进一步降低;
其三,就是国外生产产品对国内产业的冲击,本来国内都产能过剩呢,国外产品还在不停进口进来,加剧了市场过剩;
第四个,是产品生产,不符合人民需求,说白了就是该淘汰了。
按照正常思维,应该查缺补漏,亡羊补牢。
朱见淇秉政时,就是增加补贴。
这只会让危机提前,而不能缓解危机,甚至会让企业对朝廷产生依赖性,这是不行的。
大明的经济,是自由开放的经济。
朝廷补贴,永远占小头,大头靠经济自我调节,要尊重市场规律。
如果全靠补贴,那要私企干什么?全部变成国企不香吗?
可不补贴,就会有大量厂子破产,经济崩盘。
补贴了,只是延缓危机,治标不治本。
所以朱见淇财务报表造假,刺激市场信心,促进消费。
从常规角度来看,没有问题。
但别忘了,朝廷的信誉要远远高于大明经济,本末倒置了。
老皇帝用了六十年建立信誉,才让大明百姓愿意相信朝廷,可被太子这么一造假,信誉崩塌了。
撒一个谎,就需要千万个谎言弥补这个谎言。
有一就会有二。
这次撒谎,以后就要用谎言弥补,早晚会让中枢遮遮掩掩,不敢见人,最后谎言连篇,朝廷权威降到最低。
这是恶性循环,就算现在没有,早晚会这样的。
一个坦坦荡荡的朝廷,国祚才会绵延不绝。
太祖得天下最正,有什么不能说的?
大明重整汉人衣冠,有什么不敢说的?
景泰帝打下世界,世界皆是大明,有什么不值得说的?
心里没鬼,怕什么见人?
的确,这些年广开言路,骂声不止,骂就骂了,既然秉政还怕被骂吗?朝堂做的不好,还不让人说吗?老百姓过得不如意,还不让人抱怨吗?
为什么不让说?
太祖都让说,太宗也让说,景泰帝也让说!
坦坦荡荡才让说,偷偷摸摸才有鬼!
“金融危机。”
“是经济发展面对的必然结果,几乎十年一轮,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躲不过。”
“缓解危机的办法,只有一个,发展科技。”
“电气革命,就是缓解危机的最好办法。”
朱祁钰刚想说停止补贴,但现在民心不稳,还是要缓一缓:“朝廷加大补贴力度,扶持大中小所有企业。”
“今年开始,加大免税力度。”
“补贴方式要改一改,补贴款项用来购买新设备,进行产业升级,不是投入市场搞什么价格战。”
“刘健,市场定价权在哪?”
刘健回禀:“回陛下,尚在中枢。”
“那就由中枢定价,市场浮动,保证物价。”
“缓解危机无非是刺激消费,给民间发一些优惠券,钱朕来出,对于收入低的人群,进行大规模免税,给予一定消费帮扶。”
“鼓励高收入人群创业、投资。”
“将香港和新加坡划定为自由贸易港,拥有绝对的自由,建立全世界金融中心和世界港口。”
“再放开朝廷管制,详细规定该管制的内容,发布具体标准,规范民间市场即可,其他的不用管。”
“金融危机最怕的股市动荡,一定要保住股市,保股市的钱朕来出。”
“奥斯曼战争到哪个阶段了?”朱祁钰忽然问。
“回陛下,已经进入第二阶段了,明军已经开始肃清占领区的奥斯曼人,并已经开始搞移民了,对于非占领区,还在进行战争。”李东阳回禀道。
“加大军费支出,三年内,朕要占领奥斯曼!”
“再传旨天下,鼓励百姓移民奥斯曼,那里亦是明土,遍地是机遇,满地是黄金!”
“用战争转移国内矛盾,报纸上加大宣传对奥斯曼的战争,让百姓更多的关注国外。”
“再用移民来平衡百姓想心绪,将对大明生活不满意的人,移民出去,缓解国内人口压力。”
“国内。”
“外贸是财政收入的大头,保住外贸,就能保住财政收入的根本。”
“赤字不要怕,只要钱花在刀刃上,那么这钱就花得值。”
“可如果没花在刀刃上,这钱就不该花!”
朱祁钰慢慢站起来:“朕听说,一段沥青路,要花十几万?一段破铁轨,也需要几十万?”
“吃钱啊!”
“工部,吃屎的吗?”
“今天就给朕滚回去,把预算给朕拿出来,朕要看真的,立刻滚回去办!”
“都察院呢?”
“内阁,将全国所有御史诏回京师,朕亲自过问!”
“监察司,朕给你七天时间,肃清监察司内部蛀虫,只有七天,七天后,朕就亲自来查,查一个杀一个!”
“金融危机,朕就拿贪官的狗头祭天!”
“从今天开始,朕一天拍一个大老虎!一天打死一百只苍蝇!”
“朕说到做到!”
“肃贪!从今天开始!”
“朕倒要看看,这五年来,钱究竟花哪去了?”
“王鏊!”
“朕交给你,你能不能做到?”朱祁钰手拄着龙案,眼神犀利。
“老臣必不负圣恩!”王鏊跪伏在地。
“李东阳,都察院、监察司你来肃清!”
“厂卫朕亲自动手!”
朱祁钰冷冷道:“一个月内,朕要看到景泰六十年时候的大明!”
说是肃贪,其实是肃清朱见淇的党羽。
抓捕贪官,也是振奋民心的一种办法。
拿出这笔钱来补贴市场,恢复市场活力。
“臣等遵旨!”朝臣跪伏在地。
老皇帝刚拿回权柄就开始肃贪,就不怕踩到雷吗?
还真不怕。
即便被困在养心殿的他,尚能一呼百应,还怕再坐皇位?
这个时间点选的也好,一个月是自己肃清自己,一个月后,刚好是商王回国的日子。
作为东欧皇帝,商王会自己回国吗?
绝不会的,他一定会带来商国铁骑,商王的卫士回国,老皇帝让他带五万铁骑入京,估计商王会多带一些。
倘若一个月内肃不清,就由商王亲自来做。
商王带回来的人,在国内可没有根基,也没有关系,所以他们做事会更加利落更加狠辣。
到时候可不是肃贪了,而是清理一个又一个硕鼠般的家族了。
那些大兵可巴不得赚一笔大钱。
如果聪明的,立刻断尾求生,等商王回来,就是血流成河了。
从这个角度说,还是老皇帝施恩呢。
下了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