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第1568节

  繁体字书写这么困难,变成简体字好不好?毛笔用着不舒服,用钢笔好不好?

  为了阻拦民间使用毛笔,让宣纸涨价,反而本该昂贵的笔记本,降价销售,为民间使用钢笔提供便利。

  同时,不出竖着书写的本子,让毛笔无路可走。

  用钢笔写字,繁体字太麻烦了,简化字,就应运而生了。

  夏国在无声无息间,就开始对汉字进行了改良。

  改良汉字,就能造出区分汉文化的文化了。

  像韩语、日语、越语,全是从改造汉字开始的,改变完汉字之后,就能改变读音了。

  大明从景泰五十七年,规定普通话为大明官话。

  可是,大明的方言很多的。

  夏国完全可以选用一种方言,当做官话,然后在对这门方言进行改变,韩语就是这样的,韩语和湖北话很像的。

  就像英语,全世界很多国家都用英语,但各个国家的语调都不一样,语法上也不一样,这和方言普通话,和简体字繁体字有什么区别?

  朱见漠非常聪明。

  整个夏国在他推动下,无声无息正在远离大明。

  朱佑来的时候,刚巧夏国在简化繁体字。

  朱见漠还担心这侄子会看出来,结果完全白担心了,这家伙吃喝瞟赌抽,样样精通,就不精通正事。

  太子其他儿子,都想搞一块封地。

  就他不想,他想留在京师,当个快活王爷。

  即便有老爷子镇着,他日子过得也十分舒坦,这家伙是太子家有名的草包。

  朱见漠松了口气。

  他有七个儿子,夏太子让他很满意,他认为自己死后,太子会完成自己的遗愿。

  脱离大明,夏国独立,争霸北美洲,改国号为美国。

  这是他毕生心愿。

  前几年,朱见漠还想从大明购买一块亚洲冻土,遭到大明的拒绝,大明每一块领土都不会出售,更不许任何人窃占。

  朱见漠这是试探老皇帝,看看老皇帝有没有因为他暴露野心,而疏远他。

  应该没有。

  这次派朱佑来出使,其实就是眼不见心不烦。

  夏国不止重视种植,更重视技术。

  大明给他修了环国铁路之后,夏国现在已经能够独立建设铁路了,但朱见漠不满足于独立建设铁路,夏国正在研究提升铁路速度。

  夏国独立修建了通往高原上的铁路。

  比如照相机技术。

  其他国家都不太在意,夏国却非常重视,大明有的所有技术,夏国都跟着研究。

  比如大明要进行南北极科考,夏国也积极参加。

  大明诞生的电,夏国也在研究,甚至想弯道超车,提前掌握这个电,提前开启电气革命,目前已经研究出点眉目了。

  新技术大明有十年保护期。

  但夏国不犯愁,他可以花钱买呀,这个世界上没有花钱买不到的东西,如果有,那就是钱不够。

  夏国别的没有,就是有钱。

  大明内部肯定有人扛不住钱砸的,会把技术偷出来的。

  这个坐在金矿上的国家。

  能改造几十万平方公里的大草原,足见其可怕的财力。

  大夏也是大明主要贸易国。

  除了粮食外,都积极出口,换取技术,换取粮食。

  工业方面,夏国的石油开采技术,不比大明差多少,蒸汽机已经应用于大夏各行各业。

  蒸汽革命,也是世界上最彻底的国家。

  2.1亿人口,有足足9000万工业人口,是列国之最。

  夏国三大城市,呈品字形,总容纳人口在6000万以上,全球超一线城市不超过五十个,夏国独占三席。

  夏国的贸易对象,覆盖所有藩国。

  外交方面,大夏和所有藩国,建立了友好关系。

  即便是北美六王,和夏国关系也很好,看似北美是夏地,其实夏王并没有争霸的意思。

  归根结底是时机不成熟。

  夏王不是不想争霸,而是没到时候。

  前二十多年,一直在发展自身,近两年才进入平稳发展期,看看地形就知道,仅凭两条大河做国境线,在一马平川的大平原上,必然是要爆发战争的。

  避无可避的战争,只不过老皇帝还活着,战争时机并不成熟罢了。

  夏国没发现巨型铁矿,这是唯一憾事。

  所以,这些年,夏国一直在有心地购买钢铁,从各国进口大批钢铁,看似是发展重工业,其实是发展军工业。

  争霸的念头,夏国一刻都没有熄灭。

  大夏的军工基地有两个,一个是温哥华,一个是西雅图。

  这两座城市,是永久封禁城市,任何人不许入内。

  大夏军工行业发展如何,没有任何国家知道。

  反正大夏军队装备的还是比较落后的燧发枪,看着很弱。

  大明号召所有藩国征战,大夏也是积极参与,但展现出来的实力并不强大。

  不知道是朱见漠在藏拙,还是大夏军力真的弱。

  朱见漠确实有野心,确实想摆脱大明的桎梏,但他对亲爹还是很孝顺的,月月问安,从没落下过一次。

  他娘还在世,他会搜罗夏国所有好东西,往紫禁城里面送。

  他娘是壮女,他长大后,还做过两年广西布政使呢,他的夏国,就有很多壮人。

  但他并不推行壮人高人一等的政策,汉人一律平等,这是国策。

  他很讨厌混血,所以夏国混血很少,像那些白女,他几乎不允许国内私售,也不鼓励纳妾。

  在他心里,一直耿耿于怀一件事,他认为,母亲的去世,和是父亲的妾有关系,所以母亲郁郁寡欢,最终早亡。

  她母亲五十六岁时薨逝,算是寿终正寝。

  可朱见漠并不这样认为。

  夏国是无妾制,非国君不许纳妾,国君也只可一妻两妾。

  他鼓励一夫一妻制,反对纳妾。

  作为夏国国君,他是无奈才纳妾的,倘若可以,他是选择不纳妾的,就像他的其他六个儿子,只有一妻,没有妾室。

  母亲刚刚病逝那几年,他心中怨怼父皇,可随着年龄增长,他对不能承欢膝下而懊恼,所以天天搜罗名医往宫中送去,给老皇帝看身体。

  他信道,每日进香时,都会为父亲祈福。

  说到孝顺。

  夏国藩国里唯一一个不以孝法治国的国家,单纯的以法治国!

  在大夏,孝,不纳入官员考核,只是作为道德标准而已,并不纳入官方记录。

  大夏以大明律治国,最重法,没有礼,近几年,愈发背离礼。

  夏王连王袍都不太穿了,反而穿西装。

  只有头发没剪。

  挑战礼法方面,夏王独树一帜。

  夏王正在极力摆脱儒家道统,和摆脱大明礼制是一样的。

  原因是,他讨厌姓孔的。

  随着诸多藩国茁壮成长,孔家不停给中枢上疏,请求孔家将支脉送去各大藩国,让各大藩国也封孔家为公等等。

  对于养着这种蛀虫,朱见漠没兴趣,他是第一个出声反对的。

  (本章完)

第401章 燕国大顺国越国襄国豫国:金融和战争

  随着新文化运动在民间推广,儒学道统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而最该维护道统的孔家,此时却在谋求孔家外藩。

  全世界,大明近藩五十余个,远藩一百出头个。

  而这些藩国里,并没有孔家一席之地。

  主要原因是老皇帝讨厌孔家。

  当年将孔家从曲阜强迁去四平,闹得非常不愉快,至今维护孔家教统的文人,仍在唾骂老皇帝。

  宗王外藩,都对孔家视若罔闻。

  几乎每年,孔家都会给朝中官员送礼,然后上疏朝廷,希望孔家在外藩国家里建立道统。

  司礼监不敢批,都送到老皇帝御批,老皇帝全部留中不发。

  老皇帝厌恶孔家,他的儿子们可不敢亲近孔家,所有宗王又都有亲政的经历,孔家的奏疏他们都看过,除了父亲的直接影响外,他们看着孔家如此肉麻的话语,心中难免有些圣人后代没落之感。

  太子秉政后,沿袭老皇帝处政方式,孔家外藩,几乎看不到希望。

  但孔家却偷偷移民,全世界移。

  在各大藩国里建立孔氏世家。

  别忘了,在藩国里建立世家的,要么是朝中重臣家族、勋贵家族,要么是藩王的心腹重臣,不跃居政治中心,别妄想什么政治世家。

  孔家不过痴心妄想而已,老皇帝言传身教,藩王再不务正业,也不敢跟他爹对着干。

  所以孔家在各国都坐冷板凳。

  但孔家一直不遗余力地寻求政治权力。

  在北美,夏国是重点打击孔家势力,夏国并不尊孔孟程朱为儒家正统,官方没有正统,也不建庙祭祀。

  全世界所有藩国中,夏国是唯一一个没有孔庙祭祀的地方。

  其他国家都有孔庙,却无孔家后人,夏国是一概没有,至于先圣庙,也没有。

首节上一节1568/179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