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第1564节

  郑王对争霸没有野心,他也不能有野心,他是一个岛国,距离吴国、国、宋国都十万八千里,能打的只有宗室藩王的小藩国,这还是大明保护国。

  想争霸也没门。

  继藩这些年,郑王除了和自然环境作斗争外,就在伪造历史。

  朱见渚和他上面的哥哥们不一样,他很爱诗书,吟诗作画,是他最大的爱好。

  他的书法、画技在诸多藩王中首屈一指。

  尤其他的仕女图,在大明也数一数二。

  按理说,这位藩王不务正业,郑国应该衰落才是呀,其实不然,郑国绘画风气浓郁,涌现出很多宫廷画家。

  郑王还喜欢油画和素描。

  郑国的画家,是世界上最多的。

  西夷画师,在郑国宫廷里就有上千位。

  这些年,郑王四处搜罗画师。

  而他本人的书法,也是藩王中第一,连商辂都称赞郑王的书法,郑国也是所有藩国中,唯一坚持用毛笔的国家。

  毛笔和钢笔之争,在郑国压根就没掀起任何风潮,一如既往的使用毛笔。

  喜欢书画的郑王,自然就喜欢历史了。

  郑国和吴国中间的海洋,后世叫诺斯曼海,如今叫贞观海。

  而郑国和南极洲中间的海洋,叫元狩海,元狩是汉武帝用过的年号,汉武帝用这个年号期间,霍去病在漠北连年大胜。

  郑国和北面藩国的海,叫乾德海,是宋太祖赵匡胤用过的年号。

  这几个年号,都是郑王向中枢上疏提出来的,也得到了使用。

  在大明,大洋是以秦、汉、唐、明命名的;像国与国之间的海洋,一般用功绩卓越的皇帝年号,或者大功于朝的名臣武将的字号;海峡,则用功臣名将的名号,或者是发现这道海峡的人名,或者是本地使用的名字,或者是国名。

  海峡很多,所以规定比较宽泛。

  像郑国两个岛中间的海峡,则用华夏历朝历代的功臣名字,纪念他们的功业,这里叫卧龙海。

  卧龙,可是所有藩国抢破脑袋想要的名字。

  可郑国却得到了。

  因为郑王太会玩。

  郑国历史并不辉煌,想找出几个名人来都难,那郑王就创造名人,第一个创造的就是诸葛亮。

  诸葛亮一生,史书里都记得清清楚楚呢。

  但咱会架空啊。

  诸葛亮总得有后人吧,就漂洋过海来到了这里,在郑国这片土地上,建立了第二个国家,炎汉,刘禅的后人在这里登基称皇,绵延汉祚。

  口说无凭。

  郑国又出土了文物。

  考古学家不信邪,史书记载得清清楚楚,怎么到这变了呢?

  结果,一考一个不吱声。

  嘎嘎开门。

  武侯衣冠冢,炸裂不?

  这还不够,在衣冠冢里出土了木牛流马,这东西只存在于史书上吧,但我们找到了。

  考古学家一看一个不吱声,嘎嘎开门。

  这东西造假能理解,但郑王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

  木牛流马的动力在哪?后人研究几千年了,都没搞明白,甚至怀疑这东西不存在。

  郑国做出来了。

  想试试真假,那抱歉,这东西在地底下埋了几千年了,本就是古董专家修复的,你要是弄坏了,可赔不起。

  至于修复过程,也不对外公开。

  主打的一个靠猜。

  但这些木头,基本可以确定是三国时期的,至于是不是真的木牛流马,还有待考证。

  郑王玩得溜啊,建立了一座诸葛武侯庙,按照四川的武侯庙一比一仿造,承认这庙是仿造的,但文物,四川肯定没有,我们郑国才有。

  卧龙海,就被郑国抢注了。

  然后郑王就瞄上了宋太祖赵匡胤。

  老皇帝讨厌宋朝,但不讨厌赵匡胤,而且斧声烛影,让后人猜了几千年。

  郑王给你揭开谜底。

  又发现了赵匡胤后人的墓。

  好像华夏名人后代都愿意往郑国跑,要不是能看地图,我们还真信了你的鬼话。

  三国时期有远洋的船支吗?

  宋朝有吗?

  还真别犟,真有!

  东吴能发现宝州,说明船支具备远航能力,蜀汉确实没有这样的船支,但这个诸葛亮后人,是和陆逊后人一起逃过来的,用的吴国船支。

  宋朝的船支,别说远航郑国了,就是远航欧洲都能。

  因为五代时期的刘汉,做的就是欧亚贸易,这一点历史上是可以考证的。

  郑国还发现了很多古代船支停靠的遗址,打捞了几艘沉船出来,足以佐证历史为真。

  也别管人家是漂来的还是划来的,反正就是来了。

  郑国主打的一个遗迹多。

  本来还想对岳飞伸手的,被朝臣拦住了,岳飞距离现在有点近,容易被打假。

  那就上韩国忠。

  随着岳飞传推广,韩国忠和梁红玉,可被广大书迷喜爱,梁红玉可被皇帝钦点,入烈女庙的人物啊。

  韩亮在历史上,几乎没什么记载。

  可在郑国出土了韩亮墓,原来韩亮不满南宋朝廷避世隐居,来到了郑国,在炎汉为官。

  郑国编造了一段凄美的历史故事,炎汉被异族攻打首都,韩亮挺身而出,击退了外族保卫了首都。

  怎么看都是于谦的故事呢?

  故事出现了转折,因为奸臣打开了城门,韩亮护佑着炎汉皇族成员来一场千里走单骑,最后为国捐躯,炎汉灭亡。

  考古专家看完了这段历史都骂娘,这不是于谦和关羽的集合体嘛?纯他吗瞎编。

  但郑国真的出土了韩亮墓,还出土了大量竹简,竹简上记载了这一战的经过。

  竹简上还出现了两宋之交大量珍贵史料。

  一处墓地无法佐证。

  在炎汉之后的下一个王朝里,出现了史书佐证这段历史的真实性,还有几个陪葬墓里,都发现了关于韩亮的记载,这下石锤了吧?

  几年后,郑国又有重大考古发现,发现了大乾十三陵。

  这可是重磅史料呀。

  虽然被盗毁严重,却还是能找到一些文物,佐证大乾的存在。

  郑王主打一个会编故事。

  官方正史不太信,但民间喜欢看热闹呀,这种名人的后人为国征战的故事,很有市场的,大家愿意听啊。

  反正看郑国的历史,主打的一个刺激。

  华夏的未解之谜,郑国都有答案。

  大乾被大顺灭亡了。

  大顺二世而亡,正值天下乱世,朱见渚扶大厦于将倾,力挽狂澜,再造大郑。

  这历史像不像吴国!

  你俩编历史的都是一个人!

  郑国遍地是古墓,建造了几百个历史博物馆,让郑国历史实现考古闭环。

  景泰六十年,郑王写了一本鬼吹灯,盗墓者传奇。

  直接逻辑闭环。

  这回谁敢说郑国历史造假?

  不信你来挖一挖啊,我们地底下墓地多的是。

  郑王可不随便叫大明古代的名字,他创造出不少地名,根据地名又创造出一批历史。

  世界主流媒体,都不觉得郑国是一块孤地,而变成了史实记载,郑国是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国。

  只有老皇帝知道,郑国为了伪造历史,砸进去多少钱啊,都是他的钱,这个王八羔子!

  像那些遗迹,造假都得花钱的。

  郑王还根据梵文佛经,造出很多遗迹,有的还要造出火山喷发,淹没遗迹的假象,然后再挖出来。

  鬼吹灯里的故事,都能和现实一一对照。

  就是费钱。

  这也是郑国人口少的原因。

  郑王心思都在造假上了,国内文化气氛浓郁,但国民经济却实属一般。

  这里拥有全世界最天然的牧场。

  出口的肉食可干不过南美。

  也是这年代保鲜技术一般,那种肉罐头在大明已经滞销了,大家更喜欢吃鲜肉,鲜肉贵呀。

  郑国的鲜肉也根本无法出口去大明,实在太远了。

  这些年,郑国也在改道河流,治理河流,逐渐让河流变得平缓,环境适合居住。

  至于土著,早就没了。

  必须得没,必然有一天冒出来一个土著说郑国历史是伪造的,郑王颜面何存?

  随着大明提出填平两湾国策,郑国也想填平卧龙海峡,将两座岛连接起来。

  其实,几万年前郑国原本是一整块大陆,只是海水上涨,淹没大陆,露出来的都是高地。

  以现在的技术,只要郑国肯花钱,完全可以填平海峡,连接南北两岛。

  立国三十余年,北岛发展规模远超过南岛。

首节上一节1564/179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