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有识之士,已经发现了,一旦老皇帝不在了,大明煌煌盛世,可能会戛然而止。
回到了吃老本的状态,吃几年,大明就会走下坡路,最后走回原有的轨道上。
有人说皇帝有钱。
可以前的皇帝没钱吗?他们肯拿出来给百姓吗?
看看现在的大街上,全是沥青路,每日都有清洁工打扫,路上有公厕、垃圾箱,街道两旁,各种商铺,什么都能买到。
去问问那些老人,景泰十年的时候,这天下是什么模样?
现在的日子谁敢想啊。
不挨饿了,只要有钱,想吃什么就能买到什么,琳琅满目的商品,以前都不敢想的东西,现在都有。
以前饭都吃不饱,别说吃油了,现在是油料随便吃,饭馆随便吃,一边吃一边扔。
今天的一切好日子,都是皇帝带来的呀。
如今,民间都在害怕,他们所拥有的一切,都是镜花水月,一旦皇帝驾崩,他们现有的一切,就都没了。
皇帝每一项政策,都以人民为先,以保障人民利益为主。
换做后世之君,能做到吗?
皇帝今年的政策是,房地产软着陆。
让房价循序渐进保持增长的同时,让百姓都能吃上红利,而不是搞得一地鸡毛。
着陆后,房价不崩,有序增长。
房产保值,是未来百年的主基调。
可换个皇帝,能做到吗?
朝中有识之士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太子肯定做不到的,太子只会守着自己的宝库,不肯拿出来投入市场,来保证房价稳定。
只有老皇帝,他才舍得拿出来几百吨黄金出来,用股市充当蓄水池,把股市和房市有机结合,促进二者稳定发展。
保障房价的同时,发展股市。
力求让大明两条腿走路,平衡发展。
北京城,四环的一套房子,房价已经达到了3万元一尺。
这是四环啊,快到通州了呀!
大明的四环,和后世的四环还不一样,大明的内外城的建筑是不动的,而且三环里还有很多大宅子,这些都是要保存的。
三环才开始大面积建造楼房,其实距离主城区已经很远了。
这个房价是真的高。
高到朝廷官员都觉得恐惧,担心房地产啪嚓一下崩掉,这个价格,已经远高于建筑价格了。
即便附加价值,也无法维持如此高价的。
大明京师,和天津完全连在一起,估计有十环。
人口达到了恐怖的3000万人。
常住人口在1500万左右。
在超一线城市里,北京连前五都排不上。
千万别把眼光放在房价暴涨的泡沫增长上,如果这个价格血崩,就是上千万人跳楼啊,他们会跳楼吗?
会不会拉着皇帝一起死呢?
所以,房价必须软着陆,不能再涨了,要维持这个价格,慢慢地涨,可以涨,但要和价值相对应,不能过高地超过价值。
天津之所以落后了,因为天津把污染严重的企业,挪去了倭国东京,一大批工业人才,搬去了东京居住。
预计十年内,东京人口就会超过千万人,进入一线城市的序列。
当然了,倭国暂时还是一个国家。
即便倭国天皇、幕府将军都在求着皇帝收下倭国吧,他们不想过担惊受怕的日子了。
因为倭国本国的大和人,最多不超过二百万人。
而在倭国生活的明人,高达300万人,而其中有五十万倭女,嫁给了明人。
这就直接导致,倭人真实人口,150万左右,还在持续减少中。
皇帝还在征兵,青壮劳动力不停减少,老年人越来越多,过个十年,倭国恐怕就没有倭人了。
所以呀,幕府将军想趁现在卖个好价钱,自己进大明当伯爵也不错呀。
问题是大明不想封他们当伯爵呀,他们还是去当鬼更好一点。
他们也不敢炸毛。
大明在倭国,驻兵二十万,甚至在景泰五十年,就废除了倭国文字,倭国上下都在学汉文。
倭人对变成明人,那是非常喜欢的。
他们本就敬仰天朝上国,能变成上国人,用鞭子抽死他们,都愿意。
再说了,岛国人最盼望的就是上大陆生活,现在机会来了,谁管他们的天皇乐不乐意啊,你们不乐意就在岛国里继续忍受地震吧,我们走了。
皇帝对他们也好啊。
倭人当兵,倭女嫁给明人,所有倭女,皇帝都给了一笔嫁妆,哪个倭女不在心里感激皇帝呀?
皇帝封了多少倭人爵位?哪个倭人不感激皇帝呀?
众所周知,倭人是景泰帝的亲儿子。
只是这个亲儿子,人口是越来越少,也有人提出,皇帝居心叵测,结果这篇文章刚刚发表,其本人就上吊自杀了。
想享受大陆的福利,就得为大明抛头颅洒热血,这很公平。
至于人没了,你们是为了大明帝国建设而献身,多光荣啊,继续光荣吧。
所以呀,天津人口规模在减少。
从超一线城市序列中掉队。
和天津一样窘境的还有青岛。
填平渤海、朝鲜湾之后,青岛就会成为黄海中最重要的港口,会吸走大连、天津的经济体量,一跃成为北方龙头港口城市。
所以,在清除重污染企业的进程中,青岛也是重点清理对象。
青岛的污染企业,被转移去釜山。
釜山一跃成为一线城市。
本来皇帝想着重发展济州岛的,奈何济州岛太小了,岛上多山,无法承担一线人口的体量,只能在朝鲜省寻找一个港口城市,就是釜山。
根据皇帝的计划,未来,会将所有重污染企业,转移去外海沿海城市,比如库页岛、倭国、吕宋、婆罗洲等地方。
而国内,着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做轻污染、高附加值产业,垄断高科技技术。
所以,皇帝要打造几个科技城市,第一批科技城市试点,是深圳、武汉、长沙、南昌、南宁五个城市。
因为开通了中华江,西北有了水的濡养,已经冲积出了一个又一个绿洲。
等到叶尼塞河南下,灌溉北方之后,关中就会重现汉唐富裕。
为了保护水土,中枢进一步发布政策,严令各地,每年栽种多少树木,要求全民栽树,绿化面积有着极为严苛的规定。
绿化,要纳入城市考核范畴。
等到关中再度富裕起来,皇帝就会把科技产业链,向西北转移,让西北成为次一级科技城市。
西南则会打造军工城市。
因为西南山脉绵延,又地处绝对内陆,保密性高,适合发展军工业。
而东北,皇帝会打造成重工业基地。
随着兴安岭加高后,东北的环境会得到优化,这片肥沃的黑土地,掌握了突厥、鞑靼、朝鲜、倭国四个边疆省,这里就完全被包裹住,地理位置极为优越。
铁路的不断改进,火车车速的不停提高,东北会成为京师的侧翼。
东北和西北,成为北京的两翼,科技和重工业结合,共同拱卫京师。
江南则继续做经济中心、科技中心。
在未来,大明就会形成花瓣式发展结构,中间是最精华的科技高新行业,外围是制造业霸主,最外一圈,则是重污染企业。
一内一外,拥簇着京师。
各地驻守强兵,保证大明领土不会被蚕食,大明就永远不会衰落。
皇帝在发展文化软实力的同时。
也在布局科技行业。
比如照相机、电话、电报等行业。
还有已经发展出来的钢笔、铅笔,没错,这也是科技产业,就说铅笔的技术,一个制造强国也未必生产出来。
钢笔就别说了,在未来一百年内,都是高精尖技术。
今年,大明兴起一种饮料,就可乐。
这东西,刚开始喝大家未必喜欢,可喝几瓶绝对会爱上可乐。
这是景泰五十年,非洲藩国进献上来的可乐果,当地土著是用来治疗感冒的。
送到宫中后,皇帝也不知道,后来无意中发现,这是可乐果。
让化学试验室开始研究,用了七八年的时间,才制造出世界第一杯可乐。
这几年,大明在婆罗洲、三缅、交州种植了很多可乐果园,技术成熟后,皇帝投资建设了两个品牌,一个是可口可乐,一个是百事可乐。
和可乐一起进献上来的,还有咖啡。
咖啡豆是朱佑樘进献上来的。
原产自埃塞俄比亚,有人喝这东西提神醒脑的,先给崇王,崇王又送给朱佑樘的,朱佑樘喝完觉得效果是有,但味道太难喝了。
他在给老皇帝写信中,提及了这种难喝的咖啡,老皇帝让他进献上来。
朱佑樘就和可乐果一起进献给老皇帝的。
宫中做好了咖啡粉,加入奶、糖等物,做成了拿铁,味道一般,但确实有提神醒脑的作用。
所以,在景泰五十八年,皇帝推出咖啡这种饮料,在大明开了第一家咖啡店,叫星巴克。
弄出来美式、拿铁、卡布奇诺、摩卡等喝法。
然后,咖啡店就火了。
今年,皇帝又推出可乐,刚开始喝味道真的一般,但咖啡百姓都接受了,甜甜的可乐有什么不能接受的?
一时之间,可乐就在民间火爆了。
可口可乐又推出雪碧、芬达。
百事可乐则推出美年达、七喜、果缤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