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建立,到今年,所有故事都要写出来,当然了,景泰风云是一部未完结的书,先编纂好这三本书,就继续写景泰风云。
接下来几个月,景泰风云正常更新。
景泰风云,一部书,共48册,全是大部头的书籍,销量超过所有书籍的总和。
这也是第一个,皇帝没死,就开始编史的书籍,也是第一部以皇帝为蓝本写的演义。
一本书,创造了很多第一个。
也给民间小说,开启了一个新思路,原来小说是可以这样写的。
中枢要求教坊司,将整部书里的故事,编成戏剧,搬上舞台剧。
这可难倒了教坊司了,谁敢扮演皇帝呀?谁敢扮演于谦啊?那不是疯了吗?
这倒给了皮影戏机会。
皮影戏班不敢扮演皇帝,可以刻一个于谦呀,可以刻王越呀,刻杨信、李瑾、欧信、李震、郭登等等,这一场场战争,哪一场不精彩呀?
漫画行业,也受到了这部书的刺激,各种漫画新编,扩大景泰风云的二创市场。
一部小说,想成为一个IP,必须要经过大量二创,创造一个个深入人心的故事,才能形成矩阵式强大的聚合力,进而形成一个IP。
景泰风云,已经成为大明第一IP小说了。
看看西游记对华人的影响,几百年了,还是第一IP。
现在西游记还没诞生。
景泰风云就取代了西游记,成为第一IP。
其中最有名的,是景泰封神录一书,将景泰风云,改编成了封神,把皇帝变成了玉皇大帝转世,文臣武将都是天星下凡,拯救人世间。
这部书,得到了皇帝御批。
一时间,销量超过景泰风云中的几册书。
但景泰封神录,只是站在风口上罢了,文学性真的不高。
皇帝的御批,摆明了是鼓励民间二创。
果然,优秀的二创书籍,大规模涌现市场,助力景泰风云,成为大明第一IP小说。
有人胆子大,为了钱不要命。
竟然出现了风月版景泰风云,刚出现就被于冕的儿子于允忠给干死了,他的爷爷是他最敬佩的人,谁敢败坏老爷子的声名?
诸多重臣家族联合起来,不许任何人败坏英杰的声名。
优秀的也有,有童话版景泰风云,漫画可爱风景泰风云,有战争割草型景泰风云,有深度解析版景泰风云,挖掘景泰风云里的小故事等等。
销量都很高。
皇帝也都看了几页,觉得不错。
一个IP的形成,需要长久的生命力,就是需要人不停二创,优秀的二创越多,越能激发一本书的生命力。
古代小说那么多,为什么就四大名著,在后世最受欢迎?
写作深度是一方面,重要的是优秀二创多,看看名著哪一部都不是一版,而是有很多版本。
说明了,这东西,古往今来大家都喜欢,是真的喜欢。
景泰风云从创作之初,皇帝为二创留下足够的留白,然后主动推动民间二创,甚至很多宫廷小说家都主动下场,开始二创。
像四大名著主动形成的IP,是很少见的,古今中外,这样的例子都很少。
IP是打造出来的,就是宣传、鼓吹出来的。
景泰风云肯定不如四大名著经典,但皇帝掌握着宣传机器,可以制造出大IP出来。
而景泰风云里面的故事特别多,随便拿出来几个,稍加填充,就能凑足一本书。
这也是皇帝非要写大部头书籍的原因。
可挖掘的东西多,二创容易。
只要保持报纸上的热度,景泰风云就会深入人心的,有热度二创就会多,能赚到钱呀。
皇帝先让宫廷小说家挖掘里面的小故事,填充凑成一本书。
主动引起民间效仿。
报纸再进行矩阵式宣传。
这么火的书,主题曲不能少,一首名叫景泰风云的歌舞,在民间引起潮流。
歌舞出自教坊司,这不是一首歌,而是每一个故事单元就有一首歌。
歌曲一出。
民间就有人填词,又引起一片热议。
热度居高不下。
到了八月。
景泰风云颁布了24册,仅剩六册了,在民间真的是万人空巷,街头巷尾都在议论这本书。
刘健请命皇帝,改万寿节为圣诞节,陛下乃天降圣人,当区分万寿节,以圣诞为名,过新节,成为定律,让天下世世代代永远过下去。
这股声音,从民间传到了朝中。
六月时候,刘健等内阁官员就请命,请求皇帝改元圣诞。
被皇帝拒绝了。
七月,朝中百官,地中官员,全都上疏,请求皇帝改过圣诞,求皇帝以圣人自尊。
皇帝觉得自己不配为圣。
到了七月中,民间声音巨大,请皇帝以圣人自居,过圣诞节。
这几天,太子、太孙、皇孙们都乞求皇帝,改元圣诞。
“朕哪里配为圣啊。”
朱祁钰慢悠悠道:“这圣诞,是西方节,乃是救世主耶稣的诞生日,朕不配与神相提并论。”
“启禀陛下!”
朱佑高声道:“西方神,不过东方神的手下败将罢了,陛下能与西方神并列,乃是西方神的荣幸!”
“不可侮辱神灵!”朱祁钰不开心。
让他和神一起过节,那不是咒他死吗?
问题是,要顾及基教信徒的感受。
他一个皇帝,想过什么节没有?为什么要过圣诞,抢人家神的节日,这是要跟人家打擂台吗?
“求陛下改元!”朱佑重重磕头。
太子跟着附和。
朝野上下,呼声巨大。
朱祁钰能不动心吗?
圣诞节,意味着什么,他太清楚了,他苦心造诣的编写景泰风云,不就为了和神并列吗?
他要去做神。
以前岁数小,他怕自己命薄,撑不起神位。
今年他八十一岁了,在这个时代,绝对高寿了,比他年龄大的皇帝没几个,说他是神,没有问题。
西方能造神,东方为什么不能造神?
大明需要一座神!
太祖皇帝不愿意做神,太宗皇帝不想做神,那朕来做!
甚至,只要他能苟住。
只要他是所有皇帝中年纪最大的一个,他是神这一点,就无可指摘,哪怕改朝换代,也要承认他朱祁钰是神。
因为他活得最久,文治武功太高,足够他封神。
一番请让之后。
朱祁钰长叹一声:“罢了,朕的万寿节,改为圣诞节,普天同庆,从今年开始,年年要过!”
“每年圣诞,放假三天,带薪休假!”
“和端午、中秋,一样!”
圣旨传下去。
景泰五十八年,八月初三,改为圣诞节,普天同庆。
为了庆祝圣诞节。
皇帝公布,圣诞金币,圣诞邮票,圣诞麻将,景泰风云圣诞纪念版等等福利。
并提出圣诞礼物这个概念。
模仿西方圣诞节,皇帝拿出大批盲盒礼品,放到全国各县,让百姓来抽奖,主打的一个欢乐。
以后每年,皇帝都会赠送圣诞礼物。
圣诞礼物,礼物盲盒,瞬间火爆全国。
对百姓来说,有便宜占,那就是好事呀,盲盒不管抽到抽不到,追求的一个参与感,这种参与感,会让这个节日爆发出绵延不绝的生命力。
重点是,不给好处,谁会记住什么圣诞节啊。
给了好处,记得记得,我们也过。
圣诞节当天。
皇帝下旨,发表洪武王朝第一册。
本来预计,洪武王朝一年完书,但发现洪武朝的故事太多了,不亚于景泰朝。
可写的东西太多了,又是本朝太祖,可不能有丝毫马虎。
就连写太祖名字的时候,手都在哆嗦,那可是皇帝呀,万一写错一个字,都是掉脑袋的事。
再说了,元末乱世,不比三国时期差,也非常有意思。
这本书是为了万寿节献礼,宫中又从民间征召了2000位小说家,合计3700人,一边研读历史,一边写。
画师也增加到了5000位。
四月的时候,治书局预计全套洪武王朝,要超过25册,篇幅和景泰风云差不多。
但有了景泰风云的成功经验,又增加了人手,预计三到四年完书。
那么,圣诞节要公布第一册。
就变成一本书,一本画,合并为两册。
三个月连载一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