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不单单是汉人的大明,是天下各族,蒙古、维、回、、苗、瑶、彝、壮、索、朝、倭共同的大明,各族和汉人一样,都是华夏人,享有一样的权力。
景泰五十六年,倭国诞生第一个进士,虽然这个进士是汉人,但也是在倭国土地上长出来的汉人。
各族都有官员在朝中效力,都有兵卒在军中效力。
他们的历史,同属于华夏。
华夏这个概念,必须扩散到全球去,这才是华夏。
大明必须要祭祀。
不止在昆仑山搞祭祀。
皇帝打算封十大名山,每座名山,都要设下祭祀,增强国家认同感。
这十大名山,要散布整个大明,像朝鲜、倭国、缅暹、婆罗洲都要有,让当地人不能脱离大明。
只是第一次封而已,接下来就多封,世界都要封,弄个一百座名山,一百条江河,全世界一起祭祀。
文明不能断,根源不能丢。
为了文化根源。
皇帝还设定了特定节日,国庆、元旦,还有传统节日,皇帝让天下人都过,必须要过。
尤其是过年!
全体华夏40亿人,必须过同一天的除夕,同一天的大年初一!
景泰五十年,皇帝又规定了官方节日,强制放假,除夕和元宵,连放十五天。
清明、端午、中秋、国庆、元旦统一放三天。
像二月二、七夕等放一天。
也是为了促进旅游,也是为了让天下人铭记节日。
至于圣诞、万圣什么的,以及各国的节日,都不是法定节日,私下可以过,但不放假。
一切,都是为了归属感、认同感、责任感。
“大侄子,换做你是你爷爷今天这般地位,能如他那般,过苦行僧一样的日子吗?”
朱见涯问他:“朝堂上,你爷爷一呼百应,你能如你爷爷那般克制自己,绝不滥用权力吗?”
“全世界,你爷爷一句话,能让全世界崩溃,这是绝对的权柄,换做谁能克制得住呢?”
闻言,朱佑微微一怔。
“看似你爷爷对藩国好,何尝不是担心,大明一家独大之后,朝堂昏庸,民间备懒,大好前程前功尽弃。”
“今天这番盛世,是你爷爷一力推动的。”
“他最害怕的,就是眼前盛世是泡沫,一触就破。”
“所以,他极力克制自己,绝不滥用权力,甚至到现在,他都不用权力了。”
“一位千古大帝,晚年能如你爷爷这般,为了天下,宁愿放弃自己,去做一个闲懒太上皇的有几个?”
“你跟你父亲秉政,你爷爷可曾指指点点?”
“别忘了,你爷爷是类于太祖、太宗皇帝那样的千古一帝呀,秦始皇晚年如何,汉武帝晚年如何,唐玄宗晚年又如何?”
“你爷爷的功绩,不比这些千古一帝差。”
“可他是怎么用权力的?”
“大侄子,你没发现,你爷爷一直在怕什么东西吗?正因为这种惧怕,所以他极力克制自己,让自己逐渐淡出朝堂,并扶持你父亲,做他的对手,让他免于昏庸无道。”
朱见涯面露悲凉:“你爷爷老了,他能克制自己,却担心你父亲不能,他登基之后,会不会自骄自满,将千古功业,毁于一旦?”
“所以,他在扶持藩王,扶持几个能和大明打擂台的藩国。”
“让大明永远处于内忧外患之中。”
“只有这样,大明才会诞生明君,才会将大明国祚永远传承下去。”
朱佑听完,整个人都傻了。
这一点,他从来没想过。
这个一门心思搞科研的四十一叔,竟看得比他还透彻,果然,他的叔叔们没有一个是庸才。
就连他爷爷一直瞧不上的老爹,其实在天下人眼里,也是个明君,是个很合格的太子。
朱佑深深一礼,谢叔父点拨之恩。
“大侄子,这宗主国皇帝不好干,藩国虎视眈眈,谁都想回祖地当皇上,叔叔也不例外。”
朱见涯笑道:“只要你不合格,你四十个叔叔,都可能回来抢你的皇位。”
“记着,做好宗主国的皇帝,这也是你爷爷的意思。”
朱佑明白了。
他爷爷最担心大明被异族占领,那么就把世界的异族统统消灭掉,同化成同类。
变成春秋战国,诸国争霸。
大明变成周天子,以后不管谁登上皇位,都是他朱祁钰的子孙,都是大明国祚。
明风不倒,汉祚不灭。
朱佑去养心殿领命,他跟老皇帝直说,是四十一叔提点他的。
“倒没想到,老幺不是个糊涂蛋。”
朱祁钰微微点头:“太孙,大明看似繁荣似锦,其实炽烈繁花,现在开放得多么娇艳,死得就会多惨。”
“想让大明这朵花盛开下去,需要朕,需要你,需要你的子孙,英明下去,和天下臣民一起,延续辉煌。”
朱佑叩服在地。
老四十一也是个聪明的,若把他放去欧洲,他能行吗?
在魏国。
魏王朱见也在为出海口发愁。
景泰五十四年,他从大明借来一块冻土,做北面的战略纵深,都是冻土,皇帝略微犹豫,便同意了。
以托木斯克做垂直线,北面的冻土,送给魏国。
其实皇帝不想给,但太子觉得没必要太吝啬,一块没什么用的冻土罢了,给了就给了。
所以借给魏国二百年,朱见淇签的字,老皇帝没签字。
朱见想在印度寻找一个海岛,作为魏国的一块飞地,然后魏国投资,修建一条诸国共管的铁路。
问题是,海岛都封出去了,都是宗室。
他们本来就对分到一块岛屿不满意,都在寻求陆地上的领土呢,哪里肯将自己的岛送给魏国啊。
朱见求到皇帝这边来,皇帝给他写信说,寻求飞地,不如和一个沿海国家结盟,利用他国水港便是。
能和魏国结盟的是许国和伊国。
许国占据巴基斯坦和印度卡奇湾的半岛,中间隔着布拉哈汗国、叶尔羌汗国,和一片土人聚集区,就是阿富汗。
阿富汗是大明西征的兵员集中地,这块名义上属于大明,其实是诸国共管。
伊国则是东伊朗,外加阿富汗一块地盘,土库曼,是伊国。
这几年,一直在休养生息。
准确地讲,在等待时机,扩充领土。
和他一样想法的是,封在印度北部的皇十七子宁王朱见淮,他的宁国,和大明乌斯接壤,占据尼泊尔,巴基斯坦东部,外加一块阿富汗地盘。
在景泰四十年时,四国达成秘密协议。
先梳理内部,等国力强盛后,就发兵攻打叶尔羌汗国和布拉哈汗国,三国平分两个汗国领土。
印度六王,其他四王,倒是没有北面领土的想法,都不想要一块飞地。
印度六王,除了宁国外,都有出海口,都愿意和大魏合作。
景泰五十六年。
起因是叶尔羌汗国君主萨亦德,在景泰五十五年,病死在行军途中,手下叛乱,萨亦德长子拉失德被杀死,汗国彻底内乱。
景泰五十六年,魏、伊、许、宁四国,分四路,攻打叶尔羌汗国。
叶尔羌汗国全靠萨亦德支撑。
萨亦德一死,汗国瞬间分崩离析。
根本架不住四国攻掠。
好在萨亦德这些年,刻意收拢和大明有仇的人,安置在叶尔羌汗国里。
如今奏效了。
闻听大明攻来,叶尔羌内部虽然内乱,但还是给予四国迎头痛击。
景泰五十六年七月,大明参战。
三个月后,叶尔羌汗国被瓜分殆尽,汗国彻底崩溃。
同时,五国刀锋指向仅存的布拉哈汗国。
布拉哈汗国可没有萨亦德这样的超级名将,以前不吃他,是担心萨亦德起兵反魏。
仅用一个月,布拉哈汗国崩溃。
中亚战争彻底落下帷幕。
三国重新划分地盘,魏国却将哈萨克斯坦的全境,都给吞进去,并且牢牢占据里海和咸海中间的土地。
魏国的霸道,让四国联军,瞬间分崩离析。
差一点,就彼此打起来了。
然后三国向皇帝上疏,求皇帝重新划分疆土。
也为四国战争,埋下伏笔。
中亚除了诸国共管的阿富汗外,已经没有异族了,全是大明藩王,怎么分阿富汗,也要成为议题。
隔壁大商。
大商已经吞并了克里米亚汗国和阿斯特拉罕汗国,完全占据高加索地区。
这期间,波兰寻求独立。
德国实在头疼这些人,只能划出一块地盘,让波兰独立,充当和大商的缓冲国。
也是大商太狠了,天天打他呀。
而波兰刚刚独立,就对大商吞并两个汗国比比个没完。
商、齐、赵三国联军,攻打波兰,第二次波兰战争打响。
齐王朱佑亲自领兵,仅用了一个月,就把刚刚成立的波兰给吞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