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第1484节

  学生可以选择提升从业技能,也可以转行从政,一门心思研读经义。

  前几年,苦读经义的人很多。

  结果科举无门,因为科举太卷了,研究生参加科举就别开玩笑了,得继续读国子监,读完博士,才能科举,参加科考第一关,考取秀才。

  大明27亿人,27亿人都想当官。

  就知道有多卷。

  科举一直以来就卷,景泰年间更卷了,即便是扩招,一个举人都难考,何况进士了。

  因为科举试卷鸡贼。

  出的题目特别活,不限于几本经义,涉及所有知识,什么都可能考,就看谁积累的多,谁命好。

  读完大学,再经过科举的千锤百炼,上来的都是精英。

  而这,是皇帝当初的构想。

  其实,景泰四十六年,皇帝就发现中枢无人可用,因为上下通道被关闭。

  皇帝杀了一波,重新打开通道,从基层吸纳大批人才上来。

  并进一步收紧科举,要学以致用的人才,吃苦型人才,懂经济的人才,胸怀天下的人才。

  对基层官员的考核,进行了一定程度更改。

  皇帝要的是能人,是全才,是天才。

  科举反正比以前更难了。

  皇帝希望卷,越卷,杀出来的人才越厉害。

  但只要考上举人,不愁找一份工作,大明人才井喷,人才不特别缺,但藩国缺人才呀,他们可以去藩国做官。

  科举以景泰二十五年划分。

  景泰二十五年以前,大明科举是维持古代科举制度,变革不多。

  但之后,科举难度翻倍增长,景泰五十年之后,科举难度,是以前的百倍。

  杀出来的都是全才。

  天文、地理、军事、政治无一不通,本国历史、外国历史,机械、物理、化学、生物,全都得懂。

  机械记忆的根本就没用,题目出得特别诡异,角度刁钻,若不了解透彻,很有可能掉进坑里。

  对于科举出题,皇帝虽没有发言权,但是要过目的,皇帝不满意,直接罢了官职。

  景泰四十一年,春闱。

  出题人出的题目,过于机械化,皇帝事后看完试卷,直接免了出题人的官职,重新出题,重考。

  当时在朝堂上大发雷霆,直说这样的庸才,抓紧滚出朝堂,这等庸才如何治国?

  皇帝虽没受过正统皇帝教育,但他从小就读书,这些年奏疏一份没落的看完,肚子里总有几分墨水的。

  自己不会写诗,但诗文好坏还是能看出来的。

  从那之后,题目变得更加灵活、刁钻,甚至得用诡异来形容,把考生难得想吐血。

  而这,恰恰是皇帝需要的,需要人的应急能力,身居高位的官员,很重要的一条是急智。

  皇帝喜欢诗词,太子妃精通诗词,每次有宴会,皇帝就会把太子妃诏来,吟诗一首。

  还出资为太子妃办了个诗词比赛,每一首诗词他都看了。

  他经常感叹,大明为何没有李杜那样的诗才啊。

  当时首辅王,跟皇帝说,大唐诗人如此多,因为写诗和政治挂钩,会写诗的人就能当官,所以文人挖空心思写诗。

  如今大明,以经义为重,所以文章写得好的比较多,诗词并不擅长。

  景泰四十四年科举。

  增加了一道题目,写诗词,限定题目,现场做一首诗,题目分值不高,也是官方鼓励民间读诗写诗。

  皇帝迫切希望大明能重现唐宋诗词盛况。

  说实话,皇帝看不上外国文学。

  那都是打油诗,现代话,没意境。

  民间是一边读一边鄙视,这东西确实登不上大雅之堂。

  甚至,民间老学究认为新文化运动,和外国文学有直接关系,扬言封禁外国文学。

  皇帝并不反对各国文学,都是好东西,多学点总没坏处。

  但他还是喜欢古诗词。

  奈何自己不会写啊,儿媳妇会写,但写不出气势磅礴的诗句,皇帝引为叹息。

  景泰四十年时,皇帝出资在宫中办一场诗会,让宫娥、女眷,朝中官员女眷全都参加。

  皇帝和百官坐在殿外,听这些妇人吟诗。

  可惜的是,皇帝没找到大明李清照。

  之后每年,皇帝都会办一场帷幔诗会,参会的都是女人,即便是皇帝,也只是在殿外,不方便见女客。

  皇帝爱诗却不会写诗,引为天下笑谈。

  太子妃的诗才,却凭借帷幔诗会,天下闻名。

  朝中重臣皆知,太子妃在宫中地位,比太子都高,因为她老公公稀罕她,连带着她儿子朱佑也最受宠。

  朱佑能立为太孙,和太子妃有直接关系,皇帝儿媳妇几十个,唯独看这个儿媳妇最顺眼。

  对于舞弊,皇帝更是零容忍。

  以前朝中官员尚能运作一二,但景泰三十五年科举,朝中重臣参与舞弊,所有涉案人员,全部戍边,永不录用。

  很多朝中重臣的儿子,考了十几年了都没考上,还在宫中当侍卫呢。

  不是进士,就不能当官,这是铁律。

  朝中需要的是人才,而不是庸才。

  所以说,大明的举人,都是顶尖人才,别说进士了。

  大学生批量产出的是工人,真正的人才在国子监。

  国子监也跟以前完全不一样了,以前是朝臣的儿子,富商的儿子,进国子监深造,就是等着荫官罢了,混日子的地方。

  现在的国子监,是最高学府。

  进来的都是顶尖人才,出去的都是各行各业的顶梁柱。

  截止到景泰五十六年,大明新建四个国子监,加上三京的国子监,一共七个国子监。

  大学,要求每个城市,最少一座大学。

  太学,则是城市一座。

  国子监仅有七个。

  大明也不分本科和专科,专科是为了扩大招生罢了,现在大学不缺人,所以不需要扩大招生。

  技术型行业,没必要变成专科,这样反而贬低技术型人才的社会地位,使得好人才不肯学技术。

  大学和太学是大部分官办,小部分合资的。

  中枢对于合资是支持的。

  主要是看重各个学宫的师资力量,老师才是宝贝,可那些学宫敝扫自珍,压根不想参与合办。

  皇帝也没辙,只能看着学宫干眼馋。

  办学宫的老学究,都是一派宗师,比如陈献章,人家对收徒的门槛巨高,可不是一个普普通通国子监学生就能入门的。

  而这几年,学宫人才出品率,明显高过国子监。

  那些搞科研的学宫,可以算作公司,人家是一边建实验室搞研发,一边开公司赚钱。

  这种朝廷也插不进去手。

  只有在起步阶段,皇帝投资了一批,再之后就插不进去手了,反倒民间很多投资公司,对这些实验室进行注资。

  皇帝一度想增设教育部、医药部,却被朝臣拦下来,内阁八部六寺,已经够多的了。

  教育、医药、农业、林业等确实重要,但提升为一部,多少有些浪费资源。

  如果提教育了,农业、林业、商业等各部,肯定会有想法,凭什么就你从司提到部啊。

  其实,该提部的部门很多,但中枢碍于行政成本,只是把司法提到了部级,意味着大明是法治国家。

  但司法部官员并不多,尚书也只是个摆设罢了。

  宫中。

  老皇帝正在晨练,太孙朱佑捧着毛巾侍奉。

  朱祁钰肌肉明显萎缩,但身材保持依旧很好,他从六十岁后,就开始吃流食。

  “那个糊涂爹,又犯错了?”朱祁钰接过毛巾,擦擦脸颊上的汗珠。

  “皇爷爷,孙儿给您擦。”朱佑献殷勤。

  朱祁钰冷哼一声,就知道那个傻儿子,遇到难事了,这好大孙可会端架子了,一般不愿意纡尊降贵侍奉他。

  朱佑很机灵,从他爷的眉目表情中,就能猜出他爷的几分想法,所以他最得朱祁钰欢心。

  “皇爷爷,瞧您说的,孙儿侍奉您是理所应当的事,哪有不愿意呀。”

  朱佑笑嘻嘻道:“前朝事忙,爷爷您清楚,要不孙儿让您孙媳妇来侍奉您?”

  “打住,你那媳妇是个不着调的,朕这老骨头怕被她折腾散架了,让她别来养心殿。”朱祁钰对太孙妃不太满意。

  他更喜欢太子妃那样的诗才,而非一个跳脱性子。

  但朱佑喜欢呀,他也是个不安分的,两个不安分的凑一对,这大明天下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

  “嘿嘿。”

  朱佑傻笑:“爷爷,孙儿的媳妇是您亲手挑的,您该满意呀。”

  “让她侍奉你爹去,看看你爹什么反应?”

  朱祁钰走进养心殿,朱佑笑嘻嘻跟着:“爷爷,四叔家二哥上疏中枢,孙儿也不知该如何处置了。”

  “你是朕耍心眼呢?”朱祁钰忽然驻足。

  朱佑立刻跪在地上:“爷爷,孙儿哪敢呀,孙儿是照实说,真的没法处置。”

  “二哥齐王说要全占波兰之地,需要母国帮助。”

  “爹的意思都是一家人,能帮就帮,可朝臣那边反对呀,李阁老说和您有过约定,帮扶适可而止。”

  朱祁钰哼了一声,走进大殿。

  朱佑不敢起来,惊恐地匍匐在地。

  他在试探他爷爷对藩国的态度。

首节上一节1484/179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