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第1367节

  没有于谦的压制,三人彻底放飞了。

  街道、乡村名字,多用本地古名,城池名字,则是中枢来定,定新名字。

  起名局会亲自来考查,然后翻阅古籍,再根据地形定新名字,包括本地的山脉、河流,全都启用新名。

  只有街道,延续本地名字,比如亦力把里,主街名就是亦力把里,城池名字就是伊宁。

  入城的奴隶,获得户籍时,跪在地上痛哭流涕。

  这些奴隶,肤色各异,来自哪里的都有,肤色偏黑的就是来自印度的,肤色很白的,就是来自欧罗巴的,肤色中度的就是来自奥斯曼帝国的。

  获得户籍第一件事,就是剃掉狗尾巴,穿上汉服。

  他们不用经过汉文考核,就能自动变成汉人了。

  不过,他们在大明最少的都有五六年了,不太会说,肯定能听懂,听不懂的早死了,基本都会说汉语的。

  可忽然听到汉语,下意识的就是打钎:“喳”,脱口而出。

  多年养成的条件反射,是无数道鞭子,把他们驯服成了狗,再想变成人,并不容易。

  随着新女奴运送过来,他们就分到了人生中第一个妻子。

  他们会将自己受过的一切苦难,付诸在妻子身上,一个个像疯牛一样,不知道多少女奴,死在了第一天晚上。

  对此,王越三人置之不理,圣旨对他们的辖区进行了详细规划,王越负责准噶尔盆地,杨信负责塔里木盆地,范广负责亦力把里往西。

  成为汉人,他们就会和汉人一样,分到房屋、土地、农具等必需品。

  然而,西域实行军管。

  并不通行内地法律,一切以本地区内部具体情形为准。

  对待汉人,搞地区建设就是雇佣制,这些被释放的奴隶,就能和明人一样赚取工钱了。

  在工地上,他们还是二等人,他们因为自己的长相而自卑,因为和明人不一样,明人立刻就能分辨出他们来,甚至欺负他们。

  他们也不想工作,朝廷发了东西,却不发钱,想糊口就得自己赚钱。

  阿尔泰山以北的,准噶尔部。

  一个冬天,冻死了十二万人!

  阿失就像是发疯的公牛,天气刚解冻,就率领骑兵攻打西域,王越不急不缓,见招拆招,打得阿失没脾气。

  军队杀进来也没办法,看跑的够不够快了。

  王越对这等小节不看重,被屠城就屠城了,战争中都是在所难免的。

  他收到密旨,告诉他,入冬前,他就要调去南方,去拿下两缅。

  王越知道,晋升国公的机会来了。

  他给皇帝回信,意思是郭登能接替他的职位,建议陈韶担任郭登的副将。

  这是送功劳给皇帝的心腹。

  陈韶最倒霉,干了这么多年,一场大仗没打,虽然晋了侯爵,却是皇帝念在他劳苦功高的份上赐的,不是靠战争打出来的。

  郭登是皇帝的姐夫,回京后,和公主生了两个儿子,晋升国公指日可待。

  王越认为,准噶尔部是狐假虎威,阿失已经有退兵的意思了,毕竟范广把帖木儿汗国拦腰斩断,已经让所有人看到帖木儿汗国的软弱了,崩溃就在眼前。

  满速儿已经占据咸海边上,大有复兴之势。

  准噶尔部若往西开拓,很快就能恢复元气,还能建立一个哈萨克汗国。

  金帐汗国也维持不下去了,这里面全是机会啊。

  王越却只能叹息,看着巨大的肥肉,却吃不进去,大明的战线到巴尔喀什湖,已经是极限了。

  主要原因是气候问题,全是沙漠,没有补给地,从内地运粮食又太难了。

  若非大明采用蒙古人的打法,根本就打不了这么远。

  也得益于大明恐怖的财力,皇帝愿意在这荒凉之地,投入亿万块钱,完全看不出回报的投入。

  以大明的体量,古代战争的距离问题,巴尔喀什湖是开拓的最远地方了。

  大明无力进行西征了,哪怕愿意西征,也管不过来的,只要中亚出现强权,这块地盘就会丢掉。

  除非大明能改变战争模式,尤其是运输模式,否则这里就是冷兵器王朝的极限了。

  哪怕皇帝想分封诸王也无法牢牢控制此地的,因为此地太荒凉,不是王霸之基,在这里也就当一个小国国王,大国崛起就会被吞并。

  王越有些叹息,大明的地理环境,和大唐不一样的。

  唐初是长期暖冬,乌斯地区都绿草茵茵了,整个西域,因为气候原因而变得极为富裕。

  现在的大明,明显是寒冬,热河一年冻死牲畜多少?

  漠北诸族为什么年年南侵?因为活不下去。

  大明控制了草原,每年往草原里搭多少钱?其实还不如放弃草原,维持长城防御更划算。

  以前中枢岁入六百万,还有存余,现在财政岁入六千万,完全不够花。

  维系整个草原,花的太多了。

  别看热河、宁夏汉人多,却肉眼可见的胡化,这些地方人越多,吸血越厉害。

  和西域一个道理。

  看似打下万里河山,其实是万里包袱,都是没用的废地。

  若是不要,陕甘宁就没法安心谋发展,除非继续修长城,把胡虏挡在长城之外。

  这是皇帝不想看到的事情,皇帝是放任民间胡化,鼓励出去抢,出去杀。

  殖民思想也是这样的,那是胡化思想。

  为什么汉人不愿意抢,想和平,因为汉人高人一等,这也是为什么到了现代社会,全世界喊和平呢!

  而华夏,在两千年就懂和平最重要。

  朱祁钰却是个怪胎,他极力推进大明胡化,脱下衣服去当野人,跟野人抢地盘抢食物吃。

  然后把野人屠杀掉,鸠占鹊巢。

  这样做,也可以,但世界终究有尽头的,皇帝终究会死的,太子是维持不住如此庞大的疆域的。

  再大的江山,终究会崩溃,甚至越大,崩得越快。

  而当年把钱花在了为藩国打江山上,等到大明衰落了,这些藩国会疯了似的吃大明的肉。

  这和遍地是夷人的世界,又有什么区别呢?

  这也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和平思想的精髓。

  亲兄弟,在利益面前,也会翻脸不认人,成为敌人。

  王越幽幽一叹,在他看来,皇帝越折腾,越消耗大明国力,去填补藩国,反过来促使藩国做大,回来撕咬大明。

  一枝独秀的文明巅峰,遍地夷人。

  一个遍地是文明巅峰,举世皆敌,哪个情况更好过?

  这就是大明不许东南夷汉化的原因,也不许中亚诸夷汉化的原因,这叫敝扫自珍,把好东西藏起来,我不给你用,气死你。

  王越越往西打,越觉得这地方贫穷落后,大明将文化播撒过来,最终还得放弃,让他们学会了汉文化,然后用汉文化对付大明。

  安南不就是吗,大明养的狗,处处咬大明!

  (本章完)

第346章 陈嘉猷回国,灯塔广州,女子当家

  阿失能四处横跳,仍能保证本部实力,绝非蠢货。

  虽然准噶尔部损失惨重,但往北的游牧诸部同样日子不好过,他正好可以吸纳这些散部并入准噶尔部,准噶尔汗国就建立起来了。

  阿失停止报复大明,向北收服牧民,壮大自己。

  北线压力骤减,王越也将精力放在西域上。

  西线的满速儿,也不愿意和范广交战,而是进一步西迁,去当哈萨克部上门女婿去了,顺便吞并哈萨克部。

  萨亦德把喀什附近城池的东西全部带走,翻过帕米尔高原,去富饶的中亚去了,主要目的占据费尔干纳盆地。

  大明看似得到庞大的疆土,其实全是烂摊子,萨亦德临走前,把沙漠沿线的城池扫荡一遍,损坏沥青路,然后又把富饶的喀什城一把火焚毁,沿途城池全部焚毁后,才迁走。

  杨信接手一个超级大烂摊子。

  但这不是大明想要的吗?

  繁荣的西域,真是好西域吗?

  大批大批物资,在官方主持下,流向西域,西域要进入繁重的建设期。

  中枢调刘吉、刘、尹直三人,共同执掌西域,负责建设。

  范广驻扎江布尔,西出的道路没有关闭,大明还有余力西征,甚至也想进入费尔干纳盆地分一杯羹。

  他给杨信写了一封信,大意是拿下要塞山口,随时能挥军西进,进入费尔干纳盆地。

  中亚最精华的地方,就是费尔干纳盆地,包括整个西域、乌斯在内的精华地带,就是费尔干纳盆地。

  比四川盆地还大还富饶,掌握了这块盆地,大明西疆才能彻底封口,也是最有用的地方。

  范广想拿下这块盆地来获得国公世券。

  但难度巨大,帖木儿帝国虽然衰弱,能征善战的将军还是有的,还有个萨亦德,范广和满速儿交战,深知满速儿的厉害,在萨亦德手上,连杨信都吃小亏。

  再说了,这块无比富饶的盆地,是兵家必争之地,谁都想得到,你大明凭什么得到?

  得先经营西域,有了通畅的道路,才能挥师西进。

  而这期间,范广不打算让萨亦德轻易攻占费尔干纳盆地,大明也插一手,打得越乱越好。

  杨信也是这样想的,他想凭此功封国公。

  西边战火连天。

  内地无比祥和,中枢有条不紊的征兵,北人移去东北,南人移去新七省。

  西域供给一千多万吃饭都难,暂时不能移民了。

  于谦回程时,游览了甘肃,在甘州上船回京,以前荒凉的甘肃,如今十分热闹。

  甘肃种植小麦、玉米、地瓜、土豆、药材,是一个贫困省,供养人口高达700万。

  街头巷尾全是孩子的笑声。

  都是新生儿,这几年吃得饱了,中枢又不停鼓励生育,今年中枢又下令,年轻夫妻生20个孩子免税。

  人口还会暴增,甘肃疆域辽阔,西到青海湖,北到吐鲁番,是整个甘肃。

  甘肃很多城市诞生了市民阶层,不靠种地,而是靠做生意、工厂里打工的小市民阶层。

  虽然在南方很常见,但在西北却很罕见,西北最富庶的省份就是陕西和山西两省,甘肃算穷地方。

  于谦询问后才得知,他们把土地租出去了,自己在城里面打工。

首节上一节1367/179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