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第1329节

  “诸卿,朕离京两年多,真的想你们了!”

  朱祁钰端坐其上:“看着你们一个个生龙活虎,身体健硕,朕就放心了。”

  “当今不说是盛世,但也是太平年月,这功劳不止是朕的,也是诸卿共同的功劳。”

  “朕得诸卿辅佐,幸甚,大明幸甚!”

  朱祁钰缓缓道:“今日是大朝会,朕就不和诸卿叙家常了,先说正事,然后朕再挨个见见。”

  “众所周知,朕去江南,主要做三件事,一是清理不听话的士绅;二是开海;三是盐政。”

  “如今功成归来。”

  “江南隐户高达千万,总人口达到恐怖的3200万人。”

  “朕移走了1500万,将有一技之长的人,留在江南,发光发热,又强令各家析产,给庶脉分房分地。”

  “这是老生常谈了。”

  “朕说起此事,是想跟诸卿聊聊,户籍的问题。”

  “以前大明是传统农业社会,对户籍管控力度大,不允许人随意流通。”

  “但随着商贸发达,路引制度反而成为制约商贸的桎梏。”

  “朕在想,是否取消路引?”

  朱祁钰道:“取消路引之议,是云南督抚王文提出来的,诸卿怎么看?”

  顿时引起一片热议。

  简单合议之后,李贤出班:“启禀陛下,先不说是否取消路引,微臣假设,取消路引之后,该如何抓捕罪犯?该如何控制人口流动?”

  朱祁钰沉吟:“李卿是担心,边疆省份的移民回流?”

  “没错,取消路引之后,这些刚被移民走的百姓,必然想方设法的回来。”

  朱祁钰立刻想到了身份证。

  “诸卿,一个城市的商业想发达起来,就要不设限制,像路引、城门查验等手续,会降低商业的流动性。”

  朱祁钰在人群中找丘:“丘,你的经济论里是这样说的吧?”

  “陛下,大明仍是以农为本,不能过度商业化。”陈文出班反对。

  “朕觉得你这话不准确,应该是农工商并重。”

  朱祁钰道:“老太傅根据盐的消耗量,统计出来人口,算上婴幼儿,大明人口可能在1.5亿左右。”

  这话一出,顿时引起一片哗然。

  “这还是没完全释奴呢,如果完全释奴,人口可能会在1.6亿左右。”

  “陈卿,你说说,这么多人口,全绑在土地上,现实吗?”

  朱祁钰问。

  陈文去看耿九畴,耿九畴微微颔首,低声道:“户部统计的人口,比陛下说的还多。”

  怎么这么多人啊!

  陈文有点发抖:“陛下,哪来这么多人啊!”

  朱祁钰面露苦涩:“朕也不知道啊,朕出京之时,以为隐户也就三千万,总人口八千万而已。”

  “现在翻倍了。”

  “你想想,若1.6亿吃不饱肚子,起来造反,大明能剩下什么?”

  这个问题非常严重!

  陈文和胡小声商议,胡分析人口暴增,是赋税减免造成的,还有就是皇帝重医,民间医药发展,新生儿存活率增长。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夺了土人地盘,土人变成了汉人,北方游牧诸族变成了汉人,还有朝鲜,这些人就超过了千万,他们的新生儿加在一起,就得有两千万。

  “陛下,经商只是富了一人,不如发展工匠。”陈文提议。

  朱祁钰脸上露出笑容,自古以来华夏把工贬到最低的社会地位,这就是工业革命不可能诞生的核心原因之一。

  “工匠多了,也没有活儿呀,还是养不活这么多人口。”

  马文升道:“不如把人都移走。”

  “你移得越多,生得越多,百姓担心断子绝孙,一定会多多生孩子的。”陈文道。

  这就是个死结。

  朱祁钰摆摆手:“工匠的地位,必须要提升。”

  “不止工匠,以前下九流的从业人员,地位都要提升。”

  “只要能养活百姓,让百姓吃口饱饭的行业,都是好行业,中枢都要支持,不准歧视。”

  “尤其是工匠。”

  “诸卿看到钟楼了吧?这就是机械的功劳,而朕认为,机械会占据未来的主流。”

  “各行各业,都会因为机械,而不停更新换代,推动整个社会,进入一个新时代。”

  工业革命的根本,是原始积累。

  大明这种移民方式,根本无法完成原始积累,还得想办法赚取原始积累。

  朝臣第一次不反对工匠。

  因为人口太多了,不妥善安置,就要出大乱子的。

  谁也想不通,大明的人口哪来的呢?

  “说回商业。”

  “陈文刚才说,商业只富了一人,无法让更多人受益。”

  朱祁钰道:“朕这几年一直在想,工厂是商业吧,雇佣了多少工人呢?这些人是不是受益了呢?”

  “而陈文说,受益一人,也对,因为工厂主他是赚大头的。”

  “这里面就涉及了一个社会公平的问题。”

  “丘的经济论里有分配和公平的讨论,但不如杨守陈的公平论更深刻,刘健还写了一篇分配疏,写得都好。”

  “朕都读了,很深刻,非常好。”

  “既然涉及到分配、公平的问题,朕就设了大明第七部,就是财部。”

  “既然发展商业,就必须要讨论社会分配问题。”

  “从农业社会进入商品社会,最大的问题就是分配,以前是自给自足,现在是工厂批量生产,卖给百姓,冲垮了小农经济。”

  “而利润,则被工厂主赚走了。”

  “那就需要二次分配,这个二次分配,应该由中枢来分配,这是刘健论述的分配疏。”

  “对收入高的人,进行收重税,实现公平。”

  “而这个重税,不能用来挥霍,要用来进行基础建设,和社会福利。”

  “什么叫社会福利的,一个是抚养孤老,一个是让天下百姓共同蒙福荫,比如教育、医疗。”

  “当然了,朕说这些还是很远很远,未来的事情呢,近二十年不会到这一步。”

  朱祁钰话锋一转:“财部设立的本质,就是收税!”

  “朕之前就在奏疏和诸卿说过。”

  “未来十年后,朕不打算收农业税了,用商税补贴农业税。”

  “当时诸卿还觉得朕异想天开。”

  “但今年的户部收入,说明了朕的想法是正确的,用商税,取代农业税,是势在必行的。”

  “收税的标准是不一样的,赚得越多,收得越多,敢隐瞒资产、转移资产、逃避税收的,一概将产业收归公有,本人诛杀,全家流放。”

  “李秉,你来说说。”

  朱祁钰点名。

  第一任财部尚书李秉出班,行礼后道:“回禀陛下,财部新设,目前重心,正在整顿天下青楼。”

  “微臣已经制定了税务表,对各项税收都进行了详细划分,请陛下阅览。”

  说着呈上来。

  朱祁钰随便一扫,什么摊税、门头税、课税林林总总,高达上千种,全是收税的点。

  大明本就这样收税的,只是条目没这么多,李秉的财部给增加了很多。

  好在没有空气税,西夷还有空气税呢,这点还算良心。

  李秉继续禀报:“臣上任后,在天下各地建立税务所……”

  他说的很详细,把财部的整体框架建立起来了。

  朱祁钰粗略看一眼,递给冯孝,冯孝呈给百官去看。

  “小商小贩的税,可以按照收入水平来收,这个水平是滑动的……”

  话没说完,李秉却道:“陛下,地方税务所,一定会钻政策空子,若您不定下死标准,地方必然被搞得沸反盈天。”

  “李卿说的对呀,那就设低税,没必要为难小商小贩,要从大商人手中榨取钱财。”

  朱祁钰看不上几毛钱。

  “这件事,让阁部议一议,然后拍板决定,不必请示朕了。”

  税率表稍微调一调,也就定下来了。

  “工匠的税,朕觉得可先免十年,十年后,再行收取。”朱祁钰是想把羊养肥,然后再宰。

  这倒是没问题了。

  “那么路引的问题,也要一起讨论,看看是不是该取消路引,大力发展商业,支持百姓流动。”

  朱祁钰觉得这件事一时半会讨论不出来,也不着急实行。

  “商户执照问题,必须办好。”

  “户部、财部,执照必须办,任何人,只要从商,就必须办执照,没有执照从商的,一概抓捕流放!”

  “地方办执照的,不许设限制,任何人都给办,收取工本费即可,不许乱收费。”

  “办了执照,就要纳税,就是正规经商,朝廷要予以保护。”

  朱祁钰认真道:“还有,中枢定下来的政策,地方若不执行,或者乱执行,执行不到位的,一概重罚!”

  “今年京察,给朕清查,这样的官员,严重的杀头!三族流放!不大不小的本人杀头,家族流放!轻的本人流放,家族剥夺功名,不许再考!”

  “任何包庇的人,一概本人诛杀,举族流放,充入奴籍,妇人充入军寄营!”

  “朕再叮嘱一遍,谁敢给朕阴奉阳违,就别怪朕要动刀子了。”

  百官全部跪伏在地,高声说不敢。

  “朕要的是能臣,不是庸臣、贪臣、烂臣,没用的人,统统给朕清出去,该杀的杀,该流放的流放!”

首节上一节1329/179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