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第1223节

  “陛下,有您在,什么盐商控制不了呀?”

  胡也拿出难题,难为皇帝。

  皇帝想扩充皇权,把盐死死攥在自己手心里,这是宋伟给他选的路,宋伟将盐商阉割,不就是让他们为皇帝卖命嘛。

  胡却堵死这条路,让新阶层诞生,至于谁能攥住,各凭本事。

  “老太傅真的相信朕啊。”

  朱祁钰笑而不语。

  他务必清洗掉江南士绅,就是担心他们成为大财阀,日后左右政治。

  可胡,却在制造财阀出现。

  盐私有化。

  极有可能使盐脱离皇帝的掌控,会使皇权出现一个缺口。

  “老太傅此言甚是!”

  “朕既然将矿产私有,也该让盐私有化!”

  “如此一来,中枢只要负责收税就可以了。”

  朱祁钰拍板。

  胡微微一怔,皇帝不怕形成财阀了?

  “可这盐呀,也不是就两淮一处有呀。”

  “大明这么大,产盐的地方太多了。”

  “既然使盐私有化,朕就颁发几千张售盐牌照,只要缴纳盐税即可,谁都可以销售。”

  轰!

  胡脸色一变,皇帝不是要制造财阀,而是化大为小,全国各地制造出几千个上万个售盐的商人,看他们怎么形成财阀?

  “再定下一条,盐,不准跨省销售。”

  朱祁钰笑了。

  只要盐不跨省,谁也逃不了税。

  而且,想形成大盐商,大财阀,根本不可能呀。

  各省都吃各省的盐,市场没那么大了,盐商怎么当财团呢?

  这是朱祁钰的对策。

  “陛下,将盐贸然私有化,是不是过快了?”

  胡有点后悔,如此一来,只要皇帝攥住各省的盐,皇权就没有缺口了。

  “无妨,朕相信明人的适应能力。”

  朱祁钰道:“不管各省,皆要用全国统一价来售卖,任何人不准高于这个价格,也不许低于这个价格销售。”

  把几个大盐商,打碎,变成万千小盐商。

  盐,还会控制在皇帝手的。

  胡颇有种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感觉,叹了口气:“陛下,那有的省无盐怎么办?”

  “派人去找盐矿,一定会找到盐的,暂时没有,则从附近省份进口,价格适当上调,但要比私盐更便宜。”朱祁钰道。

  “陛下,现在盐商断盐,该如何平息天下悠悠之口?”

  “立刻颁布圣旨,将全国各地盐场打包出售,复工复产,立刻向百姓售卖平价盐。”

  朱祁钰斟酌:“盐价嘛,让阁部商量,朕觉得可以定在一文到三文之间。”

  扬州的盐场,都被收归皇帝私有了,现在卖掉,皇帝要钱,不要厂子。

  “这么低?”

  胡吃了一惊:“陛下,大明的盐真没那么贵。”

  “产地销售8文钱一斤,若遇上季节不佳,最多不超过20文一斤,非产地就贵了一些,最贵的地方三钱银子一斤盐。”

  大明的盐一直很稳定,洪武朝就是8文,高峰时期是14文,不产盐的地方价格肯定是高的。

  “成本多少呀?”朱祁钰问。

  采盐成本并不低的,盐丁、灶户、运输,都是成本的。

  “想办法压缩成本,不能超过五文钱一斤盐,不产盐的地方适当调高,但也不能太高,只要比私盐价格低,私盐就消失了。”

  千万别想扩大销量,薄利多销来盈利。

  这个时代的生产力摆在这里的,销量越大越亏钱,最后会搞得盐贩子罢工的。

  “再酌情释放盐丁、灶户等籍贯,转为民籍。”

  朱祁钰不让胡谏言:“让盐商去中南抓奴隶去,累死多少人都无妨,可以花钱请人去那边抓,哪国人都可以抓!”

  “盐税适当下调,以优惠的方式下调,省着某天朕要收,他们不交、抗税。”

  “传旨给宋伟,十天后,朕要看到食盐恢复供应。”

  “恢复不了,朕就砍他宋伟的脑袋,让他自己想办法!”

  冯孝算看出来了,皇帝这是要将盐商赶尽杀绝。

  他砍宋伟,宋伟肯定得先砍盐商啊。

  “食盐恢复供应后,老太傅就着手释放灶户、盐丁等,陆续全部转为民籍。”

  “作为补偿,分给他们一些工具,鼓励他们办厂。”

  朱祁钰没说分地,分地这件事很难啊,江南释放出来太多隐户,这些人才是吸血虫,安置不好,就要乱啊。

  胡本想说说妖书案的。

  结果皇帝把他打发走了。

  出宫的时候,他看见一车车财货压币厂运,南京城的兑换银行,如今冷冷清清。

  废话,有钱人都被抓了,谁还有银子换银币呀。

  妖书案在京师愈演愈烈。

  周大肆抓人,越抓妖风越大。

  内阁党争愈演愈烈。

  景泰十一年,春暖花开。

  陈友率军攻打吐鲁番,满速儿兵败,退入昌都,吐鲁番全境并入大明。

  消息传到南直隶时,已经是四月份了。

  “打得好啊!”

  朱祁钰激动道:“吞并吐鲁番,陈友有大功,晋封沙州侯,余者军将俱官升一级,并按照战功赏赐,内阁拟定封赏名单即可。”

  圣旨刚发出去。

  御史秦弹劾陈友,私通满速儿,伪造功勋,阴谋假收吐鲁番。

  北京因妖书案党争愈演愈烈的时候,陈友案如同一瓢凉水,洒在所有人的心头。

  朝臣的视线,被陈友吸引过去,看向大西北。

  陈友立刻上书,大呼冤枉,还说范可作证。

  直接把拱卫南京的范广,拖下水了。

  都察院、监察司派人去吐鲁番,核实功绩,而刚刚抵达吐鲁番,就有兵卒举报陈友,阴谋造反。

  “陈友虚报功劳,怕是有的,阴谋假占吐鲁番,未必不存在。”马昂幽幽道。

  监察司,是由原六科人马组建的,由周洪谟担任监察史。

  “不是不存在,而是几乎确定。”

  周洪谟认真道:“这陈友和满速儿相交莫逆,之前就提过,和满速儿共管吐鲁番。”

  “之前我朝情报有错,以为吐鲁番已经脱离了东察合台汗国,从满速儿进入吐鲁番,说明东察合台汗国尚能控制吐鲁番。”

  “而这满速儿,又有名将之资,和大明打得有来有回,平分秋色。”

  “陈友用一个月时间,就荡平吐鲁番?军报又语焉不详,战功含糊其辞。”

  “所以都察院御史秦,举报陈友。”

  “我监察司派人去查了,发现吐鲁番十分蹊跷,明军看似接管了吐鲁番,却未有屠城之举,显然陈友是和满速儿共管吐鲁番,而非真的占据了吐鲁番。”

  什么时候大明彻底占据一地,要看屠没屠城了?

  然而,姚夔等人却在思考。

  陈友冒功,却便宜了于谦。

  妖书案,让于谦深陷泥沼,在京师名声已经臭了,突如其来的陈友案,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周洪谟,是正统十年进士,是皇帝的侍讲学士,皇帝极为喜欢听他讲学。

  所以,监察司第一任监察史由他担任。

  秦,是景泰二年进士,其人刚烈,以魏征自比,经常公车直谏,几次都不给皇帝面子。

  这样的人,会被于谦拉拢吗?

  “周监察史,不能凭屠不屠城,来判断陈友的功劳。”姚夔不希望出现陈友案。

  “如何不能?陈友第一次攻打吐鲁番,就屠了吐鲁番各城。”

  于谦反驳道:“当时寇深还问过他,吐鲁番多有民众信仰伊教,你陈友也信仰伊教,如此屠杀同类,是否有伤天德?”

  “他陈友却说:我先是陛下的臣子,然后是大明百姓,最后才是伊教信徒。”

  “他还焚烧了伊教的寺院,可见其心。”

  “众所周知,伊教之人,对教派认同感极高,陈友焚烧其寺院,必然不死不休,为什么陈友没屠城呢?”

  于谦要把陈友案实锤。

  只要陈友案燃烧起来,他于谦就趁势脱身了。

  耿九畴发言:“邢国公,您不觉得您这番解释,过于牵强了吗?”

  “如何牵强?”

  于谦反问:“景泰十年七月陈友奏报,言说吐鲁番百姓皆信仰伊教。”

  “当年蒙古人就信仰伊教,何等情况,难道我们还不知道吗?”

  “陈友也是伊教信徒,为何就不是我明人了?”耿九畴反驳。

  “陈友焚烧寺庙,导致伊教信徒深恨陈友,如何不对?”于谦有点着急了。

  其他人笑而不语。

首节上一节1223/179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