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监拿出四个大食盒,分为肉、素菜、凉菜、酒四个大食盒,因为广西天气炎热,所以全程用冰保持鲜度(硝石制冰)。
太监点炉子开烤,聚拢在大营里的都是广西军军将,一个个眼睛直勾勾的。
方瑛先谢恩后,吃了一串。
其余的赐给下属。
军将一个个都香迷糊了,烤肉大家都吃过,但肉不膻不臭的烤肉,真的没吃过。
尤其这辣味,太对广西人胃口了!
眼看着一串串肉串都被吃光了,太监一口没捞着,虽然方瑛给留了一串,但太监最是记仇,回来后,没少给方瑛上眼药。
而在新南直隶。
封赏圣旨传来,加授胡正一品右柱国,授张凤、王太子少傅,封杨信为建昌伯、欧信为平乐伯,赐任礼一世世券,金忠、王诚都有恩赏。
各种赏赐,都是京中的稀奇玩意儿,皇帝大手一挥,出手阔绰。
太监爱财,皇帝就送给金忠和王诚两家罐头厂,都在南直隶,日进斗金。
同时,赐下除夕宴。
最激动的是杨信和欧信,杨信荡清江西土匪,战功丝毫不低,却晚于李震封爵。
欧信更是以一己之力,荡平广西,又在南直隶清剿士绅,立下战功,封爵在所难免。
景泰九年,中枢赐下很多爵位。
但都没有世券,世券要全靠战功争取。
这是皇帝担心赐下爵位太多,后世之君无法制衡,留下个尾巴,世券不可轻赐。
以此,就会出现流爵和世爵两种分法。
流爵就是一世而终,世爵才是最宝贵的。
皇帝制衡人心,手段层出不穷。
而在胡的新府邸内,张凤和王都有点着急。
胡来到南直隶一个多月了,却一个人不杀,什么事都不做,反倒是南直隶安静。
“两位,除夕夜又来老朽家中蹭吃蹭喝了?”胡笑道。
“老太傅,您倒是跟我们交个实底呀。”张凤心中焦急,圣旨来的时候,他担心是皇帝贬斥他的圣旨。
胡正在煮茶,让侍奉的人退下。
幽幽道:“两位都是绝顶聪明人,怎么这会儿糊涂了呢?”
张凤一愣,听这意思,胡不打算清算士绅呀?那皇帝那边怎么交代过去呀?
“子仪,这当官呀,在中枢当官是一个当法,在京师当官是一个当法,在地方又是一个当法。”
胡给他俩倒茶:“而在南京,又是另外一个当法。”
这话把张凤绕迷糊了。
三种当法,他懂。
可第四种,是什么意思?
“咱们是谁的人?”胡抬头看了眼张凤。
“陛下的人。”张凤脱口而出。
胡却笑而不语。
“我们是士绅的人。”王开口。
从任礼被皇帝一道圣旨,骂回凤阳,两股势力争权夺利,戛然而止。
如今张凤和王关系重新修复。
“子仪,你没有公度看得透彻。”
胡吃了不少肉,不好克化,慢悠悠道:“老夫在问你,在中枢,你该对士绅什么态度?”
“口诛笔伐,恨不得杀之!”王回答。
胡笑着颔首:“在京师,该如何做?”
“杀,杀光为止!”
没错,这就是在京师的为官之道。
“可在地方呢?”胡又问。
王斟酌道:“一手杀,一手抚,我们虽是官,为朝堂效力,但毕竟出自士绅。”
“孺子可教也!”
胡笑道。
张凤也琢磨明白了,是呀,没在皇帝眼皮子底下,为什么真要和士绅撕破脸呢?
“可老太傅,在这南京当官,又和那三地有什么两样?”张凤问。
胡笑眯眯道:“这也是京师,也是地方,你说该如何?”
一手杀,一手抚,还得做给皇帝看!
张凤站起来,恭敬行弟子礼:“多亏了老太傅点拨,否则在下犹如陀螺般瞎转。”
王却问:“老太傅您来南京,也没杀人呀。”
“哈哈哈!”
胡抚须大笑:“老夫真没杀吗?”
欧信、杨信、李震正在打仗,这不就是在杀吗?
大笔一挥,杀的是谁,中枢能查吗?
“子仪、公度。”
胡转瞬肃然:“咱们是为陛下效力,自然也得为陛下考虑,有些事,可为,可不为。”
言下之意,是皇帝上嘴皮一碰下嘴皮,啥也不懂。
咱们敷衍他便是。
到了地方,按照自己想的来做,回去糊弄他一番即可。
这是在保护陛下。
王眸中闪过担忧,皇帝是那么好糊弄的吗?
“公度,你觉得陛下是想杀呢?还是不想杀呢?”胡笑着喝茶。
中枢可一直没下旨催呀。
也许,陛下是不想杀的?
可不杀,符合皇帝利益吗?
王看不透,看不透这是胡糊弄皇帝,还是皇帝故意而为,反正胡这只老狐狸,藏的太深了,皇帝都被他骗了。
皇帝以为的忠臣,只是他以为的罢了。
腊月二十九,武英殿上。
武英殿几乎已经闲置了,以前是太宗皇帝诏见大臣的地方。
朱祁钰坐在御座之上。
“诸卿,景泰九年马上就过去了,过得是真快呀。”
朱祁钰脸上带着笑:“今年,国朝做了很多事呀!样样都可以彪炳史册,震古烁今!”
“先说开疆拓土。”
“王越、蒋琬、毛忠、李侃、杨守陈等人收复朝鲜,泼天大功,虽还未功成,但朝鲜已成大明盘中之肉,逃不掉的。”
“朝鲜建省,我大明多了一省。”
“在南面,方瑛、陶成、夏埙收复交趾北部,朕已经责令纳入广西、云南了。”
“朕相信在景泰十年,方瑛就能拿下安南,重收交趾!”
“在西面,陈友、寇深吞并哈密,兵临吐鲁番,打得东察合台汗国措手不及,向东察合台昭示着大明的武功!”
“哈密并入甘肃,甘肃版图彻底形成!”
“在北面,和林已经成了国朝的跑马地,所有牧民,向大明臣服!”
“这是朕的功劳,更是诸位之功!”
京师的重臣,都云聚于武英殿。
有了去年的前车之鉴,都知道今天是皇帝封赏群臣的日子。
就这一个月,传出去多少封赏的圣旨?封出去多少个爵位?多少个文勋、武勋,赐下多少金银财宝?
这是皇帝赐给所有有功之臣的新年礼物,是最好的嘉奖。
“皆赖陛下洪福!”朝臣叩拜。
“平身。”
“再说治理之功!”
“朱英、项忠是山东,荡平山东贼寇、妥善安置流民,山东大治!”
“金忠、马瑾、杨信、朱仪在江西,荡平反贼、贼寇,移民、析产、重新分地,妥善安置,江西大治!”
“李贤、商辂在辽宁,安置流民,治理地方,大治辽宁!”
“方瑛、薛、薛远、侯臣、朱永在两广,桂粤两省移入几十万汉民,两广大治。”
“寇深在甘肃,原杰在宁夏,俞山、俞纲在山西,皆得大治!”
“今年真的是硕果累累。”
“李秉、王恕、吕原治理热河,热河经过一年半的建设,已经初具规模,根据李秉、吕原上的奏疏,预计景泰十一年,热河全省竣工,并已新编练三万骑兵,热河骑兵数超过五万。”
“原杰在宁夏,整个河套历经两年,军事防御已经构建完成,城池预计在景泰十年,建造完毕,并组建了五万骑兵,可上战场的高达两万五千人。”
“朕对各地督抚,都非常满意。”
“今年大肆移民,安置流民,人数超过千万人,各地皆没闹出大乱子,这就是大功!”
“所以,朕该赐爵位的赐爵位,赐世券的赐世券,赐文勋武勋的赐勋位,赐财宝的赐财宝,”
“你们的功劳,朕都看在眼里!”
“地方官员有大功,中枢官员也有大功。”
“你们都是朕的左膀右臂!”
“朕一刻都离不开你们啊。”
被皇帝这么夸赞,大家还有点受不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