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多为鞑靼兵,这些兵如今尚不通汉话,贸然放出去,这些人容易逃跑。
所以王越宁愿养着,也盘踞在朝鲜北部,不往前走,也不退回去。
朝鲜北部多山,骑兵施展不开,鞑靼兵想跑都跑不了,只能在王越手里,任王越施为。
王越一边汉化鞑靼兵,一边收容移民,一边观察朝鲜局势,一箭三雕。
“贵使,马上天气就转凉了。”
“还请贵使催促天兵,快些南下。”
“孤已经在汉城准备了酒宴、财货,只等天兵到达。”
这场会见,颇有几分不欢而散的意思。
罗绮和程信刚走,李就在行宫里砸东西:“大明狼子野心,就是想看我朝鲜和女真火并,他好渔翁得利!”
大明使臣刚走,朝鲜重臣全都来了。
郑麟趾,在朝鲜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朝鲜文字,就是他主持创造的,而且,朝鲜的历史,也是他主持修撰的!
他更是朝鲜靖难第一功臣。
“陛下,大明的狼子野心,怕不是这点呀!”郑麟趾说的当然是汉话了。
朝鲜高层,说的都是汉话,读的是汉家经义,他们也在潜意识认为自己是汉人。
“还有什么?”李一愣。
郑麟趾躬身道:“那程信声称,朝鲜创造文字、编纂史册,乃是大罪!”
李一愣,这不是托词吗?
难道意有所指?
猛地,他想到了程信的一句话,囊括漠北之土。
“中原不会想囊括朝鲜吧?”这个想法,把李自己都吓了一跳。
朝鲜这么烂,中原能看得上?
朝鲜为啥一直没被中原王朝囊括?
因为朝鲜自己摆烂啊,把自己搞得特别烂,中原王朝肯定不要啊。
二靠恭顺,朝鲜对天朝那真是恭顺得不要不要。
郑麟趾却道:“陛下,老臣认为可能性极大。”
“天朝皇帝自击溃夺门之变后,犹如换了个一人。”
“野心毕显,其治政举措,皆为国为民,大明再次昌盛起来。”
“本来这昌盛可能还要等几年,偏偏打崩鞑靼一战,可谓是震古烁今。”
“鞑靼之强,我朝鲜深有感触,女真部尚且被鞑靼压制呢,而女真在朝鲜肆意妄为,可见其兵之强。”
“而大明,竟一战打崩鞑靼,收鞑靼之兵,囊括鞑靼之地,并鞑靼之民为汉人。”
“其野心之强,犹如天朝太宗皇帝在世。”
郑麟趾更认为,自己是朝人,朝人应该有自己的文字、历史,而不能永远屈尊于天朝之下。
所以,他对大明是非常防备的,处处都把大明往坏的方向想。
朝鲜君臣脸色瞬变。
靖难第二功臣韩确却嗤笑道:“囊括漠北之土有什么用?”
“太宗皇帝何其可怖,封狼居胥,勒石燕然,囊括广袤土地。”
“但在宣宗皇帝之时,不照样丢弃了吗?”
“那些土地,比朝鲜土地还要贫瘠,要之何用?”
“何况,太宗皇帝对朝鲜可是很不错的。”
没错。
大明皇帝对朝鲜都很好,真的把朝鲜当成亲儿子养着。
朝鲜现在的版图,就是太宗皇帝确定的,其中还有一片土地,是太宗皇帝赐下的。
这份赐地,和韩确有着很大的关系。
“那你可看出来,天朝皇帝陛下的野心?”郑麟趾问他。
韩确却道:“是有野心,最多是消耗朝鲜和女真国力罢了,难不成真的吞并朝鲜?”
这话引起大殿哄笑。
若是朝鲜很富,确实没问题。
关键朝鲜穷啊,穷的还得靠大明爸爸接济呢,朝鲜不是不想投入爸爸怀抱,而是爸爸不要啊。
“你懂什么!”
郑麟趾叱骂:“我朝鲜乃一国,非大明之土!当有自己的文字,自己的文化!”
“而非像你那样,卖妹求荣!”
瞬间,韩确的脸色通红。
韩确的妹妹十分绝色,永乐朝,太宗皇帝派宦官来朝鲜采女,他使了钱才让妹妹选中,他护送妹妹去大明国都,献妹于上。
她的妹妹,被太宗皇帝封为丽妃,甚至太宗皇帝还想把女儿嫁给韩确,韩确却以离家太远而拒绝。
因为丽妃,太宗皇帝才大手一挥,赐给朝鲜一片土地。
所以太宗赐地,和韩确有着很大关系。
而十几年后,宣宗皇帝派宦官来朝鲜采女,他又想将幼妹献给宣宗皇帝,其妹不愿,叱骂他,让他声名狼藉。
最终,韩桂兰还是被送入明廷。
如今还在宫中侍奉,她只是女官,并未被宣宗皇帝临幸。
罗绮来的时候,还送上他妹妹的亲笔信。
“老夫妹妹被陛下看重,那是天之荣幸,岂有你说的如此不堪?”
“正因吾妹荣封丽妃,方有太宗皇帝赐土之恩!”
“朝鲜领土,有我韩确之功!”
韩确指着他:“郑麟趾,你是靖难功臣,老夫也是,老夫旅任要职,哪里不如你?”
“说大明吞并朝鲜?”
“哼,若天朝皇帝下旨,肯收朝鲜这贫瘠之地。”
“你知不知道天下会多少人弹冠相庆!”
“而非像你口中所说的什么吞并!”
“能并入大明,何其荣幸!”
这话竟惹得很多重臣的同意。
大明对朝鲜的渗透,可谓是无孔不入,哪怕是一个明人,在朝鲜,都没有在异国的感觉。
但是,他没注意到,李的脸色,已经阴沉到了极致。
“卖妹求荣,卖国求荣!”郑麟趾叱骂韩确。
韩明浍则站出来和稀泥:“两位,如今不是吵架的时候,国难当头,当力同心才是呀。”
韩明浍被李称之为“吾之子房”。
虽然靖难功臣里排名第三,但李最信任的人,无异是韩明浍。
其次是权(lan三声)。
权已经彻底堕落了,派不上大用场了。
“子(韩明浍),你说说。”
李脸色黑如锅底。
他不想听吵架,女真兵近在咫尺,吵个屁啊,再吵下去,朝鲜就没了。
“大明何心,咱们管不到,也没必要管。”
韩明浍苦笑道:“若大明有吞并朝鲜之心,凭吾等是挡不住的。”
“老臣看,天朝陛下没有吞并朝鲜之心,不信您可上表请求朝鲜内附,想必陛下一定会拒绝的。”
因为朝鲜穷啊!
朝鲜不是没有内附过,大明是真不要啊。
想内附的还有渤泥国和占城国。
大明是真嫌弃啊。
“此战还需天朝帮忙,否则凭朝鲜之能,无力夺回失地。”
韩明浍道:“陛下,请您下旨,立刻废除朝鲜文字,并废除朝鲜年号,启用景泰年号,并准备朝鲜美人、珠宝、字画,派遣水师去天朝,请求陛下赐下一批火器。”
韩确颇有几分洋洋得意。
看吧,朝鲜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美人。
朝鲜盛产美人。
天朝皇帝都喜欢朝鲜妃子,如今景泰皇帝还没有朝鲜妃子,只需遴选出大批美人,走水路送去大明。
得到皇帝的恩宠,朝鲜自然什么都有了。
所谓水路,不是横跨渤海,而是绕着朝鲜国境,去义州,绕过女真兵而已,从辽宁上岸,走陆路去北京。
郑麟趾却长叹一声,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创造朝鲜文,创造朝鲜历史,并修《高丽史》。
可见他的野心。
从高丽开始修,甚至偷偷摸摸把高句丽变成了朝鲜历史。
甚至还画上了地图。
高句丽可不是朝鲜的,甚至跟朝鲜没关系!
“准!”
李也知道,创立文字、自成一国的好处。
但是,兵临城下啊,没有天兵救援,朝鲜都没了,还想什么文字。
“而出使的大臣,需要一个懂大明,并和大明有着良好关系的重臣。”韩明浍就差直说了,韩确你去吧。
韩确更是洋洋自得。
他的妹妹,可是被太宗皇帝封为丽妃的。
太宗赐土,和丽妃有着很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