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陛下新制,当归大理寺调查,刑部做结论和决策。”郑亮坦然道。
“郑大人所言甚是。”
王厉声道:“那本阁能用你查吗?还是用他程通去查呢?本阁信得过你们吗?”
“你们能查出真相吗?”
“啊?”
轰!
奉天殿内一片哗然。
王这是什么意思?
你是京师的内阁阁老,但我们也是南京的各部重臣,就活该被你欺辱吗?
“王阁老,您虽是钦差大臣,但也不能欺辱吾等!”
程通不愿意了:“你王拿不出证据,便弑杀百姓,事后又为自己脱罪狡辩,指责吾等有罪,这是何道理?”
“程通!”
王懒得辩驳,直入正题:“尹家的账本上,可有你的名字啊!”
“有名字又如何?”
“天下人知道本官名字的,不知凡几。”
“难道谁把本官的名字写进去,本官就有罪了吗?”
程通又道:“王阁老,光凭您这一张嘴,说谁有罪谁就有罪,那天下岂不大乱了?”
这话引起奉天殿内的热议。
而跪在不远处的张凤,看着程通,微微摇头。
他和程通是同年进士,彼此之间关系更为亲近,奈何程通自己找死,王既然敢开这奉天殿,就证明有把握了。
他也是中枢派下来的。
陈舞阳做第一场。
王做第二场。
他张凤,就要做第三场了!
“噤声!”
“在奉天殿上,岂是尔等随意议论的地方?”
“一点规矩都没有,读书读进狗肚子里了?礼法都忘记了吗?”
王火力全开。
“来人!”
“把账本呈上来!”
“念!”
尹家和程通的往来,都记着账本呢。
但程通却不在意,从含山公主薨逝后,他就知道不妙,已经收拾掉尾巴了,所有一切证据都销毁了,根本查不到他头上来。
在殿中的很多人,都已经断尾求生了。
所以王叫他们来,他们也不怕。
让王随便查,让厂卫随便查,肯定什么也查不出来,大不了把罪责全都推到尹家头上,让尹家背黑锅便是。
“王阁老,您要是不信任下官,可以派人去下官家里查。”
“您想怎么查就怎么查!”
“您想让谁查,就让谁查!”
“下官身正不怕影子斜!”
“您随便查,若查出什么来,下官愿意引颈就戮;”
“倘若查不出什么来,下官就要向陛下告你一状,讨回一个公道!”
程通怡然自得。
王嘴角翘起,就知道你程通不会就范的。
他慢慢扭过头,看着跪在他身后的程通,忽然笑了,一拳轰过去。
直接轰在程通的脸上。
“啊!”程通猝不及防中招。
谁能想到,王忽然耍流氓了。
王还有在奉天殿打死马顺的经验。
把程通打翻后,他趁机翻身骑在程通的身上,一顿老拳。
“看谁敢拦着本阁,本阁打死他!”王不许人帮忙,老拳使劲往程通的脸上招呼。
他主要担心别人帮程通打他。
所以先以老拳对准众人,不许人帮忙。
龙椅上没坐着皇帝,官职最高的就是王,王不顾规矩就打人,先耍流氓,其他人能怎么办?
“打死人了,救命啊!”
程通只剩下惨叫了。
他和王都是老头,都是年老体衰的年龄。
但王常年锻炼,又是文官里打死武将的猛人,再加上有心算无心,先把程通打倒了。
等程通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挨了好几拳了。
“救命啊救命啊!”程通惨叫。
嘭!
王一记老拳,狠狠轰在程通的脸上,程通吐了口血:“叫啊,叫啊!本阁就喜欢听你惨叫的声音!”
郑亮都看呆了,他不是马顺啊,他是南京吏部尚书程通啊。
你在奉天殿上打死他,是效仿王莽吗?
嘭!
又一拳,打得程通吐血。
程通脸上血迹斑斑,全是伤,双目无神地看着王:“你、你怎么敢啊?”
“这是奉天殿,是陛下处置国家大事的地方!”
“你在奉天殿上殴打朝廷命官,你要干什么啊?”
“王,是你要造反啊!”
“你倒是会栽赃!”王冷笑。
程通奄奄一息道:“本官对陛下忠心耿耿,一心为公,却被你王打成这样!”
“好,本官程通认栽。”
“本官能让陛下看清你王的真面目!这顿打,挨得也值了!”
“看看你王,带着陛下的圣旨,拿着陛下赐下的天子剑。”
“但你做了什么呢?”
“在南直隶不事政务,夜夜笙歌,又擅杀平民,栽赃尹家,杀戮左都御史程宪,罪大恶极!”
“王,你要干什么啊?”
“你要学刘裕吗?把陛下当成晋安帝了?”
“但满朝贤臣不是东晋的庸臣!”
“没有人允许你王做那刘裕,做那王莽!”
“更不允许你坏了朝堂的规矩!”
程通哀嚎:“陛下呀!您一定要给微臣一个公道,公道啊!”
他把所有屎盆子扣在王的头上。
王却只是在笑。
一边笑一边揍他。
程通嘴里念念有词,不停在说,各种屎盆子往王头上扣,把自己描绘成一个受害者,一个大忠臣。
而王才是最大的奸臣、叛臣、反臣。
却在这时,有番子快速进来。
欠的一千字,还清!求订阅!
(本章完)
第272章 请天子剑杀官!请胡家主动认罪,莫丢了先祖名声!
“程通!”
“休要犬吠!”
王高举密册:“你以为你销毁了账本,本阁就什么都查不到了吗?”
“痴心妄想,你那是做梦!”
“这是儿子的供词!”
“上面写得清清楚楚!”
程通吓了一跳:“纯属污蔑,本官儿子在宫中侍奉,哪来什么供词!”
南京奉天殿上的朝臣,莫名产生了恐惧。
他不在家中,东厂和都知监会不会去索问他们的家人,他们的家人能经得住厂卫索问吗?
“你义子程璧,难道不算你儿子吗?”
王打开密册:“看看这什么的记录。”
“正统七年,你程通收买宝山所兵卒,于宝山下海走私。”
“正统十一年,在南沙岛上,聚盗上万,收拢海船千艘,和尹家、王家一起做生意,获利百万两。”
“从那之后,你长袖善舞,贿赂各卫所指挥使,打通走私渠道,又收买南直隶上下官员,为你行方便,形成走私集团,为你获利。”
“自景泰三年始,凡是从宝山下海的走私船,都要给你程通缴纳一笔份子钱,无有不缴者,获利难以估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