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第1012节

  黎宜民也不消停,他每天都在杀人,大肆清洗朝臣,用自己的人顶替,扩张权力。

  问题是新上来的,都是黎宜民王府里的老人,很多都是低等杂役,却站在大殿上治理国政,执掌中枢。

  他们连基本的汉语都不会说呢,如何处置奏章?

  这就导致了,安南中枢瘫痪,安南各地都乱了起来。

  黎宜民全当看不见,大肆安插党羽,清洗朝臣,扩张势力。

  还允许他的党羽,在京畿圈地扩地,喜欢什么就直接抢,搞得京畿百姓天怒人怨。

  而朝堂上更是人人自危。

  老臣也无心处政,只想着保住脑袋。

  朝野上下,一片混乱。

  边永等人虽是上国使臣,却闭门不出,不参与安南内政。

  黎不是傻子。

  虽然边永哄着他,但驻扎在城外的明军,并没有任何动静,已经过去一个月了,边永毫无动静,他就知道了边永要做什么。

  他跪在边永面前:“大人,小王自幼读圣贤之书,知道仁慈的君王,才能让国家强大。”

  “陛下驱逐鞑虏,复煌煌大明,必是仁德之君。”

  “如今下国有难,求大人为小王写一封密奏,小王愿面陈陛下。”

  “请陛下允准,大明助小王复国,小王愿去安南国号,复交趾省,愿去大明当一臣子,只求陛下能帮助小王,报得父仇!”

  边永一个字都不信。

  安南什么德性,他比陛下都清楚。

  安南最是无耻,得了交趾省之后,频频袭扰边境,不断侵吞大明土地!

  尤其是正统十四年。

  土木堡大败之后,安南竟派使臣,请陛下将云南四府割让于安南,美其名曰愿意为大明出兵,征伐瓦剌!

  简直不要脸到了极致!

  而且,宣德朝,两国的国境线,可不是现在这样的!

  是安南一点点蚕食的!

  才形成现在的边境线。

  “请王子殿下起来,微臣愿意为殿下递交密奏。”

  就是拖呗。

  反正他也在等。

  结果,过了几天,杳无音信。

  黎借口想出去透透气,遭到了边永的拒绝。

  又过几天,黎不知道从哪听说黎宜民不给黎上庙号,尸体已经放臭了,脑袋还摆在黎宜民的案几上,已经臭不可闻了。

  他哭着哀求边永。

  边永继续敷衍他。

  过几天,他试图逃跑,被抓了回来,他跟边永解释,只是出去逛逛,边永没理他。

  然而他的行动受到限制,不许走出房间。

  几天后他哀求边永:“若边大人扶小王登基,小王愿量安南之物力,结大明之欢心!”

  不装了?

  边永冷笑:“陛下的圣旨未到,还请殿下再等等。”

  黎吃了个软钉子。

  又等了几天,他想见边永,边永根本不见他了。

  终于等到中枢的圣旨,边永入宫和黎宜民商谈。

  黎宜民刚刚被朝臣“说服”,尊奉黎为仁宗皇帝,把脑袋和尸体缝合后,按皇帝礼节下葬。

  “边大人,黎马上就要下葬了,孤想看到黎的人头!”黎宜民把五千明军,当做压箱底的手段。

  一旦权臣反对他,用同样的办法,诛杀他。

  他就动用这张底牌,请求大明保护他。

  让大明和权臣狗咬狗,他坐收渔翁之利。

  “粮食准备如何了?”

  黎宜民不理解,大明那么富庶,还缺这点粮食?

  但既然大明皇帝要,他就给。

  反正你们运不出安南,早晚还得给朕乖乖运回来。

  “圣使大人,目前河内物资有限。”

  “只准备了六千艘船的粮食,请大人再给孤一点时间。”

  “一万艘,加上黎承诺的六千艘,合计一万五千一百艘粮食。”

  “一粒都不差的,献给皇帝陛下!”

  边永却觉得黎宜民这人太坏。

  说好的一万艘,结果变成了六千艘。

  见边永不说话,黎宜民苦笑:“大人,孤刚刚登基,朝堂上千头万绪,剪不断理还乱。”

  “还请大人给孤一点时间,粮食绝对不会少的!”

  “孤愿量安南之物力,结大明之欢心!”

  这番托词,边永都听腻了。

  边永缓缓开口:“这样吧,从河内收集造船的工匠,运送去广西,借用一年,一年后,完璧归赵。”

  黎宜民脸色微变。

  若要别的工匠,他满口答应。

  可造船工匠……大明要这么多船支干什么?难道还要郡县安南?

  “安南延续明制,也是闭关锁国,对船支需求量不大吧?”边永问。

  黎宜民却道:“大人,这王都的工匠,都是权臣家中的,孤这安南王并无实权啊。”

  言下之意,黎宜民愿意给工匠,但大明得做点事,作为交换。

  “谅山王!”

  边永沉喝道:“船匠,这是您未履行承诺的惩罚。”

  “若您还想讨价还价,可以,我大明愿用兵戈跟您继续谈!”

  说罢,转头就走。

  他不叫黎宜民为安南王,而叫原来的封号。

  黎宜民却慌了,赶紧拦住边永:“边大人,孤和你开个玩笑,您反应怎么这么大呀!”

  “微臣古板守旧,不爱开玩笑。”边永淡淡道。

  安南朝堂上烈火烹油。

  黎宜民为了培植势力,安插党羽,和权臣闹得很不愉快。

  所以,大明这五千使团军,反而成为左右局势的重要力量,若黎宜民谈得不愉快,他就把黎抛出来,和权臣去谈。

  别忘了,名正言顺是太子还活着呢!

  就在他边永手上!

  不是黎宜民跟本官谈条件,而是你求着本官呢!

  “两万名工匠,三日后装船!”边永下达最后通牒。

  黎宜民一直在拖。

  他不是不想给粮食,而是想卖个好价钱。

  争取得到大明更多的支持。

  最好大明天兵,直接把安南权臣给杀干净了,他才舒坦呢。

  两方博弈。

  边永也想利益最大化,而且,他在等中枢的批复。

  而皇帝的密旨,只有四个字:随君而定。

  看到这四个字时,边永眼泪差点飚出来,就凭皇帝这份信任,他敢不以死报国?

  为这样的皇帝去死,他也是愿意的。

  “大人,河内根本就没有两万船匠啊。”黎宜民叫苦。

  “那是您的事,粮食和船匠装船后,王子殿下就交给您来处置,大明绝不过问。”

  边永搬出皇帝来。

  黎宜民讶异,他对王都掌控程度不够,并不知道,有圣旨传来。

  但他也猜到了。

  黎宜民只能去找权臣谈。

  若不同意,就把黎银杀了祭旗,让他们知道,这天下是谁的!

  权臣暗中支持黎宜民登基,结果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黎宜民大肆清洗朝臣,安插自己的党羽。

  然后,又跟权臣家族索要粮食,进献给大明。

  如今又来了,索要船匠。

  去哪弄什么船匠去呀!

  阮炽、丁列、黎银面面相觑,真别说,他们家还真有,不但有,还有很多!

  安南学大明,也海禁。

  也是同样的,朝廷海禁,世家不禁,世家就是安南在外的大海商。

  不止有船匠,还有很多优秀的海船船匠!

  “这大明要船匠干什么呀?”

  丁列肉疼啊,他家是最大的海商家族。

首节上一节1012/179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