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那兵卒却没了声音。
然而,他这边大喊大叫却暴露了行踪。
黎宜民带着随从,快速靠近。
因为是攻打皇城造反,不敢明火执仗,只是隐隐约约的看见有个人身穿龙袍,顿时招呼人万箭齐发。
那个趴在地上的太监,瞬间被射死了。
穿着太监衣服的黎却吓坏了,自知跑不掉了,用血抹脸,然后以头点地,高高撅起屁股:“求大王饶命,求大王饶命!”
“本王只杀皇帝,不杀太监,你不用害怕!”
这声音怎么这么熟悉啊!
黎整张脸惨然,他万万没想到,打入宫城,竟然是谅山王黎宜民!是他的大哥!废太子!
他不应该在封地吗?
何时进都城的?
又是怎么进的皇城?
有奸细,皇城守军里有奸细!
最让他惊恐的是,黎宜民肯定是认识他的,他根本就跑不掉了!
正想着,黎宜民已经靠近了。
他瞄了眼扎在太监身上的箭矢,心里计算黎宜民过来的距离,如何能用最快速度,抽出箭矢,然后扎在黎宜民的身上。
黎自知必亡,便无所顾忌。
生死关头。
他精力瞬间达到顶峰,快速抽出一道箭矢,身体前倾,朝着黎宜民的胸口扎了过去。
黎宜民措手不及。
还真被黎给扎到了。
但是,他身穿铠甲,这箭也巧,扎在了铁甲上,连皮肤都没扎透。
嘭!
黎宜民一脚把黎踹倒,虎目扫视:“陛下,原来是你啊!”
“哈哈哈!”
黎惨然长笑:“天要绝朕,时也命也!”
他也知道应该跳得更高,扎到黎宜民的脖子。
问题是他的体力有限,再加上紧张恐惧,只扎到了黎宜民的肚子。
只能说,命该如此。
“堂堂皇帝,竟穿着太监的衣服,陛下呀陛下,你把黎家的脸都丢光了!”
黎宜民怒喝。
黎以为谅山王一定会狠狠奚落他的,只要拖延时间,禁卫一定会入宫救驾的。
他已经做好了被黎宜民羞辱的准备。
咔嚓!
可黎宜民也知道,反派死于话多的道理。
一刀劈在黎的脖子上。
“皇帝死不加刀兵,本王偏偏要将你碎尸万段!”
黎宜民满脸癫狂:“本王等这一天,等太久了,你所有的一切,完全都是本王的!是朕的!”
“去死吧!”
噗嗤!
整个脑袋,被生生削下来!
黎瞪圆眼睛,充满不甘。
他也是一代霸主啊,奈何权臣不给他掌权的机会呀!
黎宜民举起皇帝的脑袋:“随朕入殿登基!”
他直接进入朝会的大殿。
坐在龙椅之上。
然后将黎的脑袋,放在龙案上,调整个姿势,让黎的眼睛,能看到他,他也能看到黎的眼睛。
“去东宫,把黎的儿子,全都杀死!脑袋拿过来!”
黎宜民最恨的人,不是他的皇帝弟弟。
而是太后阮英(阮氏英)!
若非她进谗言,太宗皇帝怎么会废了他的太子之位,改立弟弟为太子呢?
今日,本王……朕就要杀光黎一脉!
为朕前半生,为朕的母妃报仇!
宫中发生政变。
宫外却一无所知,直到一伙强人,攻打东宫时,宫外才后知后觉。
没有黎宜民亲自领兵,这些黎宜民训练的兵卒,见财起意,全去抢钱了,反而让太子黎逃了出去。
黎不敢去权臣家里避难。
而是跑到了边永身边,寻求大明帮助。
这是极为正确的。
皇宫的门,都能被打开,说明宫中有奸细,那么权臣就不可信了。
而知道太子跑了的消息,黎宜民大发雷霆。
龙案上,摆着三颗小脑袋,是黎的三个儿子,竟让成年的黎逃了一命。
他可不敢去触天朝虎须。
天朝在广西陈兵十万,随时都能攻克安南王都,他刚刚政变,要稳定朝局,绝不能胡乱树敌。
而天朝,更是他要伺候好的对象。
能不能坐稳皇帝位,还得看天朝的脸色。
他不是傻子,夺门的每一步,他都计算好了。
“陛下,黎克昌逃出城了!”
“废物,都是废物!”
黎宜民也派人去杀黎克昌了。
太宗皇帝一共有四个儿子,黎宜民,黎,黎克昌和黎思诚。
黎思诚年纪幼小,分封在外。
没有威胁。
对他皇位有威胁的,一个是太子黎,一个是有贤王之称的黎克昌。
结果让这两个人都跑了!
而天已经亮了,派人出京去杀也已经来不及了。
他要准备登基,让黎朝百官朝拜,认可他这个新皇帝。
黎朝政事院此刻已经大乱了。
政事院相当于大明的阁部。
因为前些年太后执政,所以权力都在阮氏手里。
黎朝的政治,和大明又不一样,但又很类似。
皇帝权力不大,权力都掌握在权臣手里,权臣又是世家,世家是有封地的,属于半分封半封建社会。
权臣都有封地,杀了一个权臣,也不会抄家灭族,过几年之后,这家人还会诞生新的权臣。
安南国史,皇位总是在这几家里轮流转。
就是这个原因。
有点类似两晋南北朝,但又处处学大明,大明好的地方没学来,坏的全都学来了。
“谅山王夺门自立,朝廷又是一片血雨腥风,不如请黎银回京,主持朝政。”丁列提出建议。
丁列,是黎朝的大功臣,被赐姓黎,被授予穿红绯的特权。
黎银也是可穿红绯衣服的权臣,他是被赐姓为黎。
当年黎银和郑可争权,以郑可获胜而告终,黎银遭到贬谪。
后来郑可被冤杀,黎银也没得到启用。
郑可,在黎朝的地位,相当于大明的徐达,当世的于谦。
他率兵攻占了占城国的王都,藩属占城全是他的功劳,他是黎朝太祖黎利的同乡,跟着太祖建立的黎朝。
最后被太后阮英诛杀。
黎得不到禁卫的心,跟冤杀郑可有直接关系,郑可是黎朝的地位比于谦还高。
阮英为了效仿大明,用文官制衡权臣,所以冤杀郑可,导致大失人心。
“不可,既然是血雨腥风了,如何还能火上浇油?”阮炽反对。
阮炽是阮英的族人,可谓是后党。
他都不着急,别人急什么?
“走一步看一步吧,新帝登基,大家见机行事便是。”
政事院诸臣彼此防备,总觉得黎宜民是谁放进来的,但又具体不知道是谁。
“诸位,时辰差不多了,该入宫了。”
政事院气氛诡异。
陆陆续续入宫。
而此时,黎正在苦苦哀求边永:“求上国做主!”
若无天朝使者在此,黎早就被杀了。
历史出现了小小的转折。
边永和潘本愚对视:“请王子殿下暂且回避,本官要和同僚商议一番,再做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