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科举开始宰执天下 第80节

  夏之白一头黑线。

  他什么时候去坑过人?

  这纯粹污蔑。

  夏之白没好气道:“我至于算计你?我是真能给你提供一个讨陛下欢心的法子,不过我要你帮我做一件事,一件你随手就能完成的事,对你也不会有任何影响。”

  花纶脸色变了又变。

  他还是不敢轻易相信夏之白。

  他实在受够了苦头。

  夏之白循循善诱道:“若是你真按我说的做了,或许就不用待在翰林院储才养望了,而是可以直接进入六部,或者其他官署任职,大施拳脚,实现心中的理想抱负。”

  “你真没有兴趣?”

  (本章完)

第92章 折线图?不,那是断头图!

  花纶就看着夏之白,沉默不语。

  夏之白并不着急,静等着花纶给出回复。

  花纶的到来,给了夏之白另一个思路,一个步步为营之下,兼具着横冲直撞的可能。

  他推广的一些东西,对于朝廷一些官员,同样是适用受用的。

  那也意味着。

  他可以步子更大点。

  良久。

  花纶还是没忍受住。

  他手捧着大碗茶,尽量不让自己的情绪表露出来,淡淡道:“我需要先听听,若是跟上次一样,需要顶撞陛下,亦或者跟朝中大臣树敌,这种我花纶绝不可能同意。”

  “我没你这么大胆子。”

  花纶冷哼一声,并不觉得说的有不妥。

  夏之白的胆子,可谓是胆大包天,根本不是他能比的。

  他也根本没想去比。

  夏之白笑了笑,眼中闪过一抹异彩,缓缓道:“这你尽管放心,我不会害你的。”

  “翰林院算是一个清贵官署。”

  “虽无太大职权,却能接触到各方政事。”

  “作为翰林院编纂,应当上疏过几次,不知效果如何?”

  花纶目光一沉。

  他并没有什么隐瞒,凝声道:“我的确整理过不少的奏疏,只是递交上去,并不怎么为陛下满意。”

  “朝堂处理政事跟地方处理政事,终还是有不小的差距,方方面面都要兼顾。”

  “我之前并无多少经验,相较是有些施展不开。”

  夏之白点点头。

  花纶太年轻了,是个天之骄子。

  如今似还二十不到。

  一下进入朝堂的权力漩涡,面对着错综复杂的朝廷形势,自然会感到无比吃力。

  这都是可以预想到的。

  夏之白道:“我对你的才能有一些了解,算是个才华横溢之人,虽有些狂傲,但也的确有狂傲的资本,之所以在朝堂寸步难行,并非全都是你自以为的经验不足,经验的确是一部分。”

  “但圣贤书中不会告诉你。”

  “这是家天下。”

  “更不会告诉你,呈上奏疏,要根据帝王喜好。”

  “洪武三年,第一次科考,而后很快就被罢废,陛下解释过原因,最主要一点就是‘有司所取多后生少年’且不堪实用,无法‘以所学措诸行事’,故而无法实现陛下‘责实求贤’的初衷。”

  “你如今就很符合这个不堪实用。”

  花纶脸色微滞。

  他深深的盯着夏之白,很想开口为自己辩解,只是话到嘴边,却不知该怎么辩解了,他身在翰林院,根本没机会接触到实政,只能看地方官员递交上的奏疏,又如何能展现才能?

  看着花纶一脸腹议模样,夏之白笑了笑,道:“我知道你对这个说法不满。”

  “但这是事实。”

  “不扫一屋,何以扫天下?”

  “连处理奏疏都处理不好,谁又放心让你去治理一地?”

  “科举是士人的终点。”

  “翰林院当官,却是进士的起点。”

  “一切都需从头迈。”

  “翰林院是一个好地方,但也是一个坏地方。”

  “它好就好在能接触到各种政事,耳濡目染之下,对各种政事处理都会有一定经验,日后在朝为官,亦或者外放地方,处理各类政事起来都会显得得心应手。”

  “但它坏就坏在这是在应天府,能接触到太多政事,能看到太多官员递上的奏疏了。”

  “递交上奏疏的官员,在官场摸爬滚打多年,一身的官僚气。”

  “而坏就恰恰坏在这官僚气上。”

  花纶目光微动。

  第一次听到这个新奇说法。

  他正襟危坐,端正的倾听起来,想听听是什么说法。

  夏之白继续道:“作为官场的老手,大明的官员,很多都有官僚气,所谓官僚气,最直观的表现就是遇事不粘锅,当天下出现什么状况,第一反应不是想着去解决,而是遮盖子,推卸责任,重形势而轻实际。”

  “就拿前段时间寿州发大水而言。”

  “你可以回想一下,或者去翻一翻,便能发现,很多官员上书时,开篇就是长篇大论。”

  “他们首先说的并不是灾情情况,而是先批评前朝的不作为、乱作为,继而导致大堤长年失修,而后便是对大明对陛下一阵吹捧,地方采取了各种利国安民之举,修缮大堤,最后笔锋一转,说着力有不逮,还是没能堵上前朝遗留下的漏洞,造成了决堤。”

  “随后不咸不淡的说几句灾情情况。”

  “要点钱粮。”

  “这种奏疏在天下是很普遍的。”

  “当初陛下不止一次的吐槽过,但百官依旧是我行我素。”

  “原因便在于这身官僚气。”

  “他们害怕担责,也害怕被治罪。”

  “出了状况,第一反应就是把责任推卸出去,推到前朝身上,推到百姓、推到地方官吏上,反正绝不会落到他们头上,唯有先保住自己身上的官袍,才会去考虑赈灾救灾。”

  “对于这种状况,陛下想要的是‘责实’!”

  “归于务本!”

  “你在翰林院看这么多奏疏。”

  “耳濡目染之下,无意识的沾染了这身习性,自然不会得陛下所喜。”

  闻言。

  花纶不由冷汗涔涔。

  他之前并没意识到这个问题。

  也的确是这么做的。

  因为他不可能去得罪其他朝臣,又要兼顾到各方影响,只能在这些奏疏上,为其他官员说些好话,但这无形间,已跟陛下想要的官员相反了,这又如何能得陛下器重?

  花纶深深的看了眼夏之白。

  眼中满是忌惮。

  夏之白不在朝堂,却对朝堂一些状况,了解的如此深刻。

  当真是有些吓人了。

  但就算如此,他又能如何做?

  他只是一个翰林院编纂,又无多少实权。

  岂敢去得罪朝廷重臣?

  夏之白道:“在这种情况下,就要学会投其所好。”

  “揣测上意,某种情况下,是让上位者不喜的,但有时,又很受上位者青睐。”

  “既然当今陛下想官员务实。”

  “那你就务实。”

  “只是以你的情况,多半不愿去得罪朝臣,所以只能另辟蹊径。”

  “用数据说话。”

  夏之白用手指敲了敲桌上的纸。

  花纶眉头一皱,他狐疑的看着上面的纸,眼中满是不解之色。

  数据?

  什么数据?

  将朝廷的一些数据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他能看得明白,陛下看的明白?

  这不是在自找没趣?

  夏之白笑了笑,用手指沾了沾茶水,在这张记着一些阿拉伯数字的纸上,画了一条线。

  花纶目不转睛的看着。

  还是不明其意。

  夏之白继续画着,他横竖各添了一条带箭头的线。

  三条线出现在纸上,成了副‘折线图’。

  夏之白把这幅‘折线图’推到花纶的身前,让花纶好好的看一看。

  花纶眉头紧皱,只感觉大脑空空,没看到有什么出奇之处。

首节上一节80/20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