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科举开始宰执天下 第76节

  排队的时间并不长。

  在排队的时候,花纶一眼看到了数字牌。

  他狐疑的打量了几眼,朝身后的练子宁问道:“练兄,你看那块大牌,像不像胡文数字?”

  练子宁抬头看了过去,在来回打量了几眼后,沉声道:“像。”

  “只是这套数字符号并不怎么被重视。”

  “夏之白怎么用上了?”

  而且夏之白是怎么知道这套数字符号的?

  他们知晓,还是在宫中翻阅书籍看到的,本是胡人在唐朝时,传入到国内的,只是中华从古至今自有一套自己的算术之法,即算筹,因而这套数字符号一直以来都鲜少被人使用。

  也很少为外界知晓。

  对于这套计数体系,花纶等人其实过去没有太直观的感受,也很少去认真研究,毕竟被古人抛弃的东西,又能有什么好东西?

  只是当这么大一个计数牌,就这么挂在眼前,这给了他们一种很异样的感觉。

  就是这套计数体系,似乎也有可取之处。

  至少一目了然。

  “夏之白究竟在搞什么?”练子宁再度发出了这个疑问。

  他越来越看不明白了。

  夏之白做事完全的天马行空。

  也很少落入窠臼。

  这一次又一次下来,夏之白好像没有尽头似的,总是能不断弄出一些新花样。

  给人耳目一新,又毛骨悚然。

  很快。

  队次就轮到了花纶等人。

  他们原本想要一次性买个几斤的,结果听说一次只能买一斤,也不由眉头一皱,脸上露出一抹古怪之色,经商的还有不想多卖的?

  而且就多排几次队的事,夏之白这是何想法?

  相较于黄子澄等人的不在意,花纶的目光,一直放在那计数牌上。

  他越看越感觉这套计数体系不寻常。

  他有种预感,对于这套计数体系,夏之白有着很深的理解,这让花纶有些心动。

  他如今负责的很多政事,都跟数据有关。

  而这套计数体系,明显比算筹看着更直观,也更好计数,若是将这套体系,跟算筹结合起来,是否会极大提升政事处理速度?

  花纶在心中暗暗盘算着。

  他没有跟其他人一起走,而是找了个借口离开。

  等到盐铺打烊,花纶才再度出现,主动指着上面的计数牌问道:“这是什么?”

  “一天店铺卖出的斤数。”

  “这是什么数字?”花纶一脸郑重的问道。

  方墨狐疑的看了一眼:“阿拉伯数字?这是夏长官教的,夏长官觉得以前的算筹计数太麻烦了,用文字计数,笔画太多,算起来过程也很繁琐,因而有意做了简化,这套计数体系据说是胡人传进来的。”

  “这个‘1’是壹,这个‘2’是贰.”

  方墨耐心的解释着。

  花纶将这种说法一一记在心中。

  “夏之白呢?”花纶心念一动,想去见见夏之白,问问这数字的情况。

  “我们长官在外面跑业务。”方墨笑着道。

  “跑业务?”花纶一脸愕然。

  方墨点头道:“具体跑什么业务,涉及商业机密,不能外传。”

  花纶目光微动,迟疑一下,缓缓道:“等他回来,记得告诉他,就说花纶有事找。”

  随即,又补了一句:“翰林院编纂找他。”

  “翰林.”方墨瞳孔一下精神。

  花纶却没有多说的心思,直接迈步离开了。

  他准备回去翻阅下资料,去看看,夏之白弄出的这套计数体系,是不是真是胡人传进来的那套。

  (本章完)

第89章 大众的,才是天下的!(求订阅)

  暮色时分。

  夏之白风尘仆仆的回来了。

  他最近很忙。

  几乎就没有停下来过。

  一直奔波在滁州、寿州跟应天府。

  前两月,他带着几人,一直在滁州、寿州挖人,挖有经验的盐工,挖其他有技术、有经验的工人、医师等,只是两个月,他几乎就将灾区跑遍了。

  效果也极好。

  基本将当地制盐的灶户全挖了。

  有了这些灶户的加入,他的制盐工艺得到了极大提升。

  虽然付出的代价也不小。

  就是钱。

  两个月,夏之白砸下去了上千两。

  按一千名工人计数,大多数人平摊下来,每人在两个月内都挣了一两银子,实际自然没有这么多,但最少的也挣了三四百文。

  对于盐工,夏之白很大方。

  凡是能提高制盐效率,能提高食盐产量、质量、制盐安全,亦或者采煤、运煤效率的,无一例外,只要能提出来,并得到周宁等人认可并改进,都会得到钱粮嘉赏。

  上下同欲者,胜。

  如今夏之白创建的京都盐业,便达到了上下同欲。

  都是奔着挣钱去的。

  给夏之白干活,也的确能挣钱。

  过去这些盐工,自己制盐时,一年到头,能挣的钱还不到一两五钱,堪堪稳住生活,而今不到两个月,就已经挣了过去一年的收成了,自然是积极性拉满。

  甚至于,他们现在比夏之白更担心,京都盐业会倒闭。

  因而几乎是日夜不辍的制盐。

  得亏夏之白让工部制造的‘蒸汽机’算得上是‘流水线’机器,不然早早就被干报废了,即便如此,很多蒸汽机零部件,在这两月内也是换了又换。

  结果是显而易见。

  短短两个月,就制造了三十几万斤食盐。

  蒸汽机的效率,也是一而再的得到提升,从最开始的不如人力一半,到现在已赶超了一至两成,更为关键的是,蒸汽机能抽的卤水比人工抽的卤水更深更多,因而制盐效率也更高。

  正因为此。

  夏之白也不得不痛骂旧社会的黑暗。

  当真太过黑暗了。

  他没有付出任何‘薪资’,只出了百姓应得的奖励。

  因为煤炭是自己矿产的,没有付出任何费用,至于搬运,也完全是工人负责。

  这种情况放在后世,完全是在压榨百姓血酬。

  即便如此。

  他手中的千名工人,对他却感恩戴德。

  甚至称其为大清官。

  他眼下已是十分的‘压榨’地方百姓了,但相较于官府对百姓的‘盘剥’,竟然还显得很‘仁慈’跟‘善良’。

  因为在官府眼中,地方百姓当真就不是人,只是可以随意压榨到死的牲口。

  人命比草贱。

  人力更是一文不值。

  这些百姓在他手下做工,不仅管饭,而且是真会给钱。

  还是干的越多,产出越多,得到的钱也越多。

  正因为此。

  京都盐业此刻干劲十足。

  这让夏之白深感汗颜,也越发感觉责任重大。

  坐在椅子上,夏之白闭目养神了一段时间,将几份‘契书’摆在了桌子上。

  这便是他今日的业务成果。

  这时。

  黑娃端着一盆热水进来了。

  夏之白起身,将热水接过,舒服的擦了一下脸,指了指桌上的‘契书’,道:“黑娃,将这些‘契书’,送到方墨手中,告诉他,以后每月十五日,给这几家饭馆送盐过去。”

  “他们可都是我们的大主顾。”

  黑娃点点头,将这几份‘契书’塞到怀里,随即不解道:“夏大哥,我们的盐不是很便宜吗?为什么夏大哥还要自己去谈?其他盐商也没见主动去供盐的。”

  黑娃很是费解。

  这段时间,夏之白一直在外跑,跑的还全都是饭馆。

  他们京都盐业的盐已经是最便宜的了。

  这些饭馆又岂会不来买?

  至于多此一举吗?

  夏之白哈哈一笑,道:“道理是没错,但你要记住一件事,主动才有后续。”

  “若是你不主动,这些人未必真会选我们家的盐,而且这些人是大主顾,我销售的都是精盐,一斤五十文以上的细盐。”

  “在这几天里,我谈成了几十单。”

首节上一节76/20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