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科举开始宰执天下 第135节

  张玉在元廷任过职,知道元廷的内部情况,的确各方势力倾轧不断,互相使绊子,层出不穷,正因为此,北元分明占据着广袤的土地,有着不少的人口,却始终拧不到一起。

  大明真按夏之白说的去做大有可为。

  北元内部是很腐朽的。

  若不是大明时不时叫嚣着要北伐,北元内部自己都快打起来了。

  一旦没有了外部威胁,北元内部的权力斗争,无疑会朝着更残酷的方向发展,但这同样无法预估结果,若是真有一方能拧合整个北元,那对大明是十分不利的,但若是始终能双方僵持不下,那便是大明乐于见到的。

  打铁还需自身硬。

  夏之白的这些谋划,最终要靠一点来实现。

  便是大明也会不断变强。

  而且比北元强得多。

  不然

  这就是放虎归山。

  不过张玉也不得不承认,若是这个策略真的能成,对整个天下都会有极大好处,北疆也将得到长久的安定,北疆的缓冲区,也会从长城外扩数百里。

  姚广孝捋着胡子,心绪同样难平静。

  他在心中暗暗推算着,只是一遍又一遍的算下来。

  他很不想承认,但又不得不承认,这个疯狂的想法,的确有做到的可能。

  “疯子。”

  “彻头彻尾的疯子。”

  姚广孝忍不住在心中暗骂几句。

  (本章完)

139.第139章 对百姓最大的伤害是无视!(第一更)

  139.

  望着满眼茫然的士卒,又望了望一脸心惊的朱棣等人,夏之白笑了笑。

  他淡定道:“前面的这些话,对你们的确有很大的冲击,甚至是很多人连想都不敢想的事,但作为一个政治家、一个军事家,一个战略理论家,这是必须要考虑的。”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算无遗策,方能百战不殆。”

  “不过政策相关是由朝廷决定,最终朝廷会如何选如何做,这都会由朝廷依情况而定,并不是我在这里说两句,就能轻易改变的。”

  “你们唯一知道我的,便是我是个新科状元。”

  “你们不知的。”

  “我目前是一个商官。”

  “我这次是在这边兴建铁冶厂的。”

  “我同样有自己的私心。”

  “我夏之白别的不敢承诺,唯一有一点,便是我这铁冶厂炼制出的‘百炼钢’,一部分都会用在改进兵刃上。”

  “我刚才近距离观察过火铳,铸件表面很粗糙、组织疏松、还能看到不少的洗孔跟砂眼,而这便说明火铳使用的铁,并非是‘熟钢’,更不是‘百炼钢’,大明是能够生产一些百炼钢,但相较于火器的优先级,官府更愿意用这些百炼钢去锻造宝刀、宝剑等贵重兵器刃器,而不愿用在火器上。”

  “我夏之白不然。”

  “我愿意将大部分炼制出的‘熟钢’、‘百炼钢’,用在改进火器上。”

  “哪怕提升的不多,但只要有提升,能方便士卒们使用,那便都是值得的。”

  “我希望日后,们手持的火铳是便于装填,不会轻易发生意外,更能轻松的百发百中,你们搬运的火炮,也不再是难以瞄准,而是人人都能成为神炮手,立身数里外,一炮定乾坤。”

  “我希望大明的将士不会折损在自己的兵器上。”

  “也希望能尽可能减少伤亡。”

  “短兵相接,肉身对抗,这种伤亡是很不值当的,大明的士卒,每一个都弥足珍贵,每伤亡一人,都是无法承受之重,这种本可以避免本可以大幅降低的伤亡,就该尽可能的降低。”

  “我真诚的希望,大明的武器,能跟北元彻底拉开差距。”

  “当北元还在骑马射箭时,大明已开始大规模使用火器,当他们冲杀过来时,大明的火器一轮覆盖之下,足以将北元的骑兵击溃,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战果。”

  “我也希望,这些日渐强大的火器,最终能完全驯服北方。”

  “让他们今后只敢载歌载舞。”

  “这一切需要时间,也需要将士们精诚合作。”

  “到时北平的铁冶厂开办后,制造出的第一批火器,便会交由你们经手,到时你们可将使用情况,使用中发现的问题,一一详实的禀告上来,相关的工匠再根据情况做出调整。”

  “我相信。”

  “我所说的这一切不会太远。”

  “将士齐心,其利断金,何况我等众志成城?”

  “不过我愿意付出这么多,同样是有所企图的,铁厂新建,短缺人手,我希望在铁矿兴办之时,你们能去铁厂相助一二,加快铁厂的建设,同时加快最初生铁的产出,从而让铁厂尽快的投入使用。”

  夏之白朝着下方士卒郑重一礼。

  他的确有私心。

  他现在太缺人手了。

  如果真靠自己招揽,再慢慢的去筹建,只怕几个月,都不一定能动工得起来,有时候就得想一些其他办法,燕王的这三卫,便是他想借用的,他之所以前面那么‘贬低’燕王,其实也有其中意思。

  一方面燕王的战略眼光的确不行。

  二来借机让燕王反思一下,毫无目的的练兵,在当今天下是没有意义的,按文人的话就是‘陪公子读书’,朱棣需要改变自己那‘不可一世’的傲慢,认真的思考治兵之道。

  而在燕王思考时,他便能趁机借用士卒。

  大营静谧。

  夏之白的这番话让人动容。

  尤其是靠前的士卒,他们还是第一次,见有官员这么关心他们的生死,而且也真愿意听他们的建议,甚至是愿意根据他们的建议,去做一定的改变,这是他们过去从未见到的。

  哪怕是当今陛下也没有。

  长久的被冷漠被忽视,他们其实习以为常,也早就习以为然了。

  但夏之白的出现,却让他们心头一颤。

  不少士卒眼眶泛红。

  一道莫名的抽泣感不知从何处响起,很快就蔓延到了整个大营,起初只是有人小声的抽泣,也只有一种难言的感动,到最终却演化为了一种心酸的感激。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夏之白轻叹一声。

  眼前的一幕,不在他意料之中。

  他自认自己说的并不是很好,但能有如此效果,多半是这些将士被忽略太久了。

  突然被人注意到,那股委屈跟不甘,一下没有控制住。

  对于一个政治家而言,最痛苦的惩罚,不是免职,不是罢官,而是遗忘。

  但对于一个寻常百姓,最绝望的反馈,从来都不是谩骂,也不是指责,更不是被人轻易践踏,而是无视!!!

  大明的士卒被无视太久了。

  大明上至帝王,下至官员、胥吏,他们脱离真正的底层太久了,他们以为朝廷给了军户足够多的支持跟政策,但殊不知,军户在天下并无多少地位,也没有多少权利,更没有给与到足够多的荣誉。

  朝廷的确给田给地,但军户的生产生活,一直有很大的问题。

  因为朱棣这样‘好大喜功’的人太多了,隔三差五的把这些军户集中起来,毫无目的、毫无缘由的操练大半月,严重的耽误了军户的正常生产。

  而且地方将领在升官之后,也一直在暗搓搓的,侵占底层士卒的田地,只不过底层士卒没有发声渠道,他们的抱怨不满,也没有办法传到更上层。

  若是朝廷真的去征集一下底层军户的建议。

  十之八九都是不满的。

  只不过满朝文武,无一人在意过。

  大明的官员大多是唯上的,让他们把目光看向底层,那是绝对不行的。

  大明的卫所制问题很大,也就如今朱元璋威望足够高,在朱元璋这套强权体制下,朝廷对各个卫所还能控制得住,一旦朱元璋去世,卫所制的积弊就会迅速凸显出来。

  历史上的朱棣在这方面做的也不好。

  朱棣知道卫所制的积弊,只是他并没有想着去改,而是为了自己的丰功伟业,选择了集中各个卫所的精锐,一而再的北伐瓦剌,等到朱棣将卫所制的精锐,消耗了七七八八时,朱瞻基即位,只能被迫的龟缩,抛弃了北方很多卫所。

  从这时起,卫所制基本就只剩下一个空壳子了。

  到嘉靖帝时卫所制彻底崩盘。

  大明也是从那时起开始进入到募兵制,只不过朱元璋创建的这套体系,本就收不上多少钱粮,又能养得起多少精锐士卒?大明某种程度上的确是成也朱元璋,败也朱元璋。

  大明要的是一代接一代的‘朱元璋’。

  唯有‘朱元璋’这种铁腕强权人物,才能把这一套体系玩的转。

  除了朱元璋,其他人都不行。

  望着下面哭成一片的士卒,朱棣脸色铁青。

  他眼中很迷茫。

  他想不明白,为什么夏之白三言两语,就能将自己的军心动摇,甚至还让这些士卒感激涕零?

  他在北平这么久,也没有出现一次过。

  他难道真对这些士卒不好?

  这不可能。

  张玉、袁珙怔怔的望着前面,心中却是五味杂陈。

  他们已隐隐知道原因了。

  原因很简单。

  夏之白在前面就说了。

  朱棣的身份太尊贵了,尊贵到无法跟底层士卒同心,或许在朱棣看来,朝廷给他的赏赐,他大半都分发下去了,还一直带着手下的士卒打胜仗,带着他们去策马奔腾,何等的快意快哉。

  但这种‘与民同乐’层次太高了。

  根本不是士卒想要的。

  张玉回过头,望了望四周,摇了摇头。

  对于夏之白,心中只剩敬仰。

  袁珙看了看朱棣,又看了看姚广孝,目光微微一凝,暗自做了个决定。

  等四周的声音小点,夏之白笑着道:“你们这突然的感动,让我有点措手不及,不知道的,还以为我对你们做了什么,将你们给逼哭了,不过,我如今能做的有限,唯一能做的,或许就是帮你们改良一下器械了。”

首节上一节135/20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