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昌盛乱七八糟的关系一大堆,他越算脑壳越疼,最后干脆拍着大腿回家找媳妇儿去了。
“不得了,了不得了,娘子快快叫人把族谱请出来给为夫仔细瞧瞧,你再着人回去把你娘家的族谱也请来……再请舅兄过府一叙。”
陛下对太子殿下那么好,太子殿下十九岁就开始处理朝政,这事闹起来不是诛九族就是夷四族。
还是早些做准备的好,若真有牵扯,好歹想法子送个孩子走,好在如今开海送个人出去也容易……
第 358 章 九族?
那边的老宋想着送孩子出国逃命,这边的老朱黑着脸,把高高的一摞口供放在自己看好的这些大官的面前。
而这些大官儿的表情,已经从最初的愤怒到最后的惊恐,还有些身上已经开始冒冷汗了。
詹徽作为主办官之一,比旁人都早知道这些来龙去脉,所以还要好些,只不过表情还是很严肃。
他这会儿已经猜到皇帝想干嘛,这是想给迁都凑银子,为国家收土地,为皇权除眼中钉啊。
什么查案中无意间发现的大案,怕不是陛下早知道了,故意让三法司自己查出来的吧?
想到这里,老詹瞥了顾晨一眼,只怕又是顾光曦的主意吧?也只有他才能想这么周全。
“苏友文这个混账!”老朱怒道:“他侄子数次拒官、数次犯错、甚至在私底下妄议储君之事。”
“咱不同他家计较太多,只杀苏伯衡便也就罢了。”
“却是他两个儿子不知好歹,跑来宫门哭着逼宫找死,咱不过是成全他们,让他们去陪他们父亲罢了。”
“苏友文不怪自己家风不好,不会教育自己的侄男子弟,居然还有脸面恨咱,甚至想谋害太子的性命,来阻止咱想迁都之事。”
这还不算完,甚至还想撺掇他杀光淮西勋贵拥立幼主登基傀儡皇家,这是把他朱元璋当死人不成?
皇帝是天子,天子安能为士绅的傀儡?
顾晨看过口供后,便装作很是惊讶地煽风点火。
“这些士绅的人遍布的也太广了,行宫之中也有他们的人,官府的小吏、官员家的奴仆还有奴婢……”
“医官身边的小徒,厨子的远亲,总是能七七八八和他们扯上些关系,又心甘情愿为他们办事。”
“怪不得太子殿下身边老出状况,这手眼也太通天了。”
这话说到老朱的心里去了,在他心里可不就是如此?
顾晨:“若是再厉害些,怕不是这手都要伸到宫廷里头来,还好他们还没有哪个本事。”
“否则的话,那后果真的是不敢想……”
顾晨就是故意这么说的,他就是在故意拱火惹老朱生气,他就是生怕老朱对那些士绅仁慈哪怕只有一分。
恶绅不灭,后面的路,还有他想要标儿行的政策只会更加难走,而且这对朱明皇室和他这种臣子也不好。
他从前并不是个阴谋论学者,他在现代时对老朱家短命悲剧的看法,更多还是相信的是他们本身身体不好,还有就是太医不行。
可如今再仔细推敲时间线,他便觉得事情仿佛没有那么简单。
自洪武十年,吏部尚书吕本之女生下太子次子朱允以后,明皇室就开始不停地出事。
洪武十一年太子妃常氏去世,十五年朱雄英、马皇后相继去世,那便且当做是巧合吧。
可在洪武十七年,掌管禁军的李文忠也跟着没,紧跟着就是徐达,徐达以后就有人在老朱面前告状。
撺掇老朱借胡惟庸案,收拾了李善长和一大批勋贵、功臣,搞的淮西勋贵人心惶惶。
然后太子朱标北巡染病,回京后病情加重去世。
接着勋贵一个接一个地被彻底黑化的朱元璋弄死,没几年老朱也走了,留下早就被大儒彻底洗脑的朱允登基。
朱允登基后就在文官的怂恿下,开始胡搞八搞复周礼,看着施仁政,实际上受利的都是士绅阶级来着。
朱棣登基后好些,可紧接着朱大胖朱瞻基朱祁钰朱祁镇个个都早死,整个明朝居然只有六个皇帝活过四十岁。
你要说是老徐家有遗传病史吧,可为什么不上朝的皇帝就活的长呢,嘉靖和万历就是个例子……
就在顾晨胡乱琢磨的时候,礼部尚书赵勉出声道。
“陛下,此事牵扯重大,江南摊丁入亩的政策才刚刚实施完成,若此时大动干戈怕是会令民间怨声载道。”
赵勉是湖广人士,历史上原本是户部尚书来着。
这辈子因为老顾和詹徽,所以他当了礼部尚书。
他从小家境贫寒,是老朱一手提拔他到如今这个位置的。
而他也确实不负老朱所望,官服里头的衣裳都是破的,冬天的靴子甚至没有没有厚绒,所以很得老朱的宠信。
不过顾晨却不以为然,并不认为这种官儿就一定是好官儿,毕竟他可有通天的法眼呐。
对于自己提拔上来的,老朱的脾气还算是可以的。
“那依你看该怎么办?”
这厮脑子应该不会那么差,想劝自己放过那些人吧?
“臣以为。”赵勉拱手道:“有错当罚,将那些主谋一族处以极刑,却无需牵扯太深即可。”
他是真心为了国家安定想,所以才这般建议的。
这些士绅不知牵扯多少门生百姓,他们也不一定都沾过光,闹太大必定会怨声载道。
到时候闹起来又要镇压,不利于陛下的名声。
可自己好大儿被谋杀,老朱怎么可能只杀一族就解气?
他看向詹徽:“资善以为呢?”
看,这就是老朱,用得着人家就喊人家姿善以示亲近,用不着的时候就指着人家鼻子骂。
“陛下。”詹徽心里是有数的,自然顺着皇帝的话说:“太子殿下乃储君,谋害储君便等同于谋反,所以理应诛九族不可姑息。”
“儿臣以为不妥。”朱标出声道:“九族牵连实在太广,历史上也不是没有谋反的,可除了隋炀帝……”
“还望父皇三思!!!”
杀多少人他没有意见,可史书上却不能这么写啊。
历史上被诛九族有权威记录的,其实只有杨玄感一人而已,他父亲最多也不过是夷人三族。
若他爹又诛人九族,后人岂不是要拿他和隋炀帝比?
他和爹如今想整治江南,不过是想整治那些士绅而已。
那些关系太远的平民老百姓,不在他想杀的范围之中。
因为他们没能力和朝廷对着干,还有劳动力可以种地交税,若是杀了岂不是浪费了么?
问了好几个人都没问到答案,老朱最后才看向顾晨:“光曦啊,你说说你是怎么看的?”
他最后问顾晨的意见,是怕别人跟着顾晨的意见走,毕竟满朝官员顾晨的意见他采纳最多。
顾晨也不扭捏:“陛下,臣以为詹大人说得很对,主谋应处死,九族凡亲近有来往的都该处死。”
见标儿不赞成地看着自己,顾晨又紧跟着补充道。
“但若有十年以上不来往的,且又贫困远亲朝廷还是可以赦免,可若有来往、家中又有权势地位的,还是不应心软,免得后患无穷。”
他们的目标是针对那些士绅,收回他们手中的土地、黄金、白银,再杀些恶绅罢了。
适当赦免些人也是应该的,因为无罪的穷人杀了也没意思。
反倒是浪费刽子手,行刑前还得管吃管住啥的……
朱标微微点头,倒也没什么意见,又多提了些可以免罪的建议,老朱琢磨了会儿便道。
“三族之内男丁必须全诛,不免,剩下六族之内凡十年之内未有来往,且家贫者可免。”
第 359 章 这都小场面
老朱自己本身就是苦过来的,所以都对穷苦百姓还是保留两分怜悯,也要更加宽容一些。
“女眷随夫论罪,夫免则妻免,若夫论罪的:三族女眷发卖为奴,不免,六族内年八十以上的老妇,与守寡七年未嫁的节妇可免。”
“只许她们留下自己的嫁妆过活,夫家的土地、财产、房屋全都充公,不许带走一针一线。”
历朝历代对年迈老人都会给恩典,至于守寡未嫁的节妇……
老朱本身就是明清时代,鼓励寡妇为夫家守节的第一人,自然会赦免她们,这没什么奇怪的。
虽然顾晨不太满意老朱这种,自我感动式的赦免,和对大明人口不利的做法,他很干脆地选择闭嘴。
这事儿听说马皇后反对过,但是不怎么管用。
马皇后反对的都不管用,顾晨当然不会傻呵呵地再提。
老规矩,等老朱下来或者死了再说。
说完了他们的亲戚,老朱也没忘记这些人的学生们。
“门生里包括被他们资助过的,就是没有亲戚关系,也要暂且拘禁彻查,确保没有参与进此案的再说如何处置。”
有顺眼的留下,不顺眼的就罚为徭役或者弄死。
“若有在职为官的统统停职查办,确保没有犯法的再说处置,这事儿不必耽搁明日就开始办。”
别看老朱赦免了这么多人,可这工作量还是巨大的。
几个大员偷偷用手指掐那么一掐,便知道被此案牵连的,最起码估计都能有个四万人。
这事儿顾晨依旧要避嫌,所以他没能观赏此次诛九族的情节。
不过他还是把顾灏这孩子,给塞到大理寺当了个正六品的左寺正,让老薛亲自带着他。
主要目的则是让他,好好地感受感受抄家的痛苦和绝望,免得将来犯错贪点儿啥的连累自己。
最后顾晨又把国子监的夏原吉,提拔到户部当浙江主事,专门跟着去算那些被查抄的家产。
有小夏同学跟着去,肯定不会少抄一枚铜钱。
詹徽对此感到很是无语:“顾大人,我户部的官员我可以自己挑,用不着顾大人你费心。”
浙江主事可是个肥缺儿,他还想放自己的人去呢。
“哦,不费心,本职罢了。”顾晨仿佛看不懂他的拒绝,直接笑道:“这事儿陛下也答应了的。”
“詹大人若觉得此人不合适,那就自己去同陛下说吧。”
老朱对夏原吉的印象很好,所以顾晨一说他就答应了。
“休拿陛下压我。”
詹徽快讨厌死这个顾光曦了,却又拿他毫无办法。
“就像个找爹娘告状的娃娃般,真没见过你这样做官的。”
谁家做官有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儿,就要跑去跟皇帝告状的,偏偏皇帝不知咋想的还挺乐呵。
养官儿还是养儿子呢?
“那你现在就见到了。”顾晨没有一点儿要脸红的感觉,嘱咐道:“祝詹大人抄家顺利。”
他就希望老詹看不顺眼自己,却又干不掉自己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