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 第243节

第 298 章 我们就想要个公道

  这个案子其实特别简单,就是村长看上了告状之人朱高家的十亩良田,并想用低于市场一半的价格买下。

  朱高又不傻自然不肯,却被村长的狗腿子强行签字画押,然后二话不说便收走他家的良田地契。

  他气不过便告上了衙门,知县蔡文林不但不为民作主,还反而和稀泥,说什么吃亏吃福。

  村长平时帮衬村民也很辛苦,让一让利又如何呢?

  然后又让其族老出面劝其息事宁人,后又收了村长送的五十贯钱,拿去本县的万花楼包了个女子。

  他得了好处便故意压着案子,最终让朱高有冤无处诉,并多次伙同朱高村里的人阻止其出县去告状。

  蒋拱手道:“告状人朱高,已于两年前失足落入村外的河水中溺亡,其妻说朱高是想上府衙告状的,不知怎的刚出村就死在了河里。”

  说罢,他扭头轻飘飘看了眼村长,其中意思不言而喻,显然是怀疑村长为了封口给人弄死了。

  而村长一家则砰砰磕头,不停地说他们不知这事儿。

  说是朱高自己倒霉掉下去,和他们没有任何关系。

  蔡文林吓得抖得更厉害了,不停地说自己不知道情况,而且无人来告官,所以他才没管。

  朱妻李氏哭道:“家里是没人告官,只因着出了这事儿以后,咱们一家便再也不能出村子了。”

  “我儿子想上街做工补贴家用,都被村民们给强拖回来打一顿,在床上躺了半个月才好。”

  说罢,她愤恨的目光射向蔡文林,控诉道。

  “去年知县来我们村里,说得好听是看看老百姓过得如何,其实不过就是来走个过场。”

  “我在院子里不停地喊,求知县大老爷为民做主,求青天大老爷为民做主,知县大人就从我门前走过。”

  “他居然就当做没有听到似的,任由我们一家被锁在屋子里,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

  “只等着知县大人走了,他们才给我家院子开锁,对着我们家又是一顿拳打脚踢加警告。”

  说罢,女子不顾自己是女子,直接把上半身衣裳给掀了起来,把满是瘀痕的肚子露了出来。

  “陛下,您瞧瞧民妇吧,朱志鸿他们家简直不是个人,他们怕我们家人告状,只要我们靠近村口就是拳打脚踢。”

  看堂前的男人们不敢看她,她便扯过自己的儿子掀起他的上衣,露出他那青青紫紫的后背。

  “陛下,老爷们,求求你们睁开眼睛看一看吧,看看这些所谓乡贤,把我们一家欺负成什么样子了?”

  “求陛下可怜可怜我家吧,我相公肯定是他们害死的,求陛下为我死去相公做主吧。”

  “咱们家……咱们家如今在村里都快活不下去了,若不是相信世间还有公道,我们一家人也早就去跳河了。”

  良田被强卖出去,别的地种出来的粮食又不高。

  还不准他们出村做工,他们都三年没有吃过一顿饱饭,没有吃过一碗白米饭,大白馒头也不知是何味道了。

  “陛下,族长说……”妇人儿子,朱大源哭着道:“我们不该闹事,知县说我们不应该那么多事。”

  “村长说我们不该有那么多要求,可我们从没想多要,咱们家只想要咱们应该得的东西。”

  “可村长说他愿意给,那叫应该,若是他不愿意给,那就叫不应该,可咱们家只想要个公道。”

  “陛下,您说咱们老百姓,到底应不应该要个公道,或者说这世间到底有没有公道?”

  “草民这些日子时常在想若是,若是当初没有非要个公道,是不是草民父亲就不会死,咱们家日子也不会过得这么惨。”

  朱大源哭着把母亲护在怀里,心疼地道:“母亲也不会为了护着草民,被打成那般模样。”

  因为一点钱没了爹,过成这样,真的值得吗?

  老朱强忍着泪水没落下来,指甲把他的手掌心掐破,流出鲜红的血液,而血液滴在衙门满是祥云的地板上。

  可他却丝毫不觉得痛,他没有想到百姓日子这么差,更没想到他们过得如此水深火热。

  顾晨大声道:“公道自然要讨,正因为有人被欺负而不知反抗,所以才纵出如朱志鸿这般的恶人。”

  “你父亲知道争取自己的利益,他是个勇敢的汉子,你是他的儿子,怎么能随波逐流呢?”

  这世界上要都是随波逐流的软柿子,那有钱有权之人不爽呆了,又能压迫百姓还没人反抗的。

  就算反抗没有好下场,那也要以一己之力给他找掉麻烦,让他焦虑害怕一阵子才好。

  朱大源看着顾晨的眼神,不知怎的就觉得从中得到了鼓励,不由地重重地点了点头。

  “大人,草民记住了,父亲是个勇敢的汉子,草民是他的儿子,也一定要讨个公道。”

  是啊,是人又不是狗,怎能只靠摇尾乞怜过日子呢?

  朱元璋把冰冷的眼神射向蔡文林,嘴角不停地蠕动,想说些什么,最后却只是看向顾晨。

  “蔡文林,还有这些个混账,全都交给你按大明律处置,不可姑息,动员百姓都去观看。”

  小顾说得没错,律法乃国之重器,一切都要按规矩行事,自己也要试着不亲自去审判他们。

  试着交给大明律,交给三司,尽量让权利变得不可侵犯。

  只有他自己做到了,下面的人才会明白徇私还有私刑之事,是朝廷万万不可容忍的事。

  “传朕谕于天下,从今以后对百姓凡是有动私刑者,杖责一百,凡仗势致人死亡者均诛满门,从犯杖责五十,皆充劳役十年。”

  如今连凤阳都是这般模样,他真的不敢想别的地方如何,那些百姓又过着啥样的日子。

  假期虽然马上完了,可老朱怎么也舍不得从凤阳离开,最后还是闭着眼睛被朱标扶上的马车。

  “小顾,你留下来,亲自把凤阳的积案给判了。”

  如今他也只相信小顾,能够完全一心一意为百姓着想,能替他为凤阳的百姓主持公道。

  其实老百姓要的不多,他们就是想要个公道而已。

  可就是这理所应当的两个字,这些家伙都不肯给他们。

  他们该死!真该死!老朱放下车帘后再也没忍住,狠狠拍了拍自己大腿,又痛苦地捏紧了双拳。

  混账玩意儿,咱迟早要你们再也威风不起来。

第 299 章 天降一口锅

  回到京城以后,老朱便派出锦衣卫到全国各地,查查还有没有类似的情况,这种情况多不多。

  结果单凤阳县,自洪武元年到洪武十五年被族里村里打死打残,就达三十四例,这还是有记载的。

  还有被逼自尽的、告状无门的、往上告半路被抓回去的,有的甚至都没有走出自家的村口。

  还有官员和村子里的恶霸,同流合污去捉去告状的,抓回去直接安个罪名关进牢狱之中至今未释的。

  数不胜数,触目惊心!

  “啪!”

  老朱就算是早有心理准备,可其中的黑暗也早超出了他的心理预期,他把查来的东西摔了个满地。

  “这些个混账东西,他们到底把我大明的律法当什么东西,他们又把老百姓当什么东西?”

  他以为他们村儿的某些就够可恶,原来是没见过更可恶的,至少他们村儿的财主没弄出过人命来。

  甚至,刘继祖刘财主,还免费给了他爹娘一块儿坟地,否则爹娘就该死无葬身之地了。

  老朱继续看下去以后,才发现问题远远不止这些。

  凤阳百姓确实没有因为自己的关照过得好,反而越发辛苦。

  因为要应征给官老爷修房子,所以他们没时间给自己种地,凤阳境内的粮食大多都是从别处买来。

  为什么不种地出去给人修房子呢,他们可以不去啊。

  因为若是老百姓不肯去应征做工,他们的村长族长财主,便会出现强行买人田地的行为。

  因此没有了田和地,百姓才会为了糊口去修房子。

  如此官老爷的房子有人修,地主乡绅又用低廉的价格买了地,两拨人马都得到了天大的好处。

  等以后不需要百姓修房子了,百姓就得回村里租他们的地用,如此一来他们什么都不用干就能得到租金或粮食。

  虽然老朱早下令不让随便买卖土地,可谁听你的呢,皇帝说皇帝的,他们干他们的就行。

  所以老百姓只能通过做工得的禄钱,去买粮食回家煮,可禄钱低微,粮食却比别处的要贵些。

  所以百姓不但没有好过,反而还不如从前的日子了。

  若是做工慢了一些,说不定还会挨上一顿毒打。

  老朱看着手中血淋淋的奏报,整个人都要崩溃了,他扭了扭脖子,对着门外的云奇吼道。

  “让刑部、大理寺、都察院那帮光吃饭不干活的官儿都给咱滚过来,滚过来好好给咱解释解释!!!”

  怪不得那些个老百姓,言语间对自己这个朱皇帝这么失望,你说这特娘的能不失望吗?

  家乡出了个皇帝不说变多好,你最起码要能保持原样吧,可你居然让家乡老百姓越变越差。

  老百姓能不失望吗?

  他当皇帝的如此兢兢业业,下面的官员却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这是当他朱元璋好哄吗?

  顾晨可不知道老朱发大火,他此时正在凤阳县给前几任官擦屁股,这几日头发是一把一把地掉啊。

  “怪不得人说:劝人当乞丐也别劝人学律法呢。”

  “这活可真不是人干的,还是和尚最合适干这事儿。”

  因为和尚本没有头发,不必为了掉头发而感到焦虑。

  徐安坐在桌案下面的临时办公桌上,看着顾大人嘀嘀咕咕的,实在不明白他怎么是这样什的?

  谁家二品大员是这个样子的,这办公翘着二郎腿不说。

  还自言自语的,反正和他想象中的顾大人不一样。

  他想象中这位年轻的左都御史应该是老练稳重,并且不苟一笑的才对,可咋有点搞笑呢?

  “你老偷看我作甚?”顾晨头也不知道就知他在看自己,玩笑道:“徐大人这是有龙阳之好?”

  徐安倒也是个硬骨头,至死也没有承认朱棣的政权,是个刚直之人,怪不得老朱挑他来凤阳。

  可惜这家伙能力还是有限,为民做主的同时还有诸多考虑,只能说这官儿当得平平无奇吧。

  “顾大人说笑了。”徐安脸色一黑,然后便尴尬地解释道:“顾大人年轻有为,下官有些感慨罢了。”

  “下官不该偷看顾大人,下官失礼了。”

  洪武十三年他任凤阳知府时,顾晨还在庄浪那个苦地方种地呢,如今人家都是左都御史了。

  “徐大人也不错啊。”顾晨放下案卷,看着他笑道:“陛下对凤阳感情深厚,让徐大人任凤阳知府,这是对咱们臣工的最大信任。”

  话说,老朱怎么如此信任自己,居然让自己处理凤阳的积案,他还以为老朱会亲自干呢。

  毕竟他在凤阳的民望早已跌入谷底,若老朱亲自坐镇处理这些事,那对他的民望可是有大好处的。

  “是,唉,下官辜负陛下所望,下官实在惭愧得很。”

  徐安既不安又羞愧,他怕事后皇帝会找自己算总账,又真心觉得辜负当初皇帝对自己的期望。

  “听说顾大人是寒门出身,想必也明白下官的难处。”

  “在未功成名就之前,咱们不都是听村长族长安排的么?”

首节上一节243/41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