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弟吕奉先 第240节

  这也代表着此次黄巾之战即将圆满结束,而士卒们也大多可以功成回家了。

  周唐等黄巾将领开门献城。

  卢植立即命令汉军入城掌握广宗城。

  而十万兵尽粮绝,士气陷入低谷的黄巾贼也只能垂头丧气的低头投降。

  不过,吕衣并未食言。

  黄巾投降之后,他除了将周唐等首领和骨干等甄别出来单独关押之外,并未伤害广宗城内的黄巾一人。

  而他携带的粮食也足够将汉军营地将近二十万的黄巾俘虏全部押运回雁门郡,因此也就完全没有坑杀俘虏。

  白起坑杀赵国四十万降卒是因为难以控制降卒,毕竟当时秦国人口也才多少?而若是将这四十万虎狼之师放回去来年必定会继续反抗秦国。

  而项羽坑杀二十万秦兵则是单纯因为粮食压力太大,除了粮食短缺和仇恨之外,最重要的也还是无法彻底掌控这些降卒,为了保险还是一概杀了了事。

  但是吕衣如今掌握雁门郡数年,麾下人口百万,本就积累了足够的粮食。

  再加上中山甄氏的倾囊相助,养活这些黄巾绰绰有余,甚至还能继续吸纳大量的流民。

  再者,白起和项羽当时俘虏的是敌国的将士,忠诚度很难得到保证,双方都陷入猜疑链之中。

  但是吕衣俘虏的黄巾几个月前还是大汉顺民,如今吕衣承诺只诛杀贼首张角,从者不论,赦免他们的罪责,因此本身都是大汉子民,根本没有什么民族国家对立一说。

  如今,吕衣又强硬的将其中的骨干头目全部甄别出去,切断了黄巾上下的联系,就算日后这些人想要反叛,但是没有了发起人和组织架构,甚至还不如现在的程度,基本上是毫无威胁。

  最后,吕衣虽然将他们编为军屯,但是除了要上交固定份额的粮食之外,日子反而比之前没有造反之前更加顺心,完全没有任何其他的苛捐杂税和永无止日的沉重徭役,好好的日子不过,干嘛一定要反叛吕衣呢?

  当反贼难道有瘾吗?

  因此,吸纳了曹操整编青州黄巾的负面经验,吕衣自信不出三年就能将这些反贼全部整编为自己治下的良民。

  对于安置黄巾俘虏,卢植和吕衣并没有什么分歧,毕竟这这一点两人早就暗中达成了协议,现在照着协议处置即可。

  但是对于贼首张角遗体的处置问题,二人却有些分歧。

  卢植认为如此贼寇不宜安然下葬,自当是割去头颅烧制首级传首洛阳。

  卢植此举已经算是温和,他身为当世大儒,并不需要用残酷的手段来向朝廷和天子表达忠心。

  历史上后来继任的皇甫嵩出身不好不得朝廷和关东世族重视,他战胜张角之后,更是剖棺戮尸,将张角的尸体完全毁灭,做的更是彻底,为的就是向朝廷和天子表达自己和黄巾贼寇势不两立的决心与态度。

  不过,吕衣如今因为吸纳了二十万黄巾俘虏,屁股自然就坐有些歪。

  若是如卢植的办法,损毁张角的遗体,很可能会激起黄巾俘虏的反抗和哗变,因此为了安二十万俘虏之心,吕衣向卢植建议干脆用一场意外的火灾将张角连同尸体烧成灰烬。

  如此一来,张角也算能得到一丝最后的体面,遗体也不用运回洛阳继续受刑。

  卢植思考之后,还是采用了吕衣的建议。

  他的功名之心始终还是没有皇甫嵩之流的大,为官也只是报国而已,虽然少了向朝廷献贼首首级的功绩,但是卢植却丝毫不在乎。

  而吕衣私下和黄巾骨干们商议之后,周唐等人也纷纷同意了吕衣的安排,在他们看来这也是张角最好的结局了。

  张角覆灭之后,天下大股的黄巾只剩下困守巨鹿的张梁一伙。

  而卢植、皇甫嵩、朱各自完成了三人各自的战略任务之后,在刘宏的命令下会师巨鹿,准备在短时间内最后彻底平定黄巾之乱。

  巨鹿城内黄巾不过五万之众

  而三路汉军齐聚便有三四万之数,再加上吕衣的一万并州铁骑,在军队数量之上,黄巾军已经占不到丝毫便宜了。

  而说道作战素质,只是拿着简单武器的黄巾军们更是无法和装备精良,训练有素,调度有度的汉军相比。

  张梁只坚持了一个月就被汉军攻陷巨鹿城。

  不仅张梁本人被杀,城内黄巾死伤惨重,十不存一。

  吕衣因为联军之中人多眼杂,并不继续招降俘虏。

  他在涿郡和广宗招降的黄巾人数已经够多了,对俘虏已经没那么迫切了。

  而且,黄巾俘虏在他治下的比例太大也不是什么好事,其他的缺口用流民来补充即可。

  反正黄巾肆虐远比鲜卑入寇造成的破坏性更大,流离失所的流民更本不比几年前少。

  只不过,吕衣还是暗中办下了两件重要的事情。

  ……

  (本章完)

第306章 论功行赏

  第一件就是他悄悄的在黄巾高层俘虏之中散布联军破城之后,将会诛灭所有黄巾高层俘虏,让周唐这些人心中愤怒的同时,又惶惶不可终日,而后吕衣又故技重施,悄悄放走这些黄巾高层俘虏,给他们制造机会让他们得以安然返回巨鹿城中和张梁会合。

  而后,吕衣借刀杀人,买通了朱和皇甫嵩麾下比较贪财的汉军将领,让他们城破之后重点追杀这些黄巾首脑。

  以至于巨鹿城破之后,这些人也彻底追随张梁而去

  最后一丝威胁也被吕衣彻底扼杀在摇篮之中。

  但是吕衣因为没有亲自下场,反而在之前的俘虏之中落得一个信守承诺的美名。

  这也算比较稳妥的处理方式了。

  而第二件事,则是吕衣主动结交了历史上曹魏和东吴的创始人曹操和孙坚二人。

  如今吕衣不管是官职还是名望都在二人之上,如此折节下交,又刻意交好,很容易就取得了二人的好感。

  现在的曹操和孙坚其实非常相像。

  都是热血青年。

  唯一不同的是曹操的加点方式更偏向于智谋、政治。

  而孙坚则是全部点在了力量之上。

  孙坚出生寒门,祖上虽然世代在吴郡为官吏,但是到了父亲孙钟却已经落魄成了一个瓜农,不过兴许是祖上的人脉还在,孙坚自己很小就当了地方上的县吏,孙坚十七岁那年曾经有一次看到一群江贼在岸边公然分赃,竟然独自一人扮做公人,并且做出招呼其他同伴的样子向那伙不曾防备的江贼杀去,那伙江贼以为被官军包围了大惊失色,慌乱之下被孙坚杀死数人,其余人也四散奔逃。

  孙坚因此功绩名声大噪,被郡县任命为代理校尉,至此也算开始真正的走向了仕途。

  不知道是否是因为孙坚因此尝到了甜头,亦或是他分外珍惜这次机会,从此以后,每每和敌人作战,孙坚都是身先士卒,果敢勇毅,甚至因此数次重伤濒临死亡,是个和公孙瓒类似的猛人。

  而曹操原本复姓夏侯,其父曹嵩被历经五朝元老的大宦官曹腾收为养子,自此继承了曹腾的姓氏,虽然因为曹腾的能量,曹嵩甚至做到了三公之一的太尉职,但是不光本身的官职是捐钱买的,而且因为和别人都是官宦之后不同的是,曹操是名副其实的宦官之后,名声并不好听,被世族所鄙夷,年轻时曹操深以此为耻,后来袁绍攻伐曹操之时就曾命河北第一笔杆子陈琳写下了《为袁绍檄豫州》檄文,在文中将曹操和他的家族骂的污秽不堪,甚至直接将曹操的头风给一下子骂好了,由此可见,家世虽然对曹操提供了不少的助力,但是也变相的提供了很大的羁绊。

  曹操虽然武艺不及孙坚,但是智谋和政治才能远在孙坚之上,甚至在朝廷诸公之中都是上上之选。

  司马懿能耗死诸葛亮足以见其才能,而司马懿终其曹操一生都是老老实实做人,乖乖巧巧做官,根本不敢造次分毫,从此就能看出魏武帝曹操的能力和手段。

  不过此刻的曹操同样也和孙坚一样,为了证明自己的才能,挣脱家族为自己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心中一腔热血的趋势之下,做起事来根本不讲潜规则,铁面无私且公事公办,他出任的第一个职务洛阳北部尉之时就将当时大太监蹇硕的叔父捉拿问罪,用自己创立的五色棒生生打死,这种胆识和手段非是一般人所能拥有的,就算是包拯来了也得自称一声小曹操。

  而历史上后来关东联军讨董卓之时,联军之中虽然都是世食汉禄的世家高门和当朝大员,但是真正一心讨董迎奉天子的只有曹操和孙坚二人。

  孙坚当时是联军第一战力,打的董卓没有招架之力,更是直接收复了东都洛阳,并且派人修缮宫殿宗庙,董卓没办法只能派遣说客想要以高官厚禄以及自己的女儿和孙氏联姻来拉拢孙坚,却被孙坚严词拒绝,联军忌惮孙坚的功劳,掌管联军军粮的袁术甚至担心孙坚靠着自己一个人就要击败董卓,竟然十分不厚道的断了孙坚的粮草,孙坚军中无粮,军心大乱至此才大败亏输,只得收拢残部在

  而曹操也是在联军之中除了孙坚之外唯一敢豁出命去和董卓交战的人,董卓迁都西迁的之后,唯有曹操据理力争想要说动联军追击董卓迎回天子,但是袁绍、袁术之流却终日宴饮私交,根本不为所动,曹操没办法只能率领自己所部的五千人单独追击,没想到半路却碰上了董卓麾下第一统帅,更是唯一一个曾经击败过孙坚的猛人徐荣的伏击,因此大败,自己都差点交代在当场,幸得曹洪让出自己的马匹这才逃出生天。

  自董卓强行带着献帝西迁之后,关东群龙无首,诸侯相互兼并攻伐,十数年后,昔日歃血联盟共同攻打董卓救回天子,不然天人共戮的誓言应验。

  昔日关东联军之中除了曹操和孙坚这两个真心讨贼的诸侯之外,其余人等皆成冢中枯骨矣,当真是可笑可叹,讽刺至极。

  吕衣虽然长期在并州经营,但是未来还是要有一天入主中原的。

  天下英雄何其多也,若是和项羽一样只顾埋头厮杀,而不懂,或是说根本不屑用政治来拉拢和分化其他势力的话,问鼎之路一定会困难重重。

  项羽可以赢无数次,但是他只要输一次,从前建立的无敌形象轰然崩塌,之前所得罪的所有势力都会群起而攻,这就是他败亡的原因。

  吕衣自然不会对项羽用生命和国祚提供的珍贵经验坐视不理,自然要吸取经验。

  而曹操和孙坚就是吕衣可以拉拢的人才。

  君子论迹不论心。

  不管曹操和孙坚二人是否心中包藏了其他阴暗的心思和野心。

  也不管后世二人及其后代的作风如何。

  但是就在此时,就在此刻,吕衣是确信这二人都是心有忠义之人。

  而有了忠义,就代表行事有所底线,在某些方面可以引为依仗。

  因此也就有了结交的必要。

  而且,吕衣自己的出身就并不好,而且利益诉求和世家大族也背道而驰,因此与其热脸贴冷屁股去拉拢世家豪族,不如将宝贵的政治资源放在那些饱有才能却郁郁不得志的寒门布衣之上更为划算。

  孙坚就是一个绝佳的选择。

  历史上袁术那么恶心的做派,孙坚、孙策父子还是捏着鼻子为袁术东征西讨,这不是因为孙坚多么爱戴袁术,只是他没得选而已。

  而曹操虽然家族在孙坚之上,是豪门世族中的一员,但是宦官之后的出身却让他根本不被其他同类待见,放眼望去全是鄙夷和疏远轻慢,境遇也只是说比孙坚稍好一点。

  “我与孟德、文台二位兄弟一见如故,此一别不知何日才能相见,若非雁门事务繁重,不然衣一定要和二位兄弟再相伴一程,也好日日把盏,夜夜长谈!”

  张梁和巨鹿之中的黄巾覆灭之后,汉军的收尾工作很快就达到了尾声,准备率军押运俘虏返回平城的吕衣在军营之前,一脸惋惜和曹操与孙坚二人辞行。

  “我二人亦和思孝相谈甚欢,奈何天子催促甚急,我们要随三位统帅押运贼首和俘虏返回洛阳,不然操一定要和思孝一道返回平城,见识见识思孝治理的手段。”

  曹操也是一脸的不舍,曹操此刻是个热血中二的青年,吕衣如此以国士待他,一向报偿其他世族冷眼的曹操如何能不以国士待吕衣呢?

  历史上曹操年轻的时候不被世族所看好,唯有桥玄认为他不凡,将来必成大器,因此曹操顾念桥玄的恩情。

  桥玄死后,曹操全力筹办他的丧礼,并且对其妻儿妥善照顾,后来曹操发达之后路过乔玄的墓前,更是亲自为其做祭文,并且以太牢之礼祭祀,足以证明其人心中是极其重视情义的。

  现在吕衣是除了桥玄之外第二个如此看重他的人,因此曹操自然是心中感动不已。

  “唉……我孙坚以勇武自傲,寻遍江东难寻敌手,被江东父老称为江东猛虎,我南征北战也大小数十战,能用武力让我服气的人没有几个,但是没想到却在思孝这里接连服气了好几回!”

  而另一边的孙坚则显得洒脱了许多,武人之间不需要那么多弯弯绕绕,从来只在事上说话,他看着吕衣和其身后的吕布、关羽、张飞三将时,眼光却极尽复杂之色。

  “你们吕氏兄弟如此厉害也就罢了,像云长和翼德这样的猛将,你又是从哪里招募得来?为何我走南闯北都不曾遇到这样的豪杰!当真是羡煞我也。”

  孙坚此言一出,一旁的曹操也是羡慕的直点头,他一向爱才如命,看到人才和人妻就走动不动道,自然也是对吕衣麾下星光熠熠的猛将无比眼馋。

  “这几日来,不光思孝、云长和翼德可以和我斗个旗鼓相当,而奉先更是让我毫无招架之力,今日我孙坚方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不过思孝你等切莫得意,等我操练一阵,日后定要和汝等比个高低!”

  不过,猛虎到底是猛虎,一时的受挫并未让其消沉,反而更加激起了他的斗志。

  “好,我在并州等!”

  吕衣笑着拍了拍孙坚的肩膀之后,和曹操最后道别之后,便率众离开了巨鹿,踏上了返回的路途。

  此战,吕衣带来了一万并州铁骑,只损伤了不到千人,却俘获了二十多万黄巾俘虏,当真是一场大胜。

  而且,这二十万黄巾俘虏只是开胃小菜,真正的人口大头还是河北乃至中原以及东南西南其他地方,因为黄巾之乱的波及而拖家带口而自发的迁徙雁门的百姓以及流民。

  这些年来,吕衣和雁门郡的名声已经扩散到了河北之外的地方,几乎每个月每天都有人前来归附。

  对于这些珍贵的资源,除了一些地痞流氓和不安分的人之外,吕衣自然是来者不拒。

  对于没有任何钱财粮食只带着人前来依附的流民,吕衣自然是照例编入军屯,数年的屯垦之后他们就能拥有属于自己的土地房舍成为自由民。

  而对于拥有钱财和资源的归附百姓,吕衣却直接给与他们自由民的权利。

  当然所为的自由只是在吕衣麾下的自由,在雁门所有官方的文书上面,这些人依旧是没有任何存在感的法外狂徒。

  他们将家产和家人安置在吕衣的麾下,等于在命运的赌桌上放上了所有的筹码,哪怕是为了保护他们自己的财产和家人,他们也会自发的拥护吕衣的统治。

  财产带给了他们生存的屏障也给他们带了一副沉重的枷锁,让他们不敢轻易背叛。

  而没有财产的流民,虽然对吕衣的活命之恩感恩戴德,或许有部分人可以为吕衣欣然效死,但是绝大多数流民可靠程度还是要逊色有产业的百姓,这是人性底层的设定。

首节上一节240/26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