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的大明朕做主 第470节

  “启奏陛下,陛下的疑问,五十年前,张太岳已经作答。”

  看着皇帝终于重新回去坐下,毕自严松了口气。

  终于回去了,接下来能按照剧本继续演了。

  “昔年,张太岳有言,夫民之亡且乱者,咸以贪吏剥下,而上不加恤,豪强兼并,而民贫失所故也。”

  毕自严所说的内容,出自张居正给应天巡抚宋仪望的信件,是毕自严特意找张居正的儿子寻来的。

  变法这事,有前人留下的道路可走,那就先顺着道走。

  这话的意思就是,百姓之所以逃亡,沦落为贫民,是因为贪官污吏与豪强合伙剥削百姓,而朝廷又不管事,百姓因为贫穷而失去土地,就不得不逃亡了。

  “自张居正去后,当国者政以贿成,贪官污吏搜刮民脂民膏,以献媚权门!”

  “后续秉国者,又启姑息之政,为私门之利,毫无公心,至今积重难返,天下以成兼并之私,私家日富,公室日贫,国匮民穷,此为万病之始!”

  听到毕自严用张居正的话回答自己,朱由校心里有些古怪。

  “那你说,这些事情该怎么解决呢?”

  “张居正亦已作答。”

  听到皇帝的话,毕自严当即铿锵有力的继续道。

  “张太岳言,清隐占,则小民免包赔之累,而得守其本业;惩贪墨,则闾阎无剥削之扰,而得以安其田里。”

  “仔细说说,你的想法。”

  抬头看了眼毕自严,发现对方正在看自己的笏板,朱由校往后靠在了龙椅上道。

  “臣以为,当今朝廷之急,当为整吏治,清隐占,惩贪墨,三者并行,方可去大明之病。”

  看着自己笏板上记录的小字,毕自严洪亮的声音在大殿上响起。

  身为正二品的大员,毕自严的笏板是象牙制作,上面写的小字清晰可见,这个是备忘录。

  “以考成法典察天下官员,唯有吏治清明、上行下效、政令通达,朝廷才可上下一心,以图国之大事。”

  随着毕自严的诉说,殿中的众人渐渐的反应了过来。

  特娘的,又让耍了!

  毕自严和皇帝搁这儿演双簧呢!

  皇帝今天来就一个事儿,就是给毕自严掀起的内部斗争站台呢!.

  不然解释不了毕自严手中这道奏本的长度。

  “姑息之弊。。。”

  小半个时辰后,毕自严依旧在说。

  听着他滔滔不绝的站在大殿之中讲话,虽然是坐着的,但孙如游依旧是摇摇欲坠。

  今天这明显是膀胱局,他今年已经七十了,虽然还没到历史上嘎的时间,但身体也有些扛不住了。

  察觉到身侧的孙如游将要睡着,徐光启用胳膊肘碰了碰对方。

  说大事儿呢,别睡着了。

  今天毕自严的这本奏章,不单单是毕自严的,六部尚书也有参与,皇帝更是亲自审阅。

  这是毕自严在回答“他们”为何敢苛待小民。

  更是大明未来的行动方针。

  “啪啪啪~”

  待到毕自严说完,大殿上响起了一阵鼓掌声,却是皇帝在上面将手拍的响亮。

  “彩!”

  见到皇帝这样,周应秋当即右手高举笏板,拍在左手上。

  “彩!”

  有了周应秋带头,其他的几个尚书也跟着动作。

  “毕师做事,朕放心。”

  挥手示意殿上众人将手都放下来,朱由校开口道。

  “就按照毕师说的做吧,这道奏章稍后送到朕这里来,朕还要再看看。”

  “臣领旨谢恩!”

  闻言,毕自严当即躬身下拜道。

  见状,朱由校也不多留,当即就起身出了后殿。

  躬身一直到殿中的小黄门都离开,毕自严方才起身,松了口气。

  虽然中途出了意外,但现在结果是好的。

  转头看着一个个着急起身,想要尽快去解决生理问题的官员,毕自严却没有立刻让他们离开。

  “我这本奏章,就是抛砖引玉了,诸位若是有其他想法,可写策文,呈递内阁,转呈陛下。”

  看着众人,毕自严貌似是广开言语,但随即就又给加了一条要求。

  “不过,凡进言者,皆需列举其例,指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而后方可言事。”

  “这。。。”

  听到毕自严的话,六部尚书对视一眼后,没有表示,但下面的官员却是哗然一片。

  没有理会他们,毕自严转头看向洪承畴道。

  “今日陛下说的话,要刊印在京报上,尤其是那个问题,他们为什么敢苛待小民。”

  “此外,在专送官员的邸报上,也要写明,朝廷所有官员,若是对陛下所言的问题,有何良策,皆可进言,要求与我方才说的一般。”

  “下官领命!”

  看着毕自严,洪承畴连忙拱手应道。

  好不容易待到毕自严说完,殿中官员纷纷急匆匆的走出了文华殿。

  不过在路上,却是三三两两的聚集在一起,议论了起来。

  毕自严这老官僚,对借虎皮当大旗真的是有一手啊。

  这看似是广开言路,但实际上却是在挑拨人心。

  阳谋啊。(本章完)

第466章 尴尬了,看不懂啊

  官员的平均道德水准,是个奇妙的数字。

  如果说朱元璋朱棣时期,大明官员的道德水准有九十分,那么嘉靖年间也就剩下六十分,刚刚及格的程度。

  而经历了万历摆烂,民间各种奇奇怪怪思想的野蛮生长后,大明此时的道德值估摸着也就剩下三十分了。

  皇帝搁文华殿上破口大骂的消息,如皇帝所预料的,掀起了轩然大波,令官员通信悔改了。。。吗?

  并没有。

  京官衙门连带着顺天府衙门挨了皇帝一顿劈头盖脸的骂,文官老爷们怎么可能会去主动宣传呢?

  尤其是,皇帝站在文华大殿门口,在阳光照耀下,执剑向着他们问出的那个问题,更是让他们心惊。

  那一幕,太过于震撼人心了。

  官员们压榨普通百姓,那几乎都已经成为了本能。

  现在皇帝问你知不知道百姓的苦,

  那结果肯定是如知。

  对于官员们的表现,皇帝也好,身为内阁首辅的毕自严也好,都是早有预料的。

  文华殿上的一出大戏,既是皇帝又一次的在表明心智,又是毕自严在向全天下公布自己的施政纲领。

  他在内阁首辅的位子上,就干三件事。

  整吏治,清隐占,惩贪墨。

  而同时,毕自严放出了一个信号,如果有人比他有更好的想法,欢迎提出意见。

  从皇帝那里学来的这一招,可谓是阴狠至极。

  对于官员来说,给人挑刺,这不能说是天生就会,只能说是拿手好戏。

  尤其是大明的官员,没事做就跑到皇帝那里讨打。

  但现在毕自严的这个征求意见,尤其是还附上了皇帝的那句【百姓之苦,君父知矣。百姓之苦,诸卿知否】,这可谓是将人往沟里带。

  这皇帝设置的乡警,不忍百姓受到盘剥,带着百姓打死了大户,然后皇帝知道了百姓额苦。

  现在你要是提意见,你也要知道百姓的苦吧。

  那就将你所知道的百姓之苦拿出来,给大伙儿来说道说道,上称量一量,看看百姓是如何苦的。

  听皇帝的语录,看皇帝的做事,以皇帝的脾气。

  这百姓一苦,肯定就要动刀。

  这刀子一动,肯定就要死人。

  用豪绅的脑袋来染红自己的官帽,看看有什么人会做。

  而与广纳良言同步执行的,则是以狗头尚书周应秋为首的吏部,开始处理考成不佳的官员。

  三品以上官员的考成,是需要皇帝亲自进行的,周应秋是没那个权力进行考成。

  但三品一下的小官小吏们,则是纷纷被套上了考成法的笼头。

  这就导致了,永定门外,天天都有被外放的京官,匆匆离去。

  狗贼养的,寒冬腊月的,也不让人有个安生。

  “皇爷,则是礼部上的冬至祭天礼程和正旦的大典礼程。”

  傍晚时分,捧着个盘子来到皇帝的书桌前,刘时敏小声的询问到。

  “此外马上就是今年万寿节了,今年还过吗?”

  “冬至,正旦,这节日咋就这么多呢。”

  伸手从刘时敏的眼前拿起奏章,朱由校翻看了几眼后,就扔了回去。

  “和去年一样,不过。”

  摆了摆手,朱由校无所谓道。

  “冬至祭天依旧让礼部尚书代祭。”

  “奴婢遵旨。”

  对这个结果,不管是刘时敏还是孙如游,都是早就知道,这就是走个流程。

首节上一节470/48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