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阁老,这是名录。”
听到毕自严的话,黄克瓒早有准备,将一本名册递给文书,让其交给毕自严道。
“南方诸卫所暂不打算进行轻动,现已拟定裁撤通州卫以及天津三卫中的两卫。”
“裁撤出的人,愿意继续干船运的,都被龙通商行雇佣了,已经签了契书,愿意继续当兵的,都已经被调遣到南海子,参与上四卫的选拔,优者入了四卫,劣者入了城建营。”
“那这两者都不愿的呢?”
闻言,毕自严皱了皱眉。
“送去与左光斗屯田了。”
闻言,黄克瓒对着毕自严点了点头道,示意对方放心。
“对于卫所裁撤之事,陛下有过吩咐,要给这些人有个填肚子的去处,兵痞之流也都送到西山挖煤去了,以免生乱。”
“那就好。”
闻言,毕自严先是点了点头,而后又问道。
“那漕军的那些个财货。。。”
“都折算卖给龙通商行了。”
听到这话,黄克瓒从袖中拿出一本奏章,递给身边的文书道。
“这是初步核算的账本,具体账目与银两交接要待到月底。”
“好。”
听了黄克瓒的安排,毕自严点了点头。
黄克瓒也是个老州官了,做事儿很是让人放心。
“那接下来要议的,就是今岁由的漕粮多少由各商行来输送了。”
“龙通商行是一定要有的,原因为何两位想来也是知道的。”
端着茶杯,看向堂中的众人,毕自严出声道。
“嗯。”
闻言,在场众人对视一眼后纷纷点了点头,从名字就能知道,那个是皇帝的宫产。
其实大伙儿心里一直有个疑问。
漕军是朝廷的衙门,在给朝廷办事。虽然名义上是卖给了龙通商行,但实际上还是在给大明朝廷办事。
皇帝为什么要玩左手倒右手的把戏?
听到毕自严的话,徐光启对身后挥了挥手,他身后的文书就端着一盘子的册子向前走了几步。
“这是工部按照各商行到工部登记后的船册。”
示意文书将册子给堂中众位大人发上,徐光启开口道。
“这些登记在册的船只,都是按照工部新的条例,发放堪合,涂刷船号。”
“工部为何要对船只进行登记,涂刷船号呢?”
听完了徐光启的话,吏部尚书周应秋突然出声问道,这是他心中一直都憋着的个疑问。
“这种招揽民间运输漕运粮北上的事儿,把在运河上经营船运的那些商行都召集来,让他们自己决定运输量不就行了吗?”
“周尚书这话说的就有些有失考虑了,若只是让这些人自己决定,他们一定会谎报的。”
听到周应秋的话,徐光启摸着自己的胡子笑了笑道。
“人之贪念,欲壑难填。他们为了多赚些银子,一定会铤而走险。谎报运量事小,但若是耽误了漕粮北上事大。”
“三大仓若是缺粮,到时闹出乱子来,就算将那些个人都给抄家灭祖,也无法弥补啊。”
“这样啊。”
听到徐光启的话,坐在毕自严下首的韩点了点头。
他懂漕运吗?
他懂个屁的漕运。
东林党里,韩身后的人在漕运上没插手,他在这里就带个耳朵,来替别人听情报的。
徐光启的话,能说的通,但他总感觉哪里不对头。
看到其他人再没有疑问,徐光启接着道。
“我来之时,已经与龙通商行的掌柜碰过头了,他说今岁龙通商行能替朝廷运输十七万石漕粮北上。”
“这样的话。”
听到徐光启的话,户部尚书袁世振摸了摸自己的胡子后到。
“今岁预计有七百万石漕粮要北上,就先由商户运一百万石吧。”
这就是要先试点运行了。
“可。”
听到袁世振的话,兵部尚书黄克瓒思索了一会儿后,点头道。
兵部裁撤漕军需要时间,龙通商行的人扩大运输业务也需要时间。
“可。”
紧接着,徐光启也点了点头。
船只登记统计需要时间,各地船商听到消息,及时的来参与竞争也需要时间。
第一年就先少量的来,给天下人做个样板工程。
“可。”
见到两部尚书同意,身为度支司正卿的毕自严也点了点头。
下面的人漂没漕军财产需要时间,正廉署打窝子也需要时间。
希望到了最终要捞鱼的时候,在场众人没人被牵扯进去。
几个人心怀鬼胎的定下了今年要雇佣商行运输漕粮的数目。
“当然,若是各商行有多运之粮,三大仓也可以每石九钱银的平价入仓,一两银平价出仓。”
突然,毕自严又看着在场的众人道。
“可。”
听到毕自严的这话,堂中众人互相看了一眼后,纷纷点了点头。
度支司这就是要发挥平抑粮价的作用了。(本章完)
第332章 二次承包的秒用
通州城,一座位于京城东南方向的卫城。
由于紧挨着大运河,以及三大仓在这里,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就决定了其城市属性。
即便是大明的重农抑商,也无法妨碍这里成为一座商业重镇,天南地北的商人都会在这里落脚。
同样的,不少的京官、士子都会选择在这里置办产业。
没办法,从元朝定都开始,北京就变为了一个城大不易居的地方,普通人在北京一年就需要三十两银子的开销。
而就当朝堂上的诸位大人商讨漕粮北运之时,通州城南,一处名为【日月兴】的酒楼里,正在觥筹交错。
“最近京中的消息,诸位想来都是已经听说了的。”
酒过三巡,张开阳看着在场的一众商人。
“张商总说的是修历的事儿?”
听到张开阳的话,桌子上的一个后生放下手里的筷子道。
“大明的历法不准,要怎么修都吵了几十年,今上终于一言定下来要修了。”
“我们跑船的,说什么修历的事儿?”
听到这后生的话,他身侧的一个老者拍了下对方的手臂道。
“张商总说的是漕运的事儿。”
这淮安沈家也是落莫了。
要说漕粮北运承包,居然派来个愣头青后生。
“呵呵。”
看着对面两人的交谈,张开阳轻笑一声,接着道。
“前段时间,内阁首辅毕自言毕阁老上奏,要设蓟镇转运司,负责粮草物资供应,今后不再发放实银,而是改折粮秣物资。若是可行,今后九变都要依此施行。”
“听说了,听说了。”
听到张开阳的话,在场众人纷纷点头称是。
“不过,敢请张商总指点,这和我们这些船商有什么关系?”
对于张开阳的背景,在场的商人都知道,这厮就是宫里的白手套。
“赵掌柜这就是明知故问了啊。”
吃了一口菜,张开阳笑着看这对方道。
“单就以粮食来说,通州的粮食供应京城百姓都有些不足,更别提供应给九边各镇了。”
“我们这些船商,这时候的用处不就体现出来了吗?”
转着眼睛看了眼众人,见到每个人的眼睛都亮了,张开阳接着道。
“漕运变法,今后漕粮食北上的运输,朝廷不再让漕军负责,而是交给船商,此事接下来也要有个章程了。”
“张某是个什么背景,诸位想来也都是知道的。但漕运的盘子太大,我张某一个人也吃不下,诸位都是能分的上一杯的。”
“现在朝廷又要改九边粮秣物资运输之法,这漕运的盘子就更大了,那可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啊。”
“诸位就不想赚上一笔?”
“张商总若是有什么消息,还请提点老弟一二。”
看着张开阳脸上灿烂的笑容,坐在他身侧的刘程思索了一下后,在桌子低下将一枚玉佩塞入了张开阳的袖口。
“刘老弟这就见外了。”
捏了捏刘程塞来的东西,张开阳笑着道。
“朝廷改漕运之法,是要慢慢来改的,今年的漕运量虽然还未定下,但我龙通商行呢,已经提前定下了从南京仓运二十万漕粮北上。”
“张商总这是运不完?”
看着张开阳,刘程试探性的问到。
“是有些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