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遵旨。”
闻言,毕自严松了口气。
皇帝没借机搞幺蛾子就好。
“前番,陛下讲解了什么叫做货币,臣派遣文书至九边走访,也发现了一个问题。”(本章完)
第310章 不给银子,给粮
“臣发现,九边物价高悬,银贱物贵。”
表情严肃,毕自严看着在场众人道。
“九边军户多为士卒,甚少耕种。”
“单以辽东为例,自建奴反叛以来,辽地动荡不安,百姓无心耕种,而朝廷又发大兵至辽东,再算上朝廷所输军饷,人多粮少,银多粮少,致使粮价飞涨,及至万历四十八年九月,辽阳一石粮值银十两。”
“自前番陛下令人将先帝所发犒赏银追回,改为发粮、物以为赏赐。具辽东巡抚孙承宗奏报,沈阳因靠近边关,战事频繁,粮价一直高悬不下,但辽阳地处后方,粮价已经逐渐平稳,被压至一石四两银钱。”
“臣苦思良久,做此图,请陛下御览。”
说着,毕自严从袖中掏出一份宣纸,上面画出了一条大明银子的流通线。
等到太监将毕自严的纸拿了上来后,朱由校仔细的看了起来。
不得不说,毕自严是个搞经济的老手。
能帮崇祯那个不会捞钱的主,把经历了阉党破坏的大明经济给稳住,其能力已经差不多能比得上日后毛子的胶合板大将军绍伊古了。
要知道,毕自严下台不是因为他能力已经不足以接着用胶给大明黏缝了,而是因为崇祯觉得他欺君。
崇祯八年,毕自严的学生华亭知县郑友元少征了二千九百两金花银的辽饷,崇祯听说后问毕自严,毕自严说交上来了,崇祯一查没有,毕自严一顶嘴辩解,直接让崇祯给下狱了,然后,毕自严就被打发回家了。
看着毕自严画出的大明银钱流通线路,朱由校满意的点了点头。
这就是经年老吏的优点了。
他们很能从过往的经历中,总结出一条条经验。
手在毕自严画出的图上点这,朱由校看向毕自严道。
“毕师,你接着说。”
“臣遵旨。”
闻言,毕自严一拱手,接着到。
“商贾将从大明内地将粮草运至边方,损耗极大。即便是边方粮草价格高昂,也很难弥补沿路的损失,商人也就不想再运粮了。”
“经年累月,运粮商人越来越少,边关粮价越来越高,朝廷要为九边支出的军饷也就越高。”
“而且,这些运粮商贾并不会将在边关售粮所得银钱带回,而是就近购买边方货物,运回内地,赚取差价。”
“朝廷输往九边的银子全都被积压在了九边各镇,导致粮食价格飞涨,银贱物贵。”
“自此,九边士卒为了活命而逃亡内地,边关空虚,敌酋势大。”
“而在内地。”
转着头看了眼堂中其他的各部主官,毕自严接着道。
“能获得白银的人家,都是些士绅豪右,朝廷以白银折算赋税,小民手中无银,只能低价将粮食卖给士绅豪右,换取微薄银钱,以纳皇粮。”
“这就导致,内地银贵物贱。”
“长此以往,民不聊生,国家困苦。”
说着,毕自严看向在场众臣。
“银贵谷贱和银贱谷贵,这两种完全想法的现象,出现在我大明的边方和内地。”
语气中带着几丝急迫,毕自严接着道。
“为此,本阁提议,今后朝廷发往九边粮饷,悉数以京中粮价,折算粮食、布匹发放,朝廷专设转运司,运输粮秣,以解边方困苦。”
听了毕自严的话,朱由校伸手掏了掏自己的耳朵。
毕自言的这个例子,很是让人警省。
让他想起了历史上另外一群人,干出的事情。
那群人推出来的那个人叫做袁崇焕!
狗娘养的,养寇自重玩的秀的飞起。
这事儿还要从天启六年,宁远大捷后的一次查账说起。
从登基到天启六年,天启一直都有一个疑惑,都花了这么多银子了,怎么一直都平不下去呢?
要知道大明为了平辽,从万历四十七年开始,到天启六年,砸了少说有两千万两银子进去。
天启六年,宁远大捷,天启派了个叫梁梦环的人去辽东查账。
然后,查的结果是死无对证,辽东全丢了,没法查,只听说熊廷弼家产巨万。
反正当时的熊廷弼已经冤死,各种烂账都往他头上丢。
但实际上,这两千万两的银子,全都倾销在了辽地。
根据《满文老档》记载:时国中大饥,其一金斗粮价银八两。民中有食人肉者。彼时国中银两虽多,然无处贸易,是以银两贱而诸物昂贵。良马一,值银三百两。壮牛一,值银一百两。蟒缎一,值银一百五十两。毛青布一,其值银九两。盗贼蜂起,偷窃牛马,人相惨杀致国中大乱。
辽东当时不缺少金银,而缺少物资。
后金这边,粮食布匹等物资价格干到了内地的五六倍,乃至于十几二十倍。
往后金搞走私,其利益养活起了一个庞大的私商集团。
这个私商集团,囊括了大明朝堂的上上下下,阉党东林,俱有其人。
此时的大明,不是无法平定后金,而是其中的利益集团不让大明平了后金。
就像《大明王朝1566》中的那句话,胡宗宪在,严党就在。
此时,谁要敢平了后金,谁就是所有人的敌人。
第一次,熊廷弼被从辽东撤下来后,袁应泰领着大明的军队上去就送了。
第二次,熊廷弼再次出山,又是同样的套路,然后王化贞领着大明的军队上去送了。
第三次,熊廷弼看这么打不行,就想要撤回关内,好好发展,一边练兵,一边拖死后金,然后就让送大狱去了。
第四次,王在晋上来,想要接着撤回关内,拖死建奴,然后又被搞了下去。
第五次,是孙承宗上来,这是个懂得各方都好的。
他大搞国家关口建设,通过花钱来堵上了这个集团的嘴,让自己能够加紧时间练兵。
然后,在孙承宗出兵要干建奴的时候,这个集团给整了个幺蛾子出来。
三方动手,两路出兵。
天津巡抚李邦华负责供应粮草。
第一路孙承宗,率军出锦宁防线。
第二路登莱巡抚袁可立,麾下沈有容并东江镇的毛文龙。
在孙承宗出兵的关键时刻,袁可立被调离登莱,武之望上去掐断了毛文龙的粮草供应,折腾的整个东江镇上下欲仙欲死。
为此,孙承宗只能孤身一路上去,吃了个柳河之败。
然后,孙承宗被换,高第上去。
但高第是个没本事的,真正的主事人就是那位重量级的人物袁崇焕。
袁崇焕就是走私利益集团推出来的代言人。
大明真的想要弄死后金,有一百种办法,一百种。
但若是有个庞大的利益集团从中搅局,那就真的很难了。(本章完)
第311章 边镇转运司,砍向晋商的第一刀
明末,在对后金问题上,能出现一个左右朝局的走私利益集团,主要问题就在现在毕自严所说的事情上。
大明的内部经济循环出现问题了。
弘治时期,废除了开中盐法后,让一只吸血虫,靠着为朝廷向九边输送粮草而渐渐的膨胀起来。
随着时间的流逝,光是朝廷为九边发放的军饷钱粮已经无法让这些人满足,这些人就将目光放在了边关蛮夷身上。
通过资助蛮夷寇边,要挟朝廷封贡,开放榷场互市。
嘉靖二十九年,北虏头子俺答汗,因不满大明死活不开放贡市,发动战争,大同总兵官仇鸾以重金厚贿俺答汗,使得俺答汗从古北口越过边墙,入寇京师,在京畿地区饱掠八日,史称庚戌之变。
战后,虽然嘉靖答应了互市,但实际上却一直都在拖延,只在次年在大同开了马市。
然后,双方从嘉靖三十三年,一直打到了嘉靖四十五年,经过了十二年的战争之后,双方才算是勉强放下了互相对着的长枪。
隆庆四年十月,俺答汗孙子把汉那吉因与祖父俺答汗发生冲突,率所属阿力哥等十人前来求降。
隆庆五年,高拱与王崇古两人促成了隆庆封贡,大同边患算是得到了一个各方妥协的解决,让这只吸血虫又从大明的身上咬出了一个巨大的创口。
万历年间,李成梁养寇自重,这个利益集团的目光又望向了辽东。
依旧是老一套。
李成梁要靠着建奴的存在让万历不至于把自己给闲置了。
而走私利益集团需要通过建奴来给朝廷施加压力,增大边饷支出。
双方一拍即合,建奴就这么被养了起来。
到了万历末年,互市的利润都已经不足以填饱这只吸血虫的肚子了。
毕竟同样是做生意,互市那有走私赚的多啊。
如果说互市是五倍利,那么战场走私起码都是十倍起步,二十倍打底。
毕竟,互市还要建奴辛辛苦苦的进山去狩猎收集,而战场走私只需要对面保证战斗力比我方战斗力强,能抢就行了。
嗯,还能从我方这边也捞一手。
毕自严或许不知道大明存在着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
但是作为一个经济人的他,发现如果大明能够对九边的物资供应有一个具体的掌控,就能节省下很大一部份的军饷。
这对目前需要开源节流国库的作用是巨大的。
“朕记得。”
手指在桌子上敲了几下,示意堂中众人安静,朱由校看向毕自严道。
“昔年海瑞的《治安疏》中有一言,复屯盐本色以裕边储。”
“说要恢复屯耕盐引之法,让九边多储备粮食。诸位觉得此计可行否?”
“启奏陛下。”
第一个出声的不是毕自严,而是晋商在朝堂上的代言人,韩。